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1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欢迎安倍晋三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习近平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今年6月,我同首相先生在大阪会晤,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未来。当前,中日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日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强政治引领,推动中日关系再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我们保持从容不迫的战略定力,越需要我们具备登高望远的全局视野。运筹新时代的中日关系,首先需要明确战略共识。应坚持以全球大视野思考和谋划两国关系,坚持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构建携手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格局。这应该成为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的共同战略指引。双方要把握正确方向,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重大敏感问题,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这是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双方应该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本着“化竞争为协调”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1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指出,双方要拓展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积极培育双向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创新环境,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要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青少年双向交流,扩大地方友城合作,相互支持对方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夯实两国人民友好的民心基础。要增进安全互信,更加积极地构建建设性安全关系。要展现国际担当,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安倍晋三表示,今年日中两国之间保持频繁高层交往,增进了相互理解。日中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于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日方高度重视并期待习近平主席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日方愿同中方密切沟通,确保访问圆满成功,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日方希望双方继续扩大经贸、投资、创新、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务实合作。日方愿同中方积极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就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
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中日首脑会晤 安倍:极其重视习近平明年春季访日
北京时间12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极其重视习近平2020年访日
日本共同社12月23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3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就习近平2020年春天作为国宾访日表示:“对此极其重视。希望为建立符合日中新时代的关系而合作推进准备工作。”
习近平表示,希望与安倍晋三保持密切沟通,将中日关系推上新阶段。
安倍晋三此次访华的目的是出席中日韩首脑峰会,峰会将于24日在成都举行,中方将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峰会。
2019年6月份的时候,习近平赴日参加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并同安倍晋三举行了会晤。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当时报道称,安倍晋三代表日本政府邀请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原则接受邀请。
《日经亚洲评论》12月7日报道称,中日高级官员12月6日讨论了习近平2020年4月访日一事,这是两国首次提到这次访问的具体月份。
习近平谈发展新时代的中日关系
针对这次会晤,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报道称,习近平欢迎安倍晋三访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习近平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今年6月,我同首相先生在大阪会晤,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未来。”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坚持以全球大视野思考和谋划两国关系。双方要把握正确方向,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重大敏感问题,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这是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双方应该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本着“化竞争为协调”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习近平指出,双方要拓展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
报道称,安倍晋三表示,日方高度重视并期待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日方愿同中方密切沟通,确保访问圆满成功,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
中日韩领导人北京会谈 借四个议题寻求共同利益
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安倍晋三。
在西方世界进入圣诞假日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分别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
周二(24日)二人将在四川成都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共同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三国长期受历史遗留问题困扰,近年关系时有反复。学者称,由于区域贸易摩擦及朝鲜半岛核问题悬而未决,三国领导人此次无疑希望通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寻找机会打破各自双边关系的僵局。
习近平会见安倍
安倍晋三上一次与习近平会谈是在今年6月的东京,而其上一次前往中国是2018年10月。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日关系已经“重回正轨”。
双方还确认,习近平将于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相比于因贸易争端而受影响的日韩与“萨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受累的中韩关系,中日间的热度明显高不少。
23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安倍晋三,表示希望中日关系“再上新台阶”。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消息,习近平强调中日应该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化竞争为协调”,并推进在“一带一路”等方面的合作。
香港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张泊汇表示,中日关系的改善取决于多种因素。“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这是日本没法回避的,”他说。“再加上特朗普经常批评盟友,让他们对美国的防务承诺信心下降,在贸易和防卫上都让日本感到不安,使得日本必须要多方下注”。
习近平2020年会访韩吗?
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文在寅。韩国媒体报道称,两人23日会谈持续55分钟,超出原计划的30分钟。
中韩关系自2016年以来一直因为“萨德”(THADD)问题没有太大起色。文在寅上台后虽然在2017年底短暂访华释出善意,但中国非官方的“限韩令”仍然一直是两国合作的一道阴影。
这次文在寅与习近平的会谈对中韩关系缓和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称,两人23日会谈持续55分钟,超出原计划的30分钟。
《东亚日报》称,文在寅在会上正式邀请习近平在明年访韩,表示“就像中国梦为韩国带来机会一样,希望韩国梦也会为中国带来帮助”。而在中国头疼的新疆、香港问题上,中国的新华社报道称,成长在韩国民主化运动时代的文在寅表示,两个问题都是“中国的内政”,理解中方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
中国官方媒体没有报道文在寅邀请习近平访韩的内容,但整体口径较为积极。新华社称习近平表示,中国和韩国都是世界上“有分量、有影响的重要国家”,过去两年多两国保持稳定合作的大方向,今后应深化并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披露的谈话内容没有涉及“萨德”问题,重在强调共同利益。张泊汇认为,中国已经不再奢求韩国放弃“萨德”。“现在中美关系走向对抗,中国绝对想跟韩国尽量维持友好合作关系,”他说。
韩国釜庆大学中国学教授徐畅培认为,习近平访韩之前双方仍有很多障碍需要解决。“过去中国展现的姿态很多时候是让韩国先低头,”他说。“不论是萨德问题,还是在东北亚合作或者韩美日同盟问题上韩国的立场,如果在这些问题上韩国没有梳理好自己的立场,(习近平明年访韩)应该不会那么容易促成。”
经贸合作
中日韩均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贸易战影响严重。张泊汇表示,在三国与他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日韩的“共同利益在上升”。
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进行多年,但至今没有成果。分析认为,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各方之间经济互补性强,但中日韩三者之间一直没有找到共同基础。
24日的三国领导人会谈上,经贸合作问题预计将是重要议题。张泊汇称,特朗普时代的对外政策是三者推动自由贸易谈判的最大动力。
“现在旧的世界秩序在崩盘,”他说。“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与美国进入对抗;日韩是冷战后自由主义秩序的很大受益者,现在这些似乎在崩塌,他们都感到不安,这是三个东亚国家在三方合作机制倾注更大力度的最大基础。”
徐畅培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经济问题磋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显著进展,领导人的意志在这时会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这次会谈中三国领导人表现出明显意愿,相信谈判进程也会随之加快。
除自由贸易协定外,中国此次预计也将寻求日韩支持自己主张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朝核问题
自特朗普与金正恩2月在河内会面后,朝鲜核问题谈判没有明显进展。
朝核问题是中日韩三国绕不开的议题。伴随朝鲜原本设置的年底谈判期限即将到期,半岛局势有进一步升级可能。
在今年朝美越南峰会不欢而散后,朝核谈判一直缺乏进展。近来朝鲜多次进行发射试验,警告美国对其的批评会带来沉重代价。
在朝美谈判过程中,韩国一直积极主张承担斡旋者角色,但在“特金会”谈判破裂后,韩国在促进美朝对话方面也没有更多办法。
有迹象显示,中国认为现在是在朝核问题上发挥更多作用的时机。上周北京与俄罗斯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共同提议,解除对朝部分制裁,以打破目前对话僵局。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要宣示自己对朝鲜问题的影响力,”徐畅培说。“朝核问题上中国的影响力比其他国家更大,这次峰会是中国向日韩美宣示对朝影响力的重要机会。”
他认为,中日韩三国在经贸合作等方面虽有意向,但由于现实障碍太多,预计此次会谈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朝核问题是三国唯一可以共同发声且有明显成果的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1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欢迎安倍晋三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习近平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今年6月,我同首相先生在大阪会晤,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未来。当前,中日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日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强政治引领,推动中日关系再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我们保持从容不迫的战略定力,越需要我们具备登高望远的全局视野。运筹新时代的中日关系,首先需要明确战略共识。应坚持以全球大视野思考和谋划两国关系,坚持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构建携手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格局。这应该成为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的共同战略指引。双方要把握正确方向,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重大敏感问题,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这是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双方应该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本着“化竞争为协调”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1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指出,双方要拓展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积极培育双向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创新环境,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要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青少年双向交流,扩大地方友城合作,相互支持对方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夯实两国人民友好的民心基础。要增进安全互信,更加积极地构建建设性安全关系。要展现国际担当,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安倍晋三表示,今年日中两国之间保持频繁高层交往,增进了相互理解。日中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于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日方高度重视并期待习近平主席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日方愿同中方密切沟通,确保访问圆满成功,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日方希望双方继续扩大经贸、投资、创新、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务实合作。日方愿同中方积极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就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
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中日首脑会晤 安倍:极其重视习近平明年春季访日
北京时间12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极其重视习近平2020年访日
日本共同社12月23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3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就习近平2020年春天作为国宾访日表示:“对此极其重视。希望为建立符合日中新时代的关系而合作推进准备工作。”
习近平表示,希望与安倍晋三保持密切沟通,将中日关系推上新阶段。
安倍晋三此次访华的目的是出席中日韩首脑峰会,峰会将于24日在成都举行,中方将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峰会。
2019年6月份的时候,习近平赴日参加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并同安倍晋三举行了会晤。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当时报道称,安倍晋三代表日本政府邀请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原则接受邀请。
《日经亚洲评论》12月7日报道称,中日高级官员12月6日讨论了习近平2020年4月访日一事,这是两国首次提到这次访问的具体月份。
习近平谈发展新时代的中日关系
针对这次会晤,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报道称,习近平欢迎安倍晋三访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习近平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今年6月,我同首相先生在大阪会晤,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未来。”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坚持以全球大视野思考和谋划两国关系。双方要把握正确方向,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重大敏感问题,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这是双方发展新时代中日关系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双方应该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本着“化竞争为协调”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习近平指出,双方要拓展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
报道称,安倍晋三表示,日方高度重视并期待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日方愿同中方密切沟通,确保访问圆满成功,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
中日韩领导人北京会谈 借四个议题寻求共同利益
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安倍晋三。
在西方世界进入圣诞假日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分别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
周二(24日)二人将在四川成都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共同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三国长期受历史遗留问题困扰,近年关系时有反复。学者称,由于区域贸易摩擦及朝鲜半岛核问题悬而未决,三国领导人此次无疑希望通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寻找机会打破各自双边关系的僵局。
习近平会见安倍
安倍晋三上一次与习近平会谈是在今年6月的东京,而其上一次前往中国是2018年10月。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日关系已经“重回正轨”。
双方还确认,习近平将于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相比于因贸易争端而受影响的日韩与“萨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受累的中韩关系,中日间的热度明显高不少。
23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安倍晋三,表示希望中日关系“再上新台阶”。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消息,习近平强调中日应该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化竞争为协调”,并推进在“一带一路”等方面的合作。
香港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张泊汇表示,中日关系的改善取决于多种因素。“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这是日本没法回避的,”他说。“再加上特朗普经常批评盟友,让他们对美国的防务承诺信心下降,在贸易和防卫上都让日本感到不安,使得日本必须要多方下注”。
习近平2020年会访韩吗?
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文在寅。韩国媒体报道称,两人23日会谈持续55分钟,超出原计划的30分钟。
中韩关系自2016年以来一直因为“萨德”(THADD)问题没有太大起色。文在寅上台后虽然在2017年底短暂访华释出善意,但中国非官方的“限韩令”仍然一直是两国合作的一道阴影。
这次文在寅与习近平的会谈对中韩关系缓和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称,两人23日会谈持续55分钟,超出原计划的30分钟。
《东亚日报》称,文在寅在会上正式邀请习近平在明年访韩,表示“就像中国梦为韩国带来机会一样,希望韩国梦也会为中国带来帮助”。而在中国头疼的新疆、香港问题上,中国的新华社报道称,成长在韩国民主化运动时代的文在寅表示,两个问题都是“中国的内政”,理解中方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
中国官方媒体没有报道文在寅邀请习近平访韩的内容,但整体口径较为积极。新华社称习近平表示,中国和韩国都是世界上“有分量、有影响的重要国家”,过去两年多两国保持稳定合作的大方向,今后应深化并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披露的谈话内容没有涉及“萨德”问题,重在强调共同利益。张泊汇认为,中国已经不再奢求韩国放弃“萨德”。“现在中美关系走向对抗,中国绝对想跟韩国尽量维持友好合作关系,”他说。
韩国釜庆大学中国学教授徐畅培认为,习近平访韩之前双方仍有很多障碍需要解决。“过去中国展现的姿态很多时候是让韩国先低头,”他说。“不论是萨德问题,还是在东北亚合作或者韩美日同盟问题上韩国的立场,如果在这些问题上韩国没有梳理好自己的立场,(习近平明年访韩)应该不会那么容易促成。”
经贸合作
中日韩均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贸易战影响严重。张泊汇表示,在三国与他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日韩的“共同利益在上升”。
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进行多年,但至今没有成果。分析认为,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各方之间经济互补性强,但中日韩三者之间一直没有找到共同基础。
24日的三国领导人会谈上,经贸合作问题预计将是重要议题。张泊汇称,特朗普时代的对外政策是三者推动自由贸易谈判的最大动力。
“现在旧的世界秩序在崩盘,”他说。“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与美国进入对抗;日韩是冷战后自由主义秩序的很大受益者,现在这些似乎在崩塌,他们都感到不安,这是三个东亚国家在三方合作机制倾注更大力度的最大基础。”
徐畅培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经济问题磋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显著进展,领导人的意志在这时会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这次会谈中三国领导人表现出明显意愿,相信谈判进程也会随之加快。
除自由贸易协定外,中国此次预计也将寻求日韩支持自己主张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朝核问题
自特朗普与金正恩2月在河内会面后,朝鲜核问题谈判没有明显进展。
朝核问题是中日韩三国绕不开的议题。伴随朝鲜原本设置的年底谈判期限即将到期,半岛局势有进一步升级可能。
在今年朝美越南峰会不欢而散后,朝核谈判一直缺乏进展。近来朝鲜多次进行发射试验,警告美国对其的批评会带来沉重代价。
在朝美谈判过程中,韩国一直积极主张承担斡旋者角色,但在“特金会”谈判破裂后,韩国在促进美朝对话方面也没有更多办法。
有迹象显示,中国认为现在是在朝核问题上发挥更多作用的时机。上周北京与俄罗斯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共同提议,解除对朝部分制裁,以打破目前对话僵局。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要宣示自己对朝鲜问题的影响力,”徐畅培说。“朝核问题上中国的影响力比其他国家更大,这次峰会是中国向日韩美宣示对朝影响力的重要机会。”
他认为,中日韩三国在经贸合作等方面虽有意向,但由于现实障碍太多,预计此次会谈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朝核问题是三国唯一可以共同发声且有明显成果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