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抵制杨笠”到《再见爱人》:愤怒背后的三组理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0月26日 9点25分 PT
  返回列表
33458 阅读
9 评论
C计划

我问一位男性,“你会感到被杨笠的段子冒犯吗?”

“还好,我就是觉得不太好笑。”

不好笑,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一段表演,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但杨笠的表演激发起如此广泛的愤怒,本是让我有所困惑的。

脱口秀中本来就充满了“冒犯”。冒犯甲方,冒犯富人,冒犯老板,冒犯精英——似乎都没有引发广泛的愤怒和抵制,为什么冒犯男性,就会让不少男人感到愤怒呢?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脱口秀演员去“冒犯”那些更强势的群体时,ta得到了观众作为乙方、打工人、工薪阶层强烈的共鸣;杨笠的段子虽然得到很多女性的共鸣,但很多男性并不认可他们是一个更强势的特权群体,不认为女性是这个社会中受到压制、剥夺的“弱势群体”,不认为性别不平等真的普遍存在并真的在造成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不认为”,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我可以有无数的例子、数据来回应。当下正在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其实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注脚。

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

离婚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刚开播,黄圣依和杨子上了热搜。我以前写过分析第一季、第三季的文章,在我看来,4季共12对嘉宾,多数的模式非常相似,女性提出想离婚(例外是艾威、李行亮和刘毅),核心冲突几乎都与性别不平等直接相关。

第一类,男嘉宾控制欲强,喜欢说教、替女方做主或限制女方的言行,贬低女方,女嘉宾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感受越来越糟,情感和需求得不到基本的尊重。第四季杨子和黄圣依,第一季王秋雨和朱雅琼,第三季纪焕博和王诗晴都很典型,有此倾向但稍微好些的是第二季艾威和Lisa。

第二类,男嘉宾受传统男性气质的影响,容易冷漠(王秋雨、第二季宋宁峰)或愤怒(第一季KK),好面子,内心渴望被崇拜(KK,第一季章贺),所以很难沟通,难以换位思考,或者难以表达自己。

第三类,男嘉宾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一方面被妻子的独立和能力吸引,另一方面又希望妻子遵循传统,生孩子、做家务、照顾孩子、给自己面子、顺从。夫妻可能对分工无法达成共识,男嘉宾担不起或不愿担自己那部分责任,尤其是育儿或家务的责任,有的也包括经济责任,女嘉宾会感到自己承担了太多,不堪重负。又或者夫妻表面达成了共识,但妻子会感到实非自愿,或感到不被看见、价值感低。例如第三季刘毅和傅首尔、张硕和王睡睡,第四季刘爽和葛夕、麦林和李行亮,第二季苏诗丁和卢歌。

好吧,12对都谈到了。

当然,不是说女嘉宾在婚姻中是完美的,每位女性也都有自己的课题。但在性别不平等这个结构性问题之下,如果有更多权力、受益更多的男方不愿意作出改变,那关系很难不破裂,即使不破裂,质量往往也不高。

上面这三类情况,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这也是这个离婚综艺非常火爆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男性的很多痛苦,恰恰也与性别问题有关。依然想要拥有婚恋关系的男性,或是对传统性别气质或传统分工感到不适的男性,或是在“雄竞”中不占明显优势的普通男性,也很可能感到痛。(逻辑提示,并不是说“感到痛的都是’雄竞’的失败者”。)

如果性别更平等,男性也会成为受益者,拥有更多元的选择,减少经济的压力,和伴侣建立更好的关系,能表达自己的脆弱、恐惧和需要,减少挫败感和孤独感。

很多人可能依然会反驳,综艺里的女嘉宾,很多经济能力挺强。但现实中,很多女性既要求男性婚前加名买房、赚钱养家,又要求男性做家务育儿,是典型的既要又要。

在经济方面,男性确实普遍承受更大的压力,尤其是90后的男性,似乎成为抵制杨笠的主体。这一代年轻人,赶上高企的房价、增高的失业率、下行的经济、激烈变化和内卷的社会、权利意识觉醒的女性,要能承受住经济的压力,又找到对自己满意的女性伴侣,是非常不容易的。

平等意味着,男性也可以提出经济上平等的诉求,男性的压力会更少,也会从性别平等中受益。

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

但是,事情更加复杂。

有一些看似是女性得到的利益,更可能是女性在漫长的抗争中争取到的一些“补偿”。例如因为性别不平等,女性结婚生育后往往承担更多家务和育儿责任,这本身就容易影响工作的投入,而职场又存在普遍的性别歧视,包括招聘歧视、同工不同酬、女性晋升天花板、性骚扰等,男性的经济投入就成为对家庭和女性的保障。

但这依然是基于不平等。

要打破这种不平等,突破口并不应该是要求女性先做出改变。女性主动放弃“补偿”,并不能换来平等。因为女性一旦进入婚姻,生育后代,如果大环境和男性不改变,女性的选择依然非常非常有限。

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需要整个社会为男性和女性提供同等的职业机会,对家庭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这也正是很多女性主义者的诉求。

在这些实现之前,在关系中,选择权依然主要掌握在拥有更多权力和资源的男性手中。例如一位男性可以共担家务,平等尊重和支持女性的职业需求和主体性,共担育儿责任,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提出经济共担的期望,这样的话,找到合适伴侣的几率,总比“既不共担家务育儿,又要求女方共担经济”的几率要大得多。

退一步说,确实有的女性采用双重标准,既要又要,可能她们的一部分诉求是不合理的。逻辑学上有个思维谬误,叫“你错我也错”,不能因为你犯了错,就证明我的错误也是正当的;另一个思维谬误,叫“以偏概全”,不能因为部分女性的诉求不合理,推断出“多数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诉求是不合理的”。

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道路上,很多女性和男性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何谓平等,我们都需要一起学习。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需要很多的对话、说服、倾听、学习和反思。

至此,我列举了一点亲密关系中的例子。而性别不平等在多个领域广泛存在:女性有着更少受教育机会(尤其在农村)、更少的管理权(管理层女性比例低)、遭受更多职业歧视(同工不同酬、晋升难、招聘歧视等)、更多性别暴力(性骚扰、家庭暴力、性侵受害者更多为女性)、性别刻板印象(顺从、美丽)、家务分配不公(更多承担育儿、家务)、自主权被剥夺(生育权受限、话语和选择受限、被说教或训诫)……

不少人对杨笠感到愤怒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觉得她激发了性别对立

杨笠的话,确实成为一些女性表达的工具。

不过性别的冲突,不是杨笠造成的,而是长期不平等的现状决定的,是女性的权利意识提升和男性的经济压力增加等因素决定的。

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大势所趋,这和女性整体的经济、能力、智识、选择提升有关,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关,和世界文明和科技的发展有关,也和女性长期、普遍遭受着某种程度的不公有关。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减少了,甚至不存在了,必然会要求拥有相同的权利,被平等对待。

而当某些男性被要求作出改变,被要求放弃一部分既得利益,这种需求本身,可能就会造成冲突,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话语去表达。

很多人不再考虑脱口秀的特殊性——**调侃现象、调侃权力上位的群体,带给人幽默和反思。**杨笠,可能是出现在风口上的一个靶子。从数据来看,全球范围内,年轻一代的性别冲突,比父母辈更大,这也很能说明问题。

也有很多人说,“我们可以谈不平等现象,但不要说什么男人、女人,说人就好。”但我们真的能在推动性别平等的同时,不谈论男性和女性吗?就像我们真的能在减少贫困的同时,不谈论阶层分化或固化的问题吗?如果所有的讨论都走向“人”的权利,去掉性别、阶层等其他维度,那很多复杂的讨论会被消解掉,很多诉求根本无从谈起。

还有人对杨笠感到愤怒的一个原因,是觉得“普信男”这个标签攻击的是弱势的男性,例如外卖员、矿工,而不是最有权力的男性。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

我确实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个标签过于滥用。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带有过强攻击性的言论,我都是不支持的。

不过我比较怀疑,是否真的会有女性,主要用这个标签去攻击一个外卖员。我个人的感受是,它更可能指代那些很喜欢说教、显摆、命令女性的男性。

但也可能会有这种情况,那难道说社会底层的人也会是权力结构的上位者吗?这里引入了阶层的维度,外卖员的权力可能比中产女性低,但对于外卖员的妻子,更多农村女性来说,男性外卖员也更可能成为有更多权力的人。性别问题依然是无处不在的。

而每个人对“普信男”的理解也会不太一样,这里包含了很多女性体验。比如有的人可能认为杨子是一个“普信男”,明明是靠着黄圣依赚取了那么多流量和金钱,怎么能表现出如此的自大感和说教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段子似乎也并不是针对弱势的男性。

当然,人有感到不适的权利,有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冲突对推动性别平等,是不利因素,也可能成为有利因素,关键可能是冲突的程度,以及冲突后人们的反应。

有的人不认同杨笠的观点,觉得她表达得有些绝对了;

有的人不喜欢杨笠的语气,觉得感受到不被尊重;

有的人不喜欢杨笠这个人,也不欣赏她的幽默;

有的人不认同“普信男”的标签,在网络上表达滥用这种标签的坏处;

有的人不购买杨笠代言的产品;

有的人去京东发起抵制,威胁京东取消她的代言。

上面的言行都在法律允许的自由范围内,但程度却很不同。

最后一种,可以获得最显眼的“胜利”,但对整个社会去面对、探讨、弥合性别裂痕,促进性别平等,却是最不利的。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对话、反思、倾听、协商,更多理性和建设性的沟通。

拥有更多权力的人先去改变,是必要的、重要的,我们需要一起去讨论,如何让这成为可能。政策制定者、企业各层级管理者、法律制定和执行者、媒体从业者、教育工作者、多数亲密关系中拥有更多权力的男性(可能处于不同阶层、年龄)……每个在某一角度中处于权力上位的人,都可以更加善用权力,推动性别的平等。

不但如此,我们的孩子,更是应该从小就接受好的性别教育。更年轻一代的性别冲突,可能会更强,孩子们可能也会面临更多困扰。为此,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需要做更多。

我们C计划也不断尝试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一部分性别教育,促进男孩和女孩都参与对话、反思、倾听、说服、合作……

《朱家故事》讲到性别角色与家务分工,

《穿裙子的小男子汉》讲到对男孩的性别刻板印象,

《顽皮公主不出嫁》讲到对女孩的性别刻板印象,

《女法官金斯伯格》讲到识别性别歧视,

《居里夫人的故事》讲到打破性别偏见,

《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讲到男女间的友谊和反思性别刻板印象,

《绿山墙的安妮》反思容貌焦虑,

《印第安人的麂皮靴》讲到完美主妇规训,

《我是你爸爸》反思父权制对男性和女性的压迫,

《骆驼祥子》讲到容貌规训与荡妇羞辱,

《82年的金智英》讲到全职妈妈的处境,

《简爱》看到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背后的规训与话语权的剥夺,

……

还是看到了不少希望!

w
worley
1 楼
中国依然落后,女性把自己当成商品,待价而沽。要房子要车子,要彩礼。把女性特权,把女性商品化,当成女权。 于是,男人如果没有房子车子存款,就会被女性当成不努力的普信男。女性们认为“没有房子车子存款的男性,应该自卑”。而女性们认为自己没有房子车子存款是正常现象。 如果真的是男女平等,女性就不应该对男性提出那么多要求。挣钱养家是共同的义务。 以前经济好,这不是问题。现在中国是被中共独裁集团祸害的乌烟瘴气。男性自己生存也不容易,还被女性嘲讽不努力的普信男,那么他们自然要抗议。
周8皮
2 楼
这位作者就是典型的打着追求男女平等,实质追求女性特权。 “它更可能指代那些很喜欢说教、显摆、命令女性的男性”。她是哪个穷乡僻壤来的?除开经济特别不发达的地区,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婚姻生活中,喜欢说教,命令,PUA的更多的不是女性么?“不上进”,“没用的窝囊废”,“就知道打游戏”这样的日常攻击少吗?她的所谓论据全是综艺节目,不说这些烂玩意儿都有事前剧本人设,反过来,女性PUA男性的影视“证据”少吗? 阴历被反感抵制的问题,跟吴京吃爱国饭一样,她就吃男女对立的饭。集美拿“普信男”来辩解,完全无视她此后在男女问题上的诸多言论,她的节目三句话不离男人。 拿“冒犯的艺术”来辩解的,更是看不到在“普信男”有男性脱口秀艺人,试图跟进抄袭阴历的赛道,“艺术地冒犯”普信女。当即被重拳打击,在节目播出之后被迫道歉。(请搜索杨乐)。
z
zhongguoren8
3 楼
A GAY NAMED RIVER, 精彩。
s
size0
4 楼
心理学研究是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自信,当然个体差异除外。艺人批评男性这种莫名其妙地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不努力的普通男性没啥不对。同样,按照进化心理学理论,女性必然寻找更优秀,尤其是物质条件更好的男性,因为她要生育后代,本能地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过去,她无法创造,只能靠男性)。社会应该允许无论是男性艺人还是女性艺人对两性传统的,本能的特质进行调侃,甚至冒犯,这也是社会进步,走向更文明的趋势。性别会越来越淡化,这对个人和家庭都有利。人们有更大自由按照自己本能设计生活和行为。男人可以阴柔,会照顾人,他可能不那么会竞争,会赚钱。女性可以阳刚,可以在学业和职场上很有竞争力,会赚钱。每个人都自由地生活,发挥自己原始设计特长,即潜能,最大程度获得幸福生活,不好吗?普信男特质实际上是本能,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男性优越于女性的思想更加剧了这种本能的发挥。宁可在宝马里哭,也是女性的本能,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社会后来开始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巨大的发展状态,无疑也会加剧女性这种先天特质。所谓人类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就是让先天的东西自由自在地表达,同时让外界环境进行有效干预,让其向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方向积极表达。
B
Bslrim
5 楼
还是那句话,你多看杨笠的言行就知道了,普信男的梗我不觉得冒犯甚至觉得很好笑,很多男的追女生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她之后的所有段子只会以性别对立做卖点,那就没意义了,有普信男也有普信女,有装B男也有炫富女,有软饭男也有捞女,只说男性不说女性那就是挑起对立嘛。
周8皮
6 楼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4-10-25 23:08:20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阴历的表达是“自由的表达”,同为脱口秀艺人的杨乐的表达,京东男性用户们的集体表达何尝不是“自由的表达”? 如果只允许阴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一边倒攻击男性,制造男女对立,吃男女对立饭,我觉得,只有支持杨乐,至少是不反对杨乐那样的言论,才能平衡你们这种屁股明显坐歪的行径。
s
size0
7 楼
杨笠这种表达,说明了进步。因为过去的社会根本看不到这一点。中国社会直到现在还有丢弃女婴的现象,而被丢弃的男婴很少,除非有残疾。而京东男性客户的反对更可能是经济不景气时,传统价值观压在男性身上的压力的一种反弹。如果没有男人必须挣钱养家的观念,即使经济下行,他们也不见得跟一个脱口秀女演员较劲。见仁见智吧。 社会现象,还是有进步和退步之分的。
周8皮
8 楼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4-10-26 06:51:45 -------------- 如果京东事件是“传统价值观压在男性身上的压力的一种反弹”,前几年,经济火热时,阴历带言长城汽车,英特尔,每次都被抵制,那也是猥琐国男在经济压力下的应激反应? 也是奇观。一边屡屡攻击国男,一边爱代言男性用户为主体的品牌。真当国男猥琐舔dog多,被她喂shi还会舔她啊。
周8皮
9 楼
嗯,果然是个普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