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中国崛起的几乎所有条件 印度,下一个“中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10日 16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51615 阅读
48 评论
美国之音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块广告牌上显示印度总理莫迪是世界领导人中最受欢迎的人。印度政府利用其作为今年G20 峰会主办国的角色,发动了一场宣传攻势,强调印度在莫迪领导下影响力不断增强。(资料照片,2023 年 4 月 6 日)

9月9日至10日,印度将首次主办由世界20个主要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并借此机会向全球展示“印度对世界的贡献”。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说:“印度正在崛起”。

“正在崛起的”印度目前几乎拥有中国崛起差不多的条件—最多的人口(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与美国和西方的良好关系等等。事实上,自今年4月印度人口首次超越中国,跃居世界人口最多国家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印度可不可以同样利用规模优势,复制中国的经济奇迹?

分析人士说,印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挑战也同时存在。“如果印度能够打好手中的牌,未来十年将是印度的十年。”

美中竞争,“中国跌倒,印度吃饱”?

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第一次以中国副总理的身份在访美途中被问到,“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他回答说:“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斗转星移,眼下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陷入紧张,甚至对立。而印度则刚好相反,印度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美国及其盟友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构想中,印度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印度不仅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而且也获准邀请参加“七国集团”(G7)的峰会。

中美日趋尖锐的对立、新冠疫情以及中国进一步不确定的投资环境引发了西方跨国企业对未来经营安全的担忧,很多企业寻求将投资多元化,而印度成为众多企业“中国加一”战略选择中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在最近的美中经济战中沦为“棋子”的苹果公司(Apple, Inc.)就是很好的例子。华尔街日报近日引述知情人士说,中国已要求中央政府机构的官员不得在工作中使用苹果公司的iPhone和其它外国品牌的设备,也不得将它们带入办公室。

不过,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长期以来一直将印度视为潜在的增长地区。去年下半年苹果决定大幅扩大印度制造iPhone的产能,并决定将一贯只在中国生产的最先进的机型也开始放在印度生产。今年4月,苹果就直接在印度的新德里和孟买开设了直营店。6月,库克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后称,印度代表着“巨大的机遇”。




2023 年 4 月 17 日,在印度孟买举行的印度第一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 iPhone。

2023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在此前后,美国很多其他大企业,包括特斯拉(Tesla)、亚马逊(Amazon)、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通用电气(GE)等在内也都宣布了在印度投资建厂的计划。

星期五,抵达新德里参加G20峰会的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与莫迪举行了会晤。会后,两人在重申印美两国密切、持久的伙伴关系外,承诺在贸易、芯片和量子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供应链、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教育等一系列领域加强合作。双方还重申通过扩大在太空和人工智能等新的和新兴领域的合作,以及加速国防工业合作,来落实深化并使印美重大国防伙伴关系多样化的承诺。

声明提到,美国将投资大约3亿美元,扩大在印度的研发业务。两国还设立了两个联合工作组,重点关注 “开放式无线电接入网”(Open RAN)领域的合作以及5G/6G技术的研发。美国一直大力推动这样的构架来替代中国的电信巨头华为的设备。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印政策研究项目高级顾问兼主席理查德·罗索(Richard Rossow)近日在CSIS举行的一个有关G20峰会的研讨会上说,拜登政府鼓励美国公司去印度投资。

“我们实际上看到拜登团队相当支持鼓励战略技术领域的美国公司在印度投资。如果你要离开中国,并且投资不会回到美国,那么,就会直接鼓励公司将印度视为另一个区域制造基地。”




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9月8日在印度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双边会晤 (视频截图)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8月27日在新德里参加G20(二十国集团)商务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说,随着美印两国在“所有政策领域”保持一致,美印关系正在达到新的高度。

印度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现在是印度第三大外国投资来源国,2000年至2023年期间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在印度的大城市班加罗尔和金奈,美国公司的标识随处可见。

不仅仅是美国公司看好印度,日本、韩国、欧洲、甚至中国的企业也纷纷抢滩印度。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中心南亚问题研究员阿帕娜·庞德(Aparna Pande)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美国公司、日本公司、韩国公司、台湾公司、欧洲公司、中东公司都在印度投资。他们认为印度是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有14亿人口。印度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他们将所有这些视为潜力。”

其他金融投资者也看好印度。《哈佛商业评论》9月6日的一篇题为“印度会是下一个经济强国吗?”的文章指出,印度的金融市场目前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随着中国机遇的降温,投资者需要替代方案,而印度是最接近的。 MSCI印度指数今年上涨了12%,与此同时,MSCI新兴市场指数才上涨了2%。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负责解决方案和多资产管理的副首席投资官兼执行董事吉坦尼亚·坎达里(Jitania Kandhari)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采访时说,“中国已经投资过度,而印度恰恰相反”。

哈德逊研究所的庞德说,未来十年将是印度最好的十年,“如果印度能够正确打好自己手中的牌,未来的十年也是印度的十年。”

莫迪让印度“转型”,印度成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即将到来的G20峰会就是莫迪手中一张重要的牌。莫迪将利用G20峰会的机会向世界展示,与中国相比,印度不仅是全球南方更合格的领导者,也是西方国家的盟友,更重要的是,印度要向G20峰会的来宾多方位展示印度的“人口、民主、多元化和发展”。为了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印度,印度将在56个城市举办215场与G20相关的会议。

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预计印度2023年的增长率将达到6.9%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未来五年印度的平均增长率为6.1%。

莫迪9月3日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PTI)采访时说,印度强劲的经济增长与其政府在经济、教育、金融、银行、数字化、福利、包容和社会部门进行的多项改革是分不开的。 他说,这些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长是自然的副产品。”“这种进步不是偶然的,而是明确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改革、执行、转型’路线图的结果。”

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不仅推出了“印度制造”行动,还将铁路、港口、工业走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到优先议程,优先保障这些方向的财政支出,并推出“数字印度”倡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经过十年的打造,印度长期为外界所诟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都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印度的高速公里每年以10,000公里的速度在增长。印度机场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升级后的火车系统将拥有连接印度经济中心的新的高效“货运走廊”。




印度铁路公司的合同工在班加罗尔郊区架设用于在铁轨上牵引电缆线供机车使用的设施。(资料照片,2021年1月15 日)

在数字领域,印度拥有8.8125亿互联网用户,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的 10.5 亿。印度总理莫迪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印度在数字支付方面排名第一。在这次的G20峰会上, 印度在数字支付领域的成就将是其主要展示的领域之一。

与落后的基础设施一样,糟糕的营商环境也曾被视为外资投资印度的最大“绊脚石”之一。为了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莫迪政府和印度各邦政府也在努力。许多监管和政策的改革已经到位,从实施2016年《破产法》到废除 39,000 多项旨在促进营商便利的法规。印度各邦的地方政府也在努力。他们通过帮助加快企业设立进程、提供投资激励甚至吸引竞争企业集群来进行竞争,从而在全国更多地区创造更加有利于营商的环境。

摩根士丹利在3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转型了”。报告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印度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对宏观和市场前景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报告最后说,印度“将成为亚洲和全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人口红利”

印度的“人口红利”也是《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指出的有助于印度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之一。文章说,到 2030 年,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15岁到64岁)预计将达到 10.4 亿,抚养比将达到历史最低的 31.2%,几乎占全球劳动力增量的四分之一。劳动年龄人口激增预计将持续到 2055 年。

文章的作者指出,很多“亚洲奇迹”就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基础上的。日本于1964年进入这一最佳阶段,韩国于1967年进入这一最佳阶段,中国于1994年进入这一阶段。此外,印度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能说英语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STEM)毕业生群体。

莫迪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采访时也谈到了印度的人口“资产”。他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被认为是一个有超过10亿饥饿人口的国家。但是现在,印度被视为一个拥有10亿多有抱负的头脑、20多亿只熟练的手和数亿年轻人的国家。”

莫迪相信,这样的人口结构会造福印度的未来。他说:“今天的印度人有很好的机会为未来1000年的增长奠定基础。”他说:“印度拥有100多家独角兽企业,是第三大创业中心,其航天领域的成就正在全世界得到庆祝。印度几乎在每一项全球体育赛事中都打破了以往的所有记录,越来越多的大学年复一年地进入世界顶级排名。”

他说:“有了这样的势头,我相信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跻身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列。到2047年,我确信我国将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从收获“人口红利”方面来说,印度目前还有挑战。这个拥有14.28亿人口的国家还没有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 印度这几年,青年失业率一直徘徊在20%以上。




印度孟买的一个市场, 人流拥挤 (2023年4月24日)。

印度发展中社会研究中心—比较民主研究计划(Lokniti-CSDS)8月初的一份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36%)的15岁至34岁印度人认为失业是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多达40%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者(研究生及以上)认为失业是最紧迫的问题。

哈什·庞特(Harsh Pant)是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与外交政策副会长。他告诉美国之音:“印度无疑是拥有最年轻人口的国家之一,印度有人口红利。但我认为印度需要在技能、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更多投资,以便最好地利用人口红利。”

《2023 年印度技能报告》发现,只有一半的印度年轻人是可以被雇佣的。即使印度是“皇冠上的明珠”科技服务业也很脆弱;对外包的需求正在下降,因编码和日常功能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长期转变,印度的劳动力套利会受到破坏。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中心南亚问题研究员庞德提出,要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与加强劳动力人口的技能和教育相比,印度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吸纳更多的女性劳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印度在人口红利问题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女性在劳动力。只有20%的印度女性参加到劳动力当中。四十年前,这个比例曾经是 40%,现在已经下降了。印度需要采取更多措施让更多女性走出去。更多女性加入劳动力队伍会推高国内生产总值,对经济有利。”她说。

除了人口红利可能无法充分实现外,《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印度的崛起还有一些障碍,包括发展不平衡:比如,10%的人掌握着77%的国家财富。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每秒就有近2人陷入贫困。印度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加剧了资源分配和环境压力的零和性质。区域失衡--印度南部和西部的增长速度比印度北部和东部快12%。作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会加剧。

该文章的作者还指出,虽然印度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变,但保护主义和裙带主义依然存在等。

不过,作者最后说,尽管障碍依然存在,但积极的力量确实可以产生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可避免的印度”(印度的崛起不可避免)指日可待。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让许多希望看到印度成功的选民切实且相信其必然性。

莫迪的2047 目标和印度人的乐观

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将是印度摆脱贫困、步入发达国家的年份。

他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采访的时候再次提到2047年的目标。他说:“到2047 年,印度将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腐败、种姓主义和地方自治主义将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没有立足之地。”

他强调印度在崛起:“但现在印度再次崛起。我们在不到十的时间里从第十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五大经济体的速度表明,印度是认真的。”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庞特认为未来的十年对印度非常关键,印度人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抱持乐观的态度也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他说:“你看看一些已经公布的民意调查和后面还会继续出现的(调查),你会发现,印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未来非常乐观。这表明一个国家可能想要做得更好,并且可能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抱有很高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看看国家能力,如果你看看社会愿望,今天的印度正处于拐点。”
 
铭记历史
1 楼
印度会有中国这些“听话”的勤劳的劳动力吗?吹牛还可以吧?再说,二十年后的世界也已经不再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人口是之一,但是,智能制造更是关键吧?需要的是有技能的熟练工人
蓝靛厂
2 楼
三个吹个牛比还行。真说工地上干活比东方神韭差了那么一点
I
I751
3 楼
印度又不是共产国家,也没有文化大革命,要能崛起以前都干嘛了。印度除了人口数目和天朝一样,其他的都不一样。
F
FollowNature
4 楼
印度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发展速度会快一点。
笑薇.
5 楼
印度需要首先解决的是,足够的电力,现代下水道,上水下水分开,技工培养,不惜污染。。。。
百家争鸣2012
6 楼
造谣媒体开始了印吹。
F
FollowNature
7 楼
没去过印度,但在美国接触了不少印度的学生,像中国学生一样努力,加上语言较好,多数都有好的前程。还没听说哪个印度留学生杀人的。
老天真
8 楼
自建国以来七十多年,印度一直就是公知们鼓吹的“自由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一直都在“开放”和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现在更是西方全力支持的反华排头兵,从来没有受到过孤立和禁运。但是,四十多年前印度的人均GDP超过中国30%,而现在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这就是现实,打脸啊。
g
groogle
9 楼
没有美国的支持 你屁都不是 邓说的对 跟美国有好的国家都发达了
老天真
10 楼
中国人里出过崇美、崇欧、哈日、哈韩、哈港台。请接着看看哈印吧。在哪些人眼里,中国人总是不行。
西
西门雪
11 楼
一个是坚持锻炼身体,慢慢强壮起来;一个是打激素一下子变成巨人。民主制度的优点是不会出现独裁者,是倒金字塔结构,而且有纠错机制,不会大起大落。
时不时来看看
12 楼
VOA说了实话,印度现在是人口第一
b
bluetag
13 楼
接触过印度和中国的外包团队,印度人态度很好,很听话,很努力,基本都是加班到深更半夜,缺点是死心眼,严格按你要他做的干,不请示完全不会按实际情况变通,中国的团队很自以为是,喜欢唧唧歪歪,活干的特别粗糙,我相信只要是重复性的工作,印度人绝对可以干的比中国好,他们缺的只是创造性。
老天真
14 楼
“有纠错机制,不会大起大落” 叫嚷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的印度,什么时候消除最落后的种族歧视--贱民阶层呢? “重复性的工作,印度人绝对可以干的比中国好,他们缺的只是创造性。” 不是说,有自由思想的国家才有创造性吗?难道印度人比中国人还缺“自由思想”的权利吗?
分享_快乐66
15 楼
印度不是吃饱的问题,是吃撑的问题。哈哈
京工人
16 楼
四十年前美国之音欣喜若狂地欢呼找到了中国成为抵抗苏联的盟友,并呼吁美国为中国的崛起助力。如今我们希望印度崛起,但要接受教训,先进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要掐住印度的脖子,不能让它发展得太先进,免得30年后再找中国制衡印度
心无所住
17 楼
婆罗多国是民主国家 是下一个美国 卢布替代美元
l
lidongmei
18 楼
人比人,气死人。
r
roliepolieolie
19 楼
Every dog has its day. The four Asian Tigers started first, then it was China. Now it’s India/Vietnam’s turn. India’s conditions today are far better than China’s decades ago. It has a young population, low cost labor, developing markets, and extremely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dia has all the tailwinds but no headwind. India and China will lock horn in a fight for global south leadership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It’s hard not to be bullish on India.
西
西岸-影
20 楼
开什么玩笑?印度连统一的语言文字都没有,17种官方文字,至少30%的人是文盲,这与四十年前的中国是无法比的。 而且印度获得西方资本发展是早就存在的事实,而不是类似中国在改革开放才开始,比如印度发生的使得三十万人被伤害的美国化工厂泄露事件,表明西方资本很早就进入印度。 那么与现在有多大不同?中国的发展仰赖于政府花了二十年时间投资基础建设,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港口和公路铁路,印度已经发展快八十年了,基本没有被制裁过,发展什么了? 如今世界上有多少产品是印度生产的?基本数不出来,印度最大出口是农产品,如今也是禁止了大米,导致Costco有大量老印抢大米,50磅的大米一个人能抢五六袋,大概够吃十年了,看着惊人。 苹果在印度损失了800亿的投资,如今因为华为手机出现导致苹果股价损失3%多,价值两千多亿,美国公司还有多少资本能投入印度? 如今时髦印吹越吹,结果美国媒体弄出来的吹捧越南教育的视频里,教室贴着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标语,真以为越南恢复中文了?对印度能有什么不同的宣传角度? 美国主流媒体如今真是堕落了。
k
kelvin219
21 楼
拥有中国崛起的几乎所有条件?这小编去过印度吗
善民
22 楼
呵呵,阿三与墨西哥巴西相似,拥有广阔平原、气候宜人、人口众多、民主宪政,外部环境非常友好,总之在反中杂种眼中就是100%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结果巴西墨西哥就是一个笑话,阿三的发展极限就是巴西墨西哥目前水平,想超越中国或美国只能做梦!看看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只有两个种族能够做到,欧美白种和亚洲东亚黄种!要想成为一个发达强盛科技国家,必须同时具备制度和人种,缺一不可,阿三只是有制度,但人种、文化不行,妄想成为下一个中国只有一个办法——-做梦!
S
Sam大树
23 楼
大部份印度人喜欢冥想,在生产间刻苦劳动太难了
马年生
24 楼
一个将人民分出贱民的国度,先要让这些贱民们能够不受屈辱地生活才行。
r
roliepolieolie
25 楼
中国改革开放,外资涌入中国时发现那里的基础设施基本不存在。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外资需自备发电机,因为供电没有保障。有些大一些的厂家还自备消防队,因为政府的消防队没有能力及时赶到。工人的素质非常差,完全没有现代工业的概念。
宝刀屠龙
26 楼
最重要的是资本看上哪里的问题 欧美资本在本土完成工业化后,寻找投资价值洼地 一开始是亚洲四小龙,随即是邓小平瞅准时机和欧美接洽 中国大陆是个优质的沃土,拥有太多资本喜欢的东西 1)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 2)极权体制下更具优势的低人权劳动力管理模式 3)GDP政绩考核加上行政权高于一切模式共同促成的极低环境 4)毗邻亚洲四小龙和日本 这都是当时资本相中中国而不是印度的原因,所以资本才是决定性的 疫情管控模式让资本看到投资中国的风险 加上中西方地缘政治变化,俄乌战争,进一步加大资本对中国未来的担心 资本用不眠,全球寻找新的投资点,东南亚承接一部分但体量太小也过于分散 印度就成了必然的投资热点,这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说印度发展不起来的,可以看看中国,中国40年前除了穷还有什么? 印度也一样,资本有了在中国的投资经验,只会让在印度投资更高效,拭目以待吧·
r
roliepolieolie
27 楼
从四小龙,到中国,到印度的兴衰,都遵循同一个规律。那就是邓小平同志几十年前总结出来的:跟着苏联跑的国家都穷。跟着美国跑的国家都富了。几百年前Adam Smith总结出经济规律有一只invisible hand在操纵。现代社会的那只手是明摆着在那里的,那就是美国。
马年生
28 楼
跟美国跑的菲律宾从亚洲最富变成亚洲最穷。就是李登辉嘲笑的“菲律宾现象”。
宝刀屠龙
29 楼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3-09-10 09:52:37 跟美国跑的菲律宾从亚洲最富变成亚洲最穷。就是李登辉嘲笑的“菲律宾现象”。 =========== 菲律宾从来都不是亚洲最富,扣除西亚石油国,东南亚早有日本,后来有一批发达经济体 跟着美国混的日、韩、新不说,过去30年发展的中国也是之一 菲律宾2022年人均GDP超过3500刀,而跟着中国混的什么巴铁,老朋友柬埔寨人均GDP只有1000+
i
iloveCCP
30 楼
缺乏了一个基本条件: 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马年生
31 楼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2023-09-10 10:02:46 看时间长一点吧。从二战结束美国占领菲律宾开始看,它曾经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它是如何垮掉的?就是美国为了反共扶持起来的。他们跟美国走,越走越差。李登辉当年就是用菲律宾的衰败警告台湾不要“菲律宾化”。
量子纠结
32 楼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3-09-10 09:52:37 跟美国跑的菲律宾从亚洲最富变成亚洲最穷。就是李登辉嘲笑的“菲律宾现象”。 ————- 菲律宾和夏威夷二战之后全面公决,菲律宾选择不加入美国,现在肠子都悔青,要不然就和夏威夷一样。
马年生
33 楼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没有加入美国却跟美国跑,菲律宾是经济凋敝的典型。
f
from中国
34 楼
中国赶上了全球化 和大统一政府的高效率。印度全球化的时候没发展起来,现在赶上的是供应链区域化。想达到中国的成就没希望。
f
from中国
35 楼
还有目前欧洲不比40年前,例如德国车企目前肯本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印度复制在中国的工厂。
S
SAR
36 楼
二十年后不都清楚了。急啥子
B
Bslrim
37 楼
别逗了,别的不说,老毛坚定的搞妇女运动,破除封建迷信,你敢信教直接收拾你,老邓大手一挥改革开放私有化就可以私有化,中国那是高度集权,随便转型。印度是民主制度,中央政府在地方屁用没有,人家愿意强奸也好,搞种姓制度也好,中央根本没法推进改革,一个厕所都建不好,政教分离都做不到的原始部落,哪来的崛起基础?
土拨鼠拨土
38 楼
印度人要做CEO,对制造业的工人不感兴趣
土拨鼠拨土
39 楼
阻碍崛起的条件又有多少呢?
s
smart321
40 楼
印度GDP当然会发展,成为世界GDP第一都有可能,但是印度和中国不同,不会对抗美国,不会反对民主人权,不会追求军事强国,这样就会和美国和平相处,美国会乐见印度的发展
海之尘HZC
41 楼
黑不了中国就改印吹了哈,有意思。 1969年的时候东亚最被看好的是菲律宾,也是民主国家,美国半殖民地,人口也多一亿多人,还讲英语,所有这些条件和印度都差不多,那时候预测2019年菲律宾是发达国家,GDP总额比中国更高。 另外一个也被看好的是利比里亚。美国的亲儿子,copy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一百多年前就被持续看好。 走着瞧呗!
A
AreyouOK?
42 楼
一片"想多了"的文章. 为了写文章拉炒作印度话题, 百试不爽.
弟兄
43 楼
印度人沒有丟失自己的傳統文化
8
8421
44 楼
缺乏了一个基本条件:全部土地,矿山,自然资源充公,归党所有。
f
f2022f
45 楼
印度,中国都崛起了,美国只能排第三了。
旁观者XWY
46 楼
印度人民族情绪不输中国人,以前要当不结盟运动领头羊,和西方国家保持距离,让中国捡了便宜。现在美国要扶持,印度自己也愿意,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z
zzbb-bzbz
47 楼
中国缺少像印度一样被殖民一千年
为人父
48 楼
如果印度允许印共上台执政,那就和中国所有条件都一样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