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负增长 来看看德国是如何鼓励生育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17日 21点4分 PT
  返回列表
80917 阅读
37 评论
雷叔写故事

今天的新闻提到,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形成了人口负增长的态势。

这也是61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我们之前其实就写过不少和人口有关的文章,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意外。也非常高兴国家统计局可以实事求是公布这个数据。毕竟直面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

有网友翻出了2003年的一份《齐鲁晚报》,上面写着2022年争取实现人口零增长。

当时估计是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的,那确实算是神预言甚至算超额完成任务了。

但现在重新审视,人口负增长,在全社会层面,并不是好事。

如果人口持续负增长,会导致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壮年人群缺口越来越大,老龄化更为严重,本就严峻的养老问题进一步凸显。

我国是人口大国,过去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庞大规模的人口优势之上,但伴随着负增长出现,消费市场想必会受到强烈冲击,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考验。

有人把2022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归咎于去年增加的死亡人数,但统筹来看,过去几年的死亡率整体变化不大,维持在7‰出头的水平。

反倒是出生率持续走低,2021年还有7.52‰,到了2022年更是降到了6.77‰。

很明显,人口负增长的源头是大众生育意愿降低,从而导致生育率明显下降。

也因此,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出谋划策”,提出了各种鼓励生育的建议,正常的奇葩的都有。

比如一年前,任泽平就发表过一篇万字论文,标题就叫《解决低生育的方法找到了》,用以分享他想到的解决方案,和背后的逻辑和数据支撑。

当时很多人抓住文章中提到的“央行多印2万亿”做文章,但如果看过原文,就能发现他的观点不只是这点,还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内容。

我们曾经写过解读这篇论文的文章,现在重发一次,作为分享。

简单总结一下论文原文内容。

为什么中国要鼓励生育?

因为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严峻的老龄化少子化挑战,生育率极低,如果没有强力政策调整,中国将在几十年内成为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会有很多,他在这里列举了几个。

交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养老金缺口会日益增加。

这也就带来了“养老难题”

养老“本质上是上一代剥削下一代,所有退休者剥削所有工作者,活着的人剥削尚未出生的人。”

换言之。

现在老人领的退休金,绝对不是他们当年交的那些,而是我们现在交的退休金。而我们以后领的,则是那时候的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

如果人口老龄化加剧,那养老金缺口只会越来越大,现在国家通过不同省份之间的调剂还能解决:

如果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那就只能不断推迟退休年龄了。

人口负增长多年的德国,现在的退休年龄是65岁零9个月,并且计划在2029年的时候推迟到67岁。

同时德国的养老金比例也年年上涨,现在是总体工资的19.5%,过几年就会涨到20%。(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中国也明确提出,要延迟退休了,前几天家里几个还没退休的亲戚都在计算自己到底能不能按时退休,会不会又要多干几年。

如果人口出生率的问题不解决,只会继续延迟下去的。

所以现在才会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个养老金是专款专用的,以防到时候没钱养老。

还有。老年人生病更多,所以医疗保险缺口会越来越大。

还有,购买力的丧失。

有多项数据统计,老年人除了医疗支出多,其他方方面面的消费欲望,都不如年轻人。

消费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消费不行,势必会影响经济增长。

另外,房地产的一条金科玉律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不断下降的出生率成为了楼市长期隐忧。

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被一二线城市吸引,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普遍更将被看跌。

于是流浪吧老哥去空荡荡的鹤岗,花了5万买房。

00后+10后的出生人口,相比80后+90后,整整少了1.03亿人,也就是未来将少1亿人的购买力。

这不得不说,都是问题。 

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

过去五年的劳动力人口在下降,这在经济上的直观表现,用国家统计局总师姚景源的话来说就是——

没人生孩子导致我们国家GDP每年锐减800万。

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会造成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萎缩问题,“抢人才”的背后,当然也“抢人口”

回过头来看,独生子女这两代人,可能是过得很惨的一批。

毕竟一对夫妻要给4个老人养老,拉扯大几个孩子,很晚退休,将来还可能要帮忙带不少孙子孙女。

有人说比日本的平成一代惨多了,比韩国“放弃一代”好一点,一个“打工人”的词汇就无情地把他们全部概况了。

换句话说,人口年龄结构会制约中国接下来的发展,更别说我们还有一个“未富先老”的问题。

所以说,人口的风险是全面性的风险,措施的滞后可能是一代人的滞后和苦痛。

“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这句话是很多学者的共识,深以为然。

人口问题很重要,而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到现在这个状态,温和的政策已经没有用了,必须用强力政策才有可能让生育率回升。

所以他得出结论:要大力鼓励生育。

所以该怎么鼓励生育?

他们在研究了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生育后得出结论:

很多人并不是不想生,而是生育成本太高了。

然后,他们又研究了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家的数据,发现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的状态。

但是北欧和法国经过了一系列举措,让他们的生育率重新回到1.8以上,没有人口断代的风险。而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生育率则长期低下,没有回升,德国甚至连续许多年人口负增长:

增加女性产假。

他们把女性休假时长和生育率进行耦合,发现女性休假时长与生育率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女性生育假期长了,必然会导致她们在工作中受歧视,反而会降低生育率。

原因在于延长女性休假时间与保障其就业权益存在一定矛盾。产假过长可能会让女性在职场中面临更大的歧视和排斥,提高就业门槛、降低职业升迁机会。

所以,除非能做把父亲强制陪产假制度做到特别完善,否则这一点对于提高生育率来说意义不大。

保障非婚生子的权利。

美国和欧洲非婚生育占总体生育率的40%-60%,甚至比婚内生育更多。而中国非婚生育不到10%,然而和全世界所有国家一样,中国的离婚率尤其大城市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想解决中国的低生育率,就要先解决离婚率,而离婚率从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几乎无解。所以虽然不提倡,但也要多保障非婚生子的权利。

发放经济补贴

在研究了许多OCED国家的数据后,他们发现给生孩子的家庭直接发放经济补贴是很有效的提高生育率方式。

除某些宗教国家以外,往往:家庭福利开支占比越高的国家,生育水平越高。

数据显示,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例均在1%-4%范围,平均为2.4%,其中法国为3.7%、比重最高。

而中国GDP有110万亿,按比例来看,所以他认为中国每年至少需要投入2万亿在家庭福利开支上,才有可能提升生育率。

大量兴建托幼机构

数据显示,入托率越高的国家,生育率越高。

很容易理解,父母都需要工作没空整天整天照看孩子,如果有便宜便捷的托儿所,可以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

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社会帮助家庭承担一部分抚养孩子的压力。

保障男女在就业上的平等

数据显示,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的国家,生育率就越高。

移民

当然,生育率除了和上面这些有关,和移民率,尤其是从非洲过去的移民率也有强相关性。一般来说,非裔移民、某宗教移民越多的国家,生育率就越高。

这一点有很多数据支撑。welt.de做过一期详尽的数据统计。大概意思是德国现在的人口增长,基本都是新移民夫妻贡献的。

新移民非常能生孩子,乃至于新生儿有41%都是新移民生出来的,尤其是中东背景的新移民,家家能生五六个,甚至有些家庭只靠生孩子过活。

同时,纵使有非常多的生育补贴,纵使上面提到了一大堆鼓励生育的措施,乃至于德国每年为鼓励生育支出的钱,已经快占到总GDP的4%。但那些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还是不爱生孩子,生育率一年比一年低。

所以,十五年前德国只有11%的人有移民背景,现在德国25%以上的人有移民背景。

按现在的趋势下去,未来德国也会变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那样的移民国家。

一言以蔽之,德国的生育率主要是新移民提上去的。

这当然不只是德国的故事。

很多负生育率的欧洲国家,使出浑身解数都没把本民族人口生育率搞上去,但逐渐开放移民后,生育率突然就上去了。

现在,全世界生育率排名前十的国家,和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名单是高度重合的。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内部也基本也是穷人、宗教人口以及外来移民在生孩子。

所以未来世界人口组成会是怎样,其实也可以窥见一斑。

扯远了,回到国内现状。超长产假在国内的实操层面很难实现,当今的中国也不可能大量引进移民。

所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对中国最有用的几个鼓励生育政策就是:“保障非婚生子的权利”、“直接给生孩子的家庭发钱”、“多建托儿所,社会帮助家庭承担抚养压力”以及,“保障男女就业平等”。

他呼吁的具体措施是,给生孩子的人,一线城市每人每月发3000-5000元现金奖励。这样如果一直发到18岁,一个孩子可以得到65万-108万的现金。

这些钱哪里来?

央行直接印。

注意,任泽平说的不是一共印2万亿鼓励生育,而是每年印2万亿,十年印20万亿鼓励生育。

他认为这20万亿最后会帮助中国在十年间多生5000万名新生儿,让中国的生育率重新回到健康水平:

印这么多钱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吗?

他觉得只要专款专用就不会,不过我没读过经济学的博士课程,不太理解这里的逻辑是什么。

所以当时他被各路网友狂喷:

抛开两万亿的数字不谈,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方案。

核心其实很简单。

无论是给他们减税也好,建托儿班帮他们养孩子也罢,又或者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印钱发钱,其实本质都是由国家想办法,给生孩子的家庭发放补贴。

国家对所有人收税,然后只给生孩子的家庭发补贴,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单身税”,现在问题在于,当这“单身税”达到多少钱时,会让一个本来没有生育意愿的人乖乖去生孩子。

就拿上海为例。

一个孩子三十万?一个孩子六十万?一个孩子一百万?

虽然网上多的是“无论如何都不生”的声音,但我们都明白那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想法。在一些生育率重新回到正常值的发达国家,多的是只靠政府发的生育津贴就能活下去的家庭,不知道未来类似的情形会不会在中国出现。

比如最近,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初步拟定了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

2022年10月,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决定,对合法生育、符合条件的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一次性补贴1万元。

在济南,本地户籍按照生育政策在今年(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每个孩子可领取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并且,对休假和购房方面都有侦测倾斜。

云南从今年开始,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

多地政策出台,逐步形成了趋势。

包括国家也给出了明确的方向:鼓励生育要从减负着手。

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首先营造出足够有安全感的环境,才能激发出生育欲望。这是自然界动物的本能,同样也是人类的本能。

想起以前在文章里聊生育成本时,高赞评论说:

言下之意自然是,补贴多少钱都不愿意生。

但如果现在这些政策继续升级,那些说着“绝对不生”的网友,会不会有一天回心转意呢?

这种回心转意,又会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为钱生孩子”、“用物质衡量生命”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j
jeffinvade
1 楼
习近平给老百姓减负鼓励生育的方法,竟然是取缔私营课后教育,唉 1,教育产业化是几十年的国策,习近平趴着脑袋说改就改,几百万人一夜之间失业,政府会赔偿普通教师吗?会赔偿俞敏洪吗?当然不会. 2,公立教育不好,要想变好,需要政府投资,给教师涨工资,多培养老师,多建设学校.取缔私营教育,公立教育就会更好? 3,取缔补习班,高考不改,孩子就能减负?家长就不用鸡娃了?本来还可以上课鸡娃,如今还得把老师请来家里家教,鸡娃成本只会更贵,老百姓更生不起小孩.
阳光俊男
2 楼
鼓励生育很容易,先把当年强迫堕胎杀婴的杂种全部枪毙,计生委从上到下全部抄家打毒针。
五谷不分
3 楼
都是越穷却生,德国跟北欧一顿又补贴又减负的,本国老百姓照样不生,最后都是乌央乌央的黑哥哥跟绿绿嗷嗷生,补助拿到手软。 [1评]
X
XXyourOO
4 楼
据说,德国等西方国家,提高生育率的主要办法,是引入绿穆和黑跪,而且立竿见影! 中国要不也学学? [1评]
阳光俊男
5 楼
亚非拉在兲朝大学选三个妃播种。
L
Louis198381
6 楼
我们是最后一代
嘿呀嘿呀啊哟哟
7 楼
自由,民主,选举的台湾出生率已经n年全世界倒数第一了,台湾人均gdp下降了么?有什么好急的? [1评]
群X乱舞
8 楼
德国人均GDP是中国的5倍,人家生育率和中国差不多……生不生是个人选择,政府要做的让你生得起养得起,德国政府做到了,中国政府呢?
j
jolly11
9 楼
养老金的问题就是政府傻逼,你投入的钱不是你用,你用的钱不是你投的,这样账目混乱,不出事才怪 个人养老金才是账目清晰的解决方案
Q
QL
10 楼
让当年计生委的各级公务员出来补课,每人生十个。
鸿
鸿鹄369
11 楼
如果一提西方国家福利,中国人就跑出来说: 中国是大国,人口多。我想问你: 大国中国人不交税?只有欧洲人交税?
y
yuba
12 楼
道法自然
鸿
鸿鹄369
13 楼
台湾很多福利你咋不说呢? [1评]
y
yuba
14 楼
计划生育好
j
junkuso
15 楼
鸿鹄369 【事实胜于诡辩,放屁只有薰人】看看事实如何:(这对夫妇曾写信给蔡英文写信求救,没有结果---这个你自己Google看看是否为真,这么大的新闻没办法掩盖!) . 2022年10月29日,李女士和丈夫鼓足勇气,带着女儿从台湾飞到福建厦门,再从厦门辗转到东莞。如此大费周折只有一个目的——让女儿打上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 在祖国大陆的费用从每针近3.3万元,如果有社保,仅需再自费1万多元,让众多SMA患儿家庭欢天喜地。 . 通过一个在大陆朋友打听到这一消息,李女士夫妇重新看到了希望。 “这几年,我们一直期盼孩子能早日用上这个药,但在台湾费用太昂贵了,全额自费的话,一针就约合人民币51万多元(一个疗程 4 针),我们负担不起。” . “明天就要搭乘航班飞回台湾,结束在大陆的‘暖心之旅’啦!”2023-01-14,完成一个疗程后4针治疗,在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携11岁女儿小沂从台湾来就诊的李女士满怀感激:“谢谢东莞的医生让我们见证了奇迹,这些天,真的感受到祖国处处有温情。” . [1评]
d
dingding6
16 楼
中国早有安排,不用夷人操心。中国经济繁荣富强,人口多几亿不多,少几亿不少。
a
abpro168
17 楼
"我们是最后一代。谢谢!“
s
sixporka
18 楼
养老金说白了就是国家制定的庞氏骗局,用后来人的钱填补前人的投资回报。
z
zrlsy
19 楼
绝对好事,中国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人口太多, 干嘛要和印度比呢?
鸿
鸿鹄369
20 楼
你问问台湾人吧!不要问一个,问多一些人。台湾跑大陆赚钱的有病全跑回台湾治疗,你不知道吧!
光光大脚丫
21 楼
德国人口增长有很多吗?这两年不都是负增长的吗?
d
dancingwater
22 楼
现在人口降低苦一苦割韭菜的矿主,将来造福的是中华民族
大师画拾苟奴
23 楼
德国新出生的娃娃很多名叫默罕默德,真是成功的人口增长
独孤苍狼
24 楼
:鼓励生育很容易,先把当年强迫堕胎杀婴的杂种全部枪毙,计生委从上到下全部抄家打毒针。 ———————————————————————————— 这个支持!!! 从一胎化的罪魁祸首——邓晓夫一家开始!包括现在逃到国外的那些当初给邓晓夫出谋划策、后来支持赵资洋的民运分子! [1评]
楼主名副其实啊
25 楼
很可惜,德国这么鼓励生娃,还是负增长啊,如果不是难民,连续很多年负增长了。
楼主名副其实啊
26 楼
习近平是你祖宗啊,啥东西都能联想到他。就事论事啊。
阳光俊男
27 楼
: 欢迎去清算他们,关我屁事。 美国的民运分子,99%都不是好东西。
随意岁月
28 楼
德国福利好,税收重,西亚和非洲移民吃福利才能多生,德国本地人却负担不起,连继承房子的遗产税都快交不起了。
先有09後有天
29 楼
人口总加速师
30 楼
各个发达经济体都有福利。共党治下的中国只有洗脑锤子镰刀
m
mmax
31 楼
国难财又来了!不生的/少生的罚款100万美元! 禁止生产出售避孕套! 避孕套黄牛价格, $7000RMB/个...
C
Cup3
32 楼
镰刀只想割韭菜,不想种!
o
oldpenis
33 楼
老毛老邓几十年来就瞎鸡巴折腾!
z
zhulitmac
34 楼
该放开的是一夫一妻
w
wilburwang
35 楼
别扯了,算上生7,8个的各种难民,出生率才1.53,这尼玛还吹啥?
穿
穿帮TNT
36 楼
有点不懂,后代人口一定要多于上代,如此增长何时是个头?国家是不是终究承受不住?
嘿呀嘿呀啊哟哟
37 楼
台湾有多少福利我不知道,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知道,开了福利照样全世界倒数第一生育率,可见这地方有多么的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