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作者魂断集中营!竟是他为保命向纳粹告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月18日 19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33863 阅读
9 评论
东森新闻

荷兰犹太裔少女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和全家人躲藏在橱柜后的阁楼长达两年,最后仍遭人告密抓入集中营,死亡时年仅15岁,而她在躲避期间所写的《安妮日记》也成为畅销全球的名著,而最新调查指出,当时向纳粹告密的人,其实是另一名为了自保的犹太人。

根据BBC报导,电影制作人拜恩斯(Thijs Bayens)和前FBI探员潘克基(Vincent Pankoke)以及20名历史学家、犯罪学家、数据学家组成的调查小组,花了6年的时间透过现代技术,爬梳当时留下的资料,调查20种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的30多名嫌疑人。拜恩斯仍强调这一切都是基于现有资料的推测,“我们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也没有确切的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关键的证据是一封在二战后记给安妮父亲奥托法兰克(Otto Frank)的匿名信件,信中提到,阿姆斯特丹犹太委员会成员范德伯格(Arnold van den Bergh)就是背叛安妮一家的人,但当时范德伯格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家人才向纳粹告密。

潘克基指出,奥托知道这封信的存在,却没有选择对外透露,因为对方同样身为犹太人,他怕这会再度引起反犹太主义,“但我们必须记住,范德伯格也是一名犹太人,只是意味着他也是被纳粹置于一个站不住脚的位子,他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必须做一些事。”

研究小组提到,他们很难相信背叛者也是犹太人,但同时也发现,在纳粹的暴政之下,人们是如何陷入互相攻击的绝望境地,“我们试图去寻找罪犯,而最后我们找到一名受害者。”当时阿姆斯特丹犹太委员会被迫在荷兰执行纳粹政策,而委员会在1943年解散后,范德伯格并未被送往集中营,而是留在荷兰,因此怀疑是他向纳粹提供情报自保。

“安妮法兰克之家”纪念博物馆(Anne Frank House museum)执行董事利奥波德(Ronald Leopold)表示,他们对这项调查感到印象深刻,“这个团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但还有很多缺失的部分,这些碎片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事实上,馆方并未参与这次调查,仅将现有档案资料提供给团队进行研究。

不过,阿姆斯特丹大学(Amsterdam University)专门研究大屠杀的荣誉教授霍温克德凯特(Johannes Houwink ten Cate)批评,这项调查完全没有根据,“如果有所谓躲藏的犹太人名单,早就公开于世了,应该要有确切的证据才可以做重大指控。”

笨傻痴呆戆
1 楼
为了生存,什么手段都不为过,动物世界就这样!!!
i
iori
2 楼
没必要指责告密的犹太人。要是我为了保全家人,我也会这么做。在基本生命权面前,谈道德就是扯淡。
J
Jimmy81
3 楼
极权统治都是这样分化人群的,用一勺残羹瓦解非赵家人,来加强赵家的统治。 中国土改如此,镇反如此,反右如此,文化大革命全民相互检举相互揭发更上一层楼,到现在还是如此,有朝阳大妈,五毛大队,生活中大家相互提防,现在都移到网上举报了。
a
abraham007
4 楼
研究小组提到,他们很难相信背叛者也是犹太人 --怎么会很难相信。只有某些人有交投名状的需要。
旁观者XWY
5 楼
文革时最积极斗别人的屁股都不干净,争取组织信任。
周老大
6 楼
照楼下一些人的说法,中国以四川人最傻。日本人是打不进四川的,可是四川出兵百万。
周老大
7 楼
赵一曼最可笑,一个四川人还跑东北去抗日。
基本算好人
8 楼
这故事听起来可信度比较低。犹太人很难确定告发会得到好处。因为纳粹搞的是种族灭绝。跟日本汉奸不一样
土拨鼠拨土
9 楼
Jimmy81 发表评论于 2022-01-18 14:46:08 极权统治都是这样分化人群的,用一勺残羹瓦解非赵家人,来加强赵家的统治。 中国土改如此,镇反如此,反右如此,文化大革命全民相互检举相互揭发更上一层楼,到现在还是如此,有朝阳大妈,五毛大队,生活中大家相互提防,现在都移到网上举报了 ========================== 检举的是吸毒的不对吗?对犯罪可以视而不见?当然比起被推进地铁站还可以有脸好称地铁很安全的确是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