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庞大工业体系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才能维持运行,2010年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足足4000万!十年之间,能干活的年轻人锐减,这可不是小事。
当下尽管出生率下降,但因为我们的人口庞大,足以维持齐全的工业规模与工业门类,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的工业化历程,全工业化体系几乎没有短板,美国几乎找不到短板去卡中国的脖子。
但是中国如何维持目前的工业地位?人口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他们的工业往往在几个方面强,依靠少而精的优势工业去建立他们的国家竞争力,赚取外汇,但无法做到像中国这样全产业链的工业规模。比如德国工业很强,但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去维持更多工业门类的运转,只能在汽车、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器等少数工业产业上建立优势。
出生率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我们齐全的工业门类可能慢慢的会因为缺乏人才而慢慢竞争力不足,甚至取消部分门类,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去工业化。把越来越多的工业转移到其他有足够多年轻劳动力的国家。
机器能取代一部分人力,但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经验的传承、生产、创新与提升,都需要有人口才能维持。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研发人员越多,产生的科学家越多,顶级设计者和企业家也越多。人才越多创新力就越强。反之则相反。
日本就是典型。日本在1980年代人口结构很年轻,当时日本在高科技领域曾经几乎是领导世界的,人均GDP也是美国的120%,90年代人口老龄化,年轻人萎缩以后创新力就倒退很快,几乎所有新兴领域都被美国甩在后面,美国在IT、软件、云计算领域远远超过原来科技领先者日本,现在日本人均GDP只有美国一半。
而人口规模的另一个好处是有足够大的市场,工业化产能与产品有庞大的市场来消耗。如果人口不足,那么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无法卖不出,只能出口。而对于中国来说,面临美国欧洲的贸易战,依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
全工业产业链需要十亿人口的规模。但是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交给一些中国关系特别好的国家。
但是如果无法拥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才,导致的结果是产业链竞争力不足,当整个产业链是比较全的科技,有足够的力量去自主创新,美国可能不太会找到你的弱点。但是当出现很多缺口与短板的时候,难以避免美国又开始针对你的短板,来限制你的发展。 现在的形势,尤其是现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正在打压中国的形势下,尤其变得不乐观。
当年美国去工业化,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的在工业的大部分领域都超越了世界大部分国家,但是工业人口数量不足以维持工业生产所需要庞大的产能,只能去工业化,把工业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国家只保留核心部分。
因此,如果当中国的工业发展到较高程度但同时又人口不足的时候,可能就不得不走美国去工业化的老路——去工业化,把部分工厂与工业门类搬迁、转移到其他国家,扶持其他人口增长潜力较大的国家作为我们工业产业链的承接地,比如东南亚。
中国现在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中国科技远远超过印度。但印度的潜力在于年轻人多,生育强,人口增长强劲。印度是中国工业不可小觑的对手。
让其他国家用劳动力作为商品和我们进行交换是工业全面领先大国、同时人口不足以维持国内全产业链运转、创新出现乏力时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按照人口下降的趋势,可能中国未来不得不走向美国去工业化的老路。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我国的庞大工业体系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才能维持运行,2010年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足足4000万!十年之间,能干活的年轻人锐减,这可不是小事。
当下尽管出生率下降,但因为我们的人口庞大,足以维持齐全的工业规模与工业门类,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的工业化历程,全工业化体系几乎没有短板,美国几乎找不到短板去卡中国的脖子。
但是中国如何维持目前的工业地位?人口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他们的工业往往在几个方面强,依靠少而精的优势工业去建立他们的国家竞争力,赚取外汇,但无法做到像中国这样全产业链的工业规模。比如德国工业很强,但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去维持更多工业门类的运转,只能在汽车、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器等少数工业产业上建立优势。
出生率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我们齐全的工业门类可能慢慢的会因为缺乏人才而慢慢竞争力不足,甚至取消部分门类,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去工业化。把越来越多的工业转移到其他有足够多年轻劳动力的国家。
机器能取代一部分人力,但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经验的传承、生产、创新与提升,都需要有人口才能维持。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研发人员越多,产生的科学家越多,顶级设计者和企业家也越多。人才越多创新力就越强。反之则相反。
日本就是典型。日本在1980年代人口结构很年轻,当时日本在高科技领域曾经几乎是领导世界的,人均GDP也是美国的120%,90年代人口老龄化,年轻人萎缩以后创新力就倒退很快,几乎所有新兴领域都被美国甩在后面,美国在IT、软件、云计算领域远远超过原来科技领先者日本,现在日本人均GDP只有美国一半。
而人口规模的另一个好处是有足够大的市场,工业化产能与产品有庞大的市场来消耗。如果人口不足,那么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无法卖不出,只能出口。而对于中国来说,面临美国欧洲的贸易战,依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
全工业产业链需要十亿人口的规模。但是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交给一些中国关系特别好的国家。
但是如果无法拥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才,导致的结果是产业链竞争力不足,当整个产业链是比较全的科技,有足够的力量去自主创新,美国可能不太会找到你的弱点。但是当出现很多缺口与短板的时候,难以避免美国又开始针对你的短板,来限制你的发展。 现在的形势,尤其是现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正在打压中国的形势下,尤其变得不乐观。
当年美国去工业化,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的在工业的大部分领域都超越了世界大部分国家,但是工业人口数量不足以维持工业生产所需要庞大的产能,只能去工业化,把工业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国家只保留核心部分。
因此,如果当中国的工业发展到较高程度但同时又人口不足的时候,可能就不得不走美国去工业化的老路——去工业化,把部分工厂与工业门类搬迁、转移到其他国家,扶持其他人口增长潜力较大的国家作为我们工业产业链的承接地,比如东南亚。
中国现在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中国科技远远超过印度。但印度的潜力在于年轻人多,生育强,人口增长强劲。印度是中国工业不可小觑的对手。
让其他国家用劳动力作为商品和我们进行交换是工业全面领先大国、同时人口不足以维持国内全产业链运转、创新出现乏力时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按照人口下降的趋势,可能中国未来不得不走向美国去工业化的老路。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