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日本京都,一桩看似荒唐却真实发生的事件把“文明旅游”这四个字又一次送上了风口浪尖。
一位来自中国的28岁男游客,在寺庙闭馆日仍执意翻墙而入,被发现后,日本警方以“建筑物侵入罪”将其逮捕。而更尴尬的是,他并非一人犯案——同行者至今下落不明,警方已展开追查。
这场以“探秘”为名的私闯,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跨国新闻闹剧。
【事件还原:闭馆日硬闯,住持报警“捉人”】
事发地为京都著名的爱宕念佛寺(又称“化野念佛寺”),是一个位于山林之间、静谧祥和的古老寺院,以其庄严的气场和神秘的石佛群像而闻名。
当天下午约3点,寺庙因例行休馆未对游客开放,院内本应空无一人。但寺内住持在巡视时意外听到人声,并从远处看见两名陌生人影在石佛间穿梭。惊觉异常后,住持立即报警。
京都警方赶到后,将其中一名中国男子当场控制并带走。面对警方询问,他坦率供认:“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真的很想看看里面。”
而他的那位“佛影同游者”,则在警察到场前已悄然逃离现场,目前警方正在调取监控追查其身份。
【翻进去的,是“日本最神秘寺庙”】
爱宕念佛寺并非普通景点,而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氛围的佛教古刹,建于平安时代(约1200年前),它最著名的莫过于寺内那约1200尊神态各异的“千罗汉”石像。
这些石佛多数表情生动,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鬼脸狰狞,也有哭笑难辨的奇异面容,风格极具日本传统宗教艺术之神秘、玄妙与幽默,被不少摄影师称为“灵魂捕手”。
因地理偏远、宣传不多,加上不常开放,爱宕念佛寺也被誉为“日本第一隐秘寺院”。不少旅游博主与“佛系旅行者”将这里视为京都最值得一访的冷门宝地。
也正因如此,这名中国游客可能不惜“翻墙冒险”,希望一睹真容。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日本的规则比风景还“硬核”。
【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日本,“建筑物侵入罪”并不轻视。根据《日本刑法》第130条,擅自进入他人管理场所者,最高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10万日元以下罚款。而一旦留下案底,后续再申请签证、入境甚至工作、留学都可能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警方处理此类案件并不会“网开一面”,尤其是外国人行为不当事件,往往从严执法,以维护本地治安秩序与社会形象。
据媒体回顾,近几年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2023年秋,一名欧美游客在北海道函馆闯入私人温泉区域拍照,遭旅馆报警并列入黑名单。
2022年,奈良公园一名游客为与鹿“互动”,竟喂其零食薯片,导致鹿群腹泻,事后引发日本网友强烈抗议。
2021年,数名游客夜闯伏见稻荷大社,为拍摄“无人鸟居”,触犯夜间封闭规定,事后被警方带走问讯。
【文明旅游,不该靠自觉维持】
这次“翻墙事件”其实并非单纯的任性,更暴露出部分游客心中的四个错误心理:
侥幸心理:觉得“进去看看没什么”,反正又不偷不抢;
法律无知:对日本法律法规一无所知,甚至不清楚“侵入”属于刑事犯罪;
盲目跟风:看了网红博主拍照打卡就模仿,但忽略他人可能是获批进入或特殊预约;
文化轻视:忽视了宗教场所的神圣性和文化庄严,仅将其当作拍照背景。
旅行的意义,是打开眼界,而不是突破底线。特别是在像日本这样高度讲究秩序与礼仪的国家,每一位游客都不只是旅人,更是一个“文化使者”。
【写在最后:请为风景留下体面,也给自己留点尊重】
我们理解旅途中的热情、冲动和好奇,也理解有些人“路过不想错过”的执念。但更重要的是明白:每一次旅游,既是欣赏他国的文化,也是展现自己的修养。
走出国门前,请将“文明”两个字,装进行李箱、写在日程表、记在心里。
别让一次任性的“翻墙”,让千年古寺的宁静变得尴尬,也别让一次鲁莽的行为,葬送了自己未来的旅行自由。
4月2日下午,日本京都,一桩看似荒唐却真实发生的事件把“文明旅游”这四个字又一次送上了风口浪尖。
一位来自中国的28岁男游客,在寺庙闭馆日仍执意翻墙而入,被发现后,日本警方以“建筑物侵入罪”将其逮捕。而更尴尬的是,他并非一人犯案——同行者至今下落不明,警方已展开追查。
这场以“探秘”为名的私闯,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跨国新闻闹剧。
【事件还原:闭馆日硬闯,住持报警“捉人”】
事发地为京都著名的爱宕念佛寺(又称“化野念佛寺”),是一个位于山林之间、静谧祥和的古老寺院,以其庄严的气场和神秘的石佛群像而闻名。
当天下午约3点,寺庙因例行休馆未对游客开放,院内本应空无一人。但寺内住持在巡视时意外听到人声,并从远处看见两名陌生人影在石佛间穿梭。惊觉异常后,住持立即报警。
京都警方赶到后,将其中一名中国男子当场控制并带走。面对警方询问,他坦率供认:“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真的很想看看里面。”
而他的那位“佛影同游者”,则在警察到场前已悄然逃离现场,目前警方正在调取监控追查其身份。
【翻进去的,是“日本最神秘寺庙”】
爱宕念佛寺并非普通景点,而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氛围的佛教古刹,建于平安时代(约1200年前),它最著名的莫过于寺内那约1200尊神态各异的“千罗汉”石像。
这些石佛多数表情生动,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鬼脸狰狞,也有哭笑难辨的奇异面容,风格极具日本传统宗教艺术之神秘、玄妙与幽默,被不少摄影师称为“灵魂捕手”。
因地理偏远、宣传不多,加上不常开放,爱宕念佛寺也被誉为“日本第一隐秘寺院”。不少旅游博主与“佛系旅行者”将这里视为京都最值得一访的冷门宝地。
也正因如此,这名中国游客可能不惜“翻墙冒险”,希望一睹真容。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日本的规则比风景还“硬核”。
【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日本,“建筑物侵入罪”并不轻视。根据《日本刑法》第130条,擅自进入他人管理场所者,最高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10万日元以下罚款。而一旦留下案底,后续再申请签证、入境甚至工作、留学都可能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警方处理此类案件并不会“网开一面”,尤其是外国人行为不当事件,往往从严执法,以维护本地治安秩序与社会形象。
据媒体回顾,近几年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2023年秋,一名欧美游客在北海道函馆闯入私人温泉区域拍照,遭旅馆报警并列入黑名单。
2022年,奈良公园一名游客为与鹿“互动”,竟喂其零食薯片,导致鹿群腹泻,事后引发日本网友强烈抗议。
2021年,数名游客夜闯伏见稻荷大社,为拍摄“无人鸟居”,触犯夜间封闭规定,事后被警方带走问讯。
【文明旅游,不该靠自觉维持】
这次“翻墙事件”其实并非单纯的任性,更暴露出部分游客心中的四个错误心理:
侥幸心理:觉得“进去看看没什么”,反正又不偷不抢;
法律无知:对日本法律法规一无所知,甚至不清楚“侵入”属于刑事犯罪;
盲目跟风:看了网红博主拍照打卡就模仿,但忽略他人可能是获批进入或特殊预约;
文化轻视:忽视了宗教场所的神圣性和文化庄严,仅将其当作拍照背景。
旅行的意义,是打开眼界,而不是突破底线。特别是在像日本这样高度讲究秩序与礼仪的国家,每一位游客都不只是旅人,更是一个“文化使者”。
【写在最后:请为风景留下体面,也给自己留点尊重】
我们理解旅途中的热情、冲动和好奇,也理解有些人“路过不想错过”的执念。但更重要的是明白:每一次旅游,既是欣赏他国的文化,也是展现自己的修养。
走出国门前,请将“文明”两个字,装进行李箱、写在日程表、记在心里。
别让一次任性的“翻墙”,让千年古寺的宁静变得尴尬,也别让一次鲁莽的行为,葬送了自己未来的旅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