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s new CloudMatrix 384 touted as biggest test to Nvidia's AI dominance
华为新款 CloudMatrix 384 被誉为对 Nvidia AI 主导地位的最大考验
7/26/2025
https://www.msn.com/en-us/news/technology/huawei-s-new-cloudmatrix-384-touted-as-biggest-test-to-nvidia-s-ai-dominance/ar-AA1Jl8Q3?ocid=msedgntp&pc=U531&cvid=ea5e43470cbd463c8d30ca657782190b&ei=52
华为周六在上海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CloudMatrix 384,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首次亮相。来自中国各地的公司在会上展示了各自的最新AI硬件。
据路透社报道,在美国出口管制仍在阻碍中国获取先进外国芯片的当下,华为的最新系统被定位为对英伟达顶级服务器产品GB200 NVL72的直接威胁。
该系统搭载384颗全新910C芯片。相比之下,英伟达的GB200 NVL72仅搭载72颗B200处理器。华为的设计堆叠了更多芯片,以弥补每颗芯片性能较低的不足,并使用所谓的“超级节点”架构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这种配置允许芯片之间进行超高速通信,从而提升系统级处理能力。其目标很简单:用能够与之竞争的国产芯片取代中国企业无法合法购买的外国设备。
China Promises a New Era of Agriculture with a Cereal That Could Grow on 14 Billion Acres of Barren Land
中国有望开启农业新时代,140亿英亩荒地也能种植谷物
7/18/2025
https://www.msn.com/en-us/money/companies/china-promises-a-new-era-of-agriculture-with-a-cereal-that-could-grow-on-14-billion-acres-of-barren-land/ar-AA1IQvUD?ocid=msedgntp&pc=U531&cvid=687adf6470c244eeab193ba94850e351&ei=17
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水稻品种,标志着农业科学的一次重大飞跃。这种新培育的水稻并非普通作物,而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它能够在此前被认为无法利用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事实上,这种新品种有望在受土壤盐碱化和其他环境胁迫因素影响的140亿英亩土地上生长。
Beetle-inspired tech senses missiles 20,000x faster than US Golden Dome, China claims
中国称,受甲壳虫启发的技术可感知导弹,速度比美国“金色穹顶”快 20,000 倍
7/18/2025
https://www.msn.com/en-us/news/technology/beetle-inspired-tech-senses-missiles-20-000x-faster-than-us-golden-dome-china-claims/ar-AA1IQSh4?ocid=msedgntp&pc=U531&cvid=d9f506e449f048d6b9ba6375a87e47f0&ei=16
中国科学家受火甲虫启发,研发出一种高速红外传感器。这一突破未来或将为新一代监控系统提供动力,其性能甚至可能超越美军计划中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同济大学合作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研发的传感器比现有技术速度快2万倍,能够在烟雾、灰尘或雾等极端环境下探测运动和热量。
日本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合约芯片制造商JS Foundry,在来自中国的巨大产能扩张浪潮的冲击下,于近日向东京地方申请法院破产保护。这一事件不仅与一家曾经被视为日本半导体复兴希望的企业黯然落幕,更凸显了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令人震撼而深刻的结构性转变。
JS Foundry的倒下,是一场由份额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完美风暴”。其最直接的导火索是与一家中国台湾公司的战略合作谈判纠纷。这究竟是被寄予厚望的合作,旨在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和技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然而,谈判的失败却失去了关键的救生索。与此同时,该公司面临着持续的内部运营危机——其芯片制造厂的产能暴跌,运营成本高企,最终无力维系。
然而,将JS Foundry推向深渊的深度、也增加性的力量,源自庞大的邻国——中国。近年来,中国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外部的规模和速度扩张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比重,特别是在成熟的制程和半导体势力等领域。这种国家主导的产业扩张,催生了新的芯片制造商,其先进的升级策略和庞大的产能,对JS Foundry的现有市场参与者构成了竞争性的压力。
“中国冲击”与全球供应链激增
JS Foundry的破产,是全球半导体产业一个令人不安的缩影。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凭借其在半导体材料、设备及部分高端芯片领域的精深技术,在全球供应链中引领着导师的地位。然而,在芯片制造阶段,尤其是成本对极为敏感的成熟制造工艺领域,它们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中国厂商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形成迅速替代进口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凭借价格优势大举扩张。这种策略虽然引发了其对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决定的担忧,但在许多应用领域,成本优势成为无法被忽视的性因素。对于像JS Foundry这样规模缩小相对、又未能及时在技术上代差异优势的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几乎是无法承受的。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未来战略的深刻反思。日本政府近年来已投入巨资,力图通过吸引台积电(台积电)等顶尖企业设厂、并支持新一代本土芯片企业(如Rapidus),重振其在全球半导体竞赛中的地位。铸造厂的案例论证,一个关注尖端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应对来自成熟制造工艺领域的全面冲击。如何在保持领先技术与产业维持生态系统的缺陷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日本决策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JS Foundry的破产,其影响远不止于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它向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市场正在被重新定义,旧有的竞争格局已经难以为继。对于美国、欧洲等同样属于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国家而言,这既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利用其产业政策的机会。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芯片已经成为科技竞争必然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安全政策,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歧视性和性的本土供应链。然而,这种由政策驱动的产能扩张,也可能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导致更多企业像JS代工厂一样,在惨绝人寰的淘汰赛中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