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娃的哀嚎:“我被MIT录取 却付不起学费…”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5日 22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78613 阅读
28 评论
阅读第一

前不久,在国外论坛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因为负担不起学费,我要拒绝MIT的录取通知了。”

图源:Reddit论坛

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到底有多难录呢?

在最新的这个申请季,MIT的总体录取率仅为4.52%,国内更是仅有4个孩子拿到了MIT录取。

和想象中不一样,这个贴主并不是什么穷苦人家的孩子。据他自述,自家每年收入在十几万美元,收入在全美也能占到前10%-15%,是个妥妥的中产娃!

但饶是如此,他面对MIT的诱人offer,依然迫于学费,有了放弃的想法。

美国大学的高额花费,正在把中产家庭打个措手不及。

根据贴主的自述,自己家的年收入本来在17万美元左右,但最近家庭财务状态发生了改变,收入下滑到了11万美元。

而通过MIT官网提供的净学费计算器计算后,贴主惊讶地发现自己要支付全额学杂费——每年8.5万美元!

这可能是因为贴主家拥有不止一处房产,这些也被考虑在内了。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巨额支出。

*净学费计算器:美国大学官网的学杂费用计算工具,根据学生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计算去除奖助学金后实际真正需要缴纳的学杂费用数字。

现实点来说,这群中产的孩子是最受“折磨”的——如果他们的家庭收入再少一点,就有更大机会享受大学的学费减免优惠;如果他们再富一点,就不用纠结每年几万美元的学费支出了。

从教育花费角度来看,中产家庭的确是“夹缝里”的存在。

选择MIT顶级名校的光环、同时背负巨额财务压力,还是选择更便宜、但没那么有名的普通大学?

这并不是贴主一个人的问题。他在贴子里这样写道:

“我绝不是唯一一个陷入困扰的人。我认识的每个被前20大学录取的人,要么不得不选择去读那些排名一两百的大学,要么就要承担35万美元左右的贷款,然后花几十年来还贷款。”

说起来,美国大学的学费的确已经涨疯了!不仅美国本土家庭纷纷吐槽,国内中产要负担起来,也难免感到肉疼。

就2024/2025学年来看,这些名校都纷纷涨价:

#首先是帖子中提到的麻省理工学院,学费从59,750美元涨至61,990美元,食宿费则涨至20,280美元,一年总计最少要8.2万+美元的成本;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学费由59,710美元上涨至62,400美元,总成本则涨至每年86,700美元;

#斯坦福大学本科学费上涨到了65,127美元,每年总成本突破9.2万美元;

#耶鲁大学本科学费上涨到67,250美元,食宿费涨到了19,900美元,总成本达到8.7万美元,逼近9万刀;

#加州理工学院本科学费上涨到了63,402美元,总成本也已经迈入“9万美元时代”;

#布朗大学本科学费猛涨到68,612美元,每年就读总成本高达91,676美元……

藤校乃至TOP20大学里,很多都已经步入9万美元时代;而在TOP50的美国大学里,所有私立大学的一年总成本都已经超过8万美元。

而深受中国家庭喜爱的加州系大学,也已经涨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加州大学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戴维斯四所分校已经更新了2024-25年度预估费用,州内学生一年总费用在4万美元以上,州外及国际生则已经超过7万美元。

其中,伯克利的州外及国际生每年花费已经达到了82,774美元,直逼顶级私立大学!

其实,除了美国大学以外,学费涨价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全球。

尤其是在留学人数连年增长、低龄留学热度高涨的当下,许多地方的大学乃至私立中学,甚至直接把中国学生当成“金主”,靠涨学费和吸引留学生,来为自己创收。

近两年,随着留学的家庭越来越多,涌向英美以外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中国香港为例,离家近、申请方便、教育质量高、认可度高……这些都让香港的大学,尤其是“八大”(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成为了内地中产家庭眼里的香饽饽。

内地学生已经越来越成为香港高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各大学官网招生页面的数据,八所大学中,有5所都在今年宣布了要提高对非本地生的收费:

其中,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非本地生学费涨幅甚至超过了10%,达到16万港币大关!

除了大学学费涨涨涨以外,低龄留学的费用也在攀升。

作为中国家庭的心头好,英国私校一向备受青睐,是很多父母考虑低龄留学的首选。而最近一项针对 350 名私立学校的调查显示,95%的私校领导人员预计学费会上涨!

而在表示学费会上涨的学校中,更有70%表示学费涨幅会达到10%以上。

这将直接导致顶尖私校的学费将上涨近1万英镑,直接涨破5万英镑!

每日电报Telegraph调查分析了对数百所宣布学费上涨的学校,发现八年级走读学生的学费平均上涨了7.1%,而寄宿生的学费平均上涨8%。

涨幅最大的韦克菲尔德学校(Wakefield School)甚至学费涨了19.2%!

图源:PR Newswire

过去五年私立学校的平均费用上涨了3.1%——上一次平均费用涨幅如此之大还是在2004 年,当时上涨了9%。

以大家熟悉的伊顿和哈罗为例,在伊顿公学或哈罗公学上五年的费用约为25万英镑,再加上27,750英镑的三年住宿费,总计约为277,750英镑。

要读完7年的私校中学,家长们平均下来可能要花37万英镑学费(约合人民币335.7万)。预计将有超过9万名英国的私校学生不得不转向公立学校!

国际教育,真可谓是个烧钱的无底洞。追求高品质的国际教育,似乎根本不存在“物美价廉”这一说。

在2024年,如果你还在考虑留学的性价比,可能要大失所望。

毕竟,花费几百万留学、毕业后工资只有几千的故事,在互联网上传了又传,戳破了中产父母留学收回成本的梦幻泡泡。

大家已经有了共识:留学是消费,而不是投资。

不过,毕竟是真金白银花出去,也并非所有家庭都可以数百万的教育经费抛出去不心疼。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到底该如何评价留学高昂花费的“值”与“不值”?

回到开头那个“放弃MIT”的网络热帖,很多网友激烈讨论,留下了自己的意见,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

??一些人认为,学校的光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会成功的人去哪里都会成功:

“如果你能成功拿下MIT的录取,那你即便不去MIT读书,也会成功的。”

“……如果你最终选择去一所州立旗舰大学就读,从长远来看,这也不会是什么超级遗憾的事情。你的人生轨迹将更多地与你自身相关,而不是你大学的名字。”

“近十几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读两年,但大二实习后,就再也不回来、辍学创业。你将永远是那个麻省理工学院的人,这就和戴尔以及比尔盖茨在大学期间所做的一样。我认识一些CTO们,他们都曾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过这样的选择。”

“这在斯坦福大学尤为常见。”

此外,也有人提出,本科阶段的超高学费,的确对中上阶层的孩子造成了最大的伤害。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免学费的补助,超高净值家庭不在乎这些钱,只有中产家庭会为此头疼。

所以,本科不一定要选择这些超高学费的顶级大学,完全可以后置到研究生阶段,花费更少,申请难度也更低。

一位任教于前20名校的网友留言,在研究生招生时,本科院校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本科阶段做了什么。

??另一些人则认为,即便真的承担着债务去MIT就读,这些债务也并不会成为很大的负累。

从现实因素来考虑,MIT毕业后的回报率是超高的,这和借钱去读人文艺术类专业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去麻省理工学院,可能不需要几十年之久来还清贷款。MIT的学生经常能拿到一个暑假赚4万刀的实习offer,毕业后你也有很大概率会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另外,如果你打算攻读计算机科学,那么很容易能在MIT读免费硕士学位。只需要做助教,然后你不仅可以获得学费补偿、还可以获得生活费津贴。甚至有些人提前完成了本科要求,然后在第四年开始攻读硕士,这样你不仅可以减免学费,同时还能继续住在本科生宿舍里。

我相信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这和借30万美元贷款去一些文理学院读英语文学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会欠麻省理工学院的债务……"

选择国际教育这条路后,无论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花费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走上这条路的家庭,势必也都做好了花钱的准备。

但,钱花出去,不论多少,总要花的“值”才行。

从中学择校到大学择校,从专业选择到机构匹配,如何让每笔钱都花的“值”,成了每个中产父母的“必修课”。

e
evision
1 楼
Beginning with the 2024–2025 academic year, families whose total income is less than $75,000, with typical assets, are not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ward their student’s MIT education. Students, however, are still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ward their own expenses from their summer savings contribution and student employment during the school year. As a student you may be able to offset your expected student contribution with an outside scholarship or a Pell Grant if eligible. 自媒体呵呵
金三
2 楼
中国大外宣为国外反动势力教育操碎了心,却对自己本国人矿死活不理,看来五毛粉红对中国来说还是真的猪狗不如的矿。
a
aegeanboat1
3 楼
如果是好的专业,砸锅卖铁也要上。
j
jujubi
4 楼
放屁
关注者
5 楼
付着9万美金一年的学费,娃在跑去反以示威
l
littlejeff22
6 楼
好像美国有许多办法可解决学费问题,作者住在美国吗?最差还有学贷 [1评]
B
BTY2684
7 楼
如果这是为了贩卖焦虑就太low了,除了学贷,MIT有很多其他的奖学金助学金甚至校园工作可以做
A
AudreyGolden
8 楼
加拿大中产收入家庭学贷批的少的可怜。
煮不熟
9 楼
还是美国厉害,都去美国留学,为了能去美国留学、只能上没用的烂专业。 几年下来,家里人民币花了几百万,全世界找不到工作的烂专业免强及格,倒是在乱性乱交上有了丰富多彩的经历。
q
q789
10 楼
寫給你媽看的!
E
EmmaLiu的老公
11 楼
该去还得去,奥巴马还到当议员还没还完呢 要转变思路,每月只换利息,最好还到死,本金就不用担心了吧
熊猫出塞
12 楼
十五万在中部州可能算中产收入 中产是说净资产吧?
海德
13 楼
付着8 万的学费发现出来打工老板都是技校毕业的,常青藤的负责搬砖。
枫中的男子
14 楼
有几栋房产,然后哭诉上不起学,能不能不要这么恶心人
君均臣诚
15 楼
又在造谣,中产的,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一定隐瞒了其它资产,比如说几百万的投资房,投资项目!只有读医学院,才是15万收入也得全费。如果真的像小编的谣言,只要休假半年,收入就可以成为全免学费!那为什么还要干活呢?
常来常往88
16 楼
: 人家不是说了,学贷要$35万, 加上利息,要还上个几十年
s
searay
17 楼
贷款可以的
B
BlueTide
18 楼
原贴有假,若真是聪明孩子,应该为家庭收入下滑到11万高兴才对,基本可以不用交多少学费了,再下滑点,食宿也免了。
打风苟
19 楼
编故事,能被这种学校录取,录取前提就是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肯定会援助。
郑长仁
20 楼
生不逢时是绝大多数人的抱怨,适者生存吧!
p
purejerry
21 楼
聽說很多老美都是出來工作存錢。。。再回去念書
6
6520
22 楼
你傻不傻? 人家财务援助办公室是只看你家庭收入吗? 关键是学生家庭的总资产
D
DDT666
23 楼
美国的教育就是这样啦,目的就是做阶级分层,把有钱的精英和被剥削阶层分离开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根本不是公知们吹嘘的“素质教育”,而是一种精英教育和放任教育的混合体。对于阶层固化后的确定要成为统治阶层的孩子,精英教育一点也不比中国的标准化教育差,甚至更加残酷。他们的课程一样很多,课业一样繁重,只是没有进入精英学校和私立学校,或者教会学校的人没有深入了解而已。另一种就是放任教育,对普通孩子基本上不管不问,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滥交喝酒抽大麻吸毒都不管,只要你不拿着枪到学校里大屠杀,在外面打砸抢烧也不管。毕业以后,这些放任教育的孩子就成了底层劳力,等年龄大一点了,懂事一点了,好一点的成为蓝领,差一点的就是流浪汉。这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就是为了给精英教育出来的统治阶层提供剥削对象。底层甚至中层的人想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阶层,爬上统治阶级的地位是非常困难的。
j
jxxy1234
24 楼
还是狗杂种厉害 一年十万的学费照样给你舔干净 奥巴马欠的天顶星人的贷款吗
F
Fag&brad
25 楼
中国有几个靠教育改变阶层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都是极低的概率,通篇说的就是废话,贬损米国的同时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是监狱里管的严不让随便上厕所
p
ppplu
26 楼
文章作者就是不想变卖房产去交全额学费,才发的牢骚啊。
p
ppplu
27 楼
能上TOP的那几所学校,有很大可能在其他很好的大学拿到高额奖学金。比如,有位学生就是拿着FULL RIDE去了DUKE而放弃哈佛。
风雪夜归
28 楼
年收11万,在纽约州就是大学学费有无补助的分界线;这个年收入是人为下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