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盯着莫雷与NBA 中国能否承受“狼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12日 13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80019 阅读
9 评论
多维新闻

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的一条推特让整个NBA夹在中美之间两个完全不同舆论旋涡之间,进退失据。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在中国球迷与网友心中掀起巨大波澜的是则是中国篮球。在中国大陆举办的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国家队本可以用成绩给中国70周年国庆日送上一份献礼,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国队小组赛一胜两负未能出线,排位赛阶段一胜一负,最终连2020东京奥运会的直通券都没拿到(按照规则,世界杯上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才有资格直通奥运会)。中国男篮未来虽然还有奥运会资格赛可以打,但从对手的实力上看,晋级机会已经极其渺茫。这很有可能是中国1984年重返奥运会以来,中国男篮国家队头一次缺席奥运会。

这样的惨败让中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主教练李楠、曾在比赛中出现致命失误的球员周琦、中国篮球协会等个人或组织受到很多中国球迷与网友近乎疯狂的指责,甚至中国球员赵睿因为下飞机时穿了一件美国男篮的外套都一度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搜索。

中国男篮国家队在历史上经历过不少离奇的失败,2009年“兵败天津”、2013年“兵败马尼拉”都曾引发舆论轰动。但此次男篮世界杯惨败的不同意义在于,如今正是著名中国球星姚明上任中国篮协主席的第三年,而姚明此前推动的改革广受好评,中国国内顶级篮球联赛CBA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也越发成熟,从市场到人气皆处于上升势头,这些都让中国篮协被外界视为中国体育领域“唯一改革成功的单项协会”。此次男篮世界杯,本可以成为中国篮球改革的最大成果体现,很多人也期望可以借此获得“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体育领域的一次突破契机(尽管这种希望实现起来很难,也必然很漫长,但保有希望也是一种“成功”)。但现实给人浇了一盆巨大的冷水,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再次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中国篮球改革的进程也因为这次失利而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对此感受最为深切的人当中,中国著名篮球评论员、长期在各个媒体平台担任篮球解说嘉宾的杨毅,一定是其中之一。杨毅出生于体育世家,与中国几代篮球人中的核心人物都有交往,从事媒体行业长达20余年,经历了中国篮球从举国体制向市场化改革的完整转变过程,积累并主动收集了不少关于中国篮球的史料。他还是唯一一个曾经全部亲自采访中国三大中锋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进入NBA的记者,也是第一个陪伴姚明在休斯敦开始NBA征程的记者,还因为对姚明足够熟悉和了解,他甚至用说评书(记者注: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的方式创作了一部《姚明传》。而被中国球迷津津乐道的前NBA球星马布里如何成为北京的城市英雄的故事里,杨毅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可能来到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多维新闻记者就中国篮球“第五个现代化”,以及篮球人才培养等话题与杨毅展开对话。

杨毅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在中国体育界与球迷群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VCG)

多维:本次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打完最后一场比赛,你在直播中说了一段动情又犀利、甚至有些毒舌的话,历数了中国篮球历史上的众多名宿,告诫所有的运动员记住疼痛感,提示年轻球员要做足准备顶上来,有点给中国篮球的一个时代做总结的意思。到今天如果再做一期节目,评述中国队在这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你说的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杨毅:没什么不一样。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很多综合性因素造成的,你回过头一想,可以总结出很多很多原因。

比如说教练方面,明显能看到这届国家队在比赛场上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次是中国队主场,又分到实力最弱的这么一个组,所有人都认为你赢了出线是天经地义的,不赢是不可接受的。而中国对没有绝对实力上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教练组有没有给球队做好、做足减压工作?

我认为从整个的赛会角度来说是没有。第一场打科特迪瓦队就紧张成那样,上半场明显失常,下半场好一点。第二场打波兰队本来不是计划中能赢的球,反而第二场打的最好,距离赢球只差几秒钟,最后非常可惜的输了;这下小组出线的形式成了“逼上华山一条路”,结果第三场比赛完全不在状态,身体紧崩到脚都离不了地,几乎所有球员都“傻”了。相比球迷们普遍质疑教练的决定,比如第二场比赛最后应不应该主动犯规送对方去罚球,应不应该让周琦去发边线球等等,我觉得教练组对球队的减压工作比那些都更值得回过头来去思考。

再比如,这次篮球世界杯上中国队遭遇的裁判吹罚问题,凸显出中国方面做裁判的工作做的不足。这并不是说要用某种利益输送的方式让裁判在比赛中吹黑哨,而是东道主需要与整个赛会的裁判团队多沟通,尤其是在比赛吹罚的艺术性上加以引导(裁判吹罚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准确性,二是艺术性),在公平的大原则下帮助赛会更精彩。

这方面很少有人愿意放到台面上说,但我认为就应该说出来,因为很现实,东道主是干嘛的?东道主花那么多钱,把31支国家队请过来,好吃好喝的招待,最后东道主球队不出线,纯粹成了给别人办比赛(除了某些情况下东道主的实力实在太弱)?这对于中国篮球、世界篮球是多大的损失?

其实东道主在比赛中占一些优势,大家都能接受。2010年土耳其男篮世锦赛,土耳其队怎么进的决赛?当时那支土耳其队的实力能进决赛吗?其中裁判占了相当的因素,半决赛结束后土耳其的对手塞尔维亚简直都要疯了。但过十年你回过头来看,你只会记得那届决赛是美国对阵土耳其,具体比赛过程什么样,两支球队是如何一路打进决赛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记得。

有的时候,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篮球事业开展,需要这样的契机。反观中国,这次在裁判工作上完全是吃亏的,尤其是排位赛打韩国队那场,吹中国队25个犯规,吹韩国队(只有)14个(犯规)。

所以当你静下心来回过头总结,会发现不少工作明明可以做的更好。运动员本身的水平就不说了,他没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如果不是紧张成那样,应该能发挥的更好,但小组赛第二场打完之后被很多球迷给骂成“傻子”了,实际上他们的真实水平不至于那么糟糕。

中国男篮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发挥令人失望。(VCG)

杨毅:也有人问我,对于这个结果“你愤怒吗”,我其实也不是愤怒,就是感觉很可惜。中国为了举办这一届男篮世界杯,花了这么多钱,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在申办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有很大的投入,同时这一次赛会也是经过中国几代篮球人、几代体育人的努力积累,让篮球能够成为在中国“破圈”的一件事——这是我印象当中为数很少的篮球能够“破圈”的事件,因为在中国,整个体育领域能“破圈”的事件太少了,一般只有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能做到,奥运会都谈不上某一个具体项目可以“破圈”,就更别说篮球了,篮球的影响力长时间以来只是纯粹集中在体育竞技这个圈层中。

好不容易(篮球)这回破圈了,大家伙儿都关注(中国队),如果说这回(中国队)打好了,对中国体育事业,对中国篮球事业将是多大的贡献。从最现实的角度说,(中国队)这回要是打好了,明年夏天CBA联赛(记者注:CBA是中国男子篮球的顶级职业联赛)的赞助合同会值多少钱?这么好的机会,花了这么多钱,因为有一些工作没做到实处,最后出现这么一个惨败的结果,这对于篮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家赞助商明确提出要(同CBA联赛)续约。这都是国家队带来的影响,一次赛会没打好所来的伤害,有些是你无法想象的。

这是我最想说的,这么好的机会放在面前没抓住,反而给(篮球)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觉得特别可惜。

多维:可惜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从竞技层面来看的话,出征本届世界杯的这支中国队,在阵容结构上就有隐患,你也在世界杯前和世界杯期间写过这方面的分析文章。中国队在大量比赛时间中采用“三后卫+双塔”的阵容,真正有稳定出场时间的前锋只有翟小川一个人,导致进攻的时候缺少能突破的锋线强点,防守的时候经常因为错位而吃亏(常常需要用一个后卫去防守对方的小前锋)。而常看NBA的球迷都知道,当今篮球发展的趋势是得锋线者得天下,中国优秀的锋线球员都哪儿去了?为什么世界杯开始前周鹏和丁彦雨航受伤,就再找不出更多的优秀锋线球员了?

杨毅:这个没办法,CBA联赛里面的锋线球员就是这个水平。包括周鹏,也是个3D球员(记者注:篮球术语中的“3D”,即3-point defense,是球队中一种功能性的角色球员,防守时负责盯防对手的头号球星,进攻时站在外线的空位等待接球投3分球,这样的球员一般不会是战术意义上核心球员),比赛中基本不处理球,周鹏也就是这两年发展出在3号位利用身高的低位背打技术,但也是针对一些特定的对手。在各个俱乐部,比赛时负责发动进攻的基本都是小外援(记者注:CBA联赛允许比赛的一半时间内可以有两名外援上场,所以各俱乐部一般会找一个大个子外援、一个小个子外援,分别作为球队内线、外线的核心),所以国内的锋线球员基本上就负责防一下和投一下。

山东队的丁彦雨航是一个孤例,一方面是他个人很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山东队很鼓励他,给他创造以他为核心的比赛环境。其实仔细从比赛中和数据中进行分析,丁彦雨航作为锋线球员,在联赛中的效率并不算高,但是山东队愿意承受这些来锻炼他,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篮球俱乐部中很罕见。

像原来中国篮球被称为“黄金一代”的那批球员,孙军、郑武、胡卫东这几个招牌球员,他们在各自的地方队里都是核心,比赛中球在他手里,要负责处理球的。现在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因为很现实,外援水平就是比国内球员高,比赛中球一定会交给高水平的运动员去处理,这很正常。所以中国球员中本身就缺乏在锋线上能处理球的运动员,比较拔尖的几个人一受伤,就几乎没人能用了。

优质锋线球员的匮乏让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吃了不少亏。(VCG)

多维:大约五六年前,我记得中国国内曾有专业的篮球评论员总结过一个“3号位现象”(小前锋现象):CBA联赛中各队普遍采取“大外援+小外援”的外援使用策略,小外援挤压了本土后卫的上场时间,大外援挤占了本土内线球员的上场时间,只有小前锋这个位置上的中国球员得到了充足的锻炼,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涌现出了一批不错的中国球员,除了本次随中国队征战世界杯的翟晓川、世界杯前受伤的丁彦雨航,新疆队的李根、浙江队的吴前、福建队的陈林坚、北京队的段江鹏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为什么到了最近这两年,连“3号位现象”也消失了?

杨毅:也不是说现在联赛中的三号位球员没有得到锻炼,你刚才提到的这些人都还在联赛中征战,而且数据还可以,但是(这批球员的)整体水平就是这么个水平,这些人打不了国家队(的比赛)。

你刚才说的这些人,比如吴前,之前中国国家队集训的时候不是没用他,但他防守漏洞太大,他一上场,他负责防守的对方球员往往就不停地得分。

福建队的陈林坚,国家队不是没用过,今年夏天给了他好多机会,(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李楠特别想带上陈林坚去世界杯,可陈林坚是训练的时候奇准无比,一打比赛就怎么投都不进。福建队就是个不(重视)防守的球队,陈林坚作为一个进攻型运动员,在福建队就更加不用防守,可到了国家队,不防守怎么行?李楠的这支国家队就是以防守立足。而陈林坚如果在防守中投入精力,再加上国际比赛的比赛强度远超CBA,他的进攻命中率就没了。应该说他这个层次的运动员能力就到这儿了。

李根在国内球员中的能力算是比较强的,但是第一,防守不好,横移速度非常慢,国际比赛中他根本防不住对方;第二,他的进攻水平打亚洲球队还可以,简单来说李根就是靠强壮的身体“欺负人”,球迷给他绰号“焦作勒布朗”(记者注:勒布朗·詹姆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之一,身体强壮是他最显著的标签;李根的家乡是河南省焦作市,球迷用这样的绰号来标榜他身体强壮),在中国他的身体就是顶级了,在亚洲也行,可是碰到欧洲、美洲那些球队里一个个跟坛子似的又圆又壮的运动员,他的身体优势就没有了,根本打不了。

所以你指望这些运动员到国家队去打世界级的比赛,而且是主打球员,那是不现实的,只能说他们没到那个水平。再往下说,就是CBA联赛没有到这个水平,但是目前的联赛也到不了那种(能锻炼出可以与世界强队过招的球员的)水平。过去孙军、郑武、胡卫东等“黄金一代”,他们主要的成长过程中都没有联赛,国内各个地方队之间的比赛采取赛会制,一个月之内就打完了,一年的时间里一个月打国内比赛,一个月休息,剩下的10个月全部在国家队集训。只能说当时他们在国家队集训期间的训练水平是很高的,而且那批球员也愿意练,所以才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技术能力。

中国国家队的问题,你如果非要从CBA联赛里面去找,说为什么没有出几个NBA级别的球员,那是不现实的,因为亚洲篮球在世界篮球的版图中就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篮球这个项目亚洲人天生就不占优势。NBA有几个黄种人球员?黑人球员白人球员有多少?数字就摆在那儿了,因为黄种人没有黑人那样出色的速度和爆发力,又没有白人那样的横向力量,这些比较适合篮球运动的特点,黄种人天生就不占优势,或者说大多数黄种人运动员不占优势。只有一些非常罕见的情况,比如你有姚明那样的身高,技术能力又能练成姚明、王治郅那样,那你可能在世界篮球的舞台上能有一片天空。

像林书豪这种从小在美国生长,吃牛肉喝牛奶长大(记者注:林书豪的父亲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林书豪从小“把牛奶当水喝”),他的体质已经是黄种人能达到的极限了,他的身体对抗能力,与他从小的饮食结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黑人运动员为主的环境里打球,相当于他是一只扔进狼群的羊,跟一群狼一块打了这么些年,显得他也差不多(是头狼)。

林书豪练就的身体对抗能力,在华裔球员乃至黄种人球员中,都极为罕见。(VCG)

杨毅:但即便是这样,如果不是非得站在身为黄种人的自豪感的角度上,你去客观的看林书豪在NBA的比赛,他与那群顶尖黑人运动员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他在进攻的时候,对手防他相对来说是比较好防的。

多维:在NBA那个环境里他也常常是一支球队的防守弱环。

杨毅:是的,(林书豪的)防守漏洞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你非得期望中国国内联赛发展成世界级的水平,以此来解决国家队的人才问题,这事太不现实了。

多维:现在很多中国网友在讨论用“技术手段”来提升中国国内联赛水平的问题,比如此前你和本届男篮世界杯亚军阿根廷队的斯科拉曾有过对话,斯科拉认为中国的联赛应该像西班牙联赛那样取消外援限制,让中国本土球员在更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球迷的认同,一些中国国内的评论者也在积极介绍西班牙联赛的方方面面。

杨毅:确实有很多人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在中国完全行不通。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本国联赛不限制外援,让外援大批进入,中国乒乓球界对此有个经常用的词,叫做“养狼”。你能不能“养狼”,适合不适合“养狼”,取决于你自己是什么。

NBA当然可以“养狼”,从来不限制国际球员。因为美国篮球全世界水平最高,相当于美国本土运动员是“狮子”,比狼还厉害。一般的狼,到了狮子群里就得被狮子吃了,所以一般的“狼”还去不了NBA。国际球员中只有出类拔萃的,也就是狼群里最突出的,才能到狮子群里生活。所以NBA“养狼”,对国际球员、世界篮球水平的提升作用,超过了对美国本土运动员。狮子和狼一块儿养,狮子还是狮子。可是狼因为天天跟狮子搏斗,幸存下来的狼变得更厉害了。

西班牙联赛作为欧洲大陆上水平最高的联赛,他们也可以“养狼”,因为西班牙的本土运动员也是“狼”。他们的身体条件,尤其是欧洲拉丁派运动员那种力量和柔韧性兼具的身体能力,非常富有创造力的性格,都是很独特的。西班牙自信有相当多的本土运动员,能够在外援冲击下仍然占据住联赛的舞台——我也是狼,你也是狼,那咱俩就咬吧,你死我活。这种竞争之下形成的结果,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西甲联赛里70%的球员是外援,只有30%是西班牙人。但这个数字也不算少了:西甲有18支球队,按每队15人算,总共270人,30%就是80人左右。再加上在NBA打球的西班牙运动员,这些在激烈竞争里生存下来的“狼”,都有以一当十的能力。从这八九十人里选择12人代表西班牙国家队打世界比赛,选择性还是比较大的。

狮子可以养狼,狼也可以养狼以战,但“羊”能养狼吗?黄种人运动员的特点是反应灵敏,但对抗性差,在篮球竞技里一直处于食物链底部。这些年中国篮球越来越重视力量训练,中国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跟之前比提升很大。可通过这次世界杯就能看出来,别说塞尔维亚这种欧洲顶级球队,就是跟捷克、波兰这样的欧洲二三流球队比,中国球员在力量上的差距也很大。跟委内瑞拉这样的美洲球队比,是速度、力量全吃亏。现在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在国际大赛舞台上,是身体处于劣势,技术上没有优势,创造力无从谈起。一点儿不夸张地说,如果跟欧美高水平运动员——也就是那些可能来到中国国内联赛的外援比,不排除有个别身体素质、能力都突出的中国球员,但中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画像,就是“羊”。

在篮球运动中,承认黄种人的身体基础相比黑人、白人等有差距,是对客观事实的确认,而不是什么“人种论”。(VCG)

杨毅:你是“羊”,你敢“养狼”?如果中国国内联赛真放开外援限制,外援大批涌入,绝大多数比赛的上场位置和时间都会被外援吃掉,甚至有的球队会出现场上五个人全是外援,乃至所有运动员都是外援的奇景。现实地说,CBA联赛20支球队,本土运动员300人,能顶住外援冲击、保住位置的,不超过10%,也就是不到30人。“羊”全被吃光了,国内联赛纯粹变成外援的舞台,这能提升中国国家队的战斗力吗?

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如果赛场全被外援占据,联赛还能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人才吗?顶级联赛的位置全被蚕食,整个国家篮球青少年训练系统的希望在哪儿?职业队里都没有本土运动员位置了,俱乐部谁还花钱搞青训?球队需要用人,直接花钱买外援就行了;哪个中国孩子还愿意练篮球?反正上去也打不过外援。

而在运动员的出路这一点上,中国与欧洲所处的环境也完全不一样。欧洲因为地缘关系,形成了一个大量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彼此交流非常多。西班牙运动员即便在本土打不上球了,也可以去土耳其、意大利、以色列联赛打球,水平接近,交通便捷,年轻运动员仍然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中国运动员要是在本土吃不上饭了,能上哪儿去?去欧洲?有几个中国运动员的能力足以在欧洲拿到合同?去日本?去韩国?还是去台湾联赛?这些地方也都有外援限制,何况人家找外援不找能力高出好几个层级的美国球员,偏要找中国球员?

放开外援限制的唯一作用就是给中国网友解恨。很多中国球迷心中最大的不满是,你在国家队就打成这样的水平,怎么一年还能拿2,000万人民币(约合279.7万美元),还是税后?那是因为奇货可居,是由市场决定的,中国的中学课本里就讲过,“供需关系影响价格”。这些球员在国家队没打好,可在本土运动员里还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全中国也就那么几个。真要是在联赛放开外援限制,中国篮球算是彻底完了。

CBA外援政策如果有变化,我支持进一步减少外援,每个队就一名外援,而且进行身材限制。韩国联赛是限高,外援身高不许超过2米;CBA可以限低,外援身高不许矮于2米,就是说外援只能找高个子锋线和内线,1号位和2号位(后卫线)都得是中国人。这样一来,比赛到了关键时刻,就必须由本土球员来处理球,承担压力,不然CBA绝大部分球队到了关键时刻,球都拿在小外援手里,本土后卫怎么能塑造能力、积累经验、造就胆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不一定行得通,但不限制外援这个想法,那是完全行不通。羊是羊,狼是狼,你只能从羊群里寻找特别棒的,特别突出的,看看他们有没有机会变成“喜羊羊”,出去打“灰太狼”(记者注: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中国动画片中的角色,故事情节多以喜羊羊打败灰太狼告终);肯定不能打开“羊圈”,把“狼”放进来。

斯科拉建议中国国内联赛像西班牙联赛那样放开外援,当时他这话就是对我说的,我完全相信他是出于对中国篮球的好心。但是联赛外援限制的问题,还是得按照中国篮球的实际情况来。

s
steelak47
1 楼
关键是火箭队,那个中国人以前很喜欢的队伍,突然爆出个支持暴徒的高管。心理落差太大,真心和你做朋友,背后却捅刀子。言论自由就可以支持暴乱?那我支持底特律黑人大暴乱,还有电影呢可以搜。
红旗下扯蛋
2 楼
抵制NBA,抵制篮球。我们就玩乒乓球,羽毛球
T
TexasParis2010
3 楼
多维 垃圾狗粮妹来了
西
西门吹气
4 楼
小编还以为你有什么阴谋诡计论,中国蓝球这个水平输球不是正常吗?超市的物价高低比什么NBA,CBA重要多了。
m
mmuummuu
5 楼
你麻痹,支持香港是支持暴徒,你读过书吗,香港不是中国的,支持为民主为战,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操,从这件事来说,你就一个完全的傻逼,大傻逼,人家捅你刀,怎么没有捅死你,人家nba球队,跟你有屁毛关系,既不欠你钱,也不欠你情,你有心理落差,就说明你是一个傻逼,人家打球厉害吗,厉害就够了,你管他的政治观点是什么,完全无脑的傻逼,伤心活该,他那句话说支持爆乱了,香港主流也不是爆乱,暴乱时你党爸强加的,所你就是一个大傻逼啊。
s
studio
6 楼
的确,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p
poipuy
7 楼
你说自由万岁,和底特律站在一起 有什么问题? 少在这扯淡
不渴而饮
8 楼
塞缪尔·亨廷顿20多年前就预言,未来美中关系的冲突来自“美国的傲慢与中国的武断”,这是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从有限的中国历史文化经验观察这个现象,就是即交流又斗争不是冤家不聚头。早晚他们会在彼此身上发现自己,那还打个屁,合伙欺负别人就是了,这就是人类。文明是文化的归宿,文明文化冲突是人类的终极部落之战,五千年前炎黄这俩部落就是这样合并的。两千年前刘向在《说苑·指武》篇中说,“文化不改然后加诸”;两千五百年前,孟子对梁襄王说,“定于一”。统一了就好了。
o
onechina2008
9 楼
一个体育娱乐东西, 以为自己什么东西, 对别人的家事说三道四。NBA 说白了就是个生意, 不想挣中国的钱 了么? 低头下跪吧! 让老子想想原不原谅你个屁玩意儿!!!
4
44776
10 楼
按照中國大陸的理論,誰賺大陸的錢你一定要接受大陸的理論。可是中國大陸賺了美國三萬億美元,他自己呢?
不渴而饮
11 楼
中国人满世界兜售的都是“实惠”,从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一贯奉行入乡随俗与人为善。赚美国3万亿那是美国人缺乏竞争力被市场抛弃了。NBA就一走江湖卖艺的,好好打球甭得罪观众是正经,甭装逼还捎带着贩卖价值观传教,俺们是连老天爷都不信的民族,祖传姜子牙的神鞭,专抽牛鬼蛇神巫婆神汉。
l
liebsh
12 楼
中国大球之殇在于屡次使用中国最垃圾的族群:东北人 从管理部门到教练再到球员,只要有东北人就一定到处兵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