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麾下 “八大金刚”亮相 多位来自海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8月25日 18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53693 阅读
25 评论
澎湃新闻

颜宁。资料图

8月22日,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在卫光生命科学园报告厅举办新生开学典礼,正式迎来首届SMART PhD Program博士研究生。这群优秀学子将从这里开启新的人生里程,在“高起点、国际化、重交叉、破边界”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路向前,勇攀高峰。

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在开学典礼上致辞,她回顾了深圳医科院的成长历程,感叹深圳这座城市的速度、力度与温度,寄望新生们能够携手创造科研的新高度。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圳医学科学院官网科研队伍栏目近期更新信息显示,已经有至少8位学者以研究员身份进驻。

他们分别是:资深研究员陈宙峰,研究领域:神经生物学;特聘研究员潘孝敬,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特聘研究员胡名旭,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特聘研究员姚园园,研究领域:神经生物学;特聘研究员李美静,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特聘研究员马晨燕,研究领域:神经生物学;特聘研究员桂龙,研究领域:结构生物学;特聘研究员宿强,研究领域:结构免疫生物学。

深圳医学科学院官网 截图

这8位研究员中有多位从海外归来。

例如,去年5月,同样由颜宁领衔的深圳湾实验室就发布消息: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的著名痒觉研究专家陈宙峰已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任神经疾病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深圳湾实验室公布的简历显示,陈宙峰,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系,精神病学系,发育学系和医学系终身教授,Russell D. and Mary B. Shelden冠名讲座教授,华盛顿大学痒觉和感觉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他的研究重点为瘙痒,愉悦触觉,共情和传染性行为的分子神经机制,包括神经肽介导的信号传递、慢性躯体感觉编码逻辑、愉悦触觉在情感共情行为和促社交关系行为的功能。

其他7位研究员中,潘孝敬、胡名旭此前在清华大学任职,姚园园此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李美静此前在马克斯普朗克生化研究所任职,马晨燕此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任一级研究专员,桂龙此前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职,宿强此前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助理研究员。

潘孝敬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手段,从事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工作机理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开展的方向包括代谢疾病相关的膜蛋白以及肿瘤-免疫相关的蛋白的研究。潘孝敬博士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发表文章5篇,以共通讯作者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文章7篇。

胡名旭博士长期专注于开发冷冻电镜图像处理方面的理论和算法,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etho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发表论文数篇。他提出的CryoSieve颗粒筛选方法,极大提高了冷冻电镜的分辨率和效率,使其性能接近理论极限;他还提出了在冷冻电镜中使用四元数表示角度的方法,为精确描述和处理分子结构提供了新视角。另外,胡名旭博士曾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对逐颗粒相位传递函数的精确校正,开发出相应软件THUNDER,显著提升了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姚园园长期从事本能行为的神经环路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Neuron(4篇)和Science 等期刊。

李美静主要研究方向:1.发展cryo-ET技术在细胞到组织的跨尺度样品的高分辨率结构研究;2.研究宿主与病原菌互作的重要生物大分子机器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基础及其功能;3.以结构基础,探索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

马晨燕博士在神经环路、睡眠、大脑免疫细胞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其科研训练囊括了从分子细胞到神经环路和动物行为,其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系统性筛选了睡眠调控神经环路、解析了大脑免疫细胞对睡眠的调控作用、研究了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的信息传递机制等,相关成果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Science 等已发表论文10余篇。

桂龙博士长期致力于综合运用多种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如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冷冻聚焦离子束、光电联合成像、子断层图像平均等)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原位结构与功能。

宿强博士在免疫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论文1篇(2024),Science发表论文2篇(2022,2018),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2篇(2021,2018)。以共同第一作者及其他作者身份在Cell Discovery, Cell Research,PNAS等发表论文4篇。 

宝刀屠龙
1 楼
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科学人才绝大部分来自美国 看看中国自己的诺奖“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生物医学领域除了两名医生两名香港籍外,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实验室
v
van1
2 楼
没招几个洋人?要国际化必须有几只洋面孔,犹太人是首选,俄罗斯人也行,最差就是日本人韩国人了。。。没几只洋面孔,中国人不会觉得你多高大上
弯刀月
3 楼
还差十三太保,五百罗汉呢
B
Biao9919
4 楼
所以现在美国开始掐断对中国科技医学人才的系统培养。现在我同学实验室招国内来的必须自己付$7000做背景调查。背景调查基本无法通过,而且这钱还不退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2024-08-25 08:47:31 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科学人才绝大部分来自美国 看看中国自己的诺奖“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生物医学领域除了两名医生两名香港籍外,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实验室
紐約雙子
5 楼
这怎么行,证明实力得需要货真价实的“国产货”人才。全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军功章上得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科普闲谈
6 楼
还是要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在老掉牙的理念和技术里转悠,别说八大金刚,就是八万金刚又能如何。浪费资源和生命做大量的无用功,很可惜的。
山乡不仕老了
7 楼
仅有基础研究,不够一个医学院的建制啊。
m
modems
8 楼
CIA间谍团伙,粉红赶紧咬
最美的遗憾
9 楼
海龟理工科博士有70%以上是浪费社会资源不能产生任何实际价值的,生物领域则有90%以上
A
Armweak
10 楼
说来说去,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表现在政治上,是独裁,在包括科研在内的其它各行各行业,是精英意识。各种各样的学科,都是被那些院士大腕等学术精英把持,直到他们死亡。说到底,中国的院士大腕之类的影响力,本质还是和政治上的独裁者归为一类。象施一公颜宁饶毅之类,他们作为大腕的高大上地位奠定于美国,还有普林斯顿等名校效应。土共酱缸国缸民的神话思想,造就了杨振宁施一公颜宁等在中国的神人终身大腕地位。 美国没有终身可以呼风唤雨左右一切的学术大碗,而上述这些人的科研活动在美国已经过时,在强烈的学术平等思想左右下,他们的proposals被funding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不得不离开美国。他们离开美国,不是美国的损失,而是被美国平等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所淘汰。你只要读过研究生就应该清楚,青年人创新思想最活跃,环视美国的重大发明或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大多数都是那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搞起来的。 被美国社会淘汰的这些中国精英,头顶带着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到的一圈圈光环,回归中国社会,继续鼓捣那些在美国已经被淘汰了的玩意儿。那里,他们有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资源。他们以大腕的身份终身把持着学术界,手里紧握着学术科研项目“切蛋糕”的刀子,成为年轻人头顶的覆盖层,压制年轻人,直到寿终正寝。 土共酱缸国这种文化机制,如果能引导那里的科研,走到引领世界的位置,无疑是痴人说梦。:)
s
scbean
11 楼
等几年吧,国门一关,这帮归国人才全是“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能留个全尸算幸运。60年前惨像还在眼前呢。让你们不长记性!
c
chinesegod3
12 楼
Exactly, 中国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24-08-25 10:20:23 说来说去,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表现在政治上,是独裁,在包括科研在内的其它各行各行业,是精英意识。各种各样的学科,都是被那些院士大腕等学术精英把持,直到他们死亡。说到底,中国的院士大腕之类的影响力,本质还是和政治上的独裁者归为一类。象施一公颜宁饶毅之类,他们作为大腕的高大上地位奠定于美国,还有普林斯顿等名校效应。土共酱缸国缸民的神话思想,造就了杨振宁施一公颜宁等在中国的神人终身大腕地位。 美国没有终身可以呼风唤雨左右一切的学术大碗,而上述这些人的科研活动在美国已经过时,在强烈的学术平等思想左右下,他们的proposals被funding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不得不离开美国。他们离开美国,不是美国的损失,而是被美国平等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所淘汰。你只要读过研究生就应该清楚,青年人创新思想最活跃,环视美国的重大发明或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大多数都是那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搞起来的。 被美国社会淘汰的这些中国精英,头顶带着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到的一圈圈光环,回归中国社会,继续鼓捣那些在美国已经被淘汰了的玩意儿。那里,他们有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资源。他们以大腕的身份终身把持着学术界,手里紧握着学术科研项目“切蛋糕”的刀子,成为年轻人头顶的覆盖层,压制年轻人,直到寿终正寝。 土共酱缸国这种文化机制,如果能引导那里的科研,走到引领世界的位置,无疑是痴人说梦。:)
j
jtkevin
13 楼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24-08-25 10:20:23 说来说去,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表现在政治上,是独裁,在包括科研在内的其它各行各行业,是精英意识。各种各样的学科,都是被那些院士大腕等学术精英把持,直到他们死亡。说到底,中国的院士大腕之类的影响力,本质还是和政治上的独裁者归为一类。象施一公颜宁饶毅之类,他们作为大腕的高大上地位奠定于美国,还有普林斯顿等名校效应。土共酱缸国缸民的神话思想,造就了杨振宁施一公颜宁等在中国的神人终身大腕地位。 美国没有终身可以呼风唤雨左右一切的学术大碗,而上述这些人的科研活动在美国已经过时,在强烈的学术平等思想左右下,他们的proposals被funding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不得不离开美国。他们离开美国,不是美国的损失,而是被美国平等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所淘汰。你只要读过研究生就应该清楚,青年人创新思想最活跃,环视美国的重大发明或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大多数都是那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搞起来的。 被美国社会淘汰的这些中国精英,头顶带着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到的一圈圈光环,回归中国社会,继续鼓捣那些在美国已经被淘汰了的玩意儿。那里,他们有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资源。他们以大腕的身份终身把持着学术界,手里紧握着学术科研项目“切蛋糕”的刀子,成为年轻人头顶的覆盖层,压制年轻人,直到寿终正寝。 土共酱缸国这种文化机制,如果能引导那里的科研,走到引领世界的位置,无疑是痴人说梦。:) 你在美国学术界待过吗?一看就知道你在瞎扯,满嘴胡言,灯塔国才是精英教育科研,学术界把这种叫做network
c
chinesegod3
14 楼
你在美国学术界待过吗?一看就知道你在瞎扯,满嘴胡言,灯塔国才是精英教育科研,学术界把这种叫做network ----------------------------------- network 是两回事
衡山老道
15 楼
Armweak 这次说的完全正确。我很早就说过,中国的科研体制急需改革,将院士荣誉化,禁止在学术界搞官本位制,在学术上人人平等,机会平等。国内的科研等级制度,造成学阀把持资源分配权,而这些人,很多不做研究,只是一个管理者,根本没有创新能力,而处在创新高峰的青壮年学者,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还面临KPI压力,只能急功近利,制造垃圾论文,怎么可能有重大创新? 科研制度不变革,中国在未来20年内难出诺奖。
雨后天晴2011
16 楼
是位大忽悠的机会主义者,工作已经被阿尔发Google 取代,没有基金了!
雨后天晴2011
17 楼
结构生物学,Google take over了,no funds any more
C
Chieftop519
18 楼
美国的生物医药领域,靠大量的华裔科学家才能发展
O
OldPortland
19 楼
When they return to China, they basically mean nothing.
硅谷工匠
20 楼
西方大学教授活的也很累。比如你要招一个博士生,先要和学校签约保证给学生五年资助,这哪个教授敢打包票?这些学生平均一个月要三千元工资,一年算八万(包括学费减免),五年四十万美元,教授都没钱给自己发工资了。在中国也要当心,这些人迟早都要颜宁养着,因为只有颜院士能拉来国家的钱,研究痒的机理?这没法和军工口挂上。启动经费花完,也就走人了。
z
zeroLux
21 楼
Armweak说的不错,颜宁这类科学家,基金委砸钱发几篇cns还行,什么领军,转化的就别想了。这两天刘勇军从信达离职也是类似的情况。
猫二
22 楼
losers
老李子
23 楼
颜宁需要的是一个金刚钻
h
haibinwang
24 楼
反贼们开始喷粪喽,看看中国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就不难看出中国????????有能人啊,反贼黑了这么多年,把中国黑成现在这样你们功不可没啊,哈哈????
r
river2020
25 楼
scbean 发表评论于 2024-08-25 10:24:56 等几年吧,国门一关,这帮归国人才全是“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能留个全尸算幸运。60年前惨像还在眼前呢。让你们不长记性! -------------------------------------------------------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种惨剧只会在充满种族歧视和种族对抗的社会才会发生,只有枪支泛滥的社会才会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