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靠ATM机无限吐钱bug狂薅百万 银行无视 法官更搞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30日 14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66698 阅读
8 评论
北美省钱快报

如果说无限额度的信用卡是痴心妄想,那么一个无限取钱的ATM就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天降横财——然而,对澳洲小哥丹·桑德斯来说,这场美梦不仅成真了,还把他的世界彻底颠覆了。

故事发生在2011年,地点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东北部。

当时,丹·桑德斯,一个29岁的酒吧服务员,正过着日常又有点穷酸的生活。他一周挣700美元,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努力攒钱买房。

除了上班,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喝酒、赌博和继续喝酒。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酒吧醉酒的夜晚。丹发现自己钱包空空,想去ATM取点钱。可当他查余额时,机器却报错:“目前无法查询余额。”

喝高了的丹不信邪,试着把信用卡里的200美元转到储蓄账户。结果ATM显示“交易取消”,还把卡吐了出来。可神奇的是,当他再查余额时,200美元居然乖乖躺在账户里了!丹眼睛一亮,赶紧把钱取出来,回去继续买酒。

回家的路上,他的酒劲和好奇心一起上来了,于是又去试了一次——又是“交易取消”,又是钱到账。这下他彻底上头了,继续加码:200、500、600……越转越多,越取越爽。那晚他睡觉时,钱包里已经多了2000美元。

第二天醒来,丹以为昨晚的一切都是醉酒幻觉,结果一摸旁边钱包,那鼓鼓的钞票立马把他拉回现实。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于是他打电话给银行,结果银行那头告诉我:哥们儿,你储蓄账户透支了2000美元。

丹很快就摸透了其中的门道:原来ATM吐钱和银行余额更新之间有个时间差!简单来说,不管他花了多少钱,每天晚上及时把信用卡里的钱转到储蓄账户,债都能自动抹平。

丹想起头天晚上操作的时候,大概是凌晨1点到3点之间,估计那时候ATM处于离线状态,交易数据没法实时更新。突然他灵光一闪,意识到:只要卡着这个时间点操作,就能把银行系统耍得团团转。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循环操作”——第一天我花2000美元,第二天再转入4000美元,保证储蓄账户一直是正数。等系统反应过来,转账早撤销了,但他的钱已经在手。更绝的是,只要赶在系统彻底撤销前再来一次操作,就能把负债变正值,循环往复,钱就像凭空变出来一样!

利用这个方法,丹在几周内就撸了2万美元。而且,他还特仗义地给“老婆”——其实是他的老师——的联名账户存了1000美元,还投资各种花钱大项目。

短短四个月,丹活成了传奇:豪车、豪宅、豪华假期,还有朋友出国留学的费用,全包!甚至还为露宿者订五星级酒店。仗义不?

当然,纸包不住火。挥霍过头的丹,很快就丢了工作,连女友也因为满城的花边新闻跟他分手。

就算这样,丹还是每天去ATM提钱,像打游戏一样,彻底放飞自我。

毕竟,工作没了,女友没了,可“钱”还在啊!丹成了“摇滚明星”般的人物,每天在包机、游艇、夜店和异国度假中穿梭,走哪儿都像个国王。

甚至有次,他在银行总部附近的酒吧请银行职员喝酒,笑称:“多亏你们银行,我才过上这种生活!”银行那边还一脸茫然:这哥们儿说啥呢?

但好景不长,取钱取到160万美元后,丹终于慌了。焦虑、失眠、内心拷问:“我是谁?我在干嘛?”有天实在扛不住了,丹打电话给银行坦白,结果银行淡定回应:“嗯,我们知道,你麻烦大了。”

两年过去,警方没找上门,丹有点急了,干脆自爆,把自己的故事全盘托出,甚至上了电视节目《A Current Affair》。节目播出后,丹终于被捕,面临111项欺诈罪指控。丹在法庭上讲故事似的描述自己是怎么做到的,结果法官和检察官都一头雾水:这哥们儿到底咋整的?

最终,丹被判一年监禁,外加18个月社区矫正。回忆起监狱生活,丹笑称:“感觉像在参加真人秀,虽然也挺可怕的——亲眼看人被干掉,可这也是人生体验嘛。”出狱后,他说自己恢复了平静生活,还不忘自嘲:“那四个月,我确实活成了胖版的坎耶·维斯特。”

不过经过这次,丹·桑德斯,这位靠ATM发财又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男人,算是见证了一个道理:天上掉钱,也不一定是好事,出来混始终是要还的。

戚继光将军
1 楼
值了,在中国直接判无期。
y
yoogyoog
2 楼
: 中国人去那边这么搞照样也是无期
S
Stoke-U
3 楼
美元?澳元?
大春哥
4 楼
一頭霧水。腦蠢。還是沒有搞明白。
袭尽平习禁评
5 楼
只有花这种钱也睡得香的人适合去做这种事情。
k
kentwang62
6 楼
信用卡往储蓄账户转钱?信用卡不用还,不用付利息?没试过,不过正常操作不都是储蓄账户往信用卡转钱的么? [1评]
k
kentwang62
7 楼
既然这样干嘛还要往储蓄账户赚钱?自己用信用卡消费不就行了?干嘛脱裤子放屁?是我脑子愚笨还是文章作者脑残?!编个故事也得有人信啊。 [1评]
k
kentwang62
8 楼
小编估计连文章都没看就复制粘贴了文章。标题是够耸人听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