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超标27倍的“衣服”曝光:这是人干的事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18日 19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68098 阅读
9 评论
正经婶儿

原本一勺三花淡奶就让人够焦虑的了。昨天我又刷到一个坏消息——

我们穿的衣服,特别是女装,也是科技和毒物做出来的。

从“病从口入”的食物到“肌肤之亲”的衣服,“吃多了倒沫子,穿多了也倒沫子啊,姐们儿!”

最可怕的还是,服装的“毒”已经不是单纯“搞添加”了,它是可以直接改变人的DNA结构的。

1

10月10日,有媒体发布了一则《关于衣物抽检时发现致癌物》的新闻。

说的是在检测过程中,抽检到了深圳市安若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时尚女装、东莞市曼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牛仔马甲。

然后发现这两家企业的衣服,“联苯胺”超标严重。

这里先科普一下什么是“联苯胺”。

这个东西是偶氮染料的一种,但不是染料,通常是作为原材料,和其他芳香环系统一块作为发色体使用。

当然化学概念比较复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可以笼统把它理解成一种“染料”。

而当这种染料分解后,会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可以导致人体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长期下去,轻者会出现头疼、恶心、失眠,重者则会诱发癌症等恶性疾病。

比如膀胱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而且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

对于“联苯胺”,数值标准一向是非常严格的,不得超过20毫克每千克。

但其实,这些年市场已经在淘汰这种化合物。

国标也早就规定,威胁人体健康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被禁止在服装中检出。

结果没想到这次抽检的女装,含量高达540毫克每千克,超标了足足27倍。

另一个牛仔马甲含量30,也是超标严重。

别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写具体牌子,企业负责人被判多少年。

出事后人家已经连夜注销企业跑路了......

都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说是公开投毒都不为过,而且害得不止一个人。

做这些毒服装本身就是浪费布料,然后工厂后续清洗排污,容易污染水资源。

进而工厂周遭土地被破坏、工人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

更别说和联苯胺一块出现的,往往还有一个令人胆寒的物质——甲醛。

举个例子,牛仔裤都爱穿吧。

刚刚做好的牛仔裤一般是纯蓝或纯黑,它就需要添加很多化学物质,还需要用甲醛来提高染色度和平整度。

然后不断的水洗漂白,才能呈现出最终的色彩。

有数据就说,一条“毒”牛仔裤,需要用掉3480升水来遮盖“罪行”。

这可是一个成年人近五年的饮水量啊,就这,化学物质根本都洗不干净,最多除个异味。

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服饰厂的工人们。

他们因为常年直接接触有毒化学原料,患膀胱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61倍。

再加上小作坊内的恶劣环境,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患上尘肺病。

而这还只是服装产业的冰山一角。

过去几年,我们早已见证过太多太多刺破底线的服装安全事件。

比如去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对95批次袜子进行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经有16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6.8%!

其中一些已经上架电商和直播平台销售的袜子,部分存在可分解致癌的芳香胺染料含量超标问题。

2019年,长三角多个学生服抽检不合格,其中一款被检出含有芳香胺。学生的衣服都保证不了质量了。

2005年,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了来自珠三角的20家企业主动送检的1051份样品。结果发现有些样品中含有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超标,最严重者超标达190倍。

还有新闻曾报道,一女孩穿了新买的牛仔裤后,双腿起了大面积的红疹。经过多家医院诊断后,怀疑是牛仔裤残留染料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很多大牌服装也是美丽与危险同在。2019年年末,上海市监管部门抽查发现包括蔻驰、Boy London、奈伊茜等多家知名服装品牌都存在不合格现象。

2016年,一篇《你买的每件衣服都是沾满血迹的罪证|真实故事》提到ZARA曝违规使用了偶氮等有毒染料。2016年,爱马仕棉麻衬衫中同样被检出甲醛超标。

2019年GAP因安全问题主动召回婴幼儿T恤。因为那款衣服胸前的印花,邻苯二甲酸二异壬脂含量超标,会对婴儿生殖健康造成损害,严重的影响性别发育。

或许,我们挑选的这几个例子,有点引发焦虑,矫枉过正了。毕竟大多时候,只要剂量添加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衣服其实都是安全的。甚至有些衣服如果没有添加剂就没办法制作。

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担惊受怕。归根究底,还是部分商家目无法纪、以次充好的行为透支了这份信任。他们把我们的食品、服装、玩具变成了试验场。就像《时尚的受害者》中的一句话:“它们曾陪伴主人一世,毒素已深入每一根纤维……时尚的生命很短,毒素的生命很长。”衣服还在呢,人穿没了。

那么问题来了,食品方面还能看看辛吉飞打假,服装又要该怎么反套路呢?事实上,还真的没什么好办法。

它里面添加那些化学东西辛吉飞都复制不出来,只有非常专业的实验室才能检出。而且就像辛吉飞也只不过是向大家揭露了这些添加剂的用途那样,真正的“科技”使用范围很广,防不胜防。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就是闻一闻,看一看,问一问.......要是有发霉之类的味道,说明衣服质量可能有问题。不过,实体店的衣服都经过清洗处理,芳香胺还是无色无味....并不能那么容易闻出来异味。所以就要看标签,就是这个东西——

大家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看,但上面有很多保命的细节。

它上面的洗涤标识是必须按照洗涤、晾晒、熨烫等顺序来标注的。如果衣服吊牌上没有洗涤说明,或是洗涤说明顺序标注不正确。那么就很有可能不是正规厂家生产,建议不要购买。

然后再看安全类别,服装一般分为A类、B类、C类。A类——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B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我们在选择贴身衣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A类或者B类的产品。

没有标明安全类别的衣服千万不要买。

另外,联苯胺本质是偶氮染料,而常用的偶氮染料又数红色系最多。也就是说,红色系的衣服,含有致癌物质的几率更多一些。当然,这个话仅仅是从实验逻辑上说的,但是深色衣服、图案花里胡哨的还是尽量小心吧。衣服的颜色越重,说明浸染的次数越多,毒素含量也就会越高。我看评论区很多人就都在说,一般卡其色衣服异味会重,就避个雷吧。

买内衣和婴幼儿衣物时也建议选择浅色的、带金属纽扣少的。

这种重金属,尤其是镉及二价阳离子,具有引发乳腺癌的潜在危险。

最后新买的衣服一定要先清洗,如果侵泡后水的颜色有变化,那就需要多次浸泡,以水质见清为准。

千万不要暴晒,有些衣服越晒挥发的越厉害。

也别觉得洗了就不是新衣服了,最起码先穿起一小时再说。

美丽的前提一定是健康。

再加一句,品牌信誉的前提也要安全和质量。

“超标的出不了厂,出厂的就是合格的”。

一个真正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会去按最低标准行事的。

而是会把消费者的健康摆在第一位,穷尽一切力气做人民需要的好产品。

所以,在衣服流入消费者手中前,希望这些企业能先做好预防性的检测和把控。

作为总是被蒙在鼓里买单的消费者,已经没有选择添加剂的自由了。

但至少让我们穿的再安全些,吃得再放心些吧。

l
lyy
1 楼
外网已愤怒到顶!美国造出新的冠状病毒,死亡率高达80% 2022-10-18 13:00:02 来源: 张牧之 浙江 举报 38 分享至 美国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突变株,这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和最致命的突变株。在波士顿大学工作的一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型 SARS-CoV-2,这种病毒会导致 COVID-19,比以前的任何毒株都更具毒性。 由此产生的病毒株与科学家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声称,通过将新冠病毒的高传播性Omicron变体与2020年初流行的毒株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 Covid-19变体,死亡率为80%。 [1评]
北美村夫
2 楼
下面的五毛可以用 睁着眼睛说瞎话!核酸做了吗?
简单人
3 楼
嘩眾取寵的混蛋文章。甲醛是溶解于水的,水裡有1%的甲醛的話,味道就會很刺鼻。假如一條牛仔褲第1次清洗,用水3升,洗下的甲醛濃度是1%,那麼第2次清洗下的就應該不超過這個濃度的1/10,所以第3次清洗的時候,濃度已經不超過1/10000。所以6次清洗以後已經是1/1億。12次清洗以後,不應該超過1/億億。12次,用水是36升。這個混蛋文章説用3840升才能洗淨。3840升可以洗大約1300次。 [1评]
f
frankyie1
4 楼
螂五国的一贯手法就是被揭露邪恶后,用造谣别人污蔑别人更坏。自己也不辩解,因为没什么可辩解的。更可笑的是螂五国螂五,自己是受害者,还拼命伸出舌头帮主子塞住屁眼,防止泄露,贱货。
a
abc868
5 楼
毒物超习思想标27倍的“衣服”曝光:这就是人大代表干的事!
小龙人他爹
6 楼
: 品牌牛仔裤的软广告
q
qwertyuiop5656
7 楼
良心大大的坏了。
b
biggen
8 楼
终于知道乔布斯死的原因了
笔明明
9 楼
辅料市场上 成份标水洗标随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