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邓聿文观察到,中美高层近期接触似乎更多由美方主动发起,中方处于冷静观察状态。他认为,用"春暖花未开"来描述近期的中美关系,可能是恰当的。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中国外事办主任王毅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维也纳会晤后,中美高层陆续会面,人在美国,参加APEC经贸部长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已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了会谈。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上周赴华盛顿上任并会见了美国务院副卿纽兰。接下来,中美访长亦不排除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期间以一种非正式方式见面的可能。美方的气候特使、商务部长和国务卿相继表示要访华。但目前中美高层接触还局限在经贸领域,假如国务卿布林肯今年下半年能够访华,表明两国自3月的"气球事件"导致高层交流中断的局面得以全部恢复。无论如何,由于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在美国举行,习近平会和拜登进行又一次面对面的会谈。
不过,近期中美高层恢复接触看起来更多是由美方主动发起,中方则处于冷静观察状态。美国政要至少在最近一月,不断放话要访问中国。华盛顿之所以要打破双方的这种外交僵局,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事后发觉,对"气球事件"有些小题大做,过度炒作,夸大了中国的"间谍气球"对美危害。华盛顿至今没有公布"间谍气球"的调查结果,到底有哪些威胁美国国土安全的证据。二是美国最近的麻烦事很多,最紧迫的债务上限谈判两党虽然达成协议,可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得到中国的帮助。此外,台海形势愈加严峻,双方需要设立护栏,气候等全球性问题亦需美中合同共同去解决。三是华盛顿高官喊话访华,不排除在舆论上制造一种效果,将中美中断交流对话的责任归咎中方:华盛顿是想和北京对话的,但后者不愿意,从而让北京承受国际舆论压力。 从北京的角度看,美国对"间谍气球"的处理方式让北京觉得欺人太甚,反映了美国两党和社会在对华态度上的"歇斯底里",北京认为自己才是"间谍气球"事件的受害方。当北京觉得理在自己,通常的做法就是取消双方高层互动以及相关的交流与合作。一般来说,相对强势的一方,更多希望看到对方行为的透明性和可预期性;而相对弱势的一方,则喜欢行为模糊一些,不愿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行为意图。所以北京取消双方高层交往,对华盛顿并非有利。但北京并非真的以后就不跟华盛顿打交道,取消高层互动只是表达一种姿态,只要华盛顿发出恢复交流的信号,北京会半推半就地予以响应,解除双方高层交流的限制。
这次北京和以前有些不同的是,面对美国高官的访华呼吁,一再表示,美方必须拿出诚意,不要一边说交流合作,一边又变本加厉打压中国,这是行不通的。也许是在经历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后,认识到华盛顿的交流信号并非诚心。尽管如此,北京也担忧,如果对华盛顿的呼吁一直置之不理,确实有可能被美国舆论反手做文章,把阻碍两国交流的责任推到中方头上。北京不希望给国际社会这种印象。此乃中美关系近期有某种回暖的背景因素。 然而,从王文涛同雷蒙多和戴琪的会谈来看,这种回暖是非常脆弱的,随时有可能被某个意外事件或者美国的某项对华政策打断。根据中方通报,王文涛和雷蒙多的会谈,中方用了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来表述;王文涛和戴琪的会谈,中方用了坦诚、务实、深入的交流来表述。双方交流的议题,除美对华经贸政策外,对前者是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对后者是经贸领域涉台问题、印太经济框架、301关税。由此可见,双方是各说各话,强调各自的立场,唯一的共识就是双方同意继续保持交流沟通。
换言之,中美经贸高层的这两次会谈,唯一的结果就是双方主管官员见了一面,并同意下次继续见面。有很多人会说,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见面总比不见面要好,见面哪怕吵架,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底线和诉求是什么,从而避免误判。确实,见面也有作用,但仅此而已。如果双方在利益有很大交集、相对能够达成妥协的经贸领域,都没有任何共识,那么在关乎各自战略安全的外交和国防领域,要想取得任何一点共识,就更不可能。故可想像得到,即便中美防长不日可以非正式见面,也一定在相关议题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这不免让外界猜疑,这种为见而见的会谈是否有何必要,中美为何不能跳出各自的利益算计,从一个更广阔的人类的利益来处理双边关系?关键还是信任缺失,这是中美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双方就只能全力以赴进行对抗。同谢锋相熟的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日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认为,中美关系目前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美国对华认知不正确,把中国看成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二是美国在对华政策的设计上,把竞争作为中美关系的最主要部分,而竞争实际又是遏制和打压中国。美国对中国所以有这样"不正确"的认知和政策,正是互信缺失造成的。因此中国想要美国重新校正对华认知,改变对华的竞争政策,至少在未来几年,都没有可能。
但总不能让这种状况无节制地蔓延下去。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资深研究员罗伯特·曼宁最近建议,美中应"以互惠措施为基础,一小步一小步、一块砖一块砖地来建立某种程度的信任",如双方重新开放被关闭的领事馆、放宽学生和教师的签证、开展贸易技术谈判以及为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制定规则等。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何瑞恩也撰文称,华盛顿可以优先考虑与中国的直接、私下外交,"私人信件、电话、国家安全顾问之间的安静谈话、低调的访问以及通过大使馆进行的工作,将为美中关系取得进展带来更大的前景";同时"暂停与北京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原则进行谈判,在目前的关系气氛下,推动这些话题将会加剧而不是降低风险"。他还指出,美国越是完全依赖威胁和惩罚来与中国打交道,并从生存的角度来构建竞争,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就越可能"踩刹车",以防止被推入与最大贸易伙伴的正面对抗,美国的合作伙伴中很少有国家对加入一个反华集团感兴趣。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也有必要,然而问题是,谁先迈出第一步,北京还是华盛顿? 从这个角度说,双方这种为见而见的会谈还是有意义的,保不准在多次的会谈中,双方在某个议题和某件事情上建立最低程度的共识,然后慢慢地积累起更多共识。这会是一个相当缓慢和煎熬的过程。目前远未到时候。就中美的历史趋势而言,双方尚未脱离寒冬;但就拜登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而言,双方或进入了初春,感受到某种初春的暖意,不过这种暖意不足以达到让花儿吐蕾的程度。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时评人邓聿文观察到,中美高层近期接触似乎更多由美方主动发起,中方处于冷静观察状态。他认为,用"春暖花未开"来描述近期的中美关系,可能是恰当的。
间谍气球,小题大做(德国之声中文网)自中国外事办主任王毅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维也纳会晤后,中美高层陆续会面,人在美国,参加APEC经贸部长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已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了会谈。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上周赴华盛顿上任并会见了美国务院副卿纽兰。接下来,中美访长亦不排除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期间以一种非正式方式见面的可能。美方的气候特使、商务部长和国务卿相继表示要访华。但目前中美高层接触还局限在经贸领域,假如国务卿布林肯今年下半年能够访华,表明两国自3月的"气球事件"导致高层交流中断的局面得以全部恢复。无论如何,由于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在美国举行,习近平会和拜登进行又一次面对面的会谈。
不过,近期中美高层恢复接触看起来更多是由美方主动发起,中方则处于冷静观察状态。美国政要至少在最近一月,不断放话要访问中国。华盛顿之所以要打破双方的这种外交僵局,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事后发觉,对"气球事件"有些小题大做,过度炒作,夸大了中国的"间谍气球"对美危害。华盛顿至今没有公布"间谍气球"的调查结果,到底有哪些威胁美国国土安全的证据。二是美国最近的麻烦事很多,最紧迫的债务上限谈判两党虽然达成协议,可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得到中国的帮助。此外,台海形势愈加严峻,双方需要设立护栏,气候等全球性问题亦需美中合同共同去解决。三是华盛顿高官喊话访华,不排除在舆论上制造一种效果,将中美中断交流对话的责任归咎中方:华盛顿是想和北京对话的,但后者不愿意,从而让北京承受国际舆论压力。
不可对华盛顿的呼吁置之不理从北京的角度看,美国对"间谍气球"的处理方式让北京觉得欺人太甚,反映了美国两党和社会在对华态度上的"歇斯底里",北京认为自己才是"间谍气球"事件的受害方。当北京觉得理在自己,通常的做法就是取消双方高层互动以及相关的交流与合作。一般来说,相对强势的一方,更多希望看到对方行为的透明性和可预期性;而相对弱势的一方,则喜欢行为模糊一些,不愿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行为意图。所以北京取消双方高层交往,对华盛顿并非有利。但北京并非真的以后就不跟华盛顿打交道,取消高层互动只是表达一种姿态,只要华盛顿发出恢复交流的信号,北京会半推半就地予以响应,解除双方高层交流的限制。
这次北京和以前有些不同的是,面对美国高官的访华呼吁,一再表示,美方必须拿出诚意,不要一边说交流合作,一边又变本加厉打压中国,这是行不通的。也许是在经历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后,认识到华盛顿的交流信号并非诚心。尽管如此,北京也担忧,如果对华盛顿的呼吁一直置之不理,确实有可能被美国舆论反手做文章,把阻碍两国交流的责任推到中方头上。北京不希望给国际社会这种印象。此乃中美关系近期有某种回暖的背景因素。
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然而,从王文涛同雷蒙多和戴琪的会谈来看,这种回暖是非常脆弱的,随时有可能被某个意外事件或者美国的某项对华政策打断。根据中方通报,王文涛和雷蒙多的会谈,中方用了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来表述;王文涛和戴琪的会谈,中方用了坦诚、务实、深入的交流来表述。双方交流的议题,除美对华经贸政策外,对前者是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对后者是经贸领域涉台问题、印太经济框架、301关税。由此可见,双方是各说各话,强调各自的立场,唯一的共识就是双方同意继续保持交流沟通。
换言之,中美经贸高层的这两次会谈,唯一的结果就是双方主管官员见了一面,并同意下次继续见面。有很多人会说,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见面总比不见面要好,见面哪怕吵架,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底线和诉求是什么,从而避免误判。确实,见面也有作用,但仅此而已。如果双方在利益有很大交集、相对能够达成妥协的经贸领域,都没有任何共识,那么在关乎各自战略安全的外交和国防领域,要想取得任何一点共识,就更不可能。故可想像得到,即便中美防长不日可以非正式见面,也一定在相关议题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怎样构建互惠措施?这不免让外界猜疑,这种为见而见的会谈是否有何必要,中美为何不能跳出各自的利益算计,从一个更广阔的人类的利益来处理双边关系?关键还是信任缺失,这是中美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双方就只能全力以赴进行对抗。同谢锋相熟的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日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认为,中美关系目前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美国对华认知不正确,把中国看成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二是美国在对华政策的设计上,把竞争作为中美关系的最主要部分,而竞争实际又是遏制和打压中国。美国对中国所以有这样"不正确"的认知和政策,正是互信缺失造成的。因此中国想要美国重新校正对华认知,改变对华的竞争政策,至少在未来几年,都没有可能。
但总不能让这种状况无节制地蔓延下去。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资深研究员罗伯特·曼宁最近建议,美中应"以互惠措施为基础,一小步一小步、一块砖一块砖地来建立某种程度的信任",如双方重新开放被关闭的领事馆、放宽学生和教师的签证、开展贸易技术谈判以及为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制定规则等。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何瑞恩也撰文称,华盛顿可以优先考虑与中国的直接、私下外交,"私人信件、电话、国家安全顾问之间的安静谈话、低调的访问以及通过大使馆进行的工作,将为美中关系取得进展带来更大的前景";同时"暂停与北京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原则进行谈判,在目前的关系气氛下,推动这些话题将会加剧而不是降低风险"。他还指出,美国越是完全依赖威胁和惩罚来与中国打交道,并从生存的角度来构建竞争,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就越可能"踩刹车",以防止被推入与最大贸易伙伴的正面对抗,美国的合作伙伴中很少有国家对加入一个反华集团感兴趣。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也有必要,然而问题是,谁先迈出第一步,北京还是华盛顿?
从这个角度说,双方这种为见而见的会谈还是有意义的,保不准在多次的会谈中,双方在某个议题和某件事情上建立最低程度的共识,然后慢慢地积累起更多共识。这会是一个相当缓慢和煎熬的过程。目前远未到时候。就中美的历史趋势而言,双方尚未脱离寒冬;但就拜登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而言,双方或进入了初春,感受到某种初春的暖意,不过这种暖意不足以达到让花儿吐蕾的程度。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