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有个“中国村”:与世隔绝,人人会说陕西话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2日 3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72954 阅读
37 评论
最华人

毗邻俄罗斯的中亚地区,有一处非常特别的存在。

这里的居民,不像其他中亚人那般高鼻深目,却长着与中国人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他们也不说中亚地区的语言,而是操着一口中国陕西方言、吼着秦腔,硬生生在中亚平原上,重复着颇具中国西北特色的生活方式。

这些人被称为“东干人”,意为“从东边来的人”。

东干人主要生活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在俄罗斯也有零星散布。由于他们独特的陕西式生活习惯,这些“东干人”聚集的地方,被称为“陕西村”。

长着中国面孔的“东干人”,已经在中亚生活了100多年了。

“东干人”的祖先因何远走他乡?他们又为什么选择在中亚扎根?

这个神秘群体的前世今生,涉及到100年前的一段辛酸过往。

1、回首往昔 他们为了避祸远走他乡

1878年冬天,位于中俄边境的天山地区,迎来了十几年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寒潮,狂风肆虐、暴雪不息,银装素裹的天山山脉上,处处透着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寒意。

一群衣衫褴褛的旅人彼此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在风雪中前行。他们的步履非常缓慢,并且充满危险:有些地方的雪深过腰,如果不小心陷进去,就再无生还可能;而在上坡时,只要与同伴紧握的手稍松一点,就可能被狂风吹得滚落坡底,再也追不上队伍。

即便如此艰险,这些旅人依然神色坚定地一路向前,并没有半分回头的打算。

因为他们早已无路可退。

这些人都是清末同治年间陕甘地区的回民,由于连年收成欠佳、苛税繁重,他们的日子早已苦不堪言,起早贪黑一整年,也只能勉强保证温饱。

而随着战争的爆发,陕甘地区也受到了牵连,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别说温了饱,就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万般无奈之下,为了避难和生存,这些回民开始结伴迁徙,他们一路向西,寻找新的栖身之所。

逃亡路上,死亡的威胁与他们如影随形,不断有人长眠于雪山之中,这支1万多人的逃亡队伍走出天山时,仅仅剩了3000余人。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上天终于开始眷顾这些勇敢坚强的逃难者,他们在中亚找到了一处依山傍水的肥沃土地,漫长的漂泊旅途终于得以终结。

幸存者们靠着从家乡带来的菜籽和粮食种子,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辛勤地耕作,用祖辈传下来的农耕技巧,在中亚这个素来以游牧为传统的土地上,种植出了颗粒饱满的水稻、香气四溢的小麦、新鲜脆嫩的蔬菜、丰盈诱人的果树,让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此处扎根,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经过几代人地繁衍,当初3000余名幸存者的后代已发展到了数十万人,他们的居住范围也扩大了许多,在中亚各国均有聚居点。这些人带来的各色蔬果,丰富了中亚地区相对简单的饮食结构,改变了当地百姓冬日只能吃到土豆、胡萝卜、洋葱等几种有限蔬菜的情况。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这个群体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管理者认为这些来自“东边的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对本国的劳动力也是很好的补充,因此对他们采取了非常优惠的管理措施,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土地生活,还免除了部分赋税。

1942年,苏联政府正式将这部分来自中国的回族命名为“东干族”。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也都将东干族视为本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享受与其他国民同等的待遇。

东干人正式成为中亚大家族的一份子,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延续下来。

虽然当地政府已经给了东干人充分的认可,但他们从未忘记过,自己从何处而来,曾以怎样的方式生活。

2、时光荏苒 他们始终坚守故土传统

“月亮月亮渐渐高,骑白马带大刀……”这首在我国西北地区广为传唱的童谣,至今还回荡在中亚大地上,对许多东干人而言,这支童谣是他们最熟悉的童年记忆,而一句句陕西味道浓厚的“好着呢”“弄啥咧”,则是他们最为亲切的乡音。

大部分现代东干人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也学习了俄语,但他们只会在外出时使用,只要回村,仍然会选择用西北话交流,而且是极富时代特色的清代“陕西官话”。

比如,他们会将老板喊成“头领”,把政府机关唤作“衙门”,对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则口称“大人”……

这种颇具特色的语言,还只是东干文化的冰山一角,尽管已经在中亚居住了百年之久,但抹不去的陕西印记,仍然渗透在东干人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他们的房屋布局、结构,都还是我国西北地区民宿的样子,对于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而言,即便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园,但保留世代住惯了的房屋样式,也是一种缓解乡愁的方式。

走进东干人的家中,就仿佛走进了国内热闹的农家小院:房檐下挂晒着玉米,院子里有用于储备蔬菜的菜窖,这里最受欢迎的家常美食,则是一碗筋道的拉面、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或是一屉香甜可口的蒸馍。

有客人来时,东干人就会在主屋的大炕上支起炕桌待客,宾主尽欢之际,还会来上几句秦腔助兴——在陕西村发生的一切,都很“中国”,完全没有置身异国他乡之感。

被东干人视作“历史活化石”的东干婚礼,更是满满的东方韵味。

东干新娘在出嫁时,都会足踏一双精心制成的绣花鞋,按照传统规矩盘好头,搭配龙凤呈祥图案的红色嫁衣,新郎则要在胸前佩戴红锦,再规规矩矩穿上一身长袍马褂。

东干人以这种传统的仪式感,传达着对新人的祝福。

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对东干人影响也很大,当地最大的家庭有100多口人,几代同堂的欢乐景象也十分令人羡慕。

近年来,东干人还专门修建了历史博物馆,展示当年垦荒时的农具等物品,并通过照片、画像等方式,回顾东干一族的迁徙历史,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当代的东干人:他们从何而来,原本是什么样子的。

始终坚守传统、不忘家乡的东干人,如今也成了国内与中亚交流沟通的最佳纽带,做了100多年的游子,他们正在以全新的方式,与故乡发生着联系。

3、放眼今朝 他们化身新的沟通桥梁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多次派出代表团出访东干族,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参与他们的庆典活动。

这是近百年来,东干人第一次与家乡人接触,他们的激动可想而知。

东干人虽从不忘本,但对家乡的记忆,还始终停留在清末第一波逃难者留下的讲述里。

他们熟悉晚清的西北生活,却完全不知道大清已灭亡,以及近些年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颇有一种隐居于桃花源内的居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味道。

代表团的到来,给东干人带来了关于故土的新闻,也勾起了许多东干人“回去看看”的愿望。

达乌罗夫·胡塞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干人,在他的记忆里,人生中始终穿插着两种色彩:他说的是陕西官话、俄语两种语言;他日常接触的人是完全东亚化的家人和纯正西方血统的同事;他熟悉的文明,也是东干和中东两种。

在这样的“混血”文化中长大,达乌罗夫·胡塞对那个父辈口中的“故乡”越来越感兴趣,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自踏上中国的土地,与祖先呼吸同一片蓝天下的空气。

1994年时,身为东干协会主席的达乌罗夫·胡塞,终于有机会一尝夙愿。

第一次见到西安古城墙的西门时,他虔诚而郑重地叩击着城门,用地道的陕西方言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地喊出:“我回来了!”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是几代东干人的心愿,是巍峨天山、漫长旅途也阻隔不断的思念。

达乌罗夫·胡塞这句话中,也饱含着他自己的亲情记忆。

还是小孩子时,他就常听家中大人说起,自己家的先辈就生活在西安附近,走在西安的街道上、在大清真寺做礼拜时,那自幼熟悉的陕西话,总让他有回到家里的踏实满足之感。

在惬意享受中国之旅的同时,达乌罗夫·胡塞也没忘记万千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族人,在他的组织推动下,东干协会设立了“西安办事处”,每年都会组织300名左右的东干孩子来到西安,学习汉字、汉语,而这些学有所成的孩子,回到“陕西村”后,还可以向中亚其他民族推广中国文化。

熟悉、热爱中国文化,又生活在中亚土地上的东干人,变成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中国与中亚沟通的“新丝绸之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远离故土的生活,向来给人一种漂泊无依之感,但实际上,如果像东干人一般始终“不忘本”,那故土就永远会给你提供支撑,无论离开多久、多远,都不是无根浮萍,而是有归巢、有引线的风筝。

m
mrp
1 楼
历史上可不是好人
p
peron1
2 楼
要脸不?作者请去看看历史,看看这群人的祖上在中国干了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情。我们又凭什么就这样替祖先就这样原谅他们。 既然他们在那里了,就别回来了。滚!
拿爷叔
3 楼
当年是被打出去的
C
CHN2USA
4 楼
所谓的东干人是同治回乱时期 杀人恶魔回民首领白彦虎带的队伍及家属叛逃到中亚的 同治回乱被西方称为宗教战争 同治陝甘回亂,是1862年-1873年[註 1]間在清陝西省和甘肅省的大規模回民動亂。由陝甘回民和哲合忍耶蘇菲門宦起事開始,主要為回、漢和其他族群之間的相互大規模屠殺,財產轉移,回軍起事及隨後清軍對拒不歸附之回軍的鎮壓。陝甘回亂自1862年起,陝甘總督左宗棠自1868年十月坐鎮西安開始平亂,直至1873年九月肅州戰役結束,花了五年時間平亂。[1]:124戰亂亦波及青海、新疆和外蒙古。 zt “同治回乱”是1862至1873年同治年间,发生在陕西、甘肃(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部分地区)两省的回民暴动和叛乱。当地的回民在伊斯兰宗教领袖的带领下,趁晚清局势动荡,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同治回乱”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针对汉民族的种族灭绝,是历史上对中华民族进行的一次最惨烈的大屠杀,其惨烈的程度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纳粹对600万犹太人的屠杀,日本对1800万中国军民屠杀。在“同治回乱”叛乱的12年间,当时西北地区回民大概是三百多万,但被回族穆斯林屠杀的汉人达2000多万人
r
reporter1228
5 楼
这个所谓罪华人媒体心术不正, 总是尝试替这群恐怖分子翻案
c
carlos067
6 楼
陕西的回人其实很少,就西安城里那些。 [2评]
b
bambu
7 楼
一群叛国者的后代
网络123
8 楼
确实本贴笔法恶劣,把血债累累的暴乱份子说成可怜的经济难民,实在可恶。好在这段历史太清楚,瞒不过广大网友。
W
Washington001
9 楼
一帮杀汉人的反叛。居然没有被汉人赶尽杀绝
股版黑手多
10 楼
你搞错了,陕西回回同治回乱前也很多..西安城那群回回,因为和汉人经济交叉过多,而且人数少,所以在同治回乱中和政府站在一起反对暴乱所以没有损失,保留了下来..西安周边乱的一塌糊涂..回乱后都死的死跑的跑
牛皮方糖
11 楼
白彦虎的后人,妥妥的卖国者,被左宗棠打跑的,现在想洗白?
冰城
12 楼
应该斩尽杀绝
R
Roy2001
13 楼
白彦虎的后代,手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种族灭绝者的后代
R
Roy2001
14 楼
那得感谢左宗棠拯救了西北
死左B
15 楼
这些人的先祖是杀汉人不眨眼的回回畜生。
r
rally
16 楼
伪共党真汉奸
浪迹加州
17 楼
都是同治年间屠杀陕甘汉民的骚回回匪徒后裔。
y
yuanfangzhi
18 楼
那不就是“陕甘回乱”吗?当时陕西甘肃两地“汉民”和“回民”之间的民族矛盾达到顶峰,互相厮杀相当于战争规模,惊动了朝廷,而清廷采取的是偏向汉人,驱逐回民的政策,因此大量回民被迁移,一部分跑出了国。
y
yuba
19 楼
向外籍人士问候一下
加拿大农村人
20 楼
你这2000万人有根据吗?那时候清朝一共才多少人?
东京无间道
21 楼
记住,国有难,回先乱。
少爷可用
22 楼
我以为怎么过去的 原来是回乱余孽
y
yuanfangzhi
23 楼
“屠杀的汉人达2000多万人” 这个数字绝对是夸张了,历史上陕甘两省一直是穷省在清代估计一共也就2,3千万人。 各种历史记载冲突也不过导致几十万人死亡,而且还是汉回冲突双方加一起的人数,当年清廷也派兵稳定局势,事实没死那么多人。
y
yykfish
24 楼
前朝余孽。白彦虎的狗腿子。
c
carplee
25 楼
都与始皇帝有血缘关系
铗归来
26 楼
杀人逃跑的叛匪
糖桔喝得
27 楼
前几年有个陕西的记者采访了这些人,这名记者很煽情地称呼这些人“乡党”。结果网上有无数的陕西人问候这名记者的老娘,“陕西人没有这样的乡党”,这就是陕西人对这些白彦虎,马玉龙的后人的回应。
中坚力量
28 楼
这些人是杀死汉人邻居 虐杀老人小孩妇女 的分裂祖国的人的 后代 作者是一点也不懂 历史吗? 这才多少年?
干掉B儿
29 楼
操,当年杀完人、还分裂国家的混蛋,现在成香饽饽啦。现在哪国没有中国人啊,美国500万、加拿大80万、日本200万、马来西亚2000多万、印尼印尼1500多万,吃饱啦撑的,照顾这群混蛋。西安当地主管部门都得枪毙凌迟处死,这简直他妈的脑子有病,一群杀人犯的后代、一群叛国者的后代,竟然还这么优待!
扶风
30 楼
世界上还有几个族群终究要被中国人干掉(不止是汉人的仇敌),按照可恨程度排名: 1。满洲(剐徐锡麟,挖出肝做成菜,让满洲人吃掉,汉人看着以消灭汉人反抗之心) 2。东干(回军战败肃州投降左宗棠前,杀光所有汉人,不是普遍现象,回军投降前杀光汉人) 3。日本(南京屠杀,旅顺屠杀,731等没必要的战争罪行)
C
CHN2USA
31 楼
这段标了ZT 是转帖的 西北回乱始于同治元年(1862),规模之大,遍及陕西、甘肃(包括宁夏和青海东部)以及新疆各地。各地回民暴乱四起,其主因刺激很大程度上是想侵吞汉民地产,把物产丰富的田苑据为回族穆斯林所有。绝大多数回民壮年男子都参加了屠杀汉人的行动。一时回民暴乱和屠杀四起,在西北呈席卷之势。 清廷从直隶调来大量军队平叛,可是屡战屡败,回乱势力愈加浩大,叛乱第一年被回族穆斯林屠杀的汉人就达1100多万人。 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当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东南各地的局势基本稳定以后,清廷度过了最严重的危机,使其得以调集主力,用兵西北,恢复在陕甘的统治秩序。9月,清廷调闽浙总督左宗棠为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经过一番准备,左宗棠于1868年底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进兵甘肃。左宗棠采取正确的军事战略和“以回制回”的方略,局势才开始反转。直到1873年,左宗棠才彻底平息了西北的回乱。 这场回乱,汉人被屠杀高达2000多万,其中陕西动态损失近700万,甘肃被屠杀的汉人高达1400多万。 西北回乱中,回民对汉人的大规模屠杀,是左宗棠及其湘军在平定回变后对西北回族展开报复性屠杀的重要原因。回乱前,陕西省有回民180万人,回乱平定后只有西安城内未参加回乱的3万回民得以幸存,其余回民均被屠杀或逃亡。 实际上,西北回乱马家军残部的惯性一直持续到1949年才被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全歼。至此,持续近百年的西北回乱在中华大地才被彻底荡涤干净 作者:书生剑客 链接:https://xueqiu.com/3993902801/14875309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C
CHN2USA
32 楼
https://xueqiu.com/3993902801/148753097 标了ZT 是转贴的
f
fck1234
33 楼
2000多万人,数字没搞错?
t
tiger500
34 楼
在大清的时候他们尽量撇开和中国的关系,现在尽量和中国靠拢不忘本。
儒教传人
35 楼
这群是叛乱分子的后代,不是中国人。
按律当斩
36 楼
我读书少,不看评论区,差点被文章给骗了。
w
wakawaka
37 楼
持续十几年,席卷整个西北的屠杀,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