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袭:中国经济意外闯关 实业苦日子才刚开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2日 5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2924 阅读
32 评论
多维新闻

2020年初进入公众视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春运迁徙迅速扩散,确诊人数、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已经远超2003年爆发的“非典”。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完全出乎市场预料之外的负面影响。为了阻断病毒传播,中国政府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延长假期、限制返工和人员流动,但疫情造成的短期失业率上升,企业停工,生产和消费需求不振,进出口受到冲击,物价上涨,商业投资活动效率降低等“副作用”正拖累着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想要保持稳定的增长,中国经济需要经历一次“闯关”。

服务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赴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已经超过两万人。(新华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2003年爆发的“非典”(SARS)有诸多相似之处。尽管此次病毒毒性低于“非典”病毒,但其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群更多。与“非典疫情”集中在广东、北京不同,本次疫情以湖北为中心,由点及面扩散至全国,预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

将“非典”作为“前车之鉴”,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分析,在“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200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一、二、三产业GDP指数同比增速分别为1.7%、11.3%与8.7%。相比之下,2002年第二季度上述增速分别为1.7%、10.0%与9.6%。而2003年第一季度上述增速分别为2.8%、13.2%与10.5%。不难看出,“非典”疫情的爆发的确对第三产业增速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第三产业增速要比2002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比2003年第一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显著高于2003年。这就意味着,即使本次肺炎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与“非典”相似,那么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会显著高于“非典”期间。

消费低迷是服务业遭受重创最为直观的体现。春节期间居家隔离、暂停文娱活动,直观逻辑上,旅游、餐饮、影视行业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对比2019年春节,中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本次疫情发生后,1月26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以酒店住宿为例,受疫情影响,中国境内酒店发起“安心取消预定保障”倡议,截至1月末就有超过32万家酒店加入该协议。有机构预计,中国旅游市场的萎靡,将导致全球旅游行业收入下降三成。

此外,原本春节是餐饮行业的旺季,据统计,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突破4.6万亿元。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中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春节期间收入平均占到全年收入的25%至28%。为了避免聚餐引起交叉感染,各地政府和行业协会陆续下发了停业通知,多家知名餐饮企业相继宣布暂停营业。为了降低房租和人力成本,很多餐饮企业甚至将备菜和存货低价甩卖。

尤其是电影行业,今年春节档几乎颗粒无收。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元,占上半年票房收入35.7%,全年票房收入约10%。此前,中金预计2020年春节档将实现收入62亿元至76亿元,但肺炎疫情爆发导致2020年春节档7部影片全部延期,大年初一(1月25日),整个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181万元,而2019年同日票房超过14.58亿元。在电影票房已经确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假设餐饮零售腰斩,旅游市场冻结,短短7天时间,仅上述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占到同期2019年一季度GDP的4.6%,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与传统服务业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民众闭门不出,手机游戏市场大放异彩。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在1月24日除夕当天创下20亿元峰值流水记录,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涨50%。粗略估算,头部游戏产品2020年春节当月流水环比增长可能在20%至40%。

实体经济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与第三产业相比,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面临的直接经济损失看似小于服务业,但疫情产生的后续影响更为深远。在宏观层面,“中国制造”为代表的出口曾经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出口井喷,2003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高达34.4%。因此,当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并未对出口造成明显干扰。

企业复工进度缓慢是摆在所有制造业企业面前的难题。(REUTERS)

张明认为,虽然,一方面随着经济体量的放大,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与中美贸易冲突的反复,中国出口增速已经大不如前。2019年中国出口月度增速的均值仅为0.4%。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后,中国要在2020年与2021年多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这就意味着贸易顺差对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1月31日,世卫组织(WHO)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尽管世卫组织不建议各国对中国采取旅行管制措施或停飞来往当地的航班。但《国际卫生条例》中明确,各国有权对主要疫区采取贸易和旅行限制,如拒绝受染者入境等,对入境中国货物进行检查、收费等,最为严重的是:“如果现有处理方法均不成功,在受监控的情况下可以查封和销毁货物”。可想而知,一旦实施这将对出口造成毁灭性打击。

截至目前,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已经大幅减少往来中国的航班,甚至取消赴华航线、暂停办理旅游签证。这导致大量以旅游签证进行的商务活动暂停,旅行和贸易限制形同实际意义上的经济制裁。

根据现有《国际卫生条例》规定,成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定可以随时撤销和更改,且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期满自动失效,也就是说,最迟5月初,中国还将面临世卫组织的“审判”。

事实上,制造业外部环境的恶化仅仅是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2003年二季度非典疫情期间,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明显下滑,工业、建筑业同比下滑2%和1.7%。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13.7%。

但非典疫情爆发期处于春节复工后,此次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导致多个地方政府宣布推迟复工时间,道路封锁和疫情监控也会影响节后返工。在订单减少、物流阻隔的情况下,员工工资和办公场所租金支出给企业带来资金流动性压力。这些因素都会对制造业生产和销售带来冲击。“天眼查”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有超过958万家制造业企业,超过一半都是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不足100万元,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有的中小企业或许永远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中国官方公布,2020年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中国国家统计局也认为,1月数据还没有体现出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在生产放缓和企业负担加重的双重作用下,未来两个月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也是大概率事件。

两个维度看,一是区域问题,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区复工及之后,都面临着一定的疫情防控压力,短期上述劳动流入集中区域的新增疑似与新增确诊病例值得进一步观察; 二是行业问题,劳动密集制造与服务业在复工后的复产均存在着一定防控压力,建筑业方面,基建与地产均存在一定的延后。此外港口运输以及对外贸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关注。

GDP一季度破“5” 全年破“6”?

根据德国格廷根大学教授于晓华应用经典的传染病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来预测本次疫情的演化,病毒爆发后大概90天到达疫情高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第一个病例于2019年12月8日发现,50天左右开始集中爆发(1月20日左右),如果从此时开始计算,预计3月初达到高峰,4月上旬左右接近尾声,5月上旬疫情结束。尽管该模型预测非常简化,但从目前情况看,预测模型与疫情发展现状基本吻合。

除湖北以外,中国其他省市的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AP)

但与17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显著下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红利也正在萎缩,加之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中小银行面临潜在坏账风险,房地产调控处于关键时期。

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正好发生在这个殊为敏感的时间点。2019年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并且因此在经济学界触发了是否需要“保六”的争论。如果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将再次加大。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初步评估认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国的GDP增速减少1.2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测算,即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2020年一季度GDP为4.5%,拖累全年经济增长将至5.8%。假设疫情在春节复工后出现进一步传播和扩散,持续时间和对经济的影响超出预期,今年一季度和全年GDP增速会分别下探至3.4%、5.6%。

为了尽可能抵消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多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银行、券商提供信贷和金融支持,并对行业企业进行定向扶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方政府也从加大金融扶持、稳定就业、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进行详细部署,大范围实施“房租减免、专项补贴、返还税费”等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除上述短期政策,中长期而言,宏观政策的重头戏应放在财政政策方面。僵硬地死守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红线可能没有必要。财政扩张不能总是重复老一套“铁公鸡”思路,建议国务院可以经全国人大授权,建立一个专项的紧急“救助基金”。货币政策方面应该适度放松,增加流动性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消费层面,为新经济渠道提供政策支持,增加网络消费。

基于对中国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A股在创纪录低开8%后连续上扬,外资更是借机逢低买入A股,仅仅一周后,指数基本涨回春节前点位,创业板指数更是创出3年新高。归根结底,外资依然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抱有信心,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并没有因为“黑天鹅”事件而动摇。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个对中国经济运行影响巨大的事件。目前,疫情仍在发展阶段,尚难以对疫情最终的走向做出精确判断。相应地,此时对疫情经济影响的分析一定是初步而粗糙的,也要区分疫情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在分析疫情的经济影响时,诸如宏观政策应该怎么做、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问题,是必须要想到的。脱开对政策应对的考虑,只是机械地估计哪些经济活动受到了疫情多大程度影响,难免得到刻舟求剑的结果。

r
randomguy33
1 楼
屁民真的要吃草了!
p
push
2 楼
怕啥,口罩翻10倍出口美国
开心小黄人
3 楼
2015年以后就一直苦日子啦。题目不严谨,应该是服务业苦日子才刚开始。还好一直在苦日子,不然早就抗不住了
哈哈笑开心
4 楼
junezhe傻逼翻墙老五毛狗🐶,你妈逼还没死,我操你傻逼junezhe五毛全家女人,你去死。你娘偷我的杂种junezhe。哈哈哈
哈哈笑开心
5 楼
junezhe傻逼翻墙老五毛狗🐶,你妈逼还没死,我操你傻逼junezhe五毛全家女人,你去死。你娘偷我的杂种junezhe。哈哈哈
j
junezhe
6 楼
哈哈笑开心 你媽劈腿肏 ---好熱鬧!
j
junezhe
7 楼
哈哈笑开心 你媽劈腿被驢肏 ---人獸大戰好熱鬧!
r
rootrootroot
8 楼
麻烦习赶紧走人吧,当是救救这个国家,啥政绩没有,天天吹牛逼
搞清弄明
9 楼
一季度怎么还能增长?肯定负增长
天涯一枝花
10 楼
天朝GDP还不就是改改数据就出来了
S
Sunstreaker
11 楼
不用他走人 他身边的党羽已经感染了 未来2-4周看着吧 呵呵呵
j
junezhe
12 楼
天涯一枝花 人人可以日你媽 ---哈哈!
s
sisizhe
13 楼
最近狗狗好像安静很多了嘛 好像美国检验要2500美金,叫救护车要1000美金 中国全免费哎 中国真的没人权,连穷人的救命钱都不收,哈哈哈哈
p
popchengz
14 楼
開多兩次會議增長肯定能7個百份比同期增長2左右。。
爱逛动物园
15 楼
我就想知道以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如何比去年同期增长5到6个百分点
爱疯与乐魔
16 楼
三月开始 就只有"好消息"了
我来说一句
17 楼
这是说,如果啥水不放一季度增长4.5,那大水漫灌肯定超过6,全年可能回到7,保六是没问题的了
我来说一句
18 楼
太少了,一个口罩卖10美金,出口几十亿,那光口罩就有万亿美金的收入,然后美国就次一蹶不振,从此再也不可能成为第一了,哈哈哈哈。中国梦就要实现了
我来说一句
19 楼
说错了,一个口罩卖10万美金
D
DOD13
20 楼
中国的确快被这个SB折腾黄了,狗逼国进民退把民企都要折腾跑到美国去了
m
mwf536
21 楼
真搞不懂,整个2月份都被隔离了,怎么还有可能增长5.8%
B
BruceWang111
22 楼
半元钱死全家,谁是谁知道。
s
soleil2002
23 楼
这不是正符合了狗子们盼望中国崩溃的本意了? 应该支持啊。
为祖国的进步自豪
24 楼
多维除了造假、放狗屁、唱衰中国,还能做什么;西方国家唱衰中国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了,结果呢?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压华为,结果呢?脸打的啪啪的。难怪,美国政客没有脸。谁也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国加油!
千山暮
25 楼
: 就你Sb在上面喊俩句,就成事,他M的又一个白痴在做白日梦,有本事到天安门广场去喊看看,到时候不要尿尿,还把肾搞坏了
千山暮
26 楼
: 要不换你这孙子上去裆裆
千山暮
27 楼
这么说你也是民企的老板.那把民企折腾到美国有几家帮我数数谢谢dogd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