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图书馆离别留言感动全网 当地部门设法留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26日 5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60991 阅读
18 评论
南方都市报

6月25日,网友@Xenophon发布了一张照片,附言“读书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意义的”。照片是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表中的一页,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湖北农民工

2020.6.24

@Xenophon还补充了“识惠东莞”的出处,2004年我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为东莞图书馆题字时,写下了“知识惠东莞”。

这则留言的照片一经发布,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鲁伯格:文字表达真的可以!不愧是坚持读书的人。

@甜甜的小晴晴:想去图书馆看原稿了。

@苏菲老太婆:生活在东莞,图书馆一楼有二十四小时阅览室,确实很温暖。

@Ataxophobia: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

东莞图书馆官方微博随后也转发了这张照片,表示“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记者联系东莞图书馆得知照片内容确有其事,留言者是一位姓吴的54岁男子,曾在图书馆登记资料办理借书证。

从东莞市相关部门获悉,这位留言的农民工吴桂春今年54岁,独自在东莞打工17年,一直在南城鸿福、新基社区附近的鞋厂做流水线工人,去年的月薪约在3500元到7000元之间。

17年来,工作之余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东莞图书馆。吴桂春说,刚来东莞图书馆看书时,经常要借助《新华字典》,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已能够阅读较为艰深的大部头。

东莞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媒体上留言称:在(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本上,好看的字还真不少,但这位叔叔(吴桂春)的淳朴和真挚及对阅读的坚持,真把人给看哭了。他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开始只懂看报纸、小说,后来开始读名人文章,觉得都说的不一样,就开始看历史书籍,春秋、资治通鉴等,发现历史不见得就是完全真实的,就开始对照二十四史和野史来读,他还特别研究了岳飞的生平和诗词。打工17年,后来十二年,只要不上班,都来图书馆。大家感动之余又觉得这个读者是一个很上进的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由于疫情影响,吴桂春原本工作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打算返乡。离开之前,来到东莞图书馆退读者卡。

他说退卡时心里特别难受,把卡拿在手里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原本不想销掉这张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卡,又想着万一不回东莞,拿在手里也没用,最终忍不住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对东莞图书馆的眷恋与不舍。

给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吴桂春 图自南方都市报

吴大哥的留言在网上受到关注后,当地人力资源部门正与他积极联系,下一步将根据实际情况帮他解决留言中透露出的困难。

来自东莞人社局的最新消息,今天(26日)将带吴桂春去见工,提供几个岗位供他选择。

小P孩儿
1 楼
好 好
z
zmxnv
2 楼
泪目
a
aqao
3 楼
”民工“ 这个词,本身已经是直接的歧视了。
陆仁嘉
4 楼
来自东莞人社局的最新消息,今天(26日)将带吴桂春去见工,提供几个岗位供他选择。 人性化的执政党
曾祖爷爷
5 楼
前几代农民工,其中所谓的落榜生,那分数要是生在北京上海,早上大学了。还有一些本来资质可以上大学的,家里穷,只能打工。
偏偏雪粒粒
6 楼
世界都是这样的小人物组成的。看得见他们,很重要。
刚钢缸
7 楼
泪目。正道的光,值得鼓励。
外宣難波
8 楼
J
Jagaa
9 楼
回复【5楼】 曾祖爷爷:难得你这次没喷
c
cool_eye
10 楼
读书只用来消磨时光的话,和看电影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读书的话,大家说上进。看电影的话,却没人说上进?
l
lajoe
11 楼
质朴 温暖 像极了人间本来应该的样子
b
baobaocool
12 楼
低级的自由就是可以骂骂执政党,游行示威。高级的自由是能从低级的地位和阶级升到高级的地位,有受教育的自由,有钱了可以出国旅游的自由。中国从第三世界迈向第一世界,人民也从文盲,贫困迈向受教育,更富有的阶段,中国加油💪!
p
park5.5.5
13 楼
百万人均图书馆占有量几乎世界最低, 今天怎么想起说中国的图书馆了?
z
zittello
14 楼
爱读数的人和一切上进的人都应该被社会温暖对待。
w
wawa128
15 楼
这额头,我还以为是李嘉诚,人需要运气,也需要执著正确的信念。。。
如如不动
16 楼
加油
水户黄门
17 楼
现在中国就他妈喜欢假大空 全他妈喜欢炒作
云深无雁影
18 楼
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