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宣布全球抢人,内地哪些人才在目标清单上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29日 5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72528 阅读
28 评论
香港号

核心提要:

1. 针对香港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抢人”政策,立法会议员邓飞认为,重点在“抢”这个字。与以往的人才政策相比,港府这次由被动吸引转为主动出击,在驻内地和海外的经贸办设立“招商引才专组”,发挥猎头公司的作用,有目标地去接洽驻地企业和人才。

2. 香港要抢人才,更要留人才。近年在香港完成学业的内地学生,返回内地发展的比例在增加,主要还是因为在香港个人发展受限。香港需要大刀阔斧改革,打破一些行业固有的利益格局,为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特别是数学、物理专业出身的高精尖人才。接下来,推动科创教育发展以及金融科技化,都是香港的重点。

3. 在 香港要引入的人才列表中,内地的科创、文创人才也是重点目标。港府这次推出多项措施,如放宽签证规定,不受任何配额限制;同时对包括内地多所高校在内的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发放通行证,这些都为内地人士赴港发展提供了便利。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港府向符合条件的外来人才承诺:住满7年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将退还税率达30%置业额外印花税,仅收取最高为4.25%的印花税,首次置业的印花税负担向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齐。

4. 对各地人才而言,香港拥有非常自由的市场环境,适合大展拳脚。香港着力打造创科中心、实现“再工业化”,如今港府出招主动“抢人”,势必会为留港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此外,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措施相比,香港最大的优势还是紧邻内地庞大市场,更加稳定安全。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香港號”,我是陈笺。日前,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报告以“为市民谋幸福 为香港谋发展”为题。其中,关于人才政策部分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港府推出多项措施来“抢人才”,包括目标招揽年薪达250万港元、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来港发展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以及由政务司长领导、制订吸引内地及海外人才策略的“人才服务窗口”等。港府这一系列措施释放了什么信号?会惠及哪些行业的人才?对人才来说,香港又有怎样的吸引力?相关话题,请香港立法会议员邓飞解析。

香港出招主动“抢人”

有何新意?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邓议员您好!特首公布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抢人才”政策,可见香港求贤若渴。您认为这次港府大手笔“抢人才”,释放了什么信号?

邓飞 :重点在他使用的动词——“抢”这个字。其实早在施政报告公布之前,特首已经说过,香港不是要“引入人才”,而是需要“抢人才”。那“引入”跟“抢”的区别在哪里?“引入”,就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用一些一般性的宣传;而“抢”,可能已经有了一些目标人才的名单,或者至少有行业类别的一些名单。然后委托特区政府驻外的经贸办,像猎头公司一样直接去跟他们谈:香港特区政府现在开出这样的优惠条件,希望你能来香港工作,开创你的事业,这就叫“抢”。

所以,港府的焦点不仅仅放在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上,更关键的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由以往的制定政策然后等人来投,转向从特定行业吸引人才,比如说高科技行业、高增值行业,甚至是定位到某个具体的人。

当然特区政府没有直说,但从字里行间,明显如此。因为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尤其是在一些高增值行业内,无论是“科创”还是“文创”,这两大类人才可能都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我们感受得到,特首和特区政府在“抢人才”这方面,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香港政府那种不干预的印象。

▎ 香港特首李家超10月19日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最初是因应雇主的需求,香港从海外聘请缺乏的人才,之后也有了专才和优才计划。与以往的人才计划相比,这次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邓飞 :不同点其实很多。很多媒体现在关注的是两点:首先是报告里提到的一些行业,罗列得很清楚。其中的高端行业,大多跟科创文创相关。香港是一个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城市,所以除了科创人才之外,对文创方面的人才也有需求;其次是薪水的限定,年薪200多万的人群。

但我觉得这些还不是最突出,因为在内地或者其它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做法。虽然这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历史上有所创新,但是从全球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都没什么新意。

我觉得比较有新意的地方,是特区政府要求驻内地和海外的经贸办,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与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俗称“抢人才办公室”)对接,变成垂直管理模式。以前的香港驻内地和海外经贸办,它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现在,必须要对口成立一个下级部门,专门负责“抢人才”:必须主动去接洽驻地的这些人才,把自己变成半个猎头公司。这一点比较有新意。

而且,特首在施政报告里也说过要改善施政水平,提到所谓的“KPI”,用内地的说法就是“政绩评估的指标”。虽然他没有说要在“抢人才办公室”和经贸办的“抢人才专组”里也设KPI,但可以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我估计,很可能会给这些部门的成员设置一些政绩评估的指标,比如要求抢多少人才来港之类。特区政府有一个部门叫投资推广署,当年设立这个部门以引入外资。投资推广署署长在他的回忆录里透露了一些细节,其实也有KPI的。

所以,从以往的招商引资,如今变为“抢人才”。在以前成功的经验上,特区政府若制订抢人才政策方面的政绩评估指标,其实还是很成熟的。我们可以拭目而待,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抢法。

香港在“留人才”面临瓶颈的原因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以往内地学生来香港读完本科或研究生,大多会选择留港发展。但近年他们回内地发展的比例越来越高,您认为原因何在?我们如何把这批人才留在香港?

邓飞 :我觉得有很多原因,可能内地的人才优惠条件更全面。此前香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抢人才”政策,一切都是雇主决定。唯一有吸引的就是,相对来说香港的资金流动更自由、出入境更便捷之类。

但是现在我比较乐观,中美博弈越来越激烈,香港作为中国对外窗口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中国内地打压遏制,香港地区的独特性也越来越突出。所以我的理解,要发挥“一国两制”的战略作用,就是要发挥香港国际窗口的战略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哪里的人才,人才越多越能帮助香港发挥战略作用。

对于人才来说,香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香港是一个没有太多束缚,适合大展拳脚的好地方;第二,如今特区政府也改被动为主动。特首施政报告里提出,对于来港人才,会设立“一站式”服务,解决住房、子女入学,还有一些其它的相关配套服务。这也是香港擅长的:与跟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可能也有各种优惠政策,但可能需要跑去不同的部门申请办理,但香港就喜欢做这种“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帮你解决。

所以,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再加上香港特区政府突破性地推出这些便民措施,我觉得留在香港的优秀人才,获得机会的可能应该比以前要高得多。

▎ 2022年7月12日,香港创科教育中心成立仪式于科学园举行,一位青年在了解创科公司的介绍。图源:视觉中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前几天我跟学界的朋友交流,他们说其实今年内地报考香港大学院校的学生再创新高。您以前就提倡香港可以多吸纳海内外的学生,目前看来,香港高等院校对内地学生的吸引力还在提高。这些年轻人在港完成学业却没有留港,是雇主不选择他们,还是说香港的生活成本太高,他们自己选择回内地发展?

邓飞 :我觉得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也有很多人一直在说香港的生活成本高。但是所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都不会低,包括内地的北上广深,也包括其他的国际大都会,比如纽约、伦敦、东京……所以,生活成本的高低,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实说到底,还是个人事业发展机会的问题。

一方面,香港是很自由;但另一方面,有些行业还是相对比较保守,说白了就是存在垄断的情况。所以,不少有识之士都说香港都必须要打破那些固有的利益格局,如果任其继续垄断下去,对年轻一代的发展非常不友好,他们很难突破事业上的瓶颈。这方面有待特区政府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推动利益格局的变迁,释放更多机会为年轻人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金融科技化,我们所谓的“量化交易”, 无论是在内地还是海外,都越来越流行,但据说在香港还是比较缓慢的。大家还是习惯了交易员人工操作的传统模式,凭感觉来做。在我读中学的年代,就是一种很原始的状况:他们对学历和数学技能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你能吹,对股市有感觉,你可以随便进入任何一个交易所或者证券交易公司,边学边做。

到了今天,科技高度发达。整个金融市场内,最厉害的都是数学和物理人才,因为他们能做数学建模,能把最先进的IT科技和数学建模结合起来。他们利用数学工具,而不是靠人的感觉判断来做金融投资。这一方面,香港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对这些高精尖技术人才而言,香港就不如海外或者是内地的深圳和上海等城市。

所以,接下来香港不仅要推动科创教育,还要推动经济方方面面的科技化。特首在施政报告里说得很好,科创经济的腾飞转型跟“再工业化”是高度结合的。“再工业化”不是回到以前工业革命时代那种厂房、车间,而是用最尖端的科技重新打造、装备我们的工业。如果一切顺利,对于拥有高精尖技术和创意的年轻人,香港仍充满了吸引力。

推重磅政策“抢人”

内地哪些人才是香港的目标?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港府此次宣布,合格外来人才在居港7年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以申请退还置业时缴付的两种税率都固定为15%的印花税,仅需支付一项税率最高为4.25%的印花税,向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齐。您如何看这一措施的吸引力?

邓飞:这项措施肯定很有吸引力。其实每座大城市的刚需都很强,不光香港如此。香港房价之所以高居不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套现很自由,没有太多限制。

但是,在这个自由的市场,偏偏有一些“辣招”存在。其中一条就是针对外来的高端人才,以前他们在香港置业需要缴纳高额的印花税,会觉得缺乏公平。从公平的角度来检讨这种税收并作出改变,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对留住人才也有很大帮助。当然,特区政府要衡量这一措施会对楼市房价有多少影响。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放宽一般就业签证,利好内地人才来港,同时也将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香港这次的人才措施,内地哪些人才是目标?

邓飞:和香港以前的优才、专才计划相比,这次人才措施的目标群体变化不大,甚至有进一步放宽。基本上,对内地的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甚至没有多少工作经验,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他(她)在内地有一定经历,再来香港读研究生,就成为“港漂”了。等毕业后再留在香港工作,也是一条途径。

不光是高科技人才,一些文化艺术类的人才,也是香港很需要的 。特首施政报告的后半部分,也讲到文化旅游艺术产业。其实在这一方面,内地有更多的电影、戏剧学院,而香港只有一所香港演艺学院,并且它的招生门槛很高。

紧邻中国内地

是香港吸引人才最大的底气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新加坡之前也推出过类似的“抢人”政策。香港提出的是为年薪达250万港币的人士,提供两年签证,新加坡年薪要求相当于200万港币,提供五年签证。相比之下,香港的优势在哪里?

邓飞 :香港吸引高端人才,并不在于税务、津贴或者签证方面的优惠。如果只靠这些优惠,更类似于内地改革开放初期,吸引外资的思路。

但是香港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背靠祖国,这才是它最大的吸引力。高端人才来港,一方面可以享受香港的这些优惠,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内地去拓宽生意。如果在别的地方,比如新加坡,就没有这个地理优势。

而且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这些城邦型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难平衡自身安全与发展的需要。对于新加坡来说,这句话可能不中听。但事实上就是越大的国家,越占优势。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香港背靠中国内地,有那么广阔的腹地。

东南亚的资金传统上更愿意流向香港,而不是新加坡或其它地方。尤其是香港国安法通过后,有种种迹象显示,东南亚的资金更多流入香港。但是一个小型的城邦型国家或地区,比如新加坡,他们自己更能体会到在安全方面的担忧。香港就有这方面的优势,背后有国家。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好的,非常感谢邓议员的分析与解读。这一次香港特区政府“抢人才”是要落到实处的,也会提供“一站式”服务。海内外的朋友,只要你对香港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相关政策的细节。香港欢迎你!

君均臣诚
1 楼
香港何时缺过人,嗨!马上连自治区都排不上,加上得罪了今上,小心点吧!高价都是有大风险的
金三
2 楼
香港千万别让随地大小便的人来香港。
r
rainfive
3 楼
香港已经失去自由港地位,和内地没有太大差别,政治经济高度绑定,吸引力大不如前
干掉B儿
4 楼
这就是要滚的快鸡吧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C
CASTAR
5 楼
钱 就是吸引力 香港本来就是大陆资金进出的一个口岸而已 . 没几个正常人打工赚钱还整天想着反华反港的. 一心要贴白皮冷屁股的走了好 . 97走的不都屁颠颠的回去赚钱 .
G
GP03D
6 楼
想多了 香港现在难留人
c
charlie19eyes
7 楼
香港变大陆了,谁还愿意留
s
spirithorse
8 楼
一群杠精在这里杠的时候,聪明的人已经递申请了。香港居民身份目前是最好的可以保留住双国籍的方法。懂的都懂。而且这些政策几乎没有成本,连申请费都是获批以后才需要交的
z
zrlsy
9 楼
地方太小了,炒地炒房最合适
t
tfera
10 楼
“抢人才”? “抢大陆人才”?特首下届让深圳区委书记做! [1评]
谁主沉浮?
11 楼
一边在你头上撒尿一边在香港工作
谁主沉浮?
12 楼
没啥不可以啊,港灿都滚吧
s
slimane
13 楼
现在谁去香港啊?现在连高级餐馆都陆续搬到新加坡了 [1评]
y
yuba
14 楼
呵呵香港已死
春风吹
15 楼
: 那是你眼瞎了
春风吹
16 楼
那你是不能去了.阿三就是随地大小便
w
wolfman123
17 楼
高端人才会特么给你蜗居在14平米一家的房子里? [1评]
l
laolilili
18 楼
港港己和兲朝的一个内地城市一样 抢没有的
C
CASTAR
19 楼
说明不够格呀
沙漠甘泉!
20 楼
李特首做得好,希望香港在李特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j
jkl022022
21 楼
这么多年一直不看好香港,希望平乱之后它真的浴火重生,祝福香港真的好起来
s
snake1101
22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s
superspider
23 楼
香港独立性特殊性不存在了,将来就是大陆的一个城市。
r
rollor
24 楼
[香港作为中国对外窗口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 这句话,三十年前说是对的,十年前说也许是对的,现在说就是信口开河了。 - 随着一国两制的终结,港人长期享受的自由、法治不复存在,香港成为中国大陆的一部分,不再有对外窗口的功能。 - 香港有能力的人都在外移,人才外流严重。所以,才有迫切需要“抢人”。 - 不过,香港护照目前仍然比大陆护照有明显优势,所以,可以预见,大陆人会考虑加入香港,以便获得国际旅行的便利,必要时,润起来还是要容易些。
不锈钢丝
25 楼
为什么香港不清零?就是因为香港还是一国两制不同于内地其他城市,反华狗杂种从来都是避重就轻只会喷屎
邓波
26 楼
香港内地话呗,把支持民主自由的港民赶走让内地人填补上,以后和北上广深也没多大区别。
反卡
27 楼
多抢些戴套的法官
峠とうけ
28 楼
昨天看到文章不少蟑螂🪳跑去大陰蒂國、后悔不己、 哭著要回香港、 找工作難 自開店又虧 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