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市一处购物中心里的奢侈品零售店。中国现行消费税只限于 15种商品,包含“太奢侈”的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
三中全会几乎唯一“算点东西”的
被许多人寄予厚望,被推特上某些各怀心事的”骑墙”——指许多假装立场在墙外,但却主要向墙内贩卖“客观公正”的“观察者”抬了半天轿子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完了。大家发现,所谓“给经济工作定调”的作用确实是达到了,只不过不是很多人期待的那种“调子”。虽然通篇都是“改革”,但也不是很多人默认的那种“改革”的意思。说实话我都有点无语了,这么多年过去,天降伟人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和中国经济,追求的方向是什么,喜欢什么操作,大家都已经了然于胸了。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路线有什么根本的问题,有什么要往你们那个方向去“改”的必要。公报里头有多少个“安全”?那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至于当下中国面临的四大问题:内需低迷消费不振,地产崩溃财政告急,对外面临全球围堵,加上最根本的人口断崖式崩溃,全篇都是既要又要还要且要的陈词滥调。加上上行下效,如今整个中共体制都跟他一样变成了废话生产机器,能指望“改”出个什么来?过去的十年大概是什么方向,既然天降伟人觉得不需要改变,你们居然指望人家升格登基大权在握之后,未来五年会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变化?装傻还是真傻?至少在中国目前最要命的根本问题:居民消费极度不足方面,天降伟人再次表示不能把白花花的银子发给老百姓,这是人家的一份坚持,墙内外各种土洋专家在这方面的喊话再多,可能只能让人家认定自己继续砸钱强化“新质生产力”的过剩才是正途。
不过对于由地产崩盘引起的空前的地方财政危机,这次会议倒是真的拿出了一个有点帮助和操作性的方案,那就是消费税改革。7月21日,中国官方在所谓“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之中,中共提出,中国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据内媒解释,所谓“后移”,指的是征收点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也就是在哪里购买,就归哪里所有;“下划地方”,则是把消费税由中央独占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消费税过去是中国的四大税种中唯一全额上缴中央的,现在则计划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一样央地共享。
中国的“消费税”是个啥?
因为很多国家都有“消费税”这个名目,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还都普遍采取价外征收的方式,不论吃饭买东西什么的,只要有消费行为大家都要一笔笔计税。在许多国家是仅次于所得税的税收种类,且消费税作为一种在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的直接税,一般来讲跟在流转过程中征收的增值税是二选一的关系,很少见于以间接税为主导的国家。但中国明明是以增值税为主啊,怎么也有个消费税?这税上加税是怎么回事。
很多东西在中国都是“名字一样,实际上差很远”。中国的消费税只是针对一部分被政府认为需要“限制消费”的项目,且打着“寓禁于征”的冠冕堂皇口号。实际上,这更像是某种“奢侈税”或者说“惩罚消费的税”。中国现行消费税只限于 15种商品,可以被分为“不环保”的小汽车、摩托车及配套的轮胎和成品油,“不健康”的烟酒,“太奢侈”的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而且名为“消费税”,除了珠宝之外的大部分商品却一直都是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香烟则是在生产和批发环节都要被征税。因为这样征税成本低,征税效率高。中国消费税收入中,烟草一家就占了50%以上,而成品油占了30%多。烟草作为一种有“充分理由”需要被“惩罚”的有害商品,从来都是贡献消费税的绝对主力,中国烟草零售价中一半多都是税。当然谁都知道收税艺术的要点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中国这些“寓禁于征”的项目,主要是烟酒这种“戒不掉”的成瘾品,或者是成品油这种被国家高度控制生产流通的,说到底还是抓住了软肋,征税对这些商品消费量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根本就不指望真的“禁”了。这倒可以理解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控烟一直做得这么三心二意了,国家指望你买烟造航母援助第三世界呢,哪敢真的给你“禁”了
消费税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由100%全归中央变成央地分享,征收由生产端向消费端后移。其中征收环节的后移,对出厂价和零售和批发价之间价差较大的品种带来的间接“加价”效应会更明显。此前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需要先行垫付税款,征收环节后移则有助于减少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但商品从出厂、流通、最后到零售环节,价格也会逐步上升。此外问几个国家垄断的烟草企业收税,成本自然比问无数零售烟酒店收入来得低。征收环节后移明显会提升征缴成本,还会因流通及销售环节的成本增加或带来终端价格上涨的压力。对于各类终端和出厂价之间价差较大的消费品而言,“加税”效果或较为明显。
目的:给地方“让利救急”
消费税改革的目的一望即知:给已经大面积崩塌的地方财政“补血”。随着地产周期走弱,过去两年地方政府土地相关收入缩减,如202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33.4%,土地相关税收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17%。2021年峰值时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8.5万亿元。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8705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41.47%。接下来的两年,近半壁江山的卖地收入终于崩了,同比锐减33%后留下的,是近三万亿级的财政缺口。
为此,各个地方首先是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甚至掀起一系列诸如“税收倒查30年”的抽象行为。此外各类公共事业也纷纷涨价,各种乱七八糟的罚款也让人民苦不堪言。今年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高达2.18万亿,同比上涨11.7%。水、燃气等依赖财政补贴的公共事业,涨声一片。这种行为,对于地方政府那当然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但对于已经被三年新冠封控折磨得灰头土脸的中国企业家们来说,意味着又一次可能让他们死心的打击。这种无异于杀鸡取卵的行为如果发展下去,那哪怕是对天降伟人这样面对经济规律一直桀骜不驯的人,也算是近忧而非远虑了。
消费税虽然不是主导地位的税种,但在2023年,消费税也占整体税收比重的8.9%,超过了个人所得税,全年为中央政府提供1.61万亿元的财政收入。相对庞大的地方债务,这点钱当然是杯水车薪。但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运转,这笔钱就算只给50%给地方,用来给体制内人员发工资、维持一下基本公共服务,那还确实算得上是一种雪中送炭。
用消费税“促消费”?
虽然中国的消费税看起来更像是对某些消费行为的惩罚。但还是有不少人预期这笔钱划给地方以后,又更强的行动能力的地方政府会像土地财政下折腾房地产一样,折腾出一个“主要靠消费支撑”的新型经济模式,长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1994年的那场分税改革,虽然有助于后来中国各种突飞猛进的基础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各类项目投入。但那场税改下放事权、上收财权,二者的不匹配使多地入不敷出,维持运转,需仰赖中央财政的支付转移。于是,当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的号角吹响,囊中羞涩的地方政府立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拓了新的搞钱路线,以“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模式,纷纷兴起了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从搞钱角度来讲,这条路线在过去很长时间都基本上是成功的。只是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它推高了中国地价与房价,在很大程度上挤压消费,让“消费型社会”迟迟不能到来;且疫后房地产一蹶不振,同样让土地财政迎来衰败,终于将中国经济带入深渊。
在消费税主要由生产环节征收的现状下,烟草生产大省云南、湖南和湖北,以及白酒生产大省贵州,只需要负责生产,就能坐拥大笔消费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光是一个贵州茅台,2021年就为贵州贡献了120亿的消费税。但改革后,缴税主体将会从本地的厂商变成散落在各地的零售商,受益者也从生产大省变为消费大省。光大证券采用2023年消费税基数测算发现,假定烟酒等消费税,央地各分成50%,成品油为央地八二分,小汽车由地方100%分成,预计地方税收增加超过7000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收入约6个百分点。虽然还不能完全补足“土地财政”的缺口,但也不失为一个救急良策。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可能有助于调整地方政府激励、改变此前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消费”的情况,让地方政府至少能。如成品油税率的上调或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汽车消费税部分划归地方政府,或有助于各地改善基础设施及用车环境从而提升汽车保有量,破除部分较为低效的限行限购措施。或者像酒类这块,2001年“从量计税”的白酒消费税,推动了白酒的行业格局,推动行业走向“高端化”,而如果酒类消费税税率调整、且征收环节后移,则可能反而对出厂和批发/零售环节价差较小的子品类的影响相对更小。诚然,供给受限、稀缺性较高的高端白酒品牌溢价较高,转嫁消费税的能力也更强,受消费税改革的直接影响可能较小。而成品油和汽车方面的税收,反正中国现在有严重过剩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给燃油和传统油车加税,则可能有利于新能源车的销售,至少能挽回一些丢进过剩产能里去的真金白银,收回来一部分成本。
但说实话,即使地方政府特别想促进消费,但“增加只涵盖15类商品的消费税”这一动机可能的确会让地方政府略微关心一下自己地盘上人民的消费意愿。但就靠烟酒成品油这些东西,能搞出多少对消费的有效刺激,这听起来感觉还是想象的步子迈的太大了一点。更何况这些被国家高度垄断控制的或者价格弹性很低的商品,比起转弯抹角地试图强化人民消费能力来增加这块收入,地方政府还是更愿意在这里加大征税力度现实一点。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本身的作用本来就不是很大。现在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不敢消费,不论是看透了政策翻脸如翻书的富裕阶层,背着跌成负资产的房贷却还要死撑的中产,还是工作机会比地方财政还惨淡的年轻人和普通劳工,大家不是实在没钱,就是害怕随时没钱。中国现在可能最需要的向人民发钱,向大家表示国家还真心关心人民有没有钱。或者,想办法尽量出钱化解居民部门的债务而不是继续放水基建同时让屁民继续扛鼎。要真想解决中国的消费不足问题,那必须要首先解决中国分配结构中居民部门严重弱势的问题,而这种层级的改革,就不是地方政府这个层面能解决的了的了。但天降伟人死死按住自己的钱袋子不放,大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讨论一下一些看起来不靠谱的可能性罢了。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子朝下周与您继续相约中国最钱线,再见。
图为北京市一处购物中心里的奢侈品零售店。中国现行消费税只限于 15种商品,包含“太奢侈”的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
三中全会几乎唯一“算点东西”的
被许多人寄予厚望,被推特上某些各怀心事的”骑墙”——指许多假装立场在墙外,但却主要向墙内贩卖“客观公正”的“观察者”抬了半天轿子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完了。大家发现,所谓“给经济工作定调”的作用确实是达到了,只不过不是很多人期待的那种“调子”。虽然通篇都是“改革”,但也不是很多人默认的那种“改革”的意思。说实话我都有点无语了,这么多年过去,天降伟人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和中国经济,追求的方向是什么,喜欢什么操作,大家都已经了然于胸了。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路线有什么根本的问题,有什么要往你们那个方向去“改”的必要。公报里头有多少个“安全”?那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至于当下中国面临的四大问题:内需低迷消费不振,地产崩溃财政告急,对外面临全球围堵,加上最根本的人口断崖式崩溃,全篇都是既要又要还要且要的陈词滥调。加上上行下效,如今整个中共体制都跟他一样变成了废话生产机器,能指望“改”出个什么来?过去的十年大概是什么方向,既然天降伟人觉得不需要改变,你们居然指望人家升格登基大权在握之后,未来五年会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变化?装傻还是真傻?至少在中国目前最要命的根本问题:居民消费极度不足方面,天降伟人再次表示不能把白花花的银子发给老百姓,这是人家的一份坚持,墙内外各种土洋专家在这方面的喊话再多,可能只能让人家认定自己继续砸钱强化“新质生产力”的过剩才是正途。
不过对于由地产崩盘引起的空前的地方财政危机,这次会议倒是真的拿出了一个有点帮助和操作性的方案,那就是消费税改革。7月21日,中国官方在所谓“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之中,中共提出,中国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据内媒解释,所谓“后移”,指的是征收点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也就是在哪里购买,就归哪里所有;“下划地方”,则是把消费税由中央独占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消费税过去是中国的四大税种中唯一全额上缴中央的,现在则计划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一样央地共享。
中国的“消费税”是个啥?
因为很多国家都有“消费税”这个名目,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还都普遍采取价外征收的方式,不论吃饭买东西什么的,只要有消费行为大家都要一笔笔计税。在许多国家是仅次于所得税的税收种类,且消费税作为一种在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的直接税,一般来讲跟在流转过程中征收的增值税是二选一的关系,很少见于以间接税为主导的国家。但中国明明是以增值税为主啊,怎么也有个消费税?这税上加税是怎么回事。
很多东西在中国都是“名字一样,实际上差很远”。中国的消费税只是针对一部分被政府认为需要“限制消费”的项目,且打着“寓禁于征”的冠冕堂皇口号。实际上,这更像是某种“奢侈税”或者说“惩罚消费的税”。中国现行消费税只限于 15种商品,可以被分为“不环保”的小汽车、摩托车及配套的轮胎和成品油,“不健康”的烟酒,“太奢侈”的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而且名为“消费税”,除了珠宝之外的大部分商品却一直都是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香烟则是在生产和批发环节都要被征税。因为这样征税成本低,征税效率高。中国消费税收入中,烟草一家就占了50%以上,而成品油占了30%多。烟草作为一种有“充分理由”需要被“惩罚”的有害商品,从来都是贡献消费税的绝对主力,中国烟草零售价中一半多都是税。当然谁都知道收税艺术的要点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中国这些“寓禁于征”的项目,主要是烟酒这种“戒不掉”的成瘾品,或者是成品油这种被国家高度控制生产流通的,说到底还是抓住了软肋,征税对这些商品消费量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根本就不指望真的“禁”了。这倒可以理解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控烟一直做得这么三心二意了,国家指望你买烟造航母援助第三世界呢,哪敢真的给你“禁”了
消费税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由100%全归中央变成央地分享,征收由生产端向消费端后移。其中征收环节的后移,对出厂价和零售和批发价之间价差较大的品种带来的间接“加价”效应会更明显。此前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需要先行垫付税款,征收环节后移则有助于减少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但商品从出厂、流通、最后到零售环节,价格也会逐步上升。此外问几个国家垄断的烟草企业收税,成本自然比问无数零售烟酒店收入来得低。征收环节后移明显会提升征缴成本,还会因流通及销售环节的成本增加或带来终端价格上涨的压力。对于各类终端和出厂价之间价差较大的消费品而言,“加税”效果或较为明显。
目的:给地方“让利救急”
消费税改革的目的一望即知:给已经大面积崩塌的地方财政“补血”。随着地产周期走弱,过去两年地方政府土地相关收入缩减,如2023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33.4%,土地相关税收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17%。2021年峰值时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8.5万亿元。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8705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41.47%。接下来的两年,近半壁江山的卖地收入终于崩了,同比锐减33%后留下的,是近三万亿级的财政缺口。
为此,各个地方首先是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甚至掀起一系列诸如“税收倒查30年”的抽象行为。此外各类公共事业也纷纷涨价,各种乱七八糟的罚款也让人民苦不堪言。今年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高达2.18万亿,同比上涨11.7%。水、燃气等依赖财政补贴的公共事业,涨声一片。这种行为,对于地方政府那当然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但对于已经被三年新冠封控折磨得灰头土脸的中国企业家们来说,意味着又一次可能让他们死心的打击。这种无异于杀鸡取卵的行为如果发展下去,那哪怕是对天降伟人这样面对经济规律一直桀骜不驯的人,也算是近忧而非远虑了。
消费税虽然不是主导地位的税种,但在2023年,消费税也占整体税收比重的8.9%,超过了个人所得税,全年为中央政府提供1.61万亿元的财政收入。相对庞大的地方债务,这点钱当然是杯水车薪。但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运转,这笔钱就算只给50%给地方,用来给体制内人员发工资、维持一下基本公共服务,那还确实算得上是一种雪中送炭。
用消费税“促消费”?
虽然中国的消费税看起来更像是对某些消费行为的惩罚。但还是有不少人预期这笔钱划给地方以后,又更强的行动能力的地方政府会像土地财政下折腾房地产一样,折腾出一个“主要靠消费支撑”的新型经济模式,长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1994年的那场分税改革,虽然有助于后来中国各种突飞猛进的基础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各类项目投入。但那场税改下放事权、上收财权,二者的不匹配使多地入不敷出,维持运转,需仰赖中央财政的支付转移。于是,当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的号角吹响,囊中羞涩的地方政府立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拓了新的搞钱路线,以“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模式,纷纷兴起了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从搞钱角度来讲,这条路线在过去很长时间都基本上是成功的。只是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它推高了中国地价与房价,在很大程度上挤压消费,让“消费型社会”迟迟不能到来;且疫后房地产一蹶不振,同样让土地财政迎来衰败,终于将中国经济带入深渊。
在消费税主要由生产环节征收的现状下,烟草生产大省云南、湖南和湖北,以及白酒生产大省贵州,只需要负责生产,就能坐拥大笔消费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光是一个贵州茅台,2021年就为贵州贡献了120亿的消费税。但改革后,缴税主体将会从本地的厂商变成散落在各地的零售商,受益者也从生产大省变为消费大省。光大证券采用2023年消费税基数测算发现,假定烟酒等消费税,央地各分成50%,成品油为央地八二分,小汽车由地方100%分成,预计地方税收增加超过7000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收入约6个百分点。虽然还不能完全补足“土地财政”的缺口,但也不失为一个救急良策。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可能有助于调整地方政府激励、改变此前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消费”的情况,让地方政府至少能。如成品油税率的上调或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汽车消费税部分划归地方政府,或有助于各地改善基础设施及用车环境从而提升汽车保有量,破除部分较为低效的限行限购措施。或者像酒类这块,2001年“从量计税”的白酒消费税,推动了白酒的行业格局,推动行业走向“高端化”,而如果酒类消费税税率调整、且征收环节后移,则可能反而对出厂和批发/零售环节价差较小的子品类的影响相对更小。诚然,供给受限、稀缺性较高的高端白酒品牌溢价较高,转嫁消费税的能力也更强,受消费税改革的直接影响可能较小。而成品油和汽车方面的税收,反正中国现在有严重过剩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给燃油和传统油车加税,则可能有利于新能源车的销售,至少能挽回一些丢进过剩产能里去的真金白银,收回来一部分成本。
但说实话,即使地方政府特别想促进消费,但“增加只涵盖15类商品的消费税”这一动机可能的确会让地方政府略微关心一下自己地盘上人民的消费意愿。但就靠烟酒成品油这些东西,能搞出多少对消费的有效刺激,这听起来感觉还是想象的步子迈的太大了一点。更何况这些被国家高度垄断控制的或者价格弹性很低的商品,比起转弯抹角地试图强化人民消费能力来增加这块收入,地方政府还是更愿意在这里加大征税力度现实一点。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本身的作用本来就不是很大。现在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不敢消费,不论是看透了政策翻脸如翻书的富裕阶层,背着跌成负资产的房贷却还要死撑的中产,还是工作机会比地方财政还惨淡的年轻人和普通劳工,大家不是实在没钱,就是害怕随时没钱。中国现在可能最需要的向人民发钱,向大家表示国家还真心关心人民有没有钱。或者,想办法尽量出钱化解居民部门的债务而不是继续放水基建同时让屁民继续扛鼎。要真想解决中国的消费不足问题,那必须要首先解决中国分配结构中居民部门严重弱势的问题,而这种层级的改革,就不是地方政府这个层面能解决的了的了。但天降伟人死死按住自己的钱袋子不放,大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讨论一下一些看起来不靠谱的可能性罢了。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子朝下周与您继续相约中国最钱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