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大一海归副教授轻生 “非升即走”压力太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13日 22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46271 阅读
22 评论
自由亚洲



南京林业大学 百度百科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一名"海归"副教授疑似因承受"非升即走"的精神压力而轻生,该事件引发舆论激烈讨论。为何"非升即走"机制进入中国高校会"水土不服"?在中国,青年学者还有出路吗?

多家中国媒体近日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舆论轰动,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宋凯服药自杀,终年38岁。网络舆论普遍认为,这位青年学者轻生的原因与“非升即走”压力过大有关。

副教授轻生 因"非升即走"压力过大

所谓中国高校的“非升即走”机制,是指校方不提供编制,青年学者在6年考核期内如通过考核,才可获得终身教职。该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度,原为激励和扶持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提高科研质量。然而有网民认为,自从中国高校引入后,被曲解和滥用的“非升即走”却成为校方压榨年轻学者的工具,而尸位素餐的学术前辈却并不受其制约。

公开资料显示,宋凯本科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的资助下,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取得博士学位,还参与了博士后研究。经查询,目前宋凯的履历已从南京林业大学官网删除。

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4月,宋凯通过高层次人才项目被引进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工程系任副教授。因在首聘期内缺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未能通过校方考核,不仅被降级降薪处理,还被迫退还安家费和购房补贴。有学术圈内人士透露,宋凯生前获得校方的支持有限,甚至还需与其他同事共用实验室。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南京林业大学周一向《新京报》作出回应。校方表示,网传宋凯死因与事实严重不符,学校并无“非升即走”政策,宋凯没有被降职处理,只是退还了一万元安家费;且他生前与别人共用实验室并非受到区别对待。

然而,公众舆论对校方的辩解并不买账。在中国社媒平台微博上,有网友评论说:“国内科研这么卷,把人都卷没了,但突破进展是一个做不出,芯片还是造不出来,是不是该反思下制度问题?”;“学术缅北,天天说留不住人才的是你们,人才来了不把人才当人的也是你们。”还有网友表示:“校领导什么时候非升即走?既然是一个体制内,双标总不好吧?”




2013年6月28日,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名老师在毕业典礼上安慰哭泣的毕业生。(路透社资料图片)

学者:中国版"非升即走"具有不合理性

据《南京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首聘期考核办法》显示,学校与引进人才签订相关协议书,首聘期为3-4年,并依照协议书进行考核。考核总分100分,其中科研项目类占50分,论文类50分。考核得分100分方为合格,一次性发放剩余购房补贴;考核75分及以上为基本合格,不予发放剩余购房补贴,享受待遇者降级聘任。考核得分75分以下,将不再续聘,或经双方协商一致予以有条件降级聘任。

上海同济大学原政治系副教授邱家军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就南京林业大学的聘用标准而言,首聘期过短,远不足以产出科研成果。且中国高校内对学者的“政治倾向”有较大考量,如果校方认定政治立场不符合主流,学者也很难拿到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

“一个专家、教授到一个地方去,来了首先要熟悉环境,才有时间申请课题。研究课题要进行专业论证,也就是说,要会写项目规划书。而项目规划书在中国除了科研能力外,要与中国政府配合,要理解那个科研环境。”他说:“我估计,首聘期1-2年他(宋凯)在高校熟悉环境的阶段,一下就到第3年了。在这个情况下,要拿到比较重大的、令人满意的课题,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邱家军还表示,如果学者向海外核心期刊投稿,其论文评审周期较之国内更长。因此中国高校在引进高质量人才时应具有灵活性,且首聘期应适度延长。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同样认为,宋凯在2019年从教南京林大后,新冠疫情就席卷全球,对于需要田野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的宋凯而言,这期间并不具备快速产出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条件。

夏明教授还认为,虽然在美国高校的学者也面临“非升即走”的巨大压力,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高校的引进项目与户籍、安家费等优惠政策绑定,这会进一步限制青年教师“非升即走”后的选择。他说:“对很多新入职的研究人员来说,就在里面陷进去了。如果一旦解职的话,不仅职位没了,而且家也没了。尤其是户籍的限制,对配偶、小孩都有各种影响。”

夏明还指出,在中国党领导高校的教育体制中,一旦青年学者被解聘,对他们在其他大学的求职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w
wmgk
1 楼
都是奴隶,不同阶层的奴隶
G
GoldenEar
2 楼
想回去,就要做好精神准备!不能仅仅看到物质条件,还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好应对科研和处理好人际关系!
v
van1
3 楼
应该学复旦教授,把书记给杀了。中共宁养书记,不养教授
弯刀月
4 楼
人民币有的是,就不给你花
k
kingdale1
5 楼
中共奴隶共和国。国外什么好的制度,一到了奴隶主党书记的手里就变了味。国外的助理教师有五到八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有的地方拿不到tenure还可以转为非tenure,并且大学众多可以转走。国内有奴隶的户口和赎身费,都要交出来。
a
alextelltale
6 楼
引入美国制度也要根据国情,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人才over capacity,即产能过剩。
一家之言123
7 楼
"只是退还了一万元安家费",这是什么东东?居然聘了,也安家了,怎么还要退安家费?中国大学里有多少所谓的“非洲留学生”,国家一年给几十万!怎么聘的大学教授的一万元安家费都要还?
L
L
8 楼
这个没什么问题,拿不到经费就是无能。在美国也一样
吃素的狼
9 楼
呵呵,这个海龟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家养的花钱外面镀金,镀了个水土不服,海归失败,归天廖。 实话实说,美国大学里tenure and tenure-track的位置也是地狱般的艰难,熬到出头之日不易。 但是,即使不做professor,也还有企业和其他机会,让人另辟蹊径,活下去。 这在中国,被大学赶出校门,基本完蛋廖。 本土“海龟”比较乖,怨自己不怨政府自杀。不像真海龟,血流五步,伏尸两具。呃,据说判了死缓。
新手一位
10 楼
还是人太多了,太卷。
还是老李
11 楼
L 发表评论于 2024-05-13 14:23:19 这个没什么问题,拿不到经费就是无能。在美国也一样 ================ 说得似是而非,你懂国内么?国内自科社科评审跟NSF一样么?不拜码头不跟团不拜个大牛作博后导师你申请试试?
吃素的狼
12 楼
友情为打算海归的海龟们,提个醒:你那个倒霉专业回去很难卷过本土土鳖,最后生活无着很要命。 牢记祖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海归可以,必须做官,不给官做不海归。 在中国,唯有做官,进可耀祖荣宗,退可安身立命。 做专业的就是个奴隶命,劳力命,而且朝不保夕,有颜宁院士开出的大路,还要翻车,只有怪自己廖。
F
FollowNature
13 楼
很显然南京林大挺恶心人的。能把一个副教授逼死,实在欺人太甚。当然,轻生不可取。困境中坚持活下去,需要勇气。可惜啦。RIP.
b
bsmile
14 楼
说是买房子400万现在掉价到160万,然后启动经费200万因为没有升迁也要归还,工作了四年最后负债将近400万,堂堂博士出来估计觉得很没面子,丢不起这个人吧。
L
L
15 楼
楼下“还是老李”,这个咱比你懂得多:国内叫NSFC
C
CjbD_GT
16 楼
还是太嫩了。国内奉行"用完即弃”. 情商不高的书呆子千万别海归!
一点小看法
17 楼
没人脉你也配海归。想啥呢。不过话说回来,树挪死人挪活,换个地方,还是条好汉啊。死的不值。
b
baladirk
18 楼
不值得。不过国内要面子。
旁观者XWY
19 楼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学校tenure track的教员可以延长一年合同。
风云再起888
20 楼
美国不也是一样的 从assistant professor 到 associate professor 美国相当教授的难道就没这个压力?
混在江湖
21 楼
不值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地方就是了
E
Eastgate
22 楼
比周扒皮都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