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被众人追打是当地习俗?别借传统之名掩饰陋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9月12日 16点13分 PT
  返回列表
84084 阅读
11 评论
极目新闻

近日,一段网传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穿着新郎服的男子在居民小区内刚打开婚车车门,就被一群男子拿着疑似棍状物体一路追打。穿新娘服的女子无助地跟在他身后,试图护住他。如此野蛮混乱的场景,和婚礼应有的喜庆氛围毫不相符,让人深感震惊。

该视频被一些网络媒体转发,声称这是黑龙江佳木斯市当地的结婚习俗:“不打新娘只打新郎,打得越激烈越喜庆。”不少网友指责这种行为是恶俗婚闹,应该文明婚庆。还有网友对于佳木斯是否有这样的习俗表示了怀疑。

对此,佳木斯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表示,据他了解佳木斯市没有这样的习俗,判断不是发生在佳木斯。(据9月12日纵览新闻)

网传视频截图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一群人拿着棍子追着别人打,是何其暴戾粗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更可能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触犯法律的底线。将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结婚习俗,堪称无理荒谬,所谓“打得越激烈越喜庆”的说法,根本没有任何的历史、社会、文化依据,这不过就是一些人借着所谓的“规矩”之名,在发泄个人阴暗的私欲罢了。

这种既涉嫌违法又极度恶俗的群体行为,即便有人跟风,成为陋习,也应及时制止,早日摒弃。更何况,网络上很多这种所谓“习俗”都是编造出来的,压根不是当地形成已久并一直传承的日常风俗,而是为了掩饰丑陋粗暴之举,或是纯粹为了引发争议吸引眼球,而编出来的借口。对于这种张口就来,什么垃圾都往“民俗”这个筐里装的造谣传谣之举,也应有力遏制,从严追责。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婚庆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网络上仍会时不时爆出这种令人瞠目结舌,不忍卒视的婚闹事件,让人看到“世界的参差”。

2013年,山西省清徐县西营村村民李瑞佳在婚礼当天遭到四名伴郎的暴力殴打,婚后不久便因伤重不治身亡。案件曾震惊全国,施暴者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023年,山东临沂一对新人结婚时,多名婚闹者叠罗汉将新娘新郎压在身底,强行拉扯触摸新娘,导致现场一片混乱,当地政府也出面介入处理。还有一些婚礼中,新郎、伴郎甚至新娘被强制穿戴有伤风化的服饰或进行不雅表演。这种明显违背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肆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婚闹陋习,根本上就跟“传统习俗”“地方特色”没有任何关系,纯属扯虎皮拉大旗,抛弃素质,胡作非为,甚至侮辱和猥亵他人,真的不能再有一丝一毫地纵容,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为了给违法暴力行为披上合理的外衣,不惜编造所谓的“习俗”来文过饰非,这种行为不但显得愚昧无知,而且是对民俗的污名化,给地方文化泼脏水。

真正的民俗是最贴切民众身心和生活的传统生活方式,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文化瑰宝,而不是被用来掩盖丑陋行径的幌子。那些破坏秩序,践踏公德,拒绝文明,伤害他人的婚闹之举,映射出人性的自私和粗鄙,挤占了文明和进步的生长空间,是破坏性极大的陋习,必须要连根拔起,彻底清除。

虽然目前佳木斯市文明办回应称,这不是当地的事情,但目前视频已经造成了广泛的舆论影响,相关部门应积极调查此事,究竟事发何时何地,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后续是如何处理的,都应该有个说法,给痛恨低俗婚闹,呼吁文明新风的广大网友一个交代。

传统民俗不是暴力陋习的光鲜“画皮”,不能用来掩盖和粉饰不良行径,婚礼本应是新人们接受祝福、分享幸福的场合,更不应成为低俗、恶俗甚至违法行为的温床。希望各地能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做好宣传引导、执法纠正、教育引导的相关工作,呼吁社会各界一起来抵制恶俗婚闹,倡导文明婚庆新风尚,让婚礼回归欢乐、温馨和庄重,成为人生中难忘的美好时刻。

知音难寻
1 楼
恶习早该改了
知音难寻
2 楼
恶习早该改了
樱桃儿熟了
3 楼
从这点来看,中国的这些底层垃圾还不如黑非洲的新石器社会,太低级野蛮了。
独孤浪子atom
4 楼
我在东北生活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个风俗。
d
daniexu
5 楼
打新郎算好的了,有些地方轮新娘。
i
iori_fkc
6 楼
很正常,东北这种荒蛮之地有这样的风俗不奇怪,没有出现新朗新娘伴郎伴娘群奸群宿已经足够文明了
p
ppplu
7 楼
北方某省的乡下,新郎脸上被抹上一道道的红颜色。
E
Edmondon
8 楼
SB愚昧陋习都应该废除,还有死人要搞那么一套,也是恶心至极,基层政府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百川雲
9 楼
愚昧無知!恐怕是借口吧
吃斋念佛大灰狼
10 楼
趁机泻私愤。
b
bk59
11 楼
但凡你说的能上新闻,当地政府都会说没有这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