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2亿美元!尼日利亚一口气买66门中国火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0月30日 18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51309 阅读
10 评论
军武次位面

前两天,有尼日利亚媒体放出消息,称尼日利亚陆军与中国达成一揽子采购协议,花费约2亿美元从中国买了4款共66门卡车炮/火箭炮。大家掐指一算,平均300万美元出头的均价,对比配上弹药和保养服务卡车炮/火箭炮的作战单元,实在是太便宜了。但仔细一看尼日利亚买的装备型号,又没有什么话说了。

▲PCL-181性能确实出色

18门SH-15型155毫米榴弹炮、18门SH-2型122毫米榴弹炮、18门SH-5型105毫米榴弹炮,再加上12门SR-5型122毫米火箭炮,这就是尼日利亚放出来的采购清单。这四者里除了SH-15是基于自用PCL-181改进而来,问世时间只有5年左右外,其他都问世12年以上。像SH-2就是当年国内初步尝试发展现代卡车炮,应用应急越野底盘的过渡产物。这个项目在基本完工时被陆军放弃,实际上与同期发展的SH-1型155毫米榴弹炮一起,成为保利手中的外销型号。SH-5是更加罕见的装备,大概2013年左右,北方工业很是找了几个潜在买家参观实弹射击,但效果不佳。尼日利亚不是全球第一个装备SH-5的国家,不过这门火炮的用户全球也不超一手之数。

▲长这样的SH-5说很先进也没人信

顺带提一句,国产出口火炮序列中,还有像SH-9型120毫米迫榴炮,以及保利自己搞的15P型特种105毫米榴弹炮等超级冷门装备。SR-5的情况要好一些,尽管其正式登场也在2012年,但毕竟是在自用122毫米火箭炮基础上,通过扩容300毫米火箭弹共架技术,最大打击距离超过100千米的出色型号。哪怕放在2024年,SR-5都称得上是颇有特色的出口装备,不过像这种火箭炮的售价,往往与配套火箭弹型号/数量息息相关,波动远比炮弹性能固定的卡车炮要高。两款10多年前推出、口径偏小,看起来就不是高端装备的火炮,加上两款性能还不错的型号,平均到300万美元售价,其实还不错了。

▲和SH-1同时代发展的PCL-09卡车炮

前几年巴基斯坦从中国买走236门SH-15,均价在220万美元左右。算上美元贬值,现在SH-15的售价也就300美元上下。尼日利亚的订单均价能拉到300万美元,主要还是这次SR-5套餐不太薄,拉了不少上去,要不然均价压到250万美元以下也算正常。其实相比于售价,尼日利亚选择这么离谱的套餐,才真的让人惊讶。SR-5和SH-15都算是响当当的武器,彼此也能形成搭配,没什么问题。SH-2和SH-5技术数据接近,口径却不通用,尼日利亚一口气买两款,除了加重后勤压力,实在看不到其他价值。

▲SR-5价格不低,也卖了不少国家

举个例子,2022年柬埔寨收到了中国交付的首批火炮/火箭炮,订单总数量也是不低于60台。但柬埔寨选择的清单,是SH-1型155毫米榴弹炮、90B型122毫米火箭炮和AR-2型远程火箭炮。这种以高性价比SH-1为主力(采购数量至少60台),再由两款火箭炮远近搭配的打击体系,才是比较合理的。尼日利亚陆军这份采购清单如果没问题,那可真是离了大谱。不过尼日利亚确实喜欢干这种事,包括同样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每次从中国买军用无人机,都是一个型号买几架,也不知道这些非洲国家是怎么想的,看得人头疼。

▲柬埔寨买到手的SH-1

中国军事工业一直有内部竞争失败型号转出口储备的习惯,这就导致很多国内并不装备,整个系列产量非常少的武器,出现在出口目录中。怎么说呢,尽管厂家会大量使用成熟零部件,但也避免不了有一些领域需要单独生产。在总价往往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带来的质量可想而知。国内要想在这轮国际变局中,将军事贸易提升一个高度,现有制度是需要动大手术的。

火星漫游者
1 楼
给钱了吗? 只把东西送过去,不给钱是不行的
r
roygreat
2 楼
白送的当然给啥要啥了。
阿迹
3 楼
肯定自己没花钱。弄个出口信贷什么的。保利清了库里的赔钱货,尼日利亚白捡了一堆装备,经手人收了回扣,银行账上多了一堆尼日利亚的矿藏什么的指望猴年马月收回来。
x
xxxxbj
4 楼
中国军工有些外观设计实在是一言难尽,最后那张图里的卡车炮一眼看过去就是妥妥的一副智障样子,别说卖了,能送出去都是烧了高香了。 [1评]
严寒酷暑
5 楼
傻逼 武器还要在乎外观 人家武器专家都不如你? [2评]
x
xxxxbj
6 楼
是的,只要能吃得下去,香臭都可以不管,你这傻逼也就是屎吃多了才会到处喷。
对不起我是警察
7 楼
吃回扣的非洲专家估计真不如他。但应该在你之上因为你想成为那个专家🤣
t
tiger500
8 楼
狗粮殖人气炸了!
b
bigeyedog
9 楼
穷鬼,只看见眼前的钱,20年前中国布局锂矿钴矿时你们也是这么喷的
D
DDT666
10 楼
乱七八糟的买一堆型号不统一的炮,的确增加了后勤压力,估计是看什么便宜买什么,来扫尾剩余物资了。就跟老太太傍晚去菜市场捡漏是一个道理。捡到碗里都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