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农村女孩还钱的请求 - She should accept the money and give it to someone who really needs it. I said I may sponsor poor kids for elementary/middle school since such education is necessity in their life, but not sponsor college students who can make money themselves and college education is a luxury thing in most places.
最近一个女性的内心独白,意外地上了好几次热搜。
事情起因是这样:这位好心的女性一直资助一位农村女孩,从初三开始,有8年之久。期间,这位女性即使自己收入不理想时候,也坚持拿出一半帮助女孩,初心就是让农村女孩“有书读坚持下来”。
转折之处在于,农村女孩大学毕业之后的选择。
她对捐助人坦陈,自己家庭、学校一般,优势是“样貌很好,年轻”,婚姻是自己“第二次投胎的机会”。所以,农村女孩没有选择工作,而是决定选择一位年长一些经济殷实的男性结婚。
对于农村女孩的选择,这位资助的女生感到“堵得慌”,拒绝了农村女孩还钱的请求。“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因此在网上引发争论。
选择家庭主妇的争议:让人心寒还是聪明?
有的人认为这个农村女孩的选择让人心寒,树立了不好榜样,这种“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也有人认为,这个农村女孩很聪明,过几年儿女双全,就是人生赢家了;更有人认为,资助人不应该干涉别人选择,问心无愧就好。
据说,捐助女性曾经表示,选择捐助农村女孩,性别上确实有所考虑,是因为自己人生经历让她感受到两性分配的不平等,“如果她是男孩的话,我可能不会资助她”。
类似的情况不少。在贫困家庭,女性得到公平教育的机遇确实更少,类似的指定性别的捐助其实都有帮助女性甚至培养女性的初心。也正因此,当这份初心遭遇现实的时候多少有些“堵”,也是情理之中。
这个新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些年另外一个热门新闻,中学校长张桂梅辛苦培养了不少学生,但她愤然拒绝做家庭主妇的昔日女学生的捐款,因为对对方选择很失望。
分歧背后,其实暴露了新时期的价值观碰撞。问题在哪里?无可否认,资助女性帮助农村女孩,是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多少有点女孩帮助女孩的(Girls Help Girls)的意味,但如果就此希望农村女孩选择职业而不是婚姻,也确实有点价值观上的一厢情愿,对于弱者的困境也有点想当然。
或许让捐助女性更“意难平”的,不仅仅是农村女孩选择务实婚姻,朋友圈有奢侈品旅游的痕迹,而是来自自己母亲的一句评价——“她比你聪明”。亲人吐槽,字字带泪,这句话比起网友的评价,其实更为扎心,也更让人反思。
这也提出一个拷问:一个帮助别人8年的女性,善良而且坚持奉献。仅仅因为自己捐助对象选择了全职主妇,自己的母亲就做出这样的评价。那么我们的社会,对于“聪明”的定义是否有偏差?对于善良或者说爱心的溢价,是不是也太低了呢?
“全职主妇”风险很高,机会成本巨大
比起资助女性的内心世界,围观群众的万千形态更耐人寻味。
大家的纠结点,主要在于家庭主妇到底是不是一份好的选择,尤其一个曾经得到别人资助的大学生?
如果我们把这个场景换在日本,可能围观群众多数会给出祝福而不是批判了。因为不少日本女孩的期待就是成为全职主妇,而且主妇在丈夫退休之后也有退休金,离婚也一般有相应补偿。反过来说,即使在日本,让大众意识到女性家务劳动是一种“无偿劳动”也依赖于上野千鹤子等女权主义者推动。
其实,任何选择都是关于机会成本——核心不在于家庭主妇这个选择好不好,而是在于这份选择是否得到相应的对价,或者补偿。
在中国,全职主妇做家务并不值钱,至少目前法律多少是这样看的。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起因离婚引起的家务赔偿案件——据悉,这是国内第一次在离婚案中适用家务补偿,按道理是一次进步,但结果很难说乐观。
两人于2015年结婚,育有一子,2018年离婚,女方是全职主妇,男方基本不过问家里事务。判决结果,针对这三年的家务劳动,男方支付五万。三年的劳动,五万多吗?大家自己思考。
回到前面的新闻,对农村女孩来说,选择家庭主妇的最大机会成本,大概就是放弃的职业生涯。那么,她选择就业,会面临什么样的道路?现实地看,以她的背景,要逆天改命确实不容易。
即使努力找到一个还过得去的工作,在目前的高房价之下,也不太可能存下多少钱买房。按照某些统计数据,月入一万以上人口在中国也就800万。工作几年,兜兜转转,如果没有把握好结婚窗口,一晃眼过了30,加上原生家庭条件一般,在多数相亲市场中可谓是艰难模式。
“这个时候工作出彩与否倒不是很重要,稳定有时间”成为不少男性对女性的诉求。如果结了婚,生了孩子,从备孕到孩子幼儿园之前,大概起码三年时间也是“地狱模式”。
换一个活法,农村女孩毕业就选择婚姻,结果是什么?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丈夫经济条件不错,年龄不小,她自己的计划也是尽快怀孕生几个孩子。从她的朋友圈看来,生活还不错,有奢侈品,有旅行。风险呢?也不小,除了离婚、出轨等常规风险,加上丈夫是做生意的,一旦遇到经济不好或者企业周转不灵,家庭债务和财务安全也会受影响。
可以说,无论是否选择工作,这个农村女孩其实无法逃避生活的重任:即使一切顺利,婚姻可以给予短暂归属感,但是生育之后的家庭问题,同样难以回避。
人生如果需要更多保险,选择工作或者选择婚姻其实不是关键,核心在于她面临的选择非常之少。或者说,作为普通人的试错成本很高,靠自我奋斗一定能过上理想生活的日子很可能过去了。很抱歉,这可能就是多数人的生存模式。
过去经济增长快,8%到10%,这意味着7、8年收入可以翻一倍,你只要顺着时代周期,无论选择什么行业,只要努力一点,大概率都可以赚到钱。现在,经济增速在5%甚至更低,这意味着,内卷模式停不下来了。
弱者的自由,在于选择的自由
婚姻育儿,原来是不少人生活的必需品,当下却有成为奢侈品的趋势,成本越来越高。
表面上,社会习俗要求男性更多承担经济的显性成本,比如买房等,而更多生育等隐性成本,则是女性承担,比如怀孕前后的职业损失期以及更多的陪伴时间。
网友的意见分歧,无论支持家庭主妇的选择还是支持工作的选择,其实各自映射了自身对于生活的想象。双方在争论的,不仅仅在于选择何种道路,也在于渴望各自的价值感得到认可,即,家庭主妇与职业女性的各自道路,谁才是人间正道?
这背后体现出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过去数十年,阶层跃迁是主旋律,读书好、买房早、就业好与一门好婚姻一样,都可以带来阶层的跨越,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阶层跨越变难,普通人离梦想越来越远。
这个时候,家庭尤其是有经济实力的婚姻,自然显得更重要了。不少社交媒体平台的婚恋短视频,很多时候不是让受众粉丝(女性为主)去辨别真爱,而是让大家甄别相亲对手的经济实力。
回到这个案例,无论这个农村女生如何选择,其实都是她的自由,这也不是什么“向下的自由”,而是基于她当前认知之下,她所认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谈论女性主义或者女性权益之类,最重要并不是高蹈玄奥的理论,而是关乎弱者的自由,让弱者有选择的自由,或者即使选择错误之后也有机会生活回到正轨,这才是核心。
今天,一方面,在媒体聚光灯下,我们看到更多女性精英群体出现,要么是创业者,要么是专业人士,她们往往举着女性权益的旗帜,吸引了更多关注,以及赞美这个时代,似乎女性真的可以轻易获得男性一样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我们身边,又看到真实的女性处境其实并不友善,尤其在面临婚嫁育儿的关键时间。
真相是什么?或许二者都是。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这1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女性总裁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达到241人。但从更多女性数据来看,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从63.8%降至61.6%,几近历史低点。一方面不少女性退出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少数女性领导增多,矛盾么?不矛盾。无论是否高举女性权益旗帜,少数女性精英确实获得更多关注、更多成功,甚至得到的关注多于类似男性,这是一种性别红利而不是性别短板。不可否认,成功女性的故事,在短期内可以激励其他女性,也对社会改善女性刻板印象有积极作用。
但是长期来看,大多数女性处境不会因个别精英女性的突破有本质改变。换而言之,进入精英俱乐部的女性,与大多数女性的共同点,也许低于她们和大多数精英男性的共同点。
同样道理,对于弱势群体也得到一些研究的证明,就像少数有色人种精英在社会顶层的成功,不会改写多数有色人种备受歧视的现实。
真相是什么?无论男性女性,弱者的人生从来不容易。弱者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很多时候受环境、认知等限制,而真正的弱者甚至没有选择权力。
就像我们在呼吁所谓“剩女”问题的时候,其实忽视了从绝对数据来看,中国的所谓“剩男”问题实际上更严重。如果前者多数是自我选择的结果,那么后者是他们几乎无力改变的无奈现实。
正如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所言,最大贫困不仅是经济的贫困,更在于能力的贫困,即贫困者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他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的可行能力(capabilities)”。
具体在这位农村女孩的案例中,无论她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婚姻,这一次选择不应该成为她人生成败的唯一选择,社会能做的是,降低一个人的试错成本,让她即使选择错误也可以再次爬起,这才是公共政策应该提供的底线以及关怀。
如果选择了工作,生育或者裁员,是否有更多保障?如果选择婚姻,生育与离婚之后,个人如何得到合理对待?这才是题中之义。让弱者有选择以及选择错误的权利,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无论对女性还是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