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賤畜又再造謠甩鍋了
原視頻
https://youtu.be/7rRBuX4U0DU
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雜誌新冠委員會主席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薩克斯是一位有名的經濟學家,曾經就任於哈弗大學,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他在智庫GATE中心在西班牙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做出的一個聲明,他在視頻中明確表示,“I’m pretty convinced it came out of US lab biotechnology — not out of nature”。翻成中文就是:我非常確信它來自於美國實驗室的生物技術——而不是來自於自然界。然而,薩克斯的這句話卻被中國國內以及俄羅斯媒體翻譯成:新冠病毒不是來自自然界,而是來自美國的生物技術實驗室。
中國駐法使館官方推特今天轉發了中國媒體的一條消息,聲稱美國專家非常確信新冠病毒來自美國實驗室,而事實上中國媒體的報道完全篡改了這位美國專家的原話。
事實上,薩克斯在發表上述言論之前發表了兩篇與新冠溯源有關的文章,旅美學者胡平在新冠病毒出自美國實驗室嗎譯文中介紹說,第一篇是5月1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題目是“呼籲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獨立調查”(A Call for an Independent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SARS-CoV-2 virus),另一篇於5月27日發表在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題目是“美國的生物技術是否幫助造出了新冠病毒?”(Did US Biotechnology Help to Create COVID-19?)。
這兩篇文章都是與國際矚目的病毒學者共同撰寫的,在後一篇文章里,薩克斯明確地指出:“如果該病毒確實來自實驗室研究和實驗,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它是由中國研究人員使用的美國生物技術和專有技能創造的。”(“If the virus did indeed result from laborator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 it was almost certainly created with US biotechnology and know-how that had been made available to researchers in China.”)
綜上所述,薩克斯講話的意思是,如果病毒是出自實驗室的話,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是出自中國的生物實驗室。
太突然了!业绩暴跌69%,什么情况?
1月6日,三星公告称,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4.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69%,或将创出八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这已经是该公司利润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
更糟糕的是,4.3万亿韩元的季度利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9万亿韩元。
三星在初步营收简报中解释称,对于存储业务而言,第四季度需求的下降程度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全球利率持续高企、经济前景疲弱引发的消费者情绪恶化引发了担忧,促使客户调整了库存,以求进一步收紧财务状况。
图源:新华
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智能手机和电视制造商,三星电子堪称是韩国经济的基石,目前三星电子的总市值约为391.5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000亿元)。但在美联储掀起的加息风暴与全球芯片行业疲软的冲击下,三星电子股价在过去一年内下跌幅度超过24%。
三星表示,收入可能较上年同期下降9%,至70万亿韩元。公司表示,由于存储器供应商库存增加,整个季度存储芯片价格也有所下降,下跌幅度超出预期。
三星补充说,由于长期的宏观经济问题导致需求疲软,智能手机销售和收入下降,导致公司第四季度移动业务利润下降。
三星电子将于1月31日披露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净利润、部门业绩等财务数据。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Peter Lee在一份报告中说,闪存芯片目前的价格水平与三星的生产成本相当。他说,考虑到价格跌幅大于预期,“我们认为三星可能会将2023年的资本支出战略调整为更为温和的立场,避免增加资本支出。”
其实,三星电子业绩“暴雷”也给韩国芯片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据韩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韩国芯片产量同比下降15%,创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已连续第4个月出现萎缩;芯片产量环比亦大幅下降11%。
更危险的信号是,韩国11月半导体库存同比大幅增长20%,较上月的增幅12.9%进一步增长,凸显出全球内存芯片供应过剩的现状。韩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全球芯片需求疲软增加了一系列风险,让韩国经济前景更加不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芯片产量与出口数据,一直被视作世界制造业的“晴雨表”,三星电子暴雷、韩国芯片出口疲软或许暗示着,全球经济的衰退风险正在增加。
半导体产业,各国竞争意味渐浓
半导体产业早已走在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上。
据21记者此前报道,安邦智库半导体产业顾问莫大康表示,如三星做存储器,台积做代工,英特尔做CPU,英伟达做GPU等,而欧洲三大厂(指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的半导体企业,包括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做汽车电子、功率电子等。
同时,荷兰光刻机生产企业阿斯麦(ASML)也在光刻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均是其客户。根据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ASML去年全年净销售额达到186亿欧元,毛利率为52.7%,净利润59亿欧元,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耿佳帅向记者表示,自2020年至今,疫情的影响让各个国家的不同供应链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半导体也不例外。近几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新型消费电子的扩增,都将半导体芯片的使用量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但由于疫情持续,导致全球产能严重挤兑,芯片供应能力大幅降低,而近几年的经济逆全球化问题也成为供应危机的一个推手。
据了解,近年来,多个国家都出台了半导体相关的政策激励,竞争意味渐浓。
具体来看,2021年5月,韩国公布“K—半导体产业带”战略,计划在2030年前在国内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2021年12月,日本政府为支持国内尖端芯片的发展,在最新补充预算案中设立了7740亿日元的专项基金;印度也在去年12月批准了一项100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激励计划,所有项目成本的一半由政府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于芯片法案的推进,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欧盟的立法进程。2022年2月,前脚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后脚《欧洲芯片法案》即出炉。
《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近3000页,关键内容在于向芯片制造业投资500多亿美元。经参众两院博弈,“瘦身版”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出炉并获通过。2022年8月,拜登正式签署了这一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中除了巨额补助之外,还涉及遏制竞争的条款。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曾对此发布声明,反对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不当干预和限制全球工商界经贸与投资合作。
据欧盟对外行动署网站2022年11月22日实录,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欧洲议会辩论中表示,半导体确实是21世纪经济竞争中最基本的技术问题。
全球格局而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认为,如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强本国的半导体自主发展将是一大趋势。长远而言,各国可能会略微回归经济逻辑本身,但短期内相信还是安全考量占据主导地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何柳颖,编辑:和佳)、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