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续订费太贵 中科院也受不了?知网回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9日 10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59598 阅读
15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知网再度陷入舆论风波。

近日,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网络引发热议。

4月19日,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称,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知网:将继续向中科院提供正常服务

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4月19日,据微信公众号“CNKI知网”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为回应社会关切,现就双方合作服务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自1997年起,知网即开始为中科院所属院所分别提供系列数据库服务。2008年起,知网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深入合作,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统一集中采购知网期刊、博硕士论文等数据库,服务于中科院所属各院所。知网始终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精诚合作,为中科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服务。

二、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部分数据库的采购模式进行了调整,由统一集中采购模式转变为有需求院所组团联合采购模式。经过友好协商,调整知网数据库订购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由各院所选择订购内容,计划在近期完成组团工作、签署协议并启动2022年度服务。

三、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四、未来,知网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为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文献保障服务。

此前,网传信息显示,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将无法正常下载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通知中还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通知称,根据上述情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红星新闻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至于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表示,目前并不确定,“至少今年应该没有这个计划了”。

然而,当事另一方中国知网4月18日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却称该消息“不属实”。

知网收费模式屡遭质疑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全称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启信宝显示,“中国知网”项目属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知网”),王明亮为法人代表,同时担任总经理。该公司为外国法人独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年来,曾有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集美大学等多家高校公开表示过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但由于中国知网在国内文献检索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对于中国知网提出的涨价要求,大部分高校最终只能被迫接受。而学术界对于中国知网的批评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机构遭遇的“续订贵”, 其针对个人用户的收费模式也多次受到质疑。

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侵权并取得胜诉一事受到舆论关注。原因是后者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赵德馨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

赵德馨最终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但同时,赵德馨的文章也被知网同步下架。

此后,据长江日报报道,作家陈应松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自己共有3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且大部分都未经自己同意,部分文章的下载次数已达上百次。

据澎湃新闻,2022年2月22日上午,陈应松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知网运营方)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中国庭审公开网上信息显示:陈应松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的相关庭审共有69场,具体开庭时间分别为2月22日、2月23日、3月8日、3月11日、3月16日。

在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维权成功后,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曾发题为《作者维权胜诉就让论文下架,这种做法太霸道》的“人民锐评”:影响越大,责任越大,对于知网这样的平台,任何时候都不应滥用影响力,搞成了“店大欺客”,更不应输了官司就意气用事。面对维权和批评,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评论还认为,“中国知网不能输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这是赵教授的观点,也道出了广大用户的心声。任何企业都必须知法懂法守法,知网知否?

雅痞士
1 楼
这是垄断的生意,独门的,中国大陆迫切需要更多的“知网”! 每年为了查询论文都需要交几百元的费用,这些年,一茬茬大学生毕业,一茬茬的交,知网这种无耻的收割办法太卑鄙;
o
omicron2000
2 楼
反垄断法怎么不出来遛一遛?
和天下
3 楼
学术要尽量避免被资本绑架!资本本质就是贪得无厌
g
greentee
4 楼
这有啥好垄断的。一个放论文的网站而已,谁都可以参与竞争去。只不过利润微薄没人想做罢了。
英国流氓
5 楼
不续订,因为里面都是垃圾。 去问问哪个墙内博士的ref不是外国期刊上的。
j
junkerus
6 楼
国外一样ieee一样收割各大高校 中国该做的就是强制共享科技论文版权
专看评论
7 楼
这种都是典型官商勾结,中科院的院长主任什么的最少得拿50%这家网站的回扣,要不这么好挣的钱为什么给你中标不让那么多其他数据库公司中标
学术大湿
8 楼
不明白订这种垃圾数据库有什么意思。真正做科研的,谁会在知网上找文献看啊。订这种垃圾,多半是为了吃回扣吧。
学术大湿
9 楼
这里面没有什么垄断的。你可以不订阅知网,国外有的是更好的数据库,ACM、IEEE、Nature、Science这些。
k
kyogui
10 楼
居然是个外国公司
p
ppplu
11 楼
美国也有不少大学跟学术期刊出版商谈崩了。比如UC Berkeley 与 Elsevier.
4
4水5痕
12 楼
狗官草菅人命 民营资本为富不仁 百年了 三座大山还没变
T
Tbomb
13 楼
这个还真不能几家同时做,否则就是用户每一家都得订阅,需要花更多的钱。正确的方法是把它作为一个网络图书馆,而且不要避讳与百度云或者阿里网盘合作。而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账目要公开,要有第三方审计。否则知网就会堕落成例如红十字会或者足协那样的人人唾弃的组织。
z
zigzag21
14 楼
IEEE Xplore: subscription fee less than one million a year (about half million 10 years ago)
爱逛动物园
15 楼
这个知网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