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对于中国地标性建筑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一南一北,两座中国最标志性的地标,可谓中国建筑的图腾。然而始终有个声音,所谓的网红地标不过是被刷出来的。人们一边惊叹,一边质疑。
这些建筑背后的设计师都有同一个标签——荷兰人。
他们在21世纪创造了建筑奇迹,也在房地产发展黄金十年的中国,经历着命运沉浮。伴随着央视大楼10年的“奇奇怪怪”之争,我们有必要重新来看看这些建筑和背负争议的建筑师们。
01
央视大楼10年争议
“如果放在今天,你觉得还能在北京建成 CCTV 大楼吗?”在这股滔天争议持续10年之后,记者小心翼翼问年逾古稀的库哈斯。
“很可能不行。”这位谙熟中国国情的建筑师很直率地回答。
这个高耸消瘦,有着鹰的眼睛,狼的耳朵,勾鼻刀嘴,微微驼背的荷兰男人叫库哈斯。
▲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
2002年,他首次挺进中国市场,以全票通过的战绩,拿下CCTV新楼的设计方案竞标。
从此,他被中国注视,他也注视着中国。
▲CCTV大楼夜景 / OMA ©Iwan Baan
2009年,千禧年初的中国,大兴土木,北上广天际线重塑。
这一年,对于 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来说,却是很背的一年。
那年2月9日夜,北京城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中,一片歌舞升平。突然,还在施工中的央视大楼北配楼起火了。
这似乎迎合了这座造型异样的建筑背负的汹涌民意:看,风水不好,起火了吧。
香港《南华早报》曾刊发文章《央视“大裤衩”的风水观》,称央视大楼的造型奇特,从风水角度看,称为“2007年全球十大风水差劲建筑外型”更适合。
▲CCTV大楼 ©Iwan Baan
同时也在那一年,央视大楼被美国《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2008年,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上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一边是质疑,一边是惊叹。
位于北京东部CBD的央视大楼,由两座向内倾斜的塔楼连接构成,从不同角度看上去造型各异,像一道门,像两个紧挨着的字母“Z",也像一座被折叠的摩天楼。
这样横向的建筑造型被中国网民戏称为“大裤衩”,当然除了“大裤衩”,央视大楼还有很多色情方面的解读。
从2002年方案公布到2012年竣工,直到今天都争议汹涌,褒贬不一。
作为央视大楼的主设计师,库哈斯很无奈。
02
因为这个设计,他被东西方同时抛弃了
库哈斯,作为建筑界的带头大哥,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在媒体上看到见过他。
由他创办的 OMA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是全世界建筑师的摇篮。
从这个摇篮里走出过建筑女魔头扎哈、建筑网红BIG哥,也走出了中国女明星张曼玉的前男友奥雷·舍人。
▲年轻的扎哈和库哈斯
▲奥雷·舍人(右)也是央视大楼设计师之一
追溯库哈斯的发迹,应该从他40年前写的《癫狂的纽约》一书开始。
这位从记者、剧作家转行的40后建筑师,本可以真正”癫狂“纽约。2002年,在他受邀请参加中国央视大楼竞标的同时,也收到了纽约世贸大厦重建项目的竞标。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他没有选择“癫狂”纽约,他“癫狂”了北京。
▲库哈斯所著《癫狂纽约》插图,左三为扎哈,左四为库哈斯
更准确地说,他“癫狂”了自己。因为设计CCTV大楼,他被东西方同时抛弃了。
来自西方的批评是,库哈斯为何为中国政府工作。
来自东方的批评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横向的突兀的建筑形态。
▲从CCTV俯瞰北京
▲从CCTV室内俯瞰 ©Iwan Baan
近百年来现代建筑能犯的罪名,都扣在了库哈斯狂野大胆的CCTV方案身上。
尽管他在2000年就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被誉为一代奇才的建筑大牛。
“这让我处境艰难,失望异常。”
这样的异常伴随着库哈斯10年,避之不及。
他和团队希望做到的是让央视新大楼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做一个“中立”的建筑,不比高度,比宽度。
“CCTV新楼是我建筑职业生涯里最好的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的人们会渐渐喜欢上它的,那时候,我为其倾注的心血就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2015年,库哈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你如此热爱中国,最不理解你的反而是中国的公众。”
央视大楼2012年竣工后的第二年,2013年,他完的中国金融地标——深圳证券交易所,被取笑为“超短裙”,入围“丑楼”名单。
▲深圳证券交易所 © Philippe Ruault
争议,虽没有挡住库哈斯冒险的动力,却阻挡了他前进的步伐。
在中国他还有一个难产10年至今没有建成的设计作品,台北表演艺术中心。2009年确定设计方案,2012开工,预计2015年完工,结果至今还没竣工。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Philippe Ruault
看起来,这个“魔术方块顶个球”的建筑形体比央视大楼还要“非常规”。但在库哈斯认为,建筑不是美或丑、喜欢或不喜欢,而是能不能刺激人类思考。
人们有没有因为他的建筑而思考,尚未可知。
可知的是,库哈斯在央视大楼上背负的争议,波及外国建筑师群体在中国的整体命运,让自带光环的他们在中国的日子再也没那么好过了。
03
“小蛮腰之父”去哪了
同样由荷兰建筑师设计的中国地标性建筑,广州电视台。
▲中国第一高塔 ©姚朝辉
这座位于珠江南岸腰身妖娆一扭的建筑,被中国人亲切称为小蛮腰,
却有着和央视大楼是冰火两重天的命运,毫无争议,只有赞美。
▲ 制图 © 兰泽玉
小蛮腰的设计师 马克·海默尔(Mark Hemel)也是荷兰人,被中国媒体亲切地称为 “小蛮腰之父”。
同样是建筑师,马克和库哈斯是没法比的,至少知名度上是这样。
在荷兰建筑圈,马克是被忽略的存在,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事实上,广州小蛮腰可能是马克唯一的作品。
他的团队甚至只有两个人,他和他的妻子。
▲广州电视塔 @李剑华
“小蛮腰”之后,也再无新作。现在除了网络上的零星采访资料,也几乎很难再找到马克的踪迹。
▲羊城晚报2011年拍摄的马克一家在广州
有人说,设计这座地标建筑之前,马克籍籍无名。
设计这座地标建筑之后,马克还是籍籍无名。
▲小蛮腰里的小蛮腰 @北北
按照预定的剧本,马克应该一夜扬名于天下。但现实往往未能按照剧本的套路走。
马克,这个性情温和、没什么野心的荷兰男人,
把自己身为建筑师的梦想,
融化在600米高的珠江岸边这座高塔之上,
融化在中国这块热土里。
然后转身,
带着妻女,消失于人海,
深藏功与名。
他为这个城市创造了一个传奇,
他自己也活成了一个传奇。
▲广州电视塔 © 杜华林
04
来不及看到自己的作品就离开了
钱塘江潮水真的“站”起来了。
一座两股潮水奔腾上涌的双子塔建筑耸立在钱塘江畔,成了杭州这座江南城市新的地标。
▲杭州来福士 / UNStudio © Jin Xing
背后的设计师同样是一位荷兰人,他的名字叫丰于瑞(Rein Werkhoven)。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一年,英籍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在中国的第一座参数化主义建筑就要竣工了。
就是如今的广州歌剧院。也是在广州珠江江畔,和小蛮腰遥相呼应。
参数化设计出的这样流线型建筑,真正把中国人民震撼到了。
▲广州歌剧院 © zaha hadid
在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建筑文化里,世代中国人看着尽是对称、方正的建筑。
对于同样擅长参数化设计的“数学系+建筑系学霸” 丰于瑞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杭州来福士 © Hufton + Crow ©Seth Powers
▲fonyu studio展示参数化设计高楼的过程
▲参数化设计的一滴水展馆 ©fonyu studio
▲细胞大厦效果图 ©fonyu studio
他和设计团队打算用参数算法将钱塘江潮水的曲线化为建筑的外立面。
丰于瑞负责建筑心脏核心筒的设计,从工程技术上保证100%实现建筑扭曲上升。
▲来福士异形外立面 ©Rein Werkhoven
让钱塘江潮水“站”起来,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光划过8年,历经各种“不可能”,直到2017年4月,这座建筑才得以完工。
但此刻,丰于瑞早已离开杭州,离开中国,根本还没等到看一眼他带给中国的这座地标建筑。
这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也是莫大的遗憾了。
▲杭州来福士 © Hufton + Crow
▲参数化设计的云椅 ©fonyu studio
05
网红地标是怎么刷出来的
央视大楼从设计到建成,花了10年。
杭州来福士从设计到建成,花了10年。
广州小蛮腰,从设计到建成,花了5年。
2017年刷爆中国人朋友圈的天津滨海图书馆,从设计到建成,只花了3年。这座打破设计师设计及施工时限记录,创下令人晕眩的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的建筑。
▲天津滨海图书馆 ©MVRDV
不管是设计方还是建设方,都没有寄望这个外形方方正正的图书馆可以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个地标是生生被“刷”出来的。
天津滨海图书馆,每天开门都是排队的参观者,不是来看书,是来看建筑的。
这座网红图书馆背后的设计师们是三位荷兰建筑师,他们有个很拗口的名字——MVRDV。
这三位都是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的学生,看似年轻,实际他们经营这家建筑事务所已经有28年了。
▲分别是韦尼·马斯(WinyMaas)、雅各布·凡·里斯(Jacob van Rijs)和娜莎莉·德·弗里斯(Nathalie de Vries)
这个五个字母的设计团队,他们的作品经常刷屏建筑圈。
▲鹿特丹Markthal菜场 ©MVRDV
随着天津图书馆的出世,MVRDV 在中国的脚步越来越忙了。
2019年3月,菜市场设计专业户MVRDV为台湾台南设计的新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开工建设。
这个山丘状的菜市场会成为台湾未来的地标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台南菜场 效果图 ©MVRDV
06
哪座经典建筑不是扛过漫天争议
其实库哈斯最初是参加腾讯深圳总部大楼的竞标,但这个肥单子被美国少壮派设计公司NBBJ抢走了。
据说马化腾其实很喜欢库哈斯的设计,但技术上无法实现,不得不放弃。小马哥可能因此觉得有点对不起这位荷兰朋友,又或许赚了很多钱但依然不那么自信的腾讯很需要库哥明星光环加持。
于是大手笔一挥,直接把投资18个亿的腾讯北京总部大楼的设计委托给了库哈斯。
▲腾讯北京总部
这一次,库哈斯没有惹来争议,这座三角形拼接的建筑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后厂村厂花”。
他的甲方爸爸也很满意,虽然同样在完工之前起火,但没有酿成大祸,被腾讯公关四两拨千斤化解了。
但这不代表库哈斯在央视大楼的争议也一同被化解了。
当然了,哪一座经典建筑不是扛过滔天的非议,在日后的岁月才绽放本来属于他们的芳华。
悉尼歌剧院是这样,巴黎埃菲尔铁塔是这样,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这样……央视大楼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2018年底,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出125年全世界最重要的建筑,央视大楼名列其中。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位网友的评论:
对于央视大楼,
有人看到裤衩,有人看到结构创新,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本应感受世界美好的你,
千万别被那些看到裤衩的人给引导歪了。
毕竟,
你看到的世界,
取决于,你的内心。
▲鸟瞰北京 ©500PX严磊
素材来源:
图片:央视大楼拍摄者为世界知名建筑摄影师Iwan Baan
杭州来福士拍摄者为世界知名建筑摄影师Jin Xing、Hufton+Crow
官方网站www.fonyustudio.com
文章第一张动图广州塔摄影师为静言,杭州来福士摄影师为李伟
部分图片和制图来自星球研究所、假装建筑师公众号
其他图片来源网络 一并致谢
参考资料:库哈斯著作《癫狂纽约》
南方人物周刊《库哈斯:建筑师的建筑师》
荷兰在线中文网《荷兰建筑设计旋风何以席卷全球》
Lens《这家博物馆,收藏“失败”的建筑》
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对于中国地标性建筑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一南一北,两座中国最标志性的地标,可谓中国建筑的图腾。然而始终有个声音,所谓的网红地标不过是被刷出来的。人们一边惊叹,一边质疑。
这些建筑背后的设计师都有同一个标签——荷兰人。
他们在21世纪创造了建筑奇迹,也在房地产发展黄金十年的中国,经历着命运沉浮。伴随着央视大楼10年的“奇奇怪怪”之争,我们有必要重新来看看这些建筑和背负争议的建筑师们。
01
央视大楼10年争议
“如果放在今天,你觉得还能在北京建成 CCTV 大楼吗?”在这股滔天争议持续10年之后,记者小心翼翼问年逾古稀的库哈斯。
“很可能不行。”这位谙熟中国国情的建筑师很直率地回答。
这个高耸消瘦,有着鹰的眼睛,狼的耳朵,勾鼻刀嘴,微微驼背的荷兰男人叫库哈斯。
▲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
2002年,他首次挺进中国市场,以全票通过的战绩,拿下CCTV新楼的设计方案竞标。
从此,他被中国注视,他也注视着中国。
▲CCTV大楼夜景 / OMA ©Iwan Baan
2009年,千禧年初的中国,大兴土木,北上广天际线重塑。
这一年,对于 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来说,却是很背的一年。
那年2月9日夜,北京城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中,一片歌舞升平。突然,还在施工中的央视大楼北配楼起火了。
这似乎迎合了这座造型异样的建筑背负的汹涌民意:看,风水不好,起火了吧。
香港《南华早报》曾刊发文章《央视“大裤衩”的风水观》,称央视大楼的造型奇特,从风水角度看,称为“2007年全球十大风水差劲建筑外型”更适合。
▲CCTV大楼 ©Iwan Baan
同时也在那一年,央视大楼被美国《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2008年,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上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一边是质疑,一边是惊叹。
位于北京东部CBD的央视大楼,由两座向内倾斜的塔楼连接构成,从不同角度看上去造型各异,像一道门,像两个紧挨着的字母“Z",也像一座被折叠的摩天楼。
这样横向的建筑造型被中国网民戏称为“大裤衩”,当然除了“大裤衩”,央视大楼还有很多色情方面的解读。
从2002年方案公布到2012年竣工,直到今天都争议汹涌,褒贬不一。
作为央视大楼的主设计师,库哈斯很无奈。
02
因为这个设计,他被东西方同时抛弃了
库哈斯,作为建筑界的带头大哥,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在媒体上看到见过他。
由他创办的 OMA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是全世界建筑师的摇篮。
从这个摇篮里走出过建筑女魔头扎哈、建筑网红BIG哥,也走出了中国女明星张曼玉的前男友奥雷·舍人。
▲年轻的扎哈和库哈斯
▲奥雷·舍人(右)也是央视大楼设计师之一
追溯库哈斯的发迹,应该从他40年前写的《癫狂的纽约》一书开始。
这位从记者、剧作家转行的40后建筑师,本可以真正”癫狂“纽约。2002年,在他受邀请参加中国央视大楼竞标的同时,也收到了纽约世贸大厦重建项目的竞标。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他没有选择“癫狂”纽约,他“癫狂”了北京。
▲库哈斯所著《癫狂纽约》插图,左三为扎哈,左四为库哈斯
更准确地说,他“癫狂”了自己。因为设计CCTV大楼,他被东西方同时抛弃了。
来自西方的批评是,库哈斯为何为中国政府工作。
来自东方的批评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横向的突兀的建筑形态。
▲从CCTV俯瞰北京
▲从CCTV室内俯瞰 ©Iwan Baan
近百年来现代建筑能犯的罪名,都扣在了库哈斯狂野大胆的CCTV方案身上。
尽管他在2000年就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被誉为一代奇才的建筑大牛。
“这让我处境艰难,失望异常。”
这样的异常伴随着库哈斯10年,避之不及。
他和团队希望做到的是让央视新大楼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做一个“中立”的建筑,不比高度,比宽度。
“CCTV新楼是我建筑职业生涯里最好的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的人们会渐渐喜欢上它的,那时候,我为其倾注的心血就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2015年,库哈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你如此热爱中国,最不理解你的反而是中国的公众。”
央视大楼2012年竣工后的第二年,2013年,他完的中国金融地标——深圳证券交易所,被取笑为“超短裙”,入围“丑楼”名单。
▲深圳证券交易所 © Philippe Ruault
争议,虽没有挡住库哈斯冒险的动力,却阻挡了他前进的步伐。
在中国他还有一个难产10年至今没有建成的设计作品,台北表演艺术中心。2009年确定设计方案,2012开工,预计2015年完工,结果至今还没竣工。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Philippe Ruault
看起来,这个“魔术方块顶个球”的建筑形体比央视大楼还要“非常规”。但在库哈斯认为,建筑不是美或丑、喜欢或不喜欢,而是能不能刺激人类思考。
人们有没有因为他的建筑而思考,尚未可知。
可知的是,库哈斯在央视大楼上背负的争议,波及外国建筑师群体在中国的整体命运,让自带光环的他们在中国的日子再也没那么好过了。
03
“小蛮腰之父”去哪了
同样由荷兰建筑师设计的中国地标性建筑,广州电视台。
▲中国第一高塔 ©姚朝辉
这座位于珠江南岸腰身妖娆一扭的建筑,被中国人亲切称为小蛮腰,
却有着和央视大楼是冰火两重天的命运,毫无争议,只有赞美。
▲ 制图 © 兰泽玉
小蛮腰的设计师 马克·海默尔(Mark Hemel)也是荷兰人,被中国媒体亲切地称为 “小蛮腰之父”。
同样是建筑师,马克和库哈斯是没法比的,至少知名度上是这样。
在荷兰建筑圈,马克是被忽略的存在,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事实上,广州小蛮腰可能是马克唯一的作品。
他的团队甚至只有两个人,他和他的妻子。
▲广州电视塔 @李剑华
“小蛮腰”之后,也再无新作。现在除了网络上的零星采访资料,也几乎很难再找到马克的踪迹。
▲羊城晚报2011年拍摄的马克一家在广州
有人说,设计这座地标建筑之前,马克籍籍无名。
设计这座地标建筑之后,马克还是籍籍无名。
▲小蛮腰里的小蛮腰 @北北
按照预定的剧本,马克应该一夜扬名于天下。但现实往往未能按照剧本的套路走。
马克,这个性情温和、没什么野心的荷兰男人,
把自己身为建筑师的梦想,
融化在600米高的珠江岸边这座高塔之上,
融化在中国这块热土里。
然后转身,
带着妻女,消失于人海,
深藏功与名。
他为这个城市创造了一个传奇,
他自己也活成了一个传奇。
▲广州电视塔 © 杜华林
04
来不及看到自己的作品就离开了
钱塘江潮水真的“站”起来了。
一座两股潮水奔腾上涌的双子塔建筑耸立在钱塘江畔,成了杭州这座江南城市新的地标。
▲杭州来福士 / UNStudio © Jin Xing
背后的设计师同样是一位荷兰人,他的名字叫丰于瑞(Rein Werkhoven)。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一年,英籍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在中国的第一座参数化主义建筑就要竣工了。
就是如今的广州歌剧院。也是在广州珠江江畔,和小蛮腰遥相呼应。
参数化设计出的这样流线型建筑,真正把中国人民震撼到了。
▲广州歌剧院 © zaha hadid
在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建筑文化里,世代中国人看着尽是对称、方正的建筑。
对于同样擅长参数化设计的“数学系+建筑系学霸” 丰于瑞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杭州来福士 © Hufton + Crow ©Seth Powers
▲fonyu studio展示参数化设计高楼的过程
▲参数化设计的一滴水展馆 ©fonyu studio
▲细胞大厦效果图 ©fonyu studio
他和设计团队打算用参数算法将钱塘江潮水的曲线化为建筑的外立面。
丰于瑞负责建筑心脏核心筒的设计,从工程技术上保证100%实现建筑扭曲上升。
▲来福士异形外立面 ©Rein Werkhoven
让钱塘江潮水“站”起来,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光划过8年,历经各种“不可能”,直到2017年4月,这座建筑才得以完工。
但此刻,丰于瑞早已离开杭州,离开中国,根本还没等到看一眼他带给中国的这座地标建筑。
这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也是莫大的遗憾了。
▲杭州来福士 © Hufton + Crow
▲参数化设计的云椅 ©fonyu studio
05
网红地标是怎么刷出来的
央视大楼从设计到建成,花了10年。
杭州来福士从设计到建成,花了10年。
广州小蛮腰,从设计到建成,花了5年。
2017年刷爆中国人朋友圈的天津滨海图书馆,从设计到建成,只花了3年。这座打破设计师设计及施工时限记录,创下令人晕眩的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的建筑。
▲天津滨海图书馆 ©MVRDV
不管是设计方还是建设方,都没有寄望这个外形方方正正的图书馆可以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个地标是生生被“刷”出来的。
天津滨海图书馆,每天开门都是排队的参观者,不是来看书,是来看建筑的。
▲天津滨海图书馆 ©MVRDV
这座网红图书馆背后的设计师们是三位荷兰建筑师,他们有个很拗口的名字——MVRDV。
这三位都是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的学生,看似年轻,实际他们经营这家建筑事务所已经有28年了。
▲分别是韦尼·马斯(WinyMaas)、雅各布·凡·里斯(Jacob van Rijs)和娜莎莉·德·弗里斯(Nathalie de Vries)
这个五个字母的设计团队,他们的作品经常刷屏建筑圈。
▲鹿特丹Markthal菜场 ©MVRDV
随着天津图书馆的出世,MVRDV 在中国的脚步越来越忙了。
2019年3月,菜市场设计专业户MVRDV为台湾台南设计的新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开工建设。
这个山丘状的菜市场会成为台湾未来的地标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台南菜场 效果图 ©MVRDV
06
哪座经典建筑不是扛过漫天争议
其实库哈斯最初是参加腾讯深圳总部大楼的竞标,但这个肥单子被美国少壮派设计公司NBBJ抢走了。
据说马化腾其实很喜欢库哈斯的设计,但技术上无法实现,不得不放弃。小马哥可能因此觉得有点对不起这位荷兰朋友,又或许赚了很多钱但依然不那么自信的腾讯很需要库哥明星光环加持。
于是大手笔一挥,直接把投资18个亿的腾讯北京总部大楼的设计委托给了库哈斯。
▲腾讯北京总部
这一次,库哈斯没有惹来争议,这座三角形拼接的建筑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后厂村厂花”。
他的甲方爸爸也很满意,虽然同样在完工之前起火,但没有酿成大祸,被腾讯公关四两拨千斤化解了。
但这不代表库哈斯在央视大楼的争议也一同被化解了。
当然了,哪一座经典建筑不是扛过滔天的非议,在日后的岁月才绽放本来属于他们的芳华。
悉尼歌剧院是这样,巴黎埃菲尔铁塔是这样,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这样……央视大楼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2018年底,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出125年全世界最重要的建筑,央视大楼名列其中。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位网友的评论:
对于央视大楼,
有人看到裤衩,有人看到结构创新,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本应感受世界美好的你,
千万别被那些看到裤衩的人给引导歪了。
毕竟,
你看到的世界,
取决于,你的内心。
▲鸟瞰北京 ©500PX严磊
素材来源:
图片:央视大楼拍摄者为世界知名建筑摄影师Iwan Baan
杭州来福士拍摄者为世界知名建筑摄影师Jin Xing、Hufton+Crow
官方网站www.fonyustudio.com
文章第一张动图广州塔摄影师为静言,杭州来福士摄影师为李伟
部分图片和制图来自星球研究所、假装建筑师公众号
其他图片来源网络 一并致谢
参考资料:库哈斯著作《癫狂纽约》
南方人物周刊《库哈斯:建筑师的建筑师》
荷兰在线中文网《荷兰建筑设计旋风何以席卷全球》
Lens《这家博物馆,收藏“失败”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