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些专家开始“建议”了。“专家称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专家建议有实力有担当的人多生孩子。”“专家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引起不少网友反感:“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把人当成什么了?”“没有韭菜割,急了吗?”“建议专家先生。”
如今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已成事实。从1990年的生育高峰,每年出生将近3000万人。到2020年,只出生1200万人,几乎要腰斩还要再斩。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15,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想生一个孩子。相比之下,欧洲是1.6,美国更高,韩国是垫底的1,我们甚至比一直以来都说“少子化”的日本还低。用“人口塌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为什么不愿意生?几乎无需赘言。我们在太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过养育孩子的苦。是《坡道上的家里》,那一个个具体的如影随形的焦虑。孩子大晚上的为什么不睡觉?怎么哄为什么还一直哭闹?能不能给孩子看电视,玩手机?该上学了,选哪个幼儿园比较好?
是《养育者》里,一次次崩溃边缘的情绪失控。小孩像长了感应器一样,抱在怀里好好的,一离开怀抱,立马大哭…
明明在加班就累得要死,孩子还要发出巨大的噪音,忍不住情绪失控破口大骂…但之后又会陷入愧疚:我怎么对孩子这样了?每次都在好言相劝、崩溃大哭、后悔道歉的无限循环中…
有人说养孩子之所以崩溃,是因为孩子一次次打破你的秩序,当你好不容易重建,又再一次被打破…没有什么比在这个破碎的世界,还要被打破仅有的稳定家庭秩序更让人崩溃了…崩溃到尽头,就是保罗那句无奈的“我愿意为他们而死,但很多时候我也想弄死他们…”
除去感受,理性上来探讨,生和育一个孩子到底要多少钱?根据育娲人口2022年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城镇一孩0-17岁养育成本63.1万元,二孩49.7万元,三孩37.7万元。北京和上海更甚,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
农村一孩0-17岁养育成本38.1万元,二孩30万元,三孩22.8万元。
怎么养得起?正如一位日本丁克族所说:我认为孩子是奢侈品,和豪车,豪宅一样,有钱的人才配拥有。
有补贴吗?有。但只是局部地方,而且杯水车薪,且有次第歧视。云南,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二孩三孩0-3岁,每年800元育儿补贴。辽宁,三孩家庭每月500元,直到3岁。济南,2023年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发放600块育儿补贴,直到3岁。
但一孩也没解决,怎么会有二孩,三孩呢?妥妥的“新用户找不到,只能薅老用户。”而且只有几百几千,打发谁呢?怪不得网友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那到底要补贴多少钱,才算够?有人做过研究,差不多花1%的GDP来用于家庭福利,生育率能提高0.1个孩子。我们需要GDP的10%,才能多1个孩子。
GDP的10%是多少?按照中国现在一百万亿的GDP来算,10%就是十万亿。现在还远远不够。
生了要住吧,没房子。根本《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的报告,深圳房价收入比是35。什么概念?深圳的普通家庭,不吃不喝,需要3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这个数据,上海和北京,分别是25和24。太漫长了,自己都没得住,还生多一个没房住的人?
生了要有人带吧,没人带。在法国,托育比例达到50%,一半的0-3岁孩子有托育机构可以去。而在中国,根据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4%。更细思极恐的是,现在的老人还愿意带孩子。但等到现在的年轻人成为祖父母时,根本不会愿意带…到那时,抚育孩子的重担,将会更加沉重。
这不是中国的问题,是全世界的必然趋势。因为种种原因的背后,更深一层的,是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改变。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
在现代化之前,个人和家庭是高度绑定的,个人利益即家庭利益,个人总是要和家庭在一起,才能谋求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和城市的发展,我们发现,不需要家庭,个人也能活得很好…家庭甚至是个人的负累,生了娃就要养,娃也要养父母,太麻烦了…个人和家庭在前所未有地割裂。
还有救吗?中国不是第一个遇到这样难题的国家。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最直接的,发钱。真金白银发钱。俄罗斯,生育一胎的津贴高达相当于2.9万元,多胎和二胎,每胎津贴高达相当于3.9万元。俄罗斯的妇女带薪产假还是最长的,有3年时间。在休产假的前一年半里,国家还会给孩子发生活费,金额为俄罗斯近两年平均工资的40%。但生育生育,生还要育。不只是出生有保证,保障还要覆盖到18岁或者学历教育结束,才算是有效保障。德国,每个孩子可以获得相当于人民币5.7万元的免税额,或者相当于每月人民币1500元的育儿补贴,一直到18岁,如果孩子上了大学,补贴将会持续到25岁。
发假期。同样是德国,父母可以休长达3年的育儿假,之后还会回到原来的岗位。这是什么神仙假期。假期不仅发,还要平权地发。瑞典,是首个推出父母可以用带薪育儿假期的国家。夫妻双方享有13个月的带薪育儿假。这个假期可以灵活地在夫妻之间转让,但是要求夫妻双方之间需要共同使用2个月。这不仅有利于父母双方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有利于重返职场中的性别平等。不然只延长女性产假,会导致企业和单位更不招女性了。而且经过漫长产假后,女性回到职场的就业压力更大了。看似是一项有利的政策,但会导致女性歧视的加深和境遇的更差…每一项政策的背后,都要考虑副作用。
发房。生育率垫底的韩国,在去年6月,建立了为了鼓励结婚和生小孩的住宅小区。一共有10栋楼,600户,虽然每户面积不大,最大的也只有59平方米,但是房租降到了782块人民币一个月,如果生了一胎,房租减半,生了二胎,房租免费。由于居住的都是新婚夫妇,还能互相转让育儿用品,进一步降低育儿成本…
除了钱和假期,还需要非常多人性化的配套设施。比如建立日托中心。在欧美国家,有健全的日托中心,在父母上班期间,他们的小孩可以送到日托中心。德国拥有全日制的托儿所,不少企业还自己设立托儿所。法国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般可在工作日上午8点到晚上7点,方便父母安心工作。
比如弹性办公制度。日本有过这样一项制度,如果员工有3岁以下的孩子,法律规定雇员可以向公司申请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个月加班不超过24小时。瑞典8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天可减少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如遇儿童突发疾病,可享受最多60天的带薪假期,企业不得解雇员工…
比如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设置更多放置婴儿车的地方,有完善的母婴哺乳设施…
要想提高生育率,绝对不是喊一句什么口号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太多贴合的政策支持,需要太多各方的掣肘与平衡,尝试与推进…因为少子化的背后,要解决的不是“不生孩子”这个问题,而是人们生存现状的问题。
没有稳定的工作,有也是卷生卷死,薪酬一降再降,买不起房…谈何生娃?正如日本一个丁克族所说:多考虑考虑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吧,反而是解决少子化最好的办法。也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生孩子的前提,是你确认人生是幸福的。
所有的政策指向的不仅仅是人的生育功能,指向的更应该是完整的人。毕竟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等到人们都能过上不那么糟糕的生活,生孩子也是顺其自然的选择。
最近,又有一些专家开始“建议”了。“专家称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专家建议有实力有担当的人多生孩子。”“专家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引起不少网友反感:“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把人当成什么了?”“没有韭菜割,急了吗?”“建议专家先生。”
如今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已成事实。从1990年的生育高峰,每年出生将近3000万人。到2020年,只出生1200万人,几乎要腰斩还要再斩。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15,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想生一个孩子。相比之下,欧洲是1.6,美国更高,韩国是垫底的1,我们甚至比一直以来都说“少子化”的日本还低。用“人口塌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为什么不愿意生?几乎无需赘言。我们在太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过养育孩子的苦。是《坡道上的家里》,那一个个具体的如影随形的焦虑。孩子大晚上的为什么不睡觉?怎么哄为什么还一直哭闹?能不能给孩子看电视,玩手机?该上学了,选哪个幼儿园比较好?
是《养育者》里,一次次崩溃边缘的情绪失控。小孩像长了感应器一样,抱在怀里好好的,一离开怀抱,立马大哭…
明明在加班就累得要死,孩子还要发出巨大的噪音,忍不住情绪失控破口大骂…但之后又会陷入愧疚:我怎么对孩子这样了?每次都在好言相劝、崩溃大哭、后悔道歉的无限循环中…
有人说养孩子之所以崩溃,是因为孩子一次次打破你的秩序,当你好不容易重建,又再一次被打破…没有什么比在这个破碎的世界,还要被打破仅有的稳定家庭秩序更让人崩溃了…崩溃到尽头,就是保罗那句无奈的“我愿意为他们而死,但很多时候我也想弄死他们…”
除去感受,理性上来探讨,生和育一个孩子到底要多少钱?根据育娲人口2022年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城镇一孩0-17岁养育成本63.1万元,二孩49.7万元,三孩37.7万元。北京和上海更甚,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
农村一孩0-17岁养育成本38.1万元,二孩30万元,三孩22.8万元。
怎么养得起?正如一位日本丁克族所说:我认为孩子是奢侈品,和豪车,豪宅一样,有钱的人才配拥有。
有补贴吗?有。但只是局部地方,而且杯水车薪,且有次第歧视。云南,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二孩三孩0-3岁,每年800元育儿补贴。辽宁,三孩家庭每月500元,直到3岁。济南,2023年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发放600块育儿补贴,直到3岁。
但一孩也没解决,怎么会有二孩,三孩呢?妥妥的“新用户找不到,只能薅老用户。”而且只有几百几千,打发谁呢?怪不得网友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那到底要补贴多少钱,才算够?有人做过研究,差不多花1%的GDP来用于家庭福利,生育率能提高0.1个孩子。我们需要GDP的10%,才能多1个孩子。
GDP的10%是多少?按照中国现在一百万亿的GDP来算,10%就是十万亿。现在还远远不够。
生了要住吧,没房子。根本《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的报告,深圳房价收入比是35。什么概念?深圳的普通家庭,不吃不喝,需要3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这个数据,上海和北京,分别是25和24。太漫长了,自己都没得住,还生多一个没房住的人?
生了要有人带吧,没人带。在法国,托育比例达到50%,一半的0-3岁孩子有托育机构可以去。而在中国,根据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4%。更细思极恐的是,现在的老人还愿意带孩子。但等到现在的年轻人成为祖父母时,根本不会愿意带…到那时,抚育孩子的重担,将会更加沉重。
这不是中国的问题,是全世界的必然趋势。因为种种原因的背后,更深一层的,是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改变。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
在现代化之前,个人和家庭是高度绑定的,个人利益即家庭利益,个人总是要和家庭在一起,才能谋求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和城市的发展,我们发现,不需要家庭,个人也能活得很好…家庭甚至是个人的负累,生了娃就要养,娃也要养父母,太麻烦了…个人和家庭在前所未有地割裂。
还有救吗?中国不是第一个遇到这样难题的国家。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最直接的,发钱。真金白银发钱。俄罗斯,生育一胎的津贴高达相当于2.9万元,多胎和二胎,每胎津贴高达相当于3.9万元。俄罗斯的妇女带薪产假还是最长的,有3年时间。在休产假的前一年半里,国家还会给孩子发生活费,金额为俄罗斯近两年平均工资的40%。但生育生育,生还要育。不只是出生有保证,保障还要覆盖到18岁或者学历教育结束,才算是有效保障。德国,每个孩子可以获得相当于人民币5.7万元的免税额,或者相当于每月人民币1500元的育儿补贴,一直到18岁,如果孩子上了大学,补贴将会持续到25岁。
发假期。同样是德国,父母可以休长达3年的育儿假,之后还会回到原来的岗位。这是什么神仙假期。假期不仅发,还要平权地发。瑞典,是首个推出父母可以用带薪育儿假期的国家。夫妻双方享有13个月的带薪育儿假。这个假期可以灵活地在夫妻之间转让,但是要求夫妻双方之间需要共同使用2个月。这不仅有利于父母双方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有利于重返职场中的性别平等。不然只延长女性产假,会导致企业和单位更不招女性了。而且经过漫长产假后,女性回到职场的就业压力更大了。看似是一项有利的政策,但会导致女性歧视的加深和境遇的更差…每一项政策的背后,都要考虑副作用。
发房。生育率垫底的韩国,在去年6月,建立了为了鼓励结婚和生小孩的住宅小区。一共有10栋楼,600户,虽然每户面积不大,最大的也只有59平方米,但是房租降到了782块人民币一个月,如果生了一胎,房租减半,生了二胎,房租免费。由于居住的都是新婚夫妇,还能互相转让育儿用品,进一步降低育儿成本…
除了钱和假期,还需要非常多人性化的配套设施。比如建立日托中心。在欧美国家,有健全的日托中心,在父母上班期间,他们的小孩可以送到日托中心。德国拥有全日制的托儿所,不少企业还自己设立托儿所。法国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般可在工作日上午8点到晚上7点,方便父母安心工作。
比如弹性办公制度。日本有过这样一项制度,如果员工有3岁以下的孩子,法律规定雇员可以向公司申请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个月加班不超过24小时。瑞典8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天可减少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如遇儿童突发疾病,可享受最多60天的带薪假期,企业不得解雇员工…
比如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设置更多放置婴儿车的地方,有完善的母婴哺乳设施…
要想提高生育率,绝对不是喊一句什么口号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太多贴合的政策支持,需要太多各方的掣肘与平衡,尝试与推进…因为少子化的背后,要解决的不是“不生孩子”这个问题,而是人们生存现状的问题。
没有稳定的工作,有也是卷生卷死,薪酬一降再降,买不起房…谈何生娃?正如日本一个丁克族所说:多考虑考虑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吧,反而是解决少子化最好的办法。也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生孩子的前提,是你确认人生是幸福的。
所有的政策指向的不仅仅是人的生育功能,指向的更应该是完整的人。毕竟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等到人们都能过上不那么糟糕的生活,生孩子也是顺其自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