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王:蜗居12平50多年,她却说很幸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8日 17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87345 阅读
20 评论
一人一城

6岁开始东利恵和父母就住进东京涩谷一栋只有12㎡的小房子里,而且一住就是50多年。这栋房子出自东利恵建筑师父亲之手,在仅有的12㎡的建筑面积之上,把整个家的厨房、客厅、卧室等空间全都塞了进来。

虽然房子面积很小,但这栋房子却见证了她目前为止完整的人生,而她受到父亲的影响,现在已经是日本酒店圈出名的酒店设计女王了。

12㎡人生Life full of possibilities

你要是到东京涩谷,坐地铁从外苑前站下来,走到青山大道再转Killer Street,不消20分钟,就会看到一个通体清水混凝土的房子。

涩谷街头,最不缺的就是造型光鲜的建筑,这栋灰溜溜的房子在高大的城市背景面前看起来似乎没那么特别。

然而就是这栋占地才12㎡的房子,东利恵6岁就和父母住在这里,而且一住就是五十多年。

一家三口“挤”在一栋12㎡的房子里,生活了五十几年,听起来是一件有点心酸的事情。

“挤……”?东利恵心里从来都没这样觉得!

这是一栋清水混凝土建筑,呈三角形塔状,基地面积20㎡,建筑占地面积12㎡。1966年东利恵的父亲将它设计建造完成,从此他们一家就都住在这里。

房子住进来舒适的原因,是因为父亲“一层一室”的设计。

整幢房子一共6层,地下室作为储物间,一层是玄关与车库,二层作为客厅与厨房,三楼卫生间,四楼主卧,五楼是小时候东利恵的房间。

房子虽小,但50多年的时间,早就把一家人的生活点滴融入到房子的每一寸空间中。

对东利恵来说,房子确实不大但足够舒服,面积大小是不应该直接和幸福划等号的。

东利恵出生那年,刚好是父亲东孝光从大阪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的第二年,那时父亲正打算跳槽去东京的一家建筑研究所工作。

来东京7年,东利恵父亲盘下一块20㎡的三角形地块,打算自己设计建造一个可以容纳一家三口在东京生活的家。

只是在那时候看来,这房子“长得”非常奇怪。

塔之家刚刚建造完成时的照片,和周围的房子比不仅造型独特还高出周围房子一大截

父亲在只有12㎡的空间里从下往上依次塞进了储藏室、车库、厨房、客厅、卫生间、主卧、儿童房、阳台,这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6岁那年,房子建成,东利恵顺利从关西的大阪搬来这里。

“在那之前,我父亲独自一人在东京,所以我以前和母亲一起住在我父母在大阪的房子里,一家小药房的二楼。我记得我搬家时非常高兴,因为我有自己的房间。”

父亲将顶楼留给了她,在那个几乎没有高楼的年代,东利恵就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房间

房子虽小,但陪着东利恵度过了一个完成的童年,一直到24岁她出国留学,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学习建筑专业。

“到30岁时,我已经完全独立了,想离开父母。这房子对三个成年人来说太小了。”

然而2005年,在住多了一些宽敞的大平层后,东利恵最终还是选择搬回已经习惯的家里生活。

现在你到东利恵的家,一切还如她几十年前的生活一样。

12㎡的空间几乎能够想象到的狭窄,父亲一层一室的设计巧妙地化解了空间不够用的情况。

沿着一楼的楼梯爬上来,推开门就是二楼的厨房和客厅共用的空间。

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过去是他们一家三口日常生活最多的地方。

母亲在窗前做饭,她就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等饭做好一家人就在白色的“餐桌”上吃饭。

水池旁边延伸出来的白色大理石台面,是母亲做菜时的操作台,也是一家三口的“餐桌”,三个人就围着这里吃饭

这个狭窄的空间里,父亲在设计的时候留足了对外的窗户,所以虽然是一栋用清水混凝土围合的狭小空间,但是光线充足。

房子二到三层有一个挑高的中庭,一扇大的窗户让光线倾泻而下,一只白色的灯笼造型的吊灯把整个空间撑开。

空间面积虽然小,但抬头辽阔,坐在这个客厅里丝毫不会感觉压抑。

楼层与楼层之间,用的是与房子融为一体的混凝土楼梯连接,顺着房子的外墙盘旋着上升。

时间的打磨,你还能清晰地看到墙上、楼梯上磨损的痕迹,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累积。

狭小空间对采光的需求更大,父亲的设计也巧妙地把这点考虑了进来。

除了在房子的正面挑高的中庭里留下大面的开窗,房子侧面上下依次留下四扇窄窗,就是为了更多的光线能够进来。

沿着楼梯上到三楼,这里是家里的卫生间。它不仅依次装下了洗脸台、洗衣机,小型浴缸,甚至也拥有一扇大面积的开窗。

而事实上,除了大门以外,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没有门的,三楼的卫生间也是。

因为海拔高差的存在,视线会被巧妙地遮挡,所有房间都是开放且通透的。

上到四楼是一间完整的卧室,曾经这里是东利恵父母的房间,现在她搬到了这里。

卧室的位置其实就处在客厅的正上方,拥有客厅同款的大窗户。

卧室窗外有一棵大树,刚好能遮挡一部分视线,私密性也得到保障。

而当外面阳光正好的时候,拉开窗帘,坐在床上也很舒服,完全不会因为面积狭小感到局促。

继续上五楼,这里也是一间完整的卧室。过去这里是东利恵的房间,她拥有一墙的书架,还有一个专属的阳台。

小时候,东利恵就在这里面朝着阳台写作业,而楼下母亲正做着饭,香气就已经飘散了上来。

这个生活的场景几乎贯穿了东利恵整个童年记忆。

每当回到家写作业时,父亲在一楼的工作室画图,母亲在二楼的厨房做饭,饭菜做好后母亲只要喊一下,一家人就都到二楼餐厅吃饭了。

12㎡的小空间,反而让一家人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垂直高差的存在又让家人之间都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母亲上楼晾晒的时候,我能听到‘咚咚咚’的脚步声;家里有客人,我能听到父亲的交谈声;饭做好了,能闻到楼下的饭菜香……我从小和父母之间,就互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尊重。”

在东利恵看来,这样的家其实早就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关系了,一家人在同一个空间中一起度过,既保持距离又不会孤单,这才是家最重要的地方。

事实上搬进新家没过多久,东利恵父亲就辞职单干了,家里的一楼是父亲独立的工作室。

小时候东利恵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经常会有人来这个面积不大的家里拜访,和父亲讨论建筑设计方案。

起初只是好奇,偶尔也只是单纯地嫌楼下声音太吵,耳濡目染父亲每天的一举一动后,她对建筑师产生兴趣了:

“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建筑师工作的不同,这不是一个每天五点准时下班日复一日的工作,而是24小时都在思考,全情地投入,是一个很有激情的工作。

所以,从小就对建筑师这个职业非常感兴趣。”

东利恵和父亲

父亲或多或少的影响,东利恵在大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住宅设计,之后进入东京大学攻读了建筑历史的硕士,接着又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

回国后恰好父亲的工作室需要合伙人,她便过去了。

真正让东利恵崭露头角的,是她为星野酒店设计的一系列堪称日本酒店经典案例的作品。

星野佳路是星野集团的第四代继承人,两人在康纳尔大学留学时认识,2005年他邀请东利恵一起设计打造家族酒店。

十四年时间里,全球7家虹夕诺雅都是出自东利恵之手,而此时的星野集团也已经成了日本当之无愧的顶级酒店集团。

虹夕诺雅 轻井泽

虹夕诺雅 京都

虹夕诺雅 富士

而说到“酒店设计女王”对空间的极致运用,一定要说2016年设计完成的东京虹夕诺雅。

以往虹夕诺雅的酒店都是选在山野自然中,而东京店选址繁华的东京大手町。

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写字楼里究竟要怎样延续酒店以往度假旅馆的印象?

在东京虹夕诺雅方案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从东利恵的设计中看到了当年她的父亲在设计12㎡家宅时的影子。

父亲“一室一层”的思路被她变换了一种思路延用。

写字楼的空间垂直立体,且相对于山野自然使用面积自由度有限。

东利恵的方案就是将写字楼的每一层都当做是一间独立旅馆,每层都拥有6间客房和1间日式休息室,然后垂直复制14层。

尽管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多一点客房经济效益上更高,但一个真正舒适且自由的空间或许更加重要。

所以,当客人真正从闹市推门进入酒店的那一刻,就像完全进入另一个生动的世界。

星野佳路这样评价东利惠:“许多建筑师只设计建筑,东利惠则是在营造空间。空间的丰富性可以创造某种永恒。”

而这些对东利恵来说,从小生活在12㎡的塔之家中也许早就已经潜移默化了。

2018年,这栋12㎡的房子被评选为东京都历史建筑,只不过对东利恵而言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更是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家。

家宅不大,但一家三口在这个狭窄,但舒适自由的空间中生活的记忆却弥足珍贵。

东利恵和父母搬进新家那一年的合影

这些年在日本,塔之家其实颇有名气,他甚至比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长屋」还早十几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年轻的建筑师会去参观取经。

“空间感是不能直接换算成数字的,所以不能只着眼面积的大小,好的居住空间需要审慎思考与设计。”东利恵说。

所以,即便是小面积也能通过空间营造,让生活在里面的人舒适地生活,幸福感的多少从来都不应该只取决于房子面积的大小。

反而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家人朝夕相处一点一滴的关系。

6岁东利惠和父母搬进小房子生活,现在她是当之无愧的酒店设计女王。

而一切都从这栋12㎡的“塔宅”开始!

S
Shaoxian
1 楼
草,是占地12平方米
t
turbojet
2 楼
不知道为啥,读着好感动。她有很幸福的童年。老了还依恋的活在童年的环境和记忆里。 是独身吧。
J
Jxeia
3 楼
极简禁欲系
刁太大
4 楼
标题党,占地面积12平米,实际上有n层的复式别墅。日本人的街道真是干净。
v
vanpig
5 楼
标题就标题吧 还不透露 总使用面积?cao
学术大湿
6 楼
我靠,搞了6层,那不等于72平方吗。这么说,我小时候和父母住单位的单身汉宿舍住了十五年,也就20平方。那是真正的20平方,没文章里这么多嘻嘻哈哈的东西。
y
yxqp
7 楼
可以说一尘不染
青年大将同志
8 楼
好丑的外观与室内,
真的是假不了的
9 楼
小编脑子进水了?为了博点击,道德无下限。
S
Sosoliu
10 楼
真是难看,像个监狱
d
dannyconan
11 楼
能在涩谷居住就不错了 那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
瓯江北面
12 楼
叙利亚,伊拉克装修风格。
W
Wupengwu
13 楼
变态的日本人,毛胚房还没有装修完就住进去五十年,内、外都像个碉堡,还好意思得意洋洋。 小编先把占地面积与房间面积搞清楚再写标题。
浩瀚飞天
14 楼
日本人是真的孤独。 功成名就最后也是孑然一身
来凑热闹的
15 楼
每一层12米,6层共72米吧?
r
reporter1228
16 楼
现在这里很少有能让我看到底的东西了, 这篇不但看到了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而且深深的被打动了。 这次给小编一个赞。
可笑书童
17 楼
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L
Luc924
18 楼
日本的纬度如果清水混凝土不做保温,冬天很难过的。雨季也会有结露现象,看图片中应该是没有保温层的,而且卧室床后面有水流的痕迹,应该是雨季结露形成的。设计精巧,也很有风格,但功能性有很大的欠缺。
只想一个人
19 楼
不能用价钱来衡量幸福指数吗
l
liuyuan1000
20 楼
有些地方看着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