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1月30日开始咨询,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宣布对23条开始立法公众咨询时表示:第23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了。 REUTERS - LAM YIK
香港特首李家超一句话点出第23条立法遭港人反感的程度,星期二,他在宣布对23条开始立法公众咨询时表示:第23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也“等不起”,现在正是尽快“补短板”的机会。
为什么第23条等了26年没有推出,因为该法具有明确的限制港人自由,缩限香港高度自治地位的指向,所以在北京没有完全控制香港,香港拥有相对独立司法地位和舆论自由的阶段,第23条立法一直遭到强烈抵制。
在北京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香港国安法后,众多民主人士或逃亡,或被囚禁,民主社团或被解散或自行解散,自由媒体几乎荡然无存,有人指出,今天的香港,上街游行示威已形同中国大陆,“比上天还难”,北京扶植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可以按照北京的意旨行事了
第23条立法咨询文件共9个章节,涵盖叛国、叛乱、煽惑叛变、间谍和窃取国家机密等行为,把意图危害中国主权、统一或领土完整的武力威胁行为,视为“叛国”罪之一,对“叛国”意图知情不报也属违法。
23条立法咨询文件建议新增“境外干预”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活动”罪及“叛乱”罪,学者分析,23条重点是切断香港跟境外联系,让社会变得孤立封闭,而且相关罪行涉及的范围比香港国安法更广。
中央社援引中央研究院法律学者陈玉洁表示,从23条的立法时间点及咨询文件内容,立法重点是想把香港跟境外联系“切得一干二净”。她表示,香港实施国安法后,人权自由已大幅收紧,很多公民组织解散,港府仍旧立法就是有关方面觉得还没有办法控制“境外势力”,包括流亡海外港人仍对香港有影响力,23条立法后就能切断这些联系。她认为,这样会形成香港社会孤立、封闭,在意识形态上变得越来越像中国大陆。
海外流亡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对自由亚洲表示,《基本法》23条的建议,相对2003年严厉很多,存在大量模糊和灰色地带,特别关注“叛国”罪行的建议,日后可能支持台湾也属违法。他认为,新建议有很多陷阱,以“境外干预”罪为例,没有说清楚“境外势力”的定义,港人很容易误堕法网。
香港国安法2020年七月出台后,民主派遭大力镇压,香港民间社会鸦雀无声,社会分裂,人才大批流失,经济陷入困境。『经济学人』日前报道分析,随着香港人才流失,大批中国大陆人来填补,加之实施国安法,香港生活及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香港变得越来越不像是一座国际城市,而是变得中国化。
但是,香港特首李家超认为第23条立法可以拯救香港,他在宣布第23条立法咨询时称:希望可以尽快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将这个一直缠绕香港26年的问题写上句号,让香港可以尽早全神贯注,聚焦拼经济、拼发展,让市民分享更多经济红利。
一个被视为“东方明珠”,本已繁荣辉煌、享有高度自治的城市,如今人才大批流失,社会死气沉沉,以控制民间自由为指向的23条出笼后就能让港人心意回转,香港荣光重现?
至少,这是李家超的梦想。
港府将就23条立法设立“应变反驳队”,邓炳强任队长
据香港文汇网30日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周进行的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中提到,会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设立“应变反驳队”。香港特区立法会30日下午举行保安事务委员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联席会议,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透露自己担任“应变反驳队”队长。
报道称,立法会议员邓飞问到“应变反驳队”实际会如何操作时,邓炳强回应称,“本人就是队长”。邓炳强解释成立“应变反驳队”的原因,称如市民有误会只需要澄清,但如有人刻意散布虚假的资讯而去挑动市民情绪,则需要社会出来反驳。
报道提到,在上周进行的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中,李家超透露会设立“应变反驳队”。李家超表示,过去的经历显示,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上大肆进行抹黑歪曲宣传,相信在此次立法工作中会再次出现。“应变反驳队”将特别针对社交媒体作出反击,有信心在大家的共识及共同意愿下,可以将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尽快完成。
李家超30日宣布,特区政府即日起至2月28日开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咨询。据多家港媒报道,李家超在3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也“等不起”,现在正是尽快“补短板”的好时机,让香港可以尽早全神贯注,聚焦拼经济、拼发展。他同时强调,立法不是针对个别国家,香港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社会经历2019年港版‘颜色革命’,大家都明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国家安全风险是严重、真实、突如其来的,再加上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特区政府必须尽快修补这一块短板”,李家超表示,“早一日,风险少一日”。
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1月30日开始咨询,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宣布对23条开始立法公众咨询时表示:第23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了。 REUTERS - LAM YIK
香港特首李家超一句话点出第23条立法遭港人反感的程度,星期二,他在宣布对23条开始立法公众咨询时表示:第23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也“等不起”,现在正是尽快“补短板”的机会。
为什么第23条等了26年没有推出,因为该法具有明确的限制港人自由,缩限香港高度自治地位的指向,所以在北京没有完全控制香港,香港拥有相对独立司法地位和舆论自由的阶段,第23条立法一直遭到强烈抵制。
在北京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香港国安法后,众多民主人士或逃亡,或被囚禁,民主社团或被解散或自行解散,自由媒体几乎荡然无存,有人指出,今天的香港,上街游行示威已形同中国大陆,“比上天还难”,北京扶植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可以按照北京的意旨行事了
第23条立法咨询文件共9个章节,涵盖叛国、叛乱、煽惑叛变、间谍和窃取国家机密等行为,把意图危害中国主权、统一或领土完整的武力威胁行为,视为“叛国”罪之一,对“叛国”意图知情不报也属违法。
23条立法咨询文件建议新增“境外干预”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活动”罪及“叛乱”罪,学者分析,23条重点是切断香港跟境外联系,让社会变得孤立封闭,而且相关罪行涉及的范围比香港国安法更广。
中央社援引中央研究院法律学者陈玉洁表示,从23条的立法时间点及咨询文件内容,立法重点是想把香港跟境外联系“切得一干二净”。她表示,香港实施国安法后,人权自由已大幅收紧,很多公民组织解散,港府仍旧立法就是有关方面觉得还没有办法控制“境外势力”,包括流亡海外港人仍对香港有影响力,23条立法后就能切断这些联系。她认为,这样会形成香港社会孤立、封闭,在意识形态上变得越来越像中国大陆。
海外流亡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对自由亚洲表示,《基本法》23条的建议,相对2003年严厉很多,存在大量模糊和灰色地带,特别关注“叛国”罪行的建议,日后可能支持台湾也属违法。他认为,新建议有很多陷阱,以“境外干预”罪为例,没有说清楚“境外势力”的定义,港人很容易误堕法网。
香港国安法2020年七月出台后,民主派遭大力镇压,香港民间社会鸦雀无声,社会分裂,人才大批流失,经济陷入困境。『经济学人』日前报道分析,随着香港人才流失,大批中国大陆人来填补,加之实施国安法,香港生活及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香港变得越来越不像是一座国际城市,而是变得中国化。
但是,香港特首李家超认为第23条立法可以拯救香港,他在宣布第23条立法咨询时称:希望可以尽快完成第二十三条立法,将这个一直缠绕香港26年的问题写上句号,让香港可以尽早全神贯注,聚焦拼经济、拼发展,让市民分享更多经济红利。
一个被视为“东方明珠”,本已繁荣辉煌、享有高度自治的城市,如今人才大批流失,社会死气沉沉,以控制民间自由为指向的23条出笼后就能让港人心意回转,香港荣光重现?
至少,这是李家超的梦想。
港府将就23条立法设立“应变反驳队”,邓炳强任队长
据香港文汇网30日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周进行的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中提到,会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设立“应变反驳队”。香港特区立法会30日下午举行保安事务委员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联席会议,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透露自己担任“应变反驳队”队长。
报道称,立法会议员邓飞问到“应变反驳队”实际会如何操作时,邓炳强回应称,“本人就是队长”。邓炳强解释成立“应变反驳队”的原因,称如市民有误会只需要澄清,但如有人刻意散布虚假的资讯而去挑动市民情绪,则需要社会出来反驳。
报道提到,在上周进行的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中,李家超透露会设立“应变反驳队”。李家超表示,过去的经历显示,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上大肆进行抹黑歪曲宣传,相信在此次立法工作中会再次出现。“应变反驳队”将特别针对社交媒体作出反击,有信心在大家的共识及共同意愿下,可以将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尽快完成。
李家超30日宣布,特区政府即日起至2月28日开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公众咨询。据多家港媒报道,李家超在3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已经等了26年,不应该再等,香港“等不及”也“等不起”,现在正是尽快“补短板”的好时机,让香港可以尽早全神贯注,聚焦拼经济、拼发展。他同时强调,立法不是针对个别国家,香港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社会经历2019年港版‘颜色革命’,大家都明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国家安全风险是严重、真实、突如其来的,再加上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特区政府必须尽快修补这一块短板”,李家超表示,“早一日,风险少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