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建议中国孩子早上不吃粥 被批崇洋媚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7日 20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79389 阅读
74 评论
新京报/雷叔电影

新京报:张文宏建议孩子早上不吃粥,怎么就“崇洋媚外”了

▲网剧《我是余欢水》剧照。

最近大热的网剧《我是余欢水》中有个桥段——

剧中,余欢水给儿子做了一桌丰盛早餐,却唯独没有牛奶。不承想,儿子指明要喝牛奶,他说,喝什么牛奶啊,喝粥对胃好。结果遭到了老婆一顿“暴击”。

早餐喝粥or牛奶,这确实是个问题。

因为张文宏医生的一次呼吁,这问题又引发了人们尤其是宝妈们的热聊。

4月15日下午,张文宏在一次视频讲座中,建议孩子早上吃鸡蛋、牛奶、三明治等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

这本是专业意见,以张文宏惯有的直率性格,发出这呼吁也挺正常。可他此言一出,却“不小心”引爆了舆论。

▲张文宏讲座视频截图。

在网上,很多人将“吃牛奶”与“吃粥”分别跟传统饮食习惯挂起了钩,借此对张文宏搞起了“诛心论”。

让专业的回归专业,别总上纲上线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也受到不小冲击。

跟很多人一样,“粥+咸菜”,是我从小以来的早餐标配。父母也常跟我们说:吃粥养胃。

张文宏医生暗指粥营养不高,这是真的?这是我的本能反应。

不过看了些营养学资料、听了些专业意见后,我意识到,或许我从小被灌输的“粥很有营养”判断,从科学层面确实站不住脚。

按专业人士的说法,经过精细加工的白米,其本身的营养价值不高,主要提供大量淀粉(75%),少量蛋白质(8%),以及一些B族维生素。长时间加热煮制成粥,对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影响不大,但对B族维生素则有所破坏。

有些科普类公号也借着张文宏的话科普:与白米饭等固体食物相比,白米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但与白米饭或白馒头相比,白米粥的营养价值更低——其营养密度太低,几乎都是淀粉和水,主要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和部分微量元素,没有太多每顿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特别是对小孩来说,小孩的胃小,白米粥占着肚子后,他们可能吃不下那些有营养的食物。而张文宏又是针对提高小孩抵抗力说出那番话,这算是“专业说法”。

但在网上,不少人就他这段话做“深度解读”。这些质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喝粥有什么不好?

有些人的质疑简单直接:喝粥有什么不好?我们这辈人,还有上辈、上上辈乃至祖辈都是喝粥长大的,粥怎么就没营养了?

为了击溃张医生的“不许喝粥论”,有些人甚至祭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大旗,说喝粥是优良的饮食文化习惯,需要保持和弘扬;还有人谈及国人体质问题,认为“油条+豆浆”才更合适做早餐。

但这其实也遭到不少年轻一代的反吐槽:“科普再多也没用,爷爷奶奶和他爹,都觉得白粥最有营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奶奶,(早餐)都是白粥配水煮蛋”。

▲某公众号文章截图。

2.喝牛奶就一定好了?

还有人独辟蹊径,从牛奶营养价值、从学术层面上,硬杠张文宏医生的说法。

有人搬出了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的说法,在最近发表的《奶类与健康》一文中,哈佛两位博士通过研究给出了结论:“奶类对健康存在不确定性,需仔细评估。”

而关于牛奶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人发育成长的影响,不确定性自然存在,但论述牛奶营养价值的论文似乎更多。

3.这是“崇洋媚外”

有些人则是“上纲上线”,直接为这段话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图片来自微博。

在他们看来,牛奶、三明治是西式食品,粥是典型的中式食物,所以,提倡喝牛奶、不主张吃粥,因此轻易地跟媚外挂上了钩。

不得不说,这番逻辑太跳跃。

这里面,有些基于专业性的质疑确实可以探讨,比如,粥若加入其他合适成分,也可以提升营养。

但扣上××形态的大帽子,就是不讲理了。

看待科学话语时,别被非科学话语带偏了

需要注意的是,张文宏说这段话的语境,是在疫情大前提之下。他的这段话,时间上是“这段时间”,对象是“中国的孩子”,且限定词是“早餐”。

如此这么一捋,张文宏医生的意思大致就是,当下是非常时期,孩子们尤其需要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所以早餐要吃好,那就多吃鸡蛋、牛奶,不要只喝粥了。

他此话一出,相应的养生、健康、育儿类的文章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介绍、科普怎样的早餐才是有营养的,如何为儿童成长发育调整饮食结构等,这本是好事。

张文宏的话引发质疑,也无可厚非,毕竟有很多人是“喝粥长大的”,对“粥养人”的认知就跟“喝骨头汤补钙”那样,也算是根深蒂固。扭转他们的想法,终究要个过程。

舆论场中,还不乏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好硬杠硬怼进行质疑,想要从学术层面,论下牛奶营养价值几何、与粥相比如何,这也拦不住。

这也表明,从学术研究的结论发展到常识,让人广泛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应有的共识是,对专业结论该用专业视角分析,不能动辄上纲上线——那样只能是伤害专业化表达,也损害正常的表达环境。

动辄带偏节奏,那就不对了。还有“别人在一线抗疫,他在网上胡说八道”,更是歪曲事实,抹杀张文宏医生在抗疫上的付出。

疫情期间,张文宏医生因为“耿直”、“敢言”一蹿而红。他的金句广为流传,他的言语建议与谆谆教诲,也让很多人奉如圭臬。

但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在网上,有些攻击、猜忌甚至不怀好意的恶意解读也伴随而至。

如果说,无凭无据的“张文宏医生年薪180万”传言,可能还是出于好奇,那“好事之人”对张文宏医生的专业意见上升到“贬斥文化习惯”的层面,就不啻为坏了。

稍有理性者,都不该被这类“夹枪带棒”的恶意解读混淆科学话语,带偏了节奏。

毕竟,让科学回归科学才是硬道理,“诛心”先行,只能是与“科学”“理性”背道而驰。

雷叔电影相关报道:“张文宏崇洋媚外”???我呸!!!

昨天,一则微博在疯传。某著名军事大V,抓住张文宏直播时说的一句话“不许吃粥”不放,大作文章:

甚至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这微博至今已经有6500次转发,而且我每刷新一次,都几百几百地往上涨。

这还不止,在这条微博的转发链里,我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

比如司马平邦把原文中的“粥”,上升到了“中国粥”。把张文宏这次的观点,上升到了和“中国粥”较劲。

背后想暗示什么,不言而喻

——你和“中国粥”较劲,你反对中国,所以你坏。

比如这位主编,觉得喝牛奶都是崇洋媚外,还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牛奶性寒,加热了也寒,最好加葱姜辣椒吃。

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是蠢还是坏了。

至于这些军事博主的评论区,更是乌烟瘴气:

注意,他们口中的公知不是“公共知识分子”,而是“卖国贼”的意思

他们这个圈子,字里行间,仿佛要把张文宏生吞活剥了。

一直到早上被更多网友转发,才有出来为张文宏说话的。

1,张文宏说错了吗?

没错啊。

我特地去看了当时的完整的视频,视频里张文宏并不是说粥是垃圾食品,而是说不要给孩子吃垃圾食品。

然后强调这段时间是特殊时期,孩子要多补充蛋白质,多喝牛奶,多吃鸡蛋补充蛋白质。

怎么就被解读出“崇洋媚外”了呢?

合着鸡蛋是国外才有的东西,吃鸡蛋就是崇洋媚外。牛奶是外国人才喝的东西,喝牛奶就是崇洋媚外?

那我们国家7部委启动的让孩子喝牛奶计划怎么说?

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实话实说,粥,尤其是普通家庭早上爱喝的白粥,确实营养含量太低了。

以前我们家,早饭就是前一天的剩饭,加点水煮出来的稀饭,我们叫做“烫饭”。很多时候,早上只有“烫饭”和咸菜,其他什么都没有。

这样的东西喝下肚,不到11点就饿了。

因为说到底,这里面除了碳水化合物,其他什么都没有,而且因为是精米做的粥,所以GI指数很高:

而张文宏在说现在要多补充蛋白质给孩子增强抵抗力,当然会说“早饭不要喝粥”。

事实上,虽然是直播嘴快,他还特意强调了可以吃高营养的三明治:

别说什么,我们都是喝着白粥长大的,所以白粥没问题。那我们上一辈可能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所以一个月不吃肉没问题?

那是当时没条件,也不懂营养学。

你没看中国人一代比一代人吃得好了以后,我们的孩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了吗?

现代营养学是中外科学家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发展出来的,是一门科学。

怎么遵循科学也能被扣一个崇洋媚外的帽子。

我们的网络现在成了制帽工厂了?

2,他们不懂吗?

如果说这些博主下面的“铁粉”,是真的不懂,我相信。

但这些数百万粉丝的大V不懂这些,我是万万不信的。

他们说到底,其实就是看张医生不爽,想带张医生的节奏。

上一次他们的节奏是“张医生”的收入,说张文宏的钱太多了,人就没品德了,他一年能拿184万:

1、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工资+奖金,年入50万。

2、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年入120万。

3、每年在全球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一篇署名论文,专利费2万美元。

最后逼得张文宏不得不出来接受采访,表示这都是谣言。

还有人说张文宏开豪车。

最后证明,他的私家车就是很普通的一款车,也是谣言。

且不说这都是谣言。

就算这是真的,张文宏也配。

要知道,张文宏可是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

而华山医院的感染科,在全国都能排入前三,而在复旦大学自己做的排名里,更是直接就是全国第一,高出第二名一大截:

阿里员工到了P9,年薪基本都百万以上了。

大部分你听过名字的明星艺人,无论多小,一年都能拿到一百万以上。

上面的张小石,他一年的微博广告,绝对在两百万以上。

而许多知名艺人,光是一张照片的授权广告费,可能就在百万以上。

怎么中国最好的感染科室的主任,一年就不配一百万了呢?

如果他们觉得不配,那其实是寒了中国所有医生的心。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加上那些确实是谣言,所以他们那么多次造谣带节奏失败了。

这次好不容易给逮到一个把柄,可不得多做几个帽子给他戴上?

3,他们为什么这么恨张文宏?

很简单,因为张文宏说实话,不爱沸腾体。

相反,他不但不沸腾,不宣传阴谋论,而且总给大家泼冷水。

比如前段时间上海的新增一直是0,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沸腾了。

然而张文宏却说:

他说“现在外地的,外国的,每天这么多人进来上海,新增怎么可能是零呢?”

“经济复苏了,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然后在多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都在强调,现在要多把注意力放在外来输入病例上。果然,现在每天最多的,就是外来输入病例。

比如从1月底开始,这些军事自媒体,就一直在说,病毒是美国人研究出来,传播到武汉的:

然而张文宏的判断却是,这种说法不靠谱。

因为如果病毒是从美国流出来的话,那不会初期只在武汉集中爆发,而应该在世界许多城市同时爆发。但现在明显是武汉先爆发,其他地方后爆发,根据疾病流行学,病毒最大可能还是起源于武汉。

再比如,当时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援助武汉,这些军事媒体说,这就是中国优越的地方,写文沸腾。

而张文宏说的是:

“要把医生当人。”

“医务工作者缺的是关心。”

“不能欺负老实人”

美国感染人数激增,有些人为此欢欣鼓舞。

而张文宏说“你没必要担心美国,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能处理好自己,我们应该多关心国内的情况。”

这些虽然都是大实话,但听来刺耳。

不但影响到他们忽悠他们的读者,也刺破了许多人心中那个虚幻的泡沫。

所以他们对张文宏恨之入骨。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上,“仇富”和“爱国”,是两个最好用的标签,专门用来打倒异见者。

之前想带仇富的节奏,结果没带动。这次,他们终于拿出了“爱国”那只大旗。

逻辑是:

虽然我不是医生,也没你专业,没你懂健康,对疫情的贡献也没你大。

但我比你爱国,我屁股比你正。

然后巴不得把他打成公知,打成右派,打成崇洋媚外者,打成卖国贼。

他们拿着放大镜,在他身上找缺点,注意他说的每一句话,就希望有一天能打倒他,然后继续忽悠他们粉丝做春秋大梦。

真的魔幻。

4,我们需要钟南山,但也需要张文宏

现在不少人被带了节奏,非要拿钟南山和张文宏作比较,然后说和钟南山相比,张文宏就是个小丑,借此来否定张文宏。

确实,从资历、经历、以及抗疫经历上,张文宏确实不如钟南山,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放在一起比较呢?

全国99.99%的医生都不如钟南山,所以这些医生的话都没有价值了吗?

显然不是。

钟南山是院士,是国之重器,在抗疫过程中亲临一线,让人动容。中国需要钟南山。

但我们也需要张文宏医生啊。

他风趣幽默,能深入浅出地给大家科普传染病知识:

他是一线医生,能代表医生,讲一些很多医生不敢说的话,能理解许多年轻医生的苦闷,能看到护士缺少良好的待遇:

因为他并非身居高位,所以无所顾忌,凭借自己的专业素质做出判断后,还敢说出来。

他说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大白话,一点都不难讲。

只是我们各界,都有一种默契,不说这些真话,总是热爱绕圈子,打哈哈,打着官腔,还美其名曰“成熟”。

其实就是为了不说错话,不得罪人。

打哈哈还是好的,有的时候,就算你知道自己在胡扯,也必须硬着头皮扯下去,说那些自己都不信的话。

这是有害的!

所以我们需要张文宏这样说大白话的人,他把很多人不敢讲的话,把事情的另一面说出来。

专业、直接。

如果连张文宏这样的人都被他们打倒了,以后谁还敢说真话呢?

还有一个事实是,别看这些人现在捧钟南山踩张文宏。

你还记得之前没有张文宏的时候,他们抓着钟南山儿子的爱马仕腰带做文章吗?

M
Mr-monkey
1 楼
一把米能煮一锅粥 你说粥能有多少营养? 不是崇洋媚外 就算不喝粥 早餐也能吃很多实在的东西。
寂寞de心
2 楼
有条件的,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条件的,有什么就吃什么!
乘风远行
3 楼
批“崇洋媚外”的垃圾才是“东亚病夫”的真正制造者。
F
FishingSpider
4 楼
见鬼了,全中国的人都早饭吃粥?这就被代表了?这年头无知的人太多。
只爱大屁股小妹
5 楼
祝你们孩子一直都喝粥
a
anywho
6 楼
也可以喝豆漿,煎蛋夠營養了,
n
nukeman
7 楼
米國也絲毫好不到那去,米國CDC的權威及主任Dr.Fauci還需要FBI的保鏢保護。
s
ssbbss
8 楼
老子小时候只吃泡饭,开水兑冷饭。
s
swan1986
9 楼
粥和牛奶没什么问题,三明治比较奇怪。三明治是面包+火腿+奶酪。这个饮食改动有点大,总不能让中国人不吃馒头,都该吃面包吧。
龙树
10 楼
这不一样。张的话太多,嘴太碎就会招人烦。
l
lalala
11 楼
sb
r
reporter1228
12 楼
的确是个傻逼观点
J
JHzhang
13 楼
喝粥糖分太高确实不适合。但是适量喝点没什么问题 但是 长时间我确实不建议 。
金水木火土
14 楼
不同看法很正常,什么批不批的,瞎挑是小人。
S
SPQRV
15 楼
这些人充分体现了神经病怎么滥用言论自由的。
X
X去年买了个表
16 楼
有专业知识的人说营养学,傻逼们却在大骂。鲁迅当年说的真是一点没错!
简单人
17 楼
: 你的自我介紹這麽短?
奶熊宝宝
18 楼
近两年新闻看了标题 就不想往下看了。在看看评论 就能get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卫生棉球
19 楼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牛奶是寒性的,久喝有害。而西医也认为牛奶属异种蛋白,对人体利大还是弊大有很多争论。 三明治就很奇怪了。为什么?
魏延
20 楼
吃个什么东西都要上纲上线,还有完没完了
z
zuway
21 楼
对,人家孩子还在UCL镀金呢
沙拉维
22 楼
又反华了!哈哈哈
月亮月亮
23 楼
攻击留学生最狠的浙大教授郑强自己就是留学生,只不过是留日的,百度里日本导师的名字只写英语拼音不写中文,这狗东西也是颇有心机
另一面
24 楼
都是些小绿绿带风向,以张文宏在国内的影响力来说,谁没事来骂他,还不是看不得中国好的1450,中国人早餐吃啥都有,有多少人是吃粥为主的
澳洲LKJ
25 楼
现在某些人对实话实说,但是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言论大肆抨击,上纲上线,来维护自己所谓的优越感
拿大家
26 楼
大多数的东亚人都不是牛奶胃,除了蒙古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饮食结构,也许需要几代人才能改变。那就吃酸奶吧!大家都酸一酸😃
独倚危栏
27 楼
我就不爱喝粥,小时候被我妈追着灌。没有其他原因,真的不解饿。离开家这么独自生活后除了生病不想吃东西的时候,其他时间从不做粥喝,没有干饭馒头解饿,又没有白开水解渴。
一掌拍死你
28 楼
支持啊,饮食结构确实该改了,蛋白质补充不足,喝粥确实不够饱,挺好的,说到点上,没什么不妥啊
k
kingsmill
29 楼
五毛粉红们有理智吗?
二公子
30 楼
就打架而言,喝粥的打不过喝牛奶的; 以屁股论事,吃三文治的比吃馒头的大。
c
charmant
31 楼
钟南山不灵了,张文宏也快露馅了,得赶紧物色新砖家来忽悠。
c
charmant
32 楼
钟南山不灵了,张文宏也快露馅了,得赶紧物色新砖家来忽悠。
s
san666385
33 楼
吃不吃稀饭都要上主页,你有完没完,像小丑一样,炒作没底线,一帮无脑小丑跟着起哄,很多洋人连早餐都不吃,你们当中很多人早餐根本没有吃稀饭都的习惯,你们觉得他说这些有意义吗?这些小事情都要上头条,这不是明显炒作吗
闲人老修
34 楼
把无知当传统,把传统当信条,把信条当真理,有些白痴就这样一步步走入没救的困境!
南方来风
35 楼
喝豆浆吃煎蛋是假洋鬼子,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呵呵,要找茬扣帽子总能找到理由的。
m
marshalchen
36 楼
这家伙是不是全科砖家? 什么都要说两句。 想起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鲍林,四处宣传大剂量维C,包治百病。 大哥过界了。 平衡饮食最重要,没有说一种饮食就比另外一种好。
g
gengshuang
37 楼
上海当然可以喝奶
屡教不改
38 楼
这就是满清翁同龢老旧思维,就想看北洋水师失败出丑,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其实这就是习近平这种红二代取代江胡这种技术官僚的后果。没有现代科学思维,满口共产主义唯物主义思想,却不理解科学思维。
p
pigking1
39 楼
天。现在鸡蛋牛奶归洋人了。
新世界秩序NWO
40 楼
狗粮一天三顿都是屎,早饭是稀💩。
r
rally
41 楼
吃粥是真的不够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硬要坚持吃粥的中国特色的话,就要把一大锅粥放到课堂,让大家边上课边吃,管吃饱那种.
我的未来不是懵
42 楼
现在粉红都是走文革路线了,还让不让人说话了。动不动就批人家,前俩天不是大英雄么?这剧情反转太快
天使与恶魔
43 楼
人种不一样,饮食结构就有区别!
露西亚路
44 楼
文革2.0
M
MLA10639
45 楼
中国人很多对科学的认知还是一知半解,还是什么早餐大饼油条,很多油炸的早餐对人体非但没有益处还会带来损害,而且吃的很咸,很多小孩很小已经肾脏出问题了,而粥等稀饭这是中国几千年下来的习惯,但是很少有人去解析它是否有利于身体,其实很早就有说是晚上喝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但是操现在为止在身体不适时大多人回去选择喝粥,当然有些病喝粥是好的,但是有些病时不宜喝粥的
枫言飞语
46 楼
如今的人不吃不喝一星期还是营养过剩,早就该吃粗粮跟清淡的食物了。
r
rally
47 楼
推广粤系饮食就对了,早餐是虾饺烧卖小笼包等各式茶点,起码是牛肉肠粉,粥类是宵夜吃的,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