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大学生 为什么幼稚得像个孩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12日 12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70052 阅读
28 评论
冰川思享号

如果“大学高中化”这个趋势不能够扭转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大学辅导员们赶赴衡水中学学习取经不是没有可能。若如此,将是中国大陆当代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幸。撰文丨任大刚

倒退一二十年,你一定会对如下场景目瞪口呆:

在一个招聘会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父亲正忙着填表,20来岁的儿子一言不发站在旁边看着。过了一会儿,男孩后面冒出两个女人,是他的妈妈和姐姐。妈妈拿着简历,姐姐背着书包、拿着水杯。父亲东张西望,问工作人员,儿子还有多长时间轮到?

这不是假想,而是《这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越来越难》这篇采访文章描写的最新场景。

如果留心一下,会发现近期围绕“大学高中化”这个热门话题的分话题,除了“社会化越来越难”,还包括:有的大学成立家委会、组建大学生家长群、大学生考试成绩通报家长,等等。

图/图虫创意

通过罗列这一系列现象,为我们刻画出的,是幼稚、懦弱、社恐、无担当、无责任感的新一代大学生群像。

如果这一群像有较高逼真度,那么,于学生而言,上这样的大学,与这样的大学生为伍,意义何在?对教授们来说,教出这样的学生,意义何在?

我当然希望这不是真切的群像,但这很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

01

“大学高中化”趋势从何而来

所谓“大学高中化”,是指中国大陆高校在教学和管理上,仍然延续中国大陆高中时候的主要做法:

其学习的目的,与高中刻苦学习的唯一目的是高考取得好成绩一样,大学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研究生考试一举通过。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也是一次“改命”的机会。与考研无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课程或兴趣爱好,一概弃之不顾,考上再说。

为了取得保送上研究生的名额,学生进大学伊始,就异常注重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了获取高分而熟读教材,分毫必争,大学知识教育应有的宽度和广度被有意放弃。

图/视频截图

像高中时候一样,家长深度插手学校管理。他们对远在远方求学且已届成年的子女并不放心,担心他们贪玩好耍荒废学业,担心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是否吃饱穿暖,他们仍将成年子女当成高中生,他们开始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成立家委会、家长群,互通各种信息,随时出面,为子女排忧解难。

学校为减少麻烦,减少与家长方面的冲突,不得不做出让步,也逐渐像管理未成年人一样,介入本该由学生自治的领域,如早晚自习、寝室卫生、出行安全等。

如果“大学高中化”这个趋势不能够扭转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辅导员们赶赴衡水中学学习取经不是没有可能。若如此,将是中国大陆当代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幸。

02

学历崇拜需要祛魅

2023年,全国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达474万,而200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只有459万。

这就好比2007年的大学毕业生,全参加2023年研究生考试都还不够,仍差了15万人。同时也说明,经过15年时光,研究生学历大幅贬值。

是不是当年只需要本科学历的工作,如今必须要研究生水平才能胜任?又或者,产业升级翻天覆地,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到了大多数本科生无从着手?

非也。任何人都能看出:大规模扩招,使拥有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而工作岗位并未相应增加甚至在减少,为了脱颖而出,学生竞相取得更高学历,于是相同的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

大学招生是选拔性的,需要人才;工作单位的HR招人也是选拔性的,也需要人才。

图/图虫创意

在过去,可以说是大学在帮助工作单位的HR做人才把关工作,工作单位的HR只需要根据大学的标签安排人就行了。当然,工作若干年后具体表现另说,到那时候已经是领导裁定的事了。

而现在,随着大规模扩招,标签发放越来越多,大学已经承担不起为用人单位贴人才标签的功能。

但用人单位的HR面对一群毫无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他们除了自己组织笔试面试,无奈之下还是得把大学贴的标签作为一项客观标准,视为选人的重要参考。即便HR错招了不合格的人,他们也可以把责任推到大学身上:“他是985的,不过如此。”言下之意,错在学校,与我无关。

对非科研类工作而言,如今学历重要,但学历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这点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就能看出端倪。

既然如此,大学也应从社会氛围的学历崇拜中适当抽身,名正言顺回归本分。

03

多数人读研是巨大浪费

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的职场并不需要那么多“研究生”,大量就业机会还是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部门。

然而,大量将来只能在基础部门工作的大学生,正拼尽全力挤入“研究生”赛道。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取得研究生学位证书之日,就是告别“研究”之时。

这是个莫大的讽刺,也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今天,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企业科技研发费用逐年走高,众多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技术来源,正是大学科研院所。

我认为,大部分的研究生,应该从这层关系中产生。而要把握这层关系,就需要那些准备进行“研究”的大学生对产业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图/图虫创意

事实是,非但大学生不清楚产业状况,很多大学教师对相关产业的了解程度也是隔膜的,有限的。

产业状况不是开几个座谈会就可以弄清楚,也不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通过短暂的实习可以弄明白,他们必须在相关行业有一定工作经验,是带着真问题来学习怎样进行研究,以及准备研究什么的。

按照这个要求,很多专业并不适合招收兴趣不明、禀赋不明,只有考试成绩清楚的应届生;很多专业所招收的研究生,应该是有工作经验,有行业和产业认知的大学生。

压缩应届大学生在研究生招考中的比例,对报考者提出1年到3年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应该是今后研究生招考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那些与产业化相距甚远的基础研究,比如传统的数理化医文史哲艺术等学科,还是可以由本科毕业直接读上去研究高深学问。

一切一刀切的办法,总是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04

让有工作经验者才能考研

让有工作经验者才能报考研究生,现实中还是不能排除有少数人仍然把考研当成唯一“改命”的机会,但至少在招生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看来,可以一眼望穿该生的潜力如何,到底是否值得培养。

不仅如此,它还是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一,可以让一些高校放弃做“考研基地”的不良嗜好,认认真真做好本科教学,把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而不是考试之才作为第一要务。如此,为它们逐渐转型做职业教育提供动力。

第二,釜底抽薪地打掉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学历内卷,解除大学生的考研紧箍咒,让他们在更自由的大学校园中充分发扬个性,挖掘和发扬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用人单位,感受社会,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从而逐渐克服“社恐”,培养与人交往的自信与技巧。

第三,可以让大部分大学生放弃唯分数论,不再斤斤计较于分数多少,更加多元发展,也可以借此把家长方面势力清除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图/图虫创意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把考上研究生也算成是本科就业率。这样做,只是把问题和矛盾往后拖而已,最终吃大亏的是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时间精力。

考虑到从某一届起开始施行“有工作经验者才能考研”,各高校的本科生都不能考,也就意味着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又有何损失呢?

眼下面临的困难,让我们几乎退无可退,或许正是倒逼改革的好时机。                                         

a
anywho
1 楼
1450詐騙畜蚊蟑、越來越垃圾
n
neophoenix
2 楼
孩子都会杀人藏尸,大学生怎么比的上孩子
q
qiaoba
3 楼
巨型婴儿?
樱桃儿熟了
4 楼
中小学减负,搞快乐教育,搞素质教育,已经看到恶果了:那就是培养的大多数都是废物蛋。居然还嫌不够,开出的药方居然是进一步搞这一套! 那怎么办?答案是加强数理化教育的难度,加强应试教育。只有严格的考试才是提炼人才的唯一出路。否则下一代无法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樱桃儿熟了
5 楼
中小学减负,搞快乐教育,搞素质教育,已经看到恶果了:那就是培养的大多数都是废物蛋。居然还嫌不够,开出的药方居然是进一步搞这一套! 那怎么办?答案是加强数理化教育的难度,加强应试教育。只有严格的考试才是提炼人才的唯一出路。否则下一代无法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独倚危栏
6 楼
根本原因是有让他们保持幼稚的必要,所以教育就往这方面努力了呗
r
rootrootroot
7 楼
不幼稚党怎么管理?
榴莲车
8 楼
幼稚才有奶吃吗!美国财长耶伦够专业吧?但也难免产能过剩幼稚一把,这也许是老有所依的另一说吧。
b
bombe
9 楼
全世界不都是这样么?
z
zhulitmac
10 楼
别以为像你一样坏就叫长大
g
googlebot
11 楼
网络游戏害的
m
muiium
12 楼
现在的大学生智力水平相当于以前的初中生水平,这有什么奇怪.
出自网络
13 楼
和德国360°外长相比,中国大学生成熟多了。
z
zxdongfs
14 楼
看看航天直播,看看最可爱的人,看看奋战在危险前线的消防员、医护人员,乌央乌央都是年轻人,那都是孩子。孩子有好有差,社会会优胜劣汰。自然规律。
15 楼
又一个 日本夏令营 是吧?!你隔壁的 我帮很多鬼佬公司当过HR的HR interviewer, 里面最它妈逼弱智的就是台湾人,不对还有香港的港婴傻叉,在面试里面见到有华人居然她妈隔壁扯64的都有! 鬼佬知识面比较深但是答问题55开,印度人多海阔胡吹但是人家报团关系广,中国人实干多话少英语差点,经常能把哪些senior的鬼佬工程说的云里雾里反而显成了威胁。但是里面最他妈差劲就是台湾年轻人,知识薄弱,但不够印度能吹,也没有鬼佬那种爆发式的思维能力。 所以,我百无聊赖就去查了查这个 “冰川思享号”, 第一个跳出来就是 chinadigitaltimes.net, 看到这种名字的网站你们应该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吧,一个重重的轮味...果然~
a
abc868
16 楼
只有舔俄爹的屎尿才能救中国孩子! [1评]
d
diss2
17 楼
哈哈 弯弯给美国日本扣头 现在怎么样了
d
diss2
18 楼
这个冰川我看了好多文章 都是假到不行 不一定是轮子 而是傻逼弯弯
a
albertjia!
19 楼
老外的孩子都在忙着确定自己的性别呢,别闹了
z
zhangjiakou
20 楼
评论水平远高于文章水平,小编深度不够,以偏概全。巨婴不是今天才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很多情况下,家长参与进去是完全必要的。高考填报志愿,有几个小孩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专业?瞎几把填,然后浪费时间最后自己埋单
郑长仁
21 楼
“有工作经验者才能考研”,这话值得商榷,我担心的是可能会扼杀天才。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她就是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的,十分的出色。另外,国内教育界忘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祖训,才养出一事无成的“巨婴”,这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南方兔儿爷
22 楼
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当然要夸啦!不然哪里来的自信和创造力?这是国外教育推崇的,本人深以为然。WHY NOT?那么优秀就一起享受世界吧😄
南方兔儿爷
23 楼
批评他们就跳楼,工作枯燥跳楼,工资低跳楼,感情挫折跳江,那就养着吧😄
t
tony20471120
24 楼
高分低能早不是罕见的事了
小凡人
25 楼
民族复兴在你这海外五毛的口中说出来讽刺意味特别浓厚哈哈😂
小凡人
26 楼
看天朝现在热播的剧那才叫一个绝👍!每个男主都非一般的娘炮,学泰国哪?
f
fybs
27 楼
怪大学生了?怎么不怪大学老师?大学老师一个个都是在捞钱,有多少是在优化课程的?另外大学课程上面学的都没有用,有用的学不会。教育资源无法合理利用。大学沦为高中就是你妈扩招的恶果。
o
octane
28 楼
扩招之后,国内博士相当于原来的大学生,大学生自然是相当于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