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找你麻烦!为什么印度一直都在“坑外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5日 7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7160 阅读
17 评论
南风窗

差不多9月份开始,印度又对外商发动了“查税”行动。

在印度遇到“查税”,对外资企业来说,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是一种周期性麻烦。一些国际投资者开始困惑:为什么印度一直都在“坑外企”,他们不需要外资吗?

除中国企业外,日韩和西方跨国公司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麻烦。有人打趣说,印度“坑外企”是一视同仁的,管你东方西方。

在一个国家投资,除了研究它的经济现状,也必须研究它的经济传统。如果研究印度,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国家其实一直都有“反外资”的传统。

独立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一直都有隐秘的对外资的排斥潮流。和日韩等东亚经济体不同,印度人对西方的外资,从来都没有“美颜滤镜”。这一点很有意思。

上世纪50年代末,印度和南斯拉夫一起推动了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印度在美苏争霸的时代,左右逢源。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印度其实已经吸引了一些西方资本。但即便西方给了它相对友好的国际环境,印度的制造业始终发展不起来。

要知道,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头讨好”的时代,也是东亚制造业迅速爆发的时代。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这个时间段,日本和韩国先后崛起为工业强国。那么,为什么印度没有同样抓住历史的机遇?

原因有很多,比如基础设施不行,比如种姓制度带来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社会上普遍缺乏东亚人那种奋斗改变命运的文化。这些都对,但不是根本。印度的根本问题是它的工业发展选择了进口替代,而不是像东亚那样勇敢地选择出口导向的路。

印度工厂 / 视觉中国

在二战之后,后发经济体的工业发展之路不外乎就这两条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所谓进口替代,即通过关税等限制措施,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保护国内企业,让后者有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通过金融、土地等要素的支持,大力发展国内产业,最终替代外国产品,发展出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

出口导向则是另一条路,即一个经济体选择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化,和西方双向开放市场,不怕外国产品,自己则先发展低端出口产业,然后再转型升级,走向制造业的高端环节。

有意思的是,选择进口替代的经济体都失败了,比如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和印度,而选择出口导向的都成功了,比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也是选择了出口导向,而不是进口替代。

显然,不同后发经济体之间的不同命运已经证明,进口替代往往导致对国内落后产能的过度保护,并引发大量的政商灰色交易和腐败问题。相反,出口导向先用市场换资金和技术,在开放自由竞争的全球市场,一个经济体反而可以真正地找到自己的禀赋优势,发展出优势产业。

可以这样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在70余年的时间里,印度一直都没有完全隔绝于西方工业资本,但这个国家却并没有在这么长的时间通道中抓住机遇,发展出强大的制造业。而在同一时期的东亚,很多经济体却通过彻底融入全球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制造业奇迹。

实际上,当一个经济体忽视自身发展阶段的现实,过度强调进口替代,营造经济上的民族自豪感的背后,很可能是某些领域的民粹主义在作怪。而这种潮流在政客对权力和选票长期操控中,往往会被强化和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政治经济的传统,最终阻碍发展。

这是印度过去的教训。对很多后发经济体来说,对此不能放松警惕。

吃货百分百
1 楼
印度和中国是一家 [1评]
M
Meller
2 楼
恶臭的阿三就一笑话,搞不懂为什么要和阿三打交道。
d
diefirebrigade
3 楼
之前的杨四眼跟外交部还有社科院那群衙门里的蛀虫咋没对投资阿三的企业避坑提醒,简直失职该严厉追究责任!
龙起卷
4 楼
外企坟场 名符其实
学术大湿
5 楼
如果真是周期性的查税,那倒也没什么了。你掌握好他的规律,提前做好应对就是了。实在不行撤出印度也可以。怕就怕习猪头这种干什么事都拍脑袋做决定、想到一出是一出、看谁不爽就整谁、一天锤爆一个行业、干啥啥烂尾、天天换官员跟过家家一样...
r
rootrootroot
6 楼
自己也发现是周期性的了,真是后知后觉
金三
7 楼
坑外企,也不去中国,急死你中国大外宣,哈哈哈。
p
pk6034
8 楼
比起坑外企印度只能当二哥
b
billgatetan
9 楼
印度赚钱印度政府花!一分都别想带回家
中立
10 楼
台独巴子与狗粮不得好死,死有余辜。
樱桃儿熟了
11 楼
不要再不要脸地一味讲印度坑外企了。 印度主要就是坑中企,醒醒吧!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小米的雷大傻逼,乡镇企业VIVO, OPPO 等,为了钱,把产业链也办到印度之后,结果被关门打狗。
p
pickyone
12 楼
中国的发展,靠的是替外企打工赚外汇,然后进口设备技术等等,然后赚取更多的外汇,靠这种循环积累搞成的。 阿三比较特殊。他发展需要的外汇,绝大多数是靠海外印度人汇款,以及大量在海外当苦力的印度人汇款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每年都出现大量贸易逆差,但是印度的外汇似乎永远用不完的原因。 印度以前的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行。中国的成功给他们胆量了,觉得既然中国行,自己肯定也行。因为印度东北部都是黄种人,而这些黄种人在印度的地位很低,基本等同于落后野蛮的同义词。既然野蛮人都可以干起来,阿三更是觉得自己肯定也能搞出来。
w
wywfwywf
13 楼
这文章说的是南印度还是北印度?
郝大爺
14 楼
印象深刻的往事,80年代,我到印尼和泰國訪友,湊巧的,兩國都有友人向我發問:"同時遇上眼鏡蛇和印度人,先打死那一個?",我回答是眼鏡蛇,他們說:錯,必須是印度人!
火星滚滚
15 楼
有无数中企前赴后继的去送S。
崩世光景
16 楼
这脑回路,现在西方国家一堆阿三,都打死?
a
archangel999
17 楼
这是刻在骨子里基因里的,没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