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umber of rabies-related human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clined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more than 100 annually in the early 1900’s to just one or two per year since 1960. This decline can be attributed to successful pet vaccination and animal control programs,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testing, and availability of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 for rabies.
-----------------------------------------------------------
呵呵,美国官网公布的。这一两个死的还是野生动物引起的。美国很少看得到到流浪狗,也许是因为抓得够快,至少我没看到过。 [1评]
文 | 北方朔风四川小女孩被烈性犬咬伤事件发生后,面对舆论上整治宠物拴绳问题和治理流浪狗的呼声,一些伪善的“爱狗人士”,“小动保人士”果不其然开始以各种方式干扰舆论,把水搅浑,比如把警犬和宠物狗混为一谈。其中,尤以一些明星和公众人物的言论影响为大。
这些人真的富有爱心同情心吗?也许吧。但他们的同情心显然只针对宠物狗。日本核污水排海时,没见富有同情心的他们为海洋生态和海洋动物发声,以色列轰炸平民儿童时,没见他们为被屠杀的儿童发声,四川小女孩被咬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表达对小女孩的同情。唯独舆论民意开始呼吁整治宠物狗和流浪动物乱象之后,这些人就开始跳出来“大声疾呼”,仿佛他们和宠物狗是同类一样。
无论从哪方面看,我国对宠物和城市流浪动物的管理都是管得太少而不是太多,尤其是大型犬类饲养的规范化严格化管理,进展缓慢艰难。比如有发达国家留学工作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规范里边,被犬类咬伤是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的,这些国家的极少数狂犬病传播主要来自于吸血蝙蝠之类的野生动物,而犬类和猫科动物带有狂犬病的概率几乎为0。
狂犬病问题就是以宠物狗为代表的饲养乱象的缩影(其他常见宠物传播狂犬病的概率低很多)。我国每年施打天量狂犬病疫苗,这些年的狂犬病发生率也确实在下降,但离根绝还有很大距离,以至于到现在国内还有数以万计的人有“恐狂症”。
根本原因在于,并不是疾控部门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准确。从欧美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经验来看,想要根绝狂犬病,狂犬病疫苗应该给狗打,而不是给人打。只有切断动物内部的传播链,才能有效保护人类。
国内猫狗接种狂犬疫苗的数量比起十年前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有不少宠物主人不愿意给自己的宠物接种疫苗,流浪猫狗的疫苗接种就更别提了。
管不住人,尤其是管不住宠物主人,就国内宠物管理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宠物主人该怎么管?除了当下被说的最多的拴绳之外,很多网友已经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养宠物首先要办证,尤其涉及到大中型犬的证件,应该像驾照一样,宠物主人需要接受一定的资格审查,比如老年人或行动能力弱的人,就不适合养大型犬。甚至未来的宠物证书获得流程中,还应该添加培训以及考试,掌握最基本的训练动物技巧,
很多宠物狗主人真的对狗好吗?并不见得。很多动物保护者喜欢用类似这样的理由进行辩护,说这些狗并没有攻击人的意愿,倘若每只狗在它的生命初期都接受过系统的训练,这确实能显著降低宠物攻击人的概率,只是目前的情况,能做到这点的宠物主人有几个呢?说是为了宠物好,却连这点事情都不愿意去做,或许也只有强制的手段更合适这些狗人了。
狗人对狗的不好并不仅于不给狗打疫苗,没能力没意愿训练狗如何正确和人相处这些,对于大型犬,尤其是烈性犬来说,把它们养在城市和高楼中本身就是对它们最大的残忍。现代都市的环境与各种宠物祖先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尤其烈性犬的性格并不适合城市环境,很容易对其他人进行攻击,很多犬类最早被驯化的时候,本来就是为了特定工作或者是捕猎,而不是为了给人类当玩物的。
很多宠物主人觉得对宠物好的事情,都是违背宠物天性甚至是生理本能的,可是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慨他人之慷的自我满足总是如此。
所以,狗人们常常并不真的管狗到底怎么想,他们只想把大狗当成玩物进行饲养,并用来满足和炫耀他那点可怜的生活品味,阶级趣味和所谓的爱心。那些满嘴”坏人比坏狗多多了”的人,有没有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刻薄淡漠个人利己主义至上,甚至跟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呢?
事实上,也正是中国社会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的宽松环境和疏于管理,助长了这些狗人的巨婴心态。这其中很多人,尤其张口闭口搞动保的人,平常对公共领域的很多事言必推崇发达国家和美国如何如何,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到是对发达国家的做法视而不见起来。
每年这么多数量的猫狗安乐死如果发生在中国,他们大概天天要上演微博亡国。然而估计他们也清楚,如果敢在美国搞这种行为艺术,那是真的会被美国警察教做人。
一个反直觉的道理是,如果我们想对流浪猫狗好,那么其实不应该过多的投喂流浪猫狗。流浪猫狗繁殖速度极快,如果没有投喂还好,大多数新生的流浪猫狗会在冬日死亡,使得整体数量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是如果有充足的食物的话,会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增长。那么,在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流浪动物收容机构的情况下,得不到抑制的繁殖增长只会让它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和城市社会的冲突更多。
当然,对流浪猫狗产生投喂想法是人之常情,实在难以禁止。投喂方式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比如说,20年前除了大城市之外,有人拿火腿肠喂流浪猫狗会被认为是奢侈,现在如果用火腿肠喂猫狗,很多人会觉得这对猫狗不好。
这就注定了物质经济越发达,城市中的流浪猫狗就越多。那就只剩两个办法,要么建立足够多的收容机构,要么大批量的安乐死。建立足够的收容机构需要有人出钱,而我国那些专注宠物的动保组织们往往都只会作秀和骗钱。大批量的安乐死又会面临各种妖魔鬼怪动保人士的舆论阻力。
至于所谓的给流浪猫狗绝育方案,看似理想,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国内的流浪猫狗数量以亿计算,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情况来说,绝育的数量都很难影响到整个种群的数量,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做不到这一点。更糟糕的是,猫的攻击性和威胁性还算好,但是流浪狗就算绝育,依然有保有着很高的攻击性和威胁性,根本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就使得宠物管理工作也好,流浪动物管理工作也好,在我国长期成为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平时进行宠物管理没什么收益,人力物力成本也不算低,也基本不会当做各种考评指标的一部分,管多了还要面临巨大压力。在没有问题爆发的情况下,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在各地当出现一波运动性治理,然后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常态。
比如限制烈性犬在城市饲养的规定,有的城市相关规定都有快二十年历史了,至今依然没有落实到位。这次四川女童被咬伤事件引发的舆情,大概又会掀起一波运动性治理,希望这次能让正规化常态化的管理措施落实得更多一些。
事实上,很多宠物饲养者和所谓“动保人士”的发言都经常充斥着逻辑混乱,双重标准,虚伪作秀,情绪极端神经质非理性等等,只从道理上讲,根本不值一哂。然而,这些人往往极端抱团,根本上拒绝与大众理性沟通,而且在社会不少领域和互联网生态中的话语声量很大,偏偏能对社会议题造成严重干扰。
“动保人士”们的极端行为与在舆论上的霸权,使得在舆论场的冲突更加明显,情绪之间的碰撞,最终使得不管是动保一方还是反动保一方都会去寻求更加极端的解决方案,让本来应当正常推进解决的社会问题变成一个粪坑问题。
很不客气的说,当代的极端动保情绪,很多时候就是某种虚伪的个人主义至上的阶层情绪。宠物管理问题为什么阻力这么大?因为在城市中有条件饲养宠物,尤其是大型犬,并且反对宠物管理的人,或者是各种活跃在公共舆论场中作秀的动保人士们,指向的人群大概率都不会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基层群众。他们或者是中产市民阶层,或者是新兴小资阶层,也有众多的官商之属或居于社会职业体系中上层的人。所以这些人才有能力在社会舆论和治理中造成阻力。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2020年我国疫情被控制,西方国家刚开始大规模爆发疫情的时候,由于一开始将疫情起因归于野生动物,所以我国当时已经有不小规模的竹鼠养殖等事业遭到了灭顶之灾。这是真正影响到扶贫事业,地方基层经济的事情,然而却几乎没有什么阻力,也没什么所谓的爱心人士出来发声。
讽刺的是,同一时期,因为我国下架被病毒污染冷链的挪威进口三文鱼,反而有一堆高端人士出来痛批。包括今年因为日本核污水排海,我国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又有一大群人如丧考批,在网络上发癫。
我不用举例也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人和管不好自己的狗人以及极端动保等等在人群构成上有相当部分是重叠的。同时,这些人以让人民群众吃被污染的日本水产品为使命,但往往又反对群众们吃狗肉。
该明星为狗发生的同一天的另一条微博
这种差异隐含着一种当代中国的分化。这些人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以西方中产社会为模板,已经日益形成一套所谓的阶级品味和生活趣味。来自西方的三文鱼和日本的水产品,代表了一部分数量少而有话语权的都市群体和他们所谓的充满品味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这些群体不仅代表了现代化,也更有行动力,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自信。而竹鼠也好,狗肉也罢,无论受众的面多大,在他们的眼里始终充满了一种文明上位者对野蛮下位者的鄙夷。
再伟大的个体,也远远小于整个世界,但是在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现代传媒的共同作用之下,自我大于世界的幻觉是时常会发生的,在这种幻觉的趋势之下产生的所谓的正义感与道德,无非是一种自我陶醉。
不得不承认,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有这种想法的群体基础越来越大。我们目前这个阶段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造成的社会个体原子化与利己主主盛行的趋势暂时很难扭转。
尤其是年轻一代中,经济基础更好,虽然压力不小,但是能被称为是生存压力的并不多,在生存压力更小,代际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却很严重的情况下,自然就容易对动物带有更多的同情心,而且越受个人主义的影响,就越容易把宠物而不是人当成精神伴侣。
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的好时代终究短暂又虚幻。当看到这几年世界上越来越混乱的局势,各种在升级的冲突,那些在医院和教堂被炸死的巴勒斯坦儿童,或者看看发达国家中,像美国的枪击问题,流浪者问题,毒品药物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秩序趋向失控下现代生活的崩解,想想他们到底哪来的信心认为岁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一直静好下去,自己可以完全利己的生活在当代社会中不需要他人也不被打他打扰呢?
恰恰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到今天仍然在快速发展,仍然在高效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国家中,才让他们有了可以理直气壮原子化和以利己主义生活的资本和社会基础。而有趣的是,他们的各种观点和言行,实际上经常都是在致力于促成中国社会走向割裂,拆解中国社会的稳定基础,也在拆解他们还们还能维持原子化精致生活的基础。
这些社会巨婴真的有自信能在一个混乱,割裂,充满社达氛围的社会中好好生存下去吗?连一个宠物狗都管不好的人,我看是没那个能力的。恐怕真到了那样的社会,有些人和流浪动物的关系怕不是要变成生存竞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