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政府催生催育 许多女性表示拒绝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4日 2点5分 PT
  返回列表
88407 阅读
34 评论
华尔街日报/RFA

据《华尔街日报》1月3日报导,出生率下降加上经济趋缓,中国官方反复提及,希望中国女性温顺、生儿育女,藉此保障社会、经济和人口稳定。然而对于官方婚育政策,中国的年轻女性正尽力的抵抗着。面对中国政府让她们多生孩子的要求,她们发声:「不」。

《华尔街日报》这篇由Liyan Qi /Shen Lu署名的报导说,当中国政府在宣布废除一胎化政策时,官员们原本以为将会出现婴儿潮,然而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出生低潮」。随后包含新建的产房在短短几年后就闲置、奶粉和纸尿裤等婴儿护理产品销量下降。此外,为减轻育儿经济负担而新建的幼儿园无法满招,跟着也便停业。

以2022年为例,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减少2%,这是15年来的首次下降。过去以婴儿为重点的企业,现在则转而关注老年人。

由于中国出生率大幅下降,官方想方设法挽回被专家们称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尝试一个又一个方案,例如鼓励生育发放现金、提供税收优惠等。然而,许多年轻女性对政府催生感到厌烦,也对养育子女需要做出的牺牲持谨慎态度。相对于中国政府的要求以及家人的期望,她们更关注自己的人生。

报导指出,数据将显示中国的出生人数在2023年降至900万以下。

同时,中国年轻人面对经济疲软和高失业率时感到沮丧,渴望寻求与父母一辈不同的生活方式。许多女性认为结婚、生子这类的「既定模式」是不公平的,因此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生子,加快了人口减少的速度。

现年40岁、目前在加拿大担任软件工程师的Sophy Ouyang受访时指出,从20多岁时开始,家人就一直催她结婚、生子,但是她从中学起就知道自己不想结婚生子。

她是家乡为数不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之一,然而她的母亲却说,「如果早知道不想生孩子,就不会让她上大学」。

她说,十多年前就与家人断绝了联系,并在社交软件上封锁了父母和其他亲戚,「如果对他们更心软一点,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另一位31岁的Simona Dai是一个名为《噢!妈妈 Oh! Mama》的播客的制作人。她开始这档有关生育和婚姻的播客的契机是她得知了母亲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怀孕八个半月的时候堕胎流产了一个女孩。

Dai在26岁时结婚,她说她不得不忍受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观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当时他们为家务事争吵不休。她对于不要孩子的问题变得坚决,尽管夫妻双方的家人都施加压力。

此后,她申请结束婚姻。她说,如果她不离婚,她可能就得去生孩子了。

报道提到,根据一些预测,中国目前约有14亿人口,到2100年可能会减少到5亿左右。这种情况的责任被推到了女性头上。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教授王丰对《华尔街日报》说,中国社会出现了两种相互冲突的转变,即妇女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父权主义政策抬头。

报道认为,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更多的新生人口来缓解人口老龄化,而女性的拒绝态度给共产党带来了危机。

据官方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10月的一次讲话中敦促由政府支持的全国妇联“防范化解妇女领域风险”。

报道援引华盛顿与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政治学助理教授、研究中国政府宣传的王亦诚(Clyde Yicheng Wang)说,习近平说的显然不是妇女面临的风险,而是将妇女视为对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威胁。

中国国务院没有回应有关政府人口政策的问题。

相关报道:

近期,武汉汉口江滩公园江边的这座雕像变为一家五口。

湖北武汉汉口公园的一件知名雕塑《美好未来》,最近发生变化。原来一对夫妇带领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变成了带领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众多网民嘲讽,“自己养不起孩子,让雕像多生几个吧。”

 

中国街道上的艺术雕塑往往被赋予政治使命。武汉汉口江滩一处名为《美好未来》的雕塑由“一孩变三孩”。这件雕塑位于汉口江滩公园露天剧场附近的江边,雕塑背景造型是一个圆环,圆环前面有五个人,其中两个成年人、三个小孩。雕塑的场景看起来像是一家五口,父母带着孩子出来玩耍,最右边的孩子还带着一个滑板车。

雕像为何由“一孩变三孩”,许多网民认为政府试图通过上述变化呼吁民众多生孩子。对此,武汉居民牟先生本周二(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官方在暗示民众多生孩子,表明官方最新生育政策:“以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现在因为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社会进入老年化,出生率下降,政府要从育儿导向方面引导人们多生孩子。但我了解,这个生育政策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作用。因为经济下滑,生活水准下降,大家担心的是生了孩子养不起,孩子长大以后结婚买不起房子。”

2017年落成的汉口江滩公园江边雕像原为一家三口。(网络图片)

雕塑乃政府宣传三孩政策

湖北《长江日报》12月30日报道,一位在附近摆摊的市民介绍,这个雕塑原来是“一家三口”,已存在数年。此前是一对父母牵着一个孩子在玩耍,大概在一周前,“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该报表示,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教授认为,江滩雕塑“一孩变三孩”的出发点是为了宣传三孩政策,在国家政策改变之后,对相关的宣传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是正常的。

牟先生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是否生育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官方各种宣传只是一厢情愿:“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有更多的资讯来源,他们会明白自己生育孩子之后,将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他们宁愿选择不生或少生孩子。”

左图:网民热议武汉江边雕塑一家三口变五口。(微博/古亭提供); 右图:网民抱怨如今养育不起孩子。(微博/古亭提供)

网民不满三孩政策:养不起孩子

有网民在微博评论区留言,等房价、医疗以及教育费用降下来,才会有生育的积极性。还有的说,我是“八零”后,出生时被罚款2500多元,先把当年的罚款全部退回再说多生孩子。想起小时候县电视台报道超生妈妈跑了,家里的牛被牵,房子被推倒。另有网民嘲讽道,那就让雕像多生几个吧。

武汉居民潘女士对本台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二胎间隔不到四年,就要把二胎打掉。有的人怀孕八个月也要做引流或拉到医院强制堕胎,现在又要人家生三胎。”

武汉居民彭先生告诉本台,政府鼓励生育,但年轻人生孩子的前提是养得起。他说:“包括我的孩子都不愿意结婚,我周边的人都是不结婚的,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你什么社会福利都没有,老百姓哪里有钱。”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正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但中国新生儿出生率依然下跌,今年一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3年新生人口,预计新生儿为788万,比较前一年减少了168万。

阳光俊男
1 楼
党员带头生,不生四胎就开除党籍。
木法沙
2 楼
要是在纽约 这标题应该是:美国政府搬出多项福利帮助民中生育,女性持观望态度,但表示支持,半数拥有阴茎而没有子宫的女性表示,希望有用生育能力。
E
Ewq123ewq
3 楼
呵呵!这匪邦各地乡村,到处都还能看到没来得及清除的计划生育宣传口号,黄俄婊子们还是先把这些玩意洗洗干净再说吧
w
wwe420
4 楼
催生催育,连个b子都不给,生你mlgb💢
t
tobic
5 楼
我献一个大招:生一个娃奖一套房。中华民族立刻崛起。
刁太大
6 楼
裆中央又想白嫖了,一点实质性的政策都没有,又要韭菜生,真的当韭菜是傻子。学习一下洋大人的政策吧,半年带薪父母假,每个月近千元的牛奶金…算了,包子没那么大方。
人生没有智慧
7 楼
太tm魔幻了,这帮人的父母被逼着计划生育,多生一个满门抄斩。现在又轮到这批人被逼着多生. 连百年孤独的作者要是经历了墙国国这40年,估计也得落泪
寂寞de心
8 楼
肉少了,狼心急如焚
催你明白交粑粑
9 楼
独裁政府多奇葩
g
gresem
10 楼
好像欧美国家的女人就愿意生一窝!撒泊尿照照自己 [1评]
m
maningreen
11 楼
别国生不生自愿。只有墙国一会不给生,一会催你生。跟养猪一样根据市场调节生育率。哈哈哈 [1评]
y
yuba
12 楼
韭菜自我修养
郑长仁
13 楼
肥大美帝国务卿昭告世人:“我们撒谎,我们造谣,我们偷窃。。。” =》 我们无恶不作啊!
慕容老锤
14 楼
还真是,照搬养猪场的经验 这是把全国人民当成一个大猪圈养呵
w
wjiyong
15 楼
一家一套房 多余的没收, 奖励给生孩子家庭,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我就是老林
16 楼
都让女性不可以上班,在家生孩子的按公务员工资来给。。。生一个孩子再奖励,试试几年以后又要计划生育了哈哈
只想一个人
17 楼
其他政策跟不上,光鼓励有啥用
遗忘那伤
18 楼
怎么说也没逼迫要生,一众国家催生的政策一大堆,脑子秀逗了,被瞎编带节奏 [2评]
m
maningreen
19 楼
逼着生比较困难。逼着不让生就容易咯。也执行了很多年啊。
m
maningreen
20 楼
一众国家可没有强制不让生哦,果然是猪脑子,哈哈哈
南方兔儿爷
21 楼
当然拒绝,中国人口下降一半,日子就能更轻松幸福。
南方兔儿爷
22 楼
人多地少就会发生战争,战争的幸存者和胜出者无比残忍丧失人性,只有控制生育发展修养和文明,人类才能实现进化。狮子吃光了水牛自己也会饿死,拜托食物链的少量人类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服务下更好的生活。
牛皮方糖
23 楼
严禁人工流产!!!生下来!养起来!坚决不能流出来!!!
老粉黑
24 楼
包子臭不要脸。
开心小黄人
25 楼
开始打拳了。傻逼女拳。
媚眼瞟瞟
26 楼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 现在很多丈夫喜欢屌屁眼。 当然不会怀孕啦。
种玉御月
27 楼
不得不说,从怀孕开始,娃就是碎炒钞机啊!没生过娃的根本想象不到会多花钱!真的是能让中产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z
zjfeng78
28 楼
大陆女生不爱结婚生娃是事实,但是采访对象都在北美,华尔街日报在大陆混得也太惨了
随意岁月
29 楼
领导,富人和党员同志多生就可以了,完美契合邓先富的理论
那就好好生活
30 楼
没看内容。这标题写的真流氓。生多生少,生不生,这叫人权,这叫自由。谈不上拒绝不拒绝。这和枪杀案不一样。枪杀案死者,能够拒绝丢命吗?花街柳巷日报,太扯了。🤣
多于
31 楼
"许多女性认为结婚、生子这类的「既定模式」是不公平的,因此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生子."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a
anywho
32 楼
10月12日23年,美国CNN记者莎拉·西德纳公开道歉,承认自己散播了有关以色列婴儿被阿拉伯人斩首的虚假信息。 正如視頻里歐盟某議員說:CNN、路透社、美聯社⋯等西方霉體才是真正的恐怖主義組織!
t
tinyL
33 楼
美国多州堕胎禁令?
胡马
34 楼
你不是傻逼就是土匪,亏你还上网!不是你妈生的,应该是畜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