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更适合吃素or吃肉?专家给出“黄金肉素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3日 0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51314 阅读
10 评论
生命时报

你更爱吃素还是吃肉?回答“吃肉”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近来网络上“人类天生适合素食”的观点广为流传,不禁让喜欢吃肉的人疑惑:吃素真的比吃肉好吗?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从生理构造方面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并教你科学、放心的吃肉。

受访专家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吉训明 王晓银

人类适合吃素?

营养专家4个理由反驳

为什么说“人的构造更适合素食”?有些文章通过比较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以及人的解剖构造和生理功能,得出了这个貌似科学的结论。

虽然看起来有板有眼,但是在营养专家眼中却漏洞百出。

网传人类适合吃素理由

1.人的牙齿和颚骨适合磨碎素食,而非撕裂肉食。

2.人的唾液是弱碱性,较难溶解肉。

3.人和草食动物的肠道很长,适合慢慢吸收不易腐烂的素食,而肉食动物的肠道又短又直,可快速消化肉,在肉腐烂前排出。肉的残渣在人的肠道中会产生毒素。

营养专家的观点

在营养专家看来,通过比较人类与草食和肉食动物的生理结构来说明“人类更适合素食”并不科学。

在生理结构上,起码这3个方面人类和草食动物不同。

✦ 咀嚼肌和臼齿

草食动物一般有强大的咀嚼肌、耐磨性更强的臼齿,而人的臼齿耐磨度、更换情况与它们差异很大。

✦ 肠道的长度

人类的小肠和身高的比值明显低于草食动物。人类的肠道将近9米,与身高的比值为5,而多数食草动物的肠道是身长的9倍左右,食肉动物的肠道一般是身长的2~6倍。从这个指标来看,人类更偏向肉食动物。

✦ 胃的数量和胃酸pH值

人类胃液平时的pH值(酸碱度)在2以下,进食后也很难到草食动物的4。典型的草食动物,通常都有多个胃,或者有发达的盲肠,而人类只有一个胃,盲肠也不发达。

进化决定

杂食更适合人类

按照哺乳动物食性而言,食肉和食草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人类是杂食性动物。

食草的哺乳动物往往需要“一刻不停”地进食,觅食和进食的时间大大增加,这直接导致其用于社交的时间少于吃肉的同类,就无法像人类祖先一样发展,因此,吃素并不是进化,肉食杂食才是。

动物在自然环境下会本能地从新的食物当中选取能满足自己营养需求的食物,并且,饮食取向也不一定仅由生理结构决定,比如大熊猫原本是杂食性动物,但目前已经变成爱吃竹子的“素食”动物。

相较四处觅食的古人类,现代人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我们对饮食的要求,变成了如何高效满足营养需求,并且吃得更健康更好。

地中海饮食

帮你均衡“肉素比”

从营养角度来说,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过,这些食物吃得太多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大家不妨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量,来合理安排“肉素比”:

荤菜:每日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40~75克,水产品40~75克;

素菜: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生活中大家可以参考公认的健康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来准备自己的一日三餐。

荤菜类

少点肉,多点鱼

猪牛羊肉是我国居民餐桌上的“常客”,但这类红肉的脂肪含量较高,且以饱和脂肪为主,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鱼虾等海产品脂肪含量低,且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利于预防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适当调整肉食结构,减少红肉比例,增加海产品摄入。

提示:疫情期间,去购买鱼肉海产品时最好带上手套,分装和烹饪后要用肥皂洗手,并且好好清洗盛装过生肉、生鱼的器皿。

蔬菜

每天吃够1斤

有别于西方的蔬菜沙拉,我国日常烹饪蔬菜以炒为主,虽然会造成一些热敏维生素的丢失,但只要吃够300~500克的推荐量,仍可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主食

增加粗杂粮

现在大家的主食多以精米白面为主。地中海饮食建议,以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杂粮、全谷物食物为主食,有利于控制体重、稳定血糖、提高免疫力。

建议蒸米饭时加入糙米等全谷物,吃面食的话优先选择杂粮面制品,比如莜麦面条、高粱馒头等,还可以喝些杂粮粥,比如玉米、小米、薏米、红豆粥。

水果

增加食用种类

我国居民每天摄入水果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最好适当增加应季水果的摄入,200~300克即可,不必追求昂贵的稀有水果。

乳制品

增加摄入量

目前我国居民的每日摄奶量远低于推荐量(奶类及奶制品约300克),因此要大大提高奶类摄入。奶制品最好选择纯牛奶,避开“风味奶”“乳饮料”等。

食用油

吃点橄榄油

地中海饮食中,油类以橄榄油为主,其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血糖均有改善作用。考虑到橄榄油的口味和价格,偶尔拌凉菜时使用也可。日常饮食中最好增加坚果的摄入,每天大约10克即可。▲

田原
1 楼
应该提倡多吃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鱼肉。少吃带壳海鲜。 红肉好处很多。根本不怕什么胆固醇。 蔬菜必须吃够一斤。炒蔬菜需要用一些油,这样可以炒出来很绿,而且保持绿色时间比较长。 面食尽量少吃。。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最好可以几乎不吃。
f
freedom378
2 楼
要看每人的生活模式才對,做體力活多運動的是一種飲食,用腦多少運動的又是另一種飲食,所吃食物污染少多吃,污染多的少吃最好不吃。
p
paperprison
3 楼
继续扯淡,现在鱼肉里面的重金属都超标
r
rally
4 楼
是的,专家是傻B,摄入食物热量需要和生活方式,气候环境都有很大关系,不可能有人人通用的公式.
不同声音
5 楼
想吃什么吃什么,要有度,那些强迫别人吃素的左B滚得越远越好!
灯塔路
6 楼
二荤八素
j
jiaming
7 楼
兜里的钱决定你的最佳黄金比例,其他的都是假说。
野村証券
8 楼
和地理气候纬度相关
疲劳驾驶老司机
9 楼
想吃啥 就吃啥 人生短短几个秋 开心就好
m
marshalchen
10 楼
还是要看政府。 就像澳贼SB政府,搞得菜比肉还几倍, 吃素的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