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物价飙升!华人:活不起!学者:快改善中澳关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1日 8点25分 PT
  返回列表
74929 阅读
51 评论
看看土澳

“活不起”、“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开销太大,不敢要孩子”……

本周,澳洲录得20年来最高通胀之际,面对万物皆涨,约四分之一的澳人承认正处于“挣扎”状态。

在今日澳洲App记者的镜头前,大批受访的华人民众“谈价色变”,对目前生活成本的迅速攀升持悲观态度。

“家蔬抵万金”

在这一轮物价上涨中,日常消耗量大的蔬菜水果的价格,想必令华人印象深刻。有华人戏诩,澳洲“家蔬抵万金”的时代已来临。

在悉尼生活近20年的M先生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果蔬的价格已经超出认知!”

疫情期间,他曾目睹每公斤四季豆价格从4.99澳元飙升至15澳元以上,价格翻了3倍,直叹“触目惊心”。而自2月份开始,暴雨洪水将果蔬价格普遍推向极致。

悉尼超市蔬菜价格(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负责家庭生活物资采购的他感慨地表示,“10年前,50刀能在Woolies买一推车食物,现在150刀都够呛。”

留学生小K来澳3年,面对近来悉尼的水果价格,她直呼“吃不起”。

留学生小K(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住在Waterloo的她几日前去超市购物,看到火龙果的单价已高达23澳元时,犹豫再三还是没买。“太贵了,现在水果和生姜一样,都吃不起了,”她吐槽道。

据她讲述,身边的留学生群体中,因生活成本增加而感到压力的不在少数。部分周末兼职打工,“一周无休,只为生活。”

悉尼超市生姜价格一直以贵出天际而“槽满天下” (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果蔬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中餐馆老板张先生而言,犹如“雪上加霜”。

他告知,相比疫情前,现在餐厅的经营成本已翻倍,但客人数量却远不及疫情前,这令部分从业者叫苦不迭。

中餐馆东主张先生(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我们不得不涨价,否则要想不关门,就只能偷工减料节约成本。那样不好,但是真没办法!”

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肉类和海鲜价格上涨4.8%,果蔬则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涨幅达到6%左右。

“一辈子都买不起房”

除食品外,住宿和燃油的开销也引发华人热议。

陈先生和妻子11年前来到悉尼生活,已退休的他们认为,目前悉尼房价的涨幅“过于离谱”。尽管省吃俭用多年,二人的积蓄仍不足以支付首付。

他们无奈表示,“我们一辈子都买不起房。”

陈先生(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在药房工作的袁女士有一套自住房,身负房贷的她对即将到来的加息表示“吃不消”。

她称,如果银行提高利率,她的家庭月支出会增多近400澳元。

袁女士(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关键是所有东西都在涨,收入却没变!”袁女士认为在通胀环境下,“有房族”需要更为精打细算。

“油价一路飙升,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燃油价格的上涨也令华人们“苦不堪言”。

对比20年前刚来澳时的油价,上文中的M先生颇为悲观:“油价一路飙升,再也回不去了。”

他称,2003年,澳洲98号汽油单价在0.8澳元左右。直到疫情前的每升约1.6澳元,耗时超过15年方涨了一倍。不过,随后的短短两年时间,油价迅猛再涨6成。今年3月,他加过的最贵的98号无铅汽油,每升价格高达2.449澳元。

他感叹称,“当年日子好轻松,现在的钱太不经花了。”

g src="https://web.popo8.com/202205/01/4/84da584a54type_png_size_665_154_end.jpg"/>

(图片来源:网络)

来澳9年的教师曾女士不得不减少用车,以缩减高额的燃油开销。她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家中有两辆车,今年以来,其中一辆就此闲置。她每日改乘坐公交出行。“油价太贵,只能节流!”

RealEstate网站4月29日报道称,超半数受访澳人认为,房价和油价的飙升正徘徊在“失控”状态的边缘。

尽管政府削减燃油税,一度帮助压低价格,但悉尼本周又有加油站的价格牌重新攀升到了“2字头”。

“什么开销都能省,唯独孩子的不行”

采访中,超八成受访者向今日澳洲App记者吐露,目前养娃“压力山大”。更有育龄华人表示,因担心养娃开销太大,“不敢要孩子。”

上文中的受访者曾女士称,其女儿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终于熬到不用再支付“血贵”的托儿费用,但现在每学期为孩子支付的课外兴趣班的费用,也已超过3000澳元,并不比幼儿园便宜。

不过,对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家长来说,“虽然(兴趣班)学费不断上调,多数家长还是不会放弃。”

(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有着相似境遇的还有宝妈Y,因工作调动,一个月前,她刚带着孩子从霍巴特移居到悉尼。两地原本存在物价差异,加之被通胀进一步放大,她直呼“悉尼太贵了!”

“什么开销都能省,唯独孩子的不行。”相比“吃不起菜”、“买不了房”这些问题,Y认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比重很大,但仍不在“可缩减”的预算清单上。

从事零售业的T女士和丈夫在生娃这件事上犹豫不定。这对来澳12年的夫妻目前工作稳定,有车有房,但就是“不敢要孩子”。

T女士(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T女士表示,不断增加的生活开销和房贷让她暂时不敢考虑要宝宝。“想想育儿费用那么高,就只能不断推迟计划。”

疫情期间,因来澳困难重重,不少新手父母正面临着无人帮忙照顾产妇和新生儿的窘境。今日澳洲App记者了解到,在悉尼和墨尔本这类大城市,华人育儿嫂的费用已飙涨至每日约300-350澳元,且仍然“一嫂难求”。

“澳洲家庭年薪20万也活不好?”

通胀高企的当下,悉尼华人小A于近日在中文社交平台上发起一则关于“澳洲家庭年薪”的话题讨论,引发在澳华人关注。

短短几日内,该篇Po文下就有近700条跟帖留言。

小A发起讨论,假设一对无娃无房的悉尼夫妇,在没有家人支援的前提下,税前20万澳元的家庭年总收入是否能“过好”?她在列举了买房、保险、教育、父母养老等支出后,表示悲观。

“澳洲家庭年薪”话题引发热烈讨论(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们积极参与讨论,观点大致呈现为“佛系”与“内卷”两种。

获最高点赞的一条留言是“佛系”代表。这位网友家庭收入10万级别,感觉“简单幸福”。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抱怨,“家庭税前年收入30万,感觉过得不好。”

还有人留言,“两个人税前20万,在悉尼真的只能生存。”

除了服装鞋子,澳洲“万物皆涨”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国家统计局追踪的11个物价类别中,有10个在3月季度录得价格增长。

由于供应链中断,商品价格环比上涨2.9%,同比上涨6.6%,是服务价格上涨速度的两倍多。服装和鞋类是唯一录得价格下跌的类别。

(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在截至3月31日的3个月内上涨2.8%,其中蔬菜(+6.6%)和水果(+4.9%)涨幅较大,是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化肥价格上涨。

“新州和昆州产区的洪水在3月初扰乱了供应,给本季度末的蔬菜价格带来了额外压力。”

此外,肉类和海鲜价格上涨4.8%,而水、软饮料和果汁价格上涨5.6%,原因是包装、原料和运费成本压力。

(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在所有类别中,交通费用环比上涨4.2%,仅次于教育。不过,与去年第三季度同期相比,交通费用年度涨幅高达13.7%,居各项之首。

汽车燃料价格在3个月内飙升了11%,导致第三季度的运输成本上涨了4.2%。

唯一的好消息是,自3月29日的预算公布将燃油消费税下调22.1澳分以来,汽油价格已从每升超过2澳元降至约1.70澳元。

史鹤凌教授:重塑澳中关系可缓解物价飙涨

就民众关心的物价问题,莫纳什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史鹤凌博士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他认为目前澳洲的通胀高企主要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俄乌战争和中国的疫情管控政策,是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

莫纳什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史鹤凌博士

史教授表示,目前全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通胀,相比美国近9%、英国8%的通胀数据,澳洲目前的经济形势还算平稳。

然而,因澳洲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较高,假若中国依旧坚持现有的疫情防控政策,澳洲的通胀指数恐将继续攀升。

“目前澳洲政府能做的有限,在中国转变防控政策的前提下,考虑重塑澳中关系可能是缓解物价飙升的有效方法。”

今日澳洲App日前发起物价相关投票。截至29日晚6点的数据显示,超4成参与者认为,油价的上涨给其生活带来的冲击最大,其次是餐饮日杂与房价或租金。

过半参与者的感受与澳洲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如出一辙,“万物皆涨”,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压力。

南十字
1 楼
所以说这些公众号整天除了哗众取宠就是无病呻吟。平均一小时3,40刀的吃不起55一公斤的姜了?加不起2刀一升的油了?买不起一百来万的HOUSE了? 要是有人一小时混不到20,那趁早回去。回去后2万一平的公寓就买得起了?几十块一斤的肉就吃得起了?这些公众号屁都不敢放一个。
魔王
2 楼
把台湾武统了,我保证中外关系立马改善
阴离子
3 楼
赶紧变卖一切家产买机票回国进方舱
虎虎琥
4 楼
活得好好的,不缺钱
g
gghot
5 楼
: 更正:全世界需要和中国改善关系
l
liebsh
6 楼
听说习近平姐姐全家移民澳洲,活不下去的华人就去她家闹事吧
c
cccxxx
7 楼
中国物价飙升!华人:活不起!学者:快改善中朝关系
灯塔路
8 楼
对于勤奋的华人影响不大 对于那些懒穷来说 日子有点艰难
南方来风
9 楼
华人商店确实涨价比较多,无论是蔬菜和杂货,老外超市没觉得涨多少,蔬菜水果有的涨有的跌,总体涨的不多,油价前一阵子涨的比较厉害,现在又回复到1.8元左右了,最近马上就要大选了,反对党左派媒体渲染的比较厉害。
大师画拾苟奴
10 楼
全球化低成本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世界正处在一个风水交替期,动荡在所难免。西方陨落东方升起,亚洲的时代即将到来。
n
nightball
11 楼
一年5万澳币的学上的起,吃不起水果和蔬菜。🐷才信呢。
r
rally
12 楼
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涨价,说明农民富起来了,然后农民就会多消费,就会带动全体劳动者富起来了。
n
nobody918
13 楼
干嘛去反华国家,自讨没趣 给国人钱也不去这种国家
n
northern
14 楼
中国是能给油还是能给菜?
随便踹两脚就走
15 楼
这些个华人赶紧滚回墙国。
c
cantonese
16 楼
大外宣!!!!!!!!!!!!!!!哈哈
a
abc868
17 楼
回中国享受习肿书记的幸福中国吧!滚…!
月下偷心人
18 楼
一楼翻墙五毛哥一枚,国外生活艰苦撑不下去也信?~鉴定完毕
月下偷心人
19 楼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反华,要去只能去 俄罗斯 伊朗 白鹅,古巴,北朝鲜,塔利班阿富汗 。。。这些伟大的国家了。
把盏临风
20 楼
澳大利亚华人活得太惨了,怎么不回伟大祖国呢?
月下偷心人
21 楼
俄罗斯去年也在想,我把乌克兰统一了,俄欧感谢立马改善,我保证!~ 魔王前辈原来是傻逼呀,可惜了
陷疯稻谷
22 楼
那就继续爆涨吧
开心小黄人
23 楼
全世界是傻逼啊。都反华。妈的,毒品,犯罪,杀人不反,就反华。吃饱撑的
月下偷心人
24 楼
温习一下今年习小包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另外毒品,犯罪,杀人当然也是反的,不然做了不用坐牢了。呵呵
D
DN360
25 楼
物价全球都在涨,和中国没有大关系特别是食品,学者找这个机会舔中共而已
C
ChinaTruth
26 楼
涨知识了,第一次听说澳洲大部分食品是从墙国进口的。
r
rally
27 楼
这是为赵党服务的学者吧。 澳中贸易才是通涨的推手,龙虾牛肉不卖中国了,澳洲超市的价减了一大截。澳洲人想买到价廉物美的食品,就要坚定不移地和中国脱钩。
s
slimane
28 楼
典型的洗碗一毛,哈哈哈 现在的水果价格是近几年最低的,你去拿反季进口水果当例子,而且还是标价最高的店 蔬菜肉类是涨了一些,人均都八万澳币了,强国连八万人民币都没有,你就偷着乐吧
开心小黄人
29 楼
: 做都是殖人不喜欢的
m
marshalchen
30 楼
请教一下30刀/小时,6万/年。 如何买百万房子? 首付20万,利息3%每年2.4万。 喝西北风?
d
dingding6
31 楼
华人在西方国家被歧视,就业困难,找不到好的工作,高学位,低薪酬,通货膨胀率高,治安败坏,晚上不敢出门,瘟疫泛滥,被迫与瘟疫共存,躺平,这些难道不是生活艰苦吗?
d
dingding6
32 楼
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富裕,生活越来越幸福,以后会出国的越来越少,回国的越来越多。
要你命三千
33 楼
你麻痹你天天吃了康师傅老干妈啥都不吃不饿死你个傻逼留着干啥?
j
jppark
34 楼
: 也不知道谁是草包。中国人口衰退还不知道什么年月的事呢,直到去年人口还是疯狂上涨,高考人数多了一百多万,好像都一千多万了。少看点大纪元吧。
不责于人
35 楼
多少钱都能开心的活,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多少钱都不够花。 像我亲戚,有钱就买房子,现在4套房子因为有房贷未还完,天天哭穷,据说过年的时候没钱都不敢去亲戚家串门。这能怪谁
娇芝冠
36 楼
唉,东西确实是贵,但也不是吃不起呀。。。。。。 我都自己种姜了,还传给了朋友们,大家一起种,虽然杯水车薪,毕竟几乎天天都要吃姜的。 不跟国内对比,也不会回国,毕竟各有各的活法,各自安好,各自开心就好
糖桔喝得
37 楼
明显是美国狂印绿票子带来的后遗症,你和谁改善关系都没用。不过澳大利亚人也不要闹,来美国看看物价是怎么涨的就心理平衡了。
专看评论
38 楼
两人年薪20万,税后14万左右,不会很惨,但也好不到哪去
尽人事
39 楼
吃龙虾呀,喝葡萄酒啊……每天大餐还不满意??
脑子常进水
40 楼
"今日澳洲"是哪儿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