4月5日至7日,马克龙在中国进行的国事而对于自己此趟穿梭外交,显然未能完成要务之一——说服习近平协助调停乌俄战争,马克龙则说:“乌克兰是中国外交的优先要务吗?也许不是。”,也以乌俄战争为例子来谈台海局势,他表示:“欧洲人无法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又怎么能对台湾说:‘小心,如果出事了,我们会在那里’?这样做会加剧紧张局势。”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在这段谈话中,使用中国谈论乌俄战争时惯用的“乌克兰危机”(the crisis in Ukraine)一词,而非西方民主阵营使用的“侵略战争”词汇。
不过目前在Twitter上被分享的Macroning字卡,似乎和最早在乌克兰被发明的Macroning意思稍有不同——根据《世界报》报导,Macroning在2022年6月前已经被收录进《当代乌克兰语辞典》(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Ukrainian)的战争语汇,俄国也有同义词“Macronete”,意思是“让每个人看到你很担心一件事,然后什么都不做。”用以形容马克龙想通过穿梭外交、来回俄国与乌克兰之间调停战争却没有实质效果、更无助乌克兰抵御入侵的行为。而如今Twitter上的Macroning字卡,指责意味更强,讽刺马克龙“说的和做的截然相反”。
“做人不要太马克龙…?”
(Getty Images)
“做人不要太马克龙…?”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访中之旅结束后向法媒表示欧洲不应“追随美国”而卷入台海问题,他直言欧洲国家必须努力避开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而对于自己此行显然未说服习近平协助调停乌俄,马克龙则说:“乌克兰是中国外交的优先要务吗?也许不是。”马克龙此番表态正与中国长期希望离间欧美的立场相合,旋即引起国际社会厉声批评,Twitter上也大量分享用马克龙之名创造的词汇“Macroning”,讽刺马克龙“说一套、做一套”。
4月5日至7日,马克龙在中国进行的国事而对于自己此趟穿梭外交,显然未能完成要务之一——说服习近平协助调停乌俄战争,马克龙则说:“乌克兰是中国外交的优先要务吗?也许不是。”,也以乌俄战争为例子来谈台海局势,他表示:“欧洲人无法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又怎么能对台湾说:‘小心,如果出事了,我们会在那里’?这样做会加剧紧张局势。”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在这段谈话中,使用中国谈论乌俄战争时惯用的“乌克兰危机”(the crisis in Ukraine)一词,而非西方民主阵营使用的“侵略战争”词汇。
在马克龙到访中国期间,台湾总统蔡英文也在美国及中美洲进行外交访问,中国在马克龙启程离境之后,便在台湾周围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Politico》引述马克龙幕僚指出,马克龙“很高兴北京至少等到他离开中国领空之后,才开始包围台湾演习。”
除了尝试说动习近平调停乌俄战争之外,马克龙的中国之旅还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他率领约50名法国商界领袖组成的访问团一同抵达中国,并与中国政府签订重要商业合约,包括自2025年起空中客车(Airbus)将在天津开设第二条生产线,将其在中国的产能提高一倍,还有出售160架空巴客机予中国;共有36家中法企业在马克龙与习近平会晤之际,签署新的合作协议,中国官媒将此解读为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仍具信心。
在美国近年频频对中国科技业祭出制裁、以及公开谈论中国科技公司不受限制地进入欧洲市场所带来的危险性之后,法国却在此时仍增加与中国的合作和经济依赖,让国际社会各界深感忧虑和不满,除了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的外交及国安官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公开抨击马克龙之外,多国媒体和智库专家也严词批评,这股不满情绪同时反映在Twitter上——以马克龙名字创造的新创词“Macroning”被大量分享,根据其解释字卡,意思是:“在刻意增加对中国依赖的同时,还数落欧洲伙伴很天真、说教要提高欧盟战略自主。”
分享Macroning一词与其解释字卡(字卡上有马克龙的照片)者,除了无数不满马克龙的网友之外,更不乏国际智库学者,例如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资深政策顾问马萨罗(Paul Massaro)和奥地利欧洲与安全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等人。
访问,其后他在搭乘空军一号专机返法途中接受法媒《世界报》、《回声报》和《Politico》欧洲版采访,访问于4月9日刊出,马克龙在受访时再度强调由法国领导的“欧洲战略自主权”理论,他预想法国能够借此成为“第三个超级军事大国”,然而他认为欧洲因“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而面临巨大风险、妨碍创建战略自主,这一危机指的就是台海问题。
马克龙在访问内容中表示:“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加速台湾(的危机)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不,而更糟糕的是认为欧洲人必须成为这个议题的追随者,跟随美国的议程和中国的反应。”
针对台海问题,马克龙称之为“不属于我们(欧洲)的危机”,并认为欧洲国家必须努力避免卷入,他说:“我们欧洲人需要醒来,我们的要务不是适应世界所有地区其他国家的议程。”
马克龙的这番说法,与中国对欧洲的外交方针相合,中国政府长年强调“东升西降”的国际情势,同时对美国和欧洲的外交策略采取“分而治之”,不乐见美国与欧盟联系加强;在 中共国家主席与马克龙于北京会晤后,中国官媒《新华社》所发布的新闻稿中,也声称“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的独立一极,支持欧洲实现战略自主,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相信欧方将独立自主发展对华关系。”
马萨罗和查卡洛娃还都提到另一个被创造的词汇“Scholzing”,该词汇讽刺的是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在乌俄战争中的无能表现,字卡上的解释是“传达所谓的善意,就只是为了使用/找到/发明任何可以想像的理由,来拖延或阻止这些‘善意’成真。”马萨罗将Macroning批评为:“在Scholzing之后,耻辱字典的又一个新词。”查卡洛娃也讽刺,欧洲在Scholzing后,快速推进到了Macroning。
事实上,Macroning一词并非如今才第一次被创造,早在2022年6月,Macroning和Scholzing就已经在乌克兰被大量使用,对德法深感不满的乌克兰人(包括前线军人)以此讽刺德法两国“说的多、做的少”。
不过目前在Twitter上被分享的Macroning字卡,似乎和最早在乌克兰被发明的Macroning意思稍有不同——根据《世界报》报导,Macroning在2022年6月前已经被收录进《当代乌克兰语辞典》(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Ukrainian)的战争语汇,俄国也有同义词“Macronete”,意思是“让每个人看到你很担心一件事,然后什么都不做。”用以形容马克龙想通过穿梭外交、来回俄国与乌克兰之间调停战争却没有实质效果、更无助乌克兰抵御入侵的行为。而如今Twitter上的Macroning字卡,指责意味更强,讽刺马克龙“说的和做的截然相反”。
在乌俄战争爆发后至2022年6月间,即使历经战前访俄与普丁谈话、事后却被俄罗斯翻盘表示未给予任何承诺,但马克龙仍不断呼吁乌克兰和俄罗斯对话,包括呼吁基辅“不要羞辱俄罗斯”引起乌克兰民众愤怒,而俄罗斯亲政府的知名电视主持人索洛维耶夫(Vladimir Soloviev)更曾在国营电视台Rossia1的节目中提到Macroning,将其解释为“经常无缘无故地打电话”,并说:“马克龙经常打电话来,幸运的是,普丁不会每次都接听。”
图/Twitter
图/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