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小留学生:真的很想家,但留下也没有多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日 11点7分 PT
  返回列表
27268 阅读
12 评论
中国侨网

在中国留学生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尚未成年,就被父母早早送到国外。小小年纪,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本就不易;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发展日趋严峻,小留学生们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想家。”在接受小侨采访时,小留学生们普遍表示,遇到事儿了,还是想回到家人身边。但因为航班取消等原因,她们还是留在了当地;好在,她们说并不怎么害怕。

新西兰 敏敏不困 14岁

当记者接通“敏敏不困”(网名)的电话时,寄宿家庭正邀请她一起去看夕阳。

“寄宿家庭对我挺好的。”“敏敏不困”从南岛转到奥克兰已经两个月了。疫情期间,寄宿家庭去接机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让她感到安慰。



疫情下,新西兰南岛旅游小镇皇后镇的街景。

“敏敏不困”坦言,与一些华人寄宿家庭相比,她所在的寄宿家庭对疫情并不怎么重视。当地疫情开始变得严重时,她妈妈给寄宿家庭写了邮件,问是否可以让她请假,暂时不去学校,却遭到拒绝。而有些华人寄宿家庭就很警惕,不允许寄宿的孩子出门。

好在,“敏敏不困”戴着口罩去上学,也没有受到同学们的区别对待或歧视,当地使领馆也联系到留学生,让大家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说会派发防护用品,“这挺让我感动的。”

因为疫情发展,“敏敏不困”所在的学校停课也有一周了。

“觉得不太适应。”她说,上网课一定要自觉,毕竟老师没有过度关注,沟通交流起来也没有那么顺畅,很多时候听不懂,发email问也不方便。

原本,“敏敏不困”的妈妈为她订了4月10日回家的机票,但航班因疫情取消,“敏敏不困”就留在了当地,等疫情过了再回国。

“说实话,我是不害怕,出门戴口罩、做好防护觉得也没什么。”她说,疫情发生后,自己囤了好多货,妈妈也给她发了很多华人商店的微信,可以送货到家。

疫情发生后,奥克兰的酒精、口罩都断货了,“敏敏不困”也没有买到。所以,平日里,她就用吸尘器吸吸地,洗洗桌布擦一擦房间。

“敏敏不困”所在的学校里,华人学生很多,大家关系也走得很近。平日里一到周末,她就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现在见不到大家了,周末只能窝在房间用手机和电脑打发时间,她说感到有些孤独。

“憋坏了。”疫情结束后,她要出门逛街,要把不会的问题统统问老师一遍。

英国 木子 16岁

今年是木子在英国的第一年,不曾想会遇到这么大的事儿。

木子的寄宿家庭离学校不远,她平日习惯坐公交车上学。随着疫情在英国变得严重,她改为步行去学校。



长年拥挤的地铁车厢而今空空荡荡。中新社记者 张平 摄

当地人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但木子坦言,自己戴着口罩去学校,寄宿家庭也表示理解,在学校里也没有受到歧视,“大家挺包容,这让我感动。”

木子告诉记者,在一次聊天中,寄宿家庭觉得中国抗疫非常成功,也非常赞同中国的做法。

一周前,学校做出了停课的决定,和木子一起寄宿的意大利学生回家了。

“遇到事儿了,都想回到爸妈身边。”木子说,爸妈很担心自己,因为学校停课很久,也想回国。但因为疫情原因,机票比较难买到,所以就决定暂时留在当地了。“每天和爸妈通电话,倒也没有感到恐慌。”

木子告诉记者,她身边有些留学生回国了,看着他们晒隔离期间的状态,感觉大家心态都挺好的;也有一些留学生为了学习等原因选择留在当地,状态也还好。

一周以来,木子也开始在家上网课。因为对软件有些不适应、网络传输问题时有出现等原因,她直言网课的学习氛围还是不如实体课堂好。

木子说自己现在几乎不出门,在媒体的宣传倡导下,洗手时间也变得特别长,平时也注意用酒精棉片擦拭门把手,擦擦桌子消毒等。

“虽然平日里并不是特别喜欢出去玩,但如今是宅着不能出去,心态上还是不一样的。”木子说,疫情过后,最想回国,回到爸妈身边,吃些好吃的。

加拿大 然然 17岁

然然现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所中学。

两年前,她被父母送到国外,“为了让我尽快适应当地文化,我妈特地选了一所华人学生比较少的学校。”

目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加拿大发展形势趋紧,家里人也都担心然然的安危。但因为她现在的学习成绩要计入大学录取分数,然然并不敢贸然回国。



当地时间3月30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一家超市内贴出的告示提醒顾客,需保持社交距离。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多伦多所在的安大略省省政府当日宣布,该省的紧急状态于3月底期满后,将再延长两周时间。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根据学校安排,然然已经上了一周多的网课。

“以前没有上过网课,感觉还挺别扭的。”她说,因为不用走路去学校,早上起得晚了,原本的生活规律有些被打乱;网课形式下,有些科目以自学为主,很容易跟不上进度;想问老师问题,视频通话也不是那么容易讲清楚。

然然所住的地方是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重灾区。她所寄宿家庭的老爷爷作为疑似病例被隔离。所以,然然平日里需要和大家分区域活动。

“房东人特别好。”然然说,当时老爷爷开始发烧咳嗽,非常担心他和自己的情况,所以最初的几天,心情非常差。

为了让爸妈放心,然然每天和爸妈通电话报平安,爸妈也给她寄了口罩、手套、保健品等医用物资过去;疫情期间,然然打扫房间的频率从一周一次,改为每两天拿着消毒湿巾,把房间各角落擦一遍。

“想家。”然然说,尤其想念家里的老人,因为见到他们的时间本就不多了。姥姥如今每周和她通一次电话,嘱咐她不要摸狗,好好学习。

疫情发生以来,然然在学校受到过冷眼歧视,不少西方反华媒体的不实报道也令她气愤不已,但同时她也接收到来自祖国的温暖。

前几日,她接收到信息,当地使领馆正在协调物资,组织发放健康包,“觉得很温暖。”

“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然然说,疫情过后,想和同学一起吃饭、爬山、遛狗。

应受访者要求,‘’敏敏不困"为网名,木子、然然均为化名。

刚满十八
1 楼
坚持抗战。未来你爹妈移民国外还需要你们帮忙。 不过,白眼狼居多。
t
thumpup
2 楼
中国疫情过去了?短视的人啊!西班牙大流感前后曾三次爆发,第一次爆发是1918年春季,死的人不是最多的,秋天第二次爆发,死的人最多,到1919年冬季到1920年春季又有一次爆发,死亡人数介乎前两次之间。新冠病毒在中国很可能出现第二次爆发,美国等很多国家都预测疫情会持续几个月,大家算算中国疫情1月中旬大爆发,到2月中旬中共就催促复工复产了,才一个月时间,让上亿潜在病毒携带者在国内大量流动,为接下来的爆发埋下隐患。国内很多网友爆料,各地通过将新增病例算作普通肺炎等手段大搞“清零”,无症状感染不列入确诊,还有很多“治愈”病例复阳,也不算新增,所以疫情根本没有控制住,完全是造假,和武汉疫情大爆发前一模一样,当时是为了喜迎春节,现在是为了喜迎复工,都是不管人民的死活。
w
wxabc
3 楼
作为一名老留,很想对中国小留的家长说一句:15岁以下孩子单独出来留学,学坏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要把西方国家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满街都是妓院,赌场,年轻人吸毒的比例非常高。西方人并不欢迎中国留学生,他们只喜欢钱。
世事沧桑
4 楼
小留父母听不进去的。
亮油
5 楼
未来几年中国留学生的日子会很难过,留在国内可能更有发展。
x
xioduo
6 楼
这样才理性,去机场的路程,在机场的路段和长途飞行这些中枪风险太大了。
土拨鼠拨土
7 楼
wxabc 发表评论于 2020-04-01 02:14:19 作为一名老留,很想对中国小留的家长说一句:15岁以下孩子单独出来留学,学坏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要把西方国家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满街都是妓院,赌场,年轻人吸毒的比例非常高。西方人并不欢迎中国留学生,他们只喜欢钱。 你是不是已经这样了,这么痛恨美国?!
天天上文学城
8 楼
飞机上更危险, 留下好些。
客观陈述
9 楼
楼下老留说的没错 15岁以下需要父母陪同 不过 中国能15岁之前送出来的 家里大多有钱 请个人在美国照顾不成问题 就怕父母温州老板那种 公立学校垃圾居多 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偏差 而且小孩子种族歧视多 小留容易有阴影
狄更丝
10 楼
虽远必诛 回来干p
长剑倚天
11 楼
我预测,再过10年,留学欧美的人数会大幅下降! 应该不超过现在总数的10%。
z
z老蔫_北美
12 楼
去过新西兰。好倒是挺好,就是给人一种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觉。离大地方太远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