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美国国运一百年,但也只有这一百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22日 8点0分 PT
  返回列表
87521 阅读
19 评论
郭漫天

 

20世纪是美国最辉煌的一百年!

美国从一个远离世界权力中心的经济大国转变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主。

美国能够取代日不落帝国成为全球超级霸主,先天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但运气同样不可或缺——这就是美国的国运。

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最大的国运:

美国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相互厮杀中消耗殆尽。

美国以极低的代价收割了全球的黄金储备、科研人才和军事战略要点,成为战后西方唯一的领导者。

二战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也是美国的国运。

美国是二战后唯一有能力把握半导体技术发展机遇的国家,是信息技术革命时代最大的受益者。

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延续了美国的霸权。

美国的国运在21世纪还会延续吗?

美国的霸权在21世纪还会延续吗?

一、美国在19世纪末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

图1:主要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对比

 

19世纪是欧洲列强的时代。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是全球秩序的主导者。

与这些欧洲列强相比,美国的先天条件十分优越:

美国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强,仅次于远离欧洲中心的俄罗斯。

美国的人口规模同样远远超过英法德意,而且由于移民的流入仍在继续增长。

美国的国土面积高达937万平方公里,是英国的39倍,德国的26倍,法国的17倍。

美国本土的资源禀赋条件十分优越:石油、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等资源都十分丰富。

1900年美国的人口已经达到7600万,同期英法两国的人口规模不到4000万,德国的人口也只有5600万。

虽然英法两国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但是殖民地和本土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图2:主要工业国煤炭产量

 

19世纪是蒸汽的时代,煤炭是最重要的燃料。

1899年美国的煤炭产量首次超过英国,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此后美国的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1915年美国的煤炭产量已经接近英国的两倍。

美国不仅在煤炭生产上拥有优势,而且美国还拥有英国没有的重要能源品种——石油。

美国是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图3:主要工业国钢铁产量

 

美国在19世纪末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生铁产量在1890年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

粗钢产量在更早的1881年就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第一。

在20世纪,美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欧洲国家,美国钢铁产量对欧洲英法德等老牌发达国家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

图4:主要工业国铁路长度对比

 

铁路的诞生改变了世界,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铁路在速度、运量、运输距离等多个维度上相对于当时其它的交通方式都有革命性的提高!

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英国的铁路长度最终只增长至27000公里左右。

美国铁路建设的时间略晚于英国,但是美国铁路建设的规模远远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从1850年至1910年,美国每10年新增的铁路长度都超过4万公里。1860年美国的铁路长度达到4.9万公里,超过了英法德意等国的总和。

美国的铁路长度最终超过30万公里,这是至今连中国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图5:主要工业国轮船吨位对比

 

相比英国,美国唯一存在劣势的领域是远洋运输能力。

在帆船时代,英国船队的规模远超其他国家,而且这种优势同样延续到了轮船时代。

1850年英国帆船的总吨位达到340万吨,超过同期法国67万吨的帆船总吨位,德国49.6万吨的帆船总吨位,荷兰33.1万吨的帆船总吨位。

1850年以后,轮船开始逐步取代帆船成为主要运输工具。

世界第一艘商用的轮船是美国建造的,美国早期轮船的规模比英国稍微领先,但是在1870年后被英国反超。

1900年,英国轮船总吨位是691.7万吨,美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四国轮船的总吨位是477.3万吨,仅有英国轮船总吨位的69.0%。

不论是风帆时代还是进入到轮船时代,英国商船的数量、总吨位和平均吨位都领先于其它欧美国家。

美国在1900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

美国的煤炭产量、钢铁产量、铁路里程等主要工业领域都远远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但此时主导全世界的国家是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和法国,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十分微弱。

二、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霸权登顶的捷径

图6:门罗主义漫画

 

虽然美国的工业实力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19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旋律是“门罗主义”: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此时美国的眼光还局限在美洲,目标仅仅是将拉丁美洲乃至西半球变成自己势力范围。

但美国并非完全无所作为,欧洲列强中实力较弱的西班牙成为美国扩张的第一个牺牲品。

1898年美国发动了美西战争并大获全胜,夺取了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

美西战争巩固了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美国开始在远东和太平洋出击。

美国的扩张也开始由大陆转向海洋,并开始参与帝国主义在全球的争霸。

工业实力是外交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工业实力并不会立刻转变为外交实力和军事实力。

美国拥有成为全球霸主的潜力,只是时机尚未到来。

图7:日不落帝国

此时的世界霸主是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

英国的工业实力虽然已经被美国超过,但是:

英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军舰总吨位超过其他列强的总和。

英国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殖民地,控制的人口规模全球第一。

图8:德国煤炭产量超过英法

 

两次世界大战更准确来说是欧洲内战,根源是欧洲列强(核心是英法德)工业实力对比的改变。

德国的工业实力在20世纪初也逐步超过英法两个老牌工业国,但是海外殖民地却早已被英法两国瓜分殆尽,姗姗来迟的德国没有分到多少。

德国庞大的工业产能缺少海外市场的反哺,心怀不满的德国资产阶级有实力、有动力发动战争以改变世界格局。

图9:美国参加一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很快就深陷堑壕和铁丝网的泥潭,在互相厮杀中不断消耗。

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反而借助中立国的有利身份在1914~1917年向交战双方大量出口军火、钢铁和粮食。

一直到1917年美国才下场参战,次年德国即宣布投降,美国在一战中只有收益而没有损失。

虽然美国对一战的介入十分有限,但是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美国是签约的战胜国之一,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得到提升。

美国企业通过大量出口工业品获得了巨额利润,几乎攫取了英法等国的所有黄金储备。

美国成功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占全球总量的比例达到40%。

图10:华盛顿海军条约

战争更大的影响是改变了世界舞台上各方实力的对比,而美国是获益最大的那个国家。

一战前美国还徘徊在世界权力体系的边缘,一战后美国开始挤进世界权力体系的中心,获得了和英法两国老牌帝国相同的地位。

1922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

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是为了限制海军强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但根据这份条约美国获得了和英国一样的主力舰队吨位规模。

华盛顿海军条约是英国霸权衰退的重要标志,虽然英国海军的规模仍然是世界第一档,但与曾经独步全球的时代完全无法相比。

美国海军的规模首次与英国旗鼓相当,英国海军再也不是维持“两强标准”、傲视全球的霸主了。

图11:二战后的世界体系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主战场仍然在欧洲,亚洲战场是日本单开的第二战场。

在亚洲战场日本1931年就开始进攻中国,欧洲战场也在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后全面爆发,但美国一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遭到袭击后才正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

美国不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但美国绝对是是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绝对的一号主角,但两次都一无所获,并失去了所有筹码。

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获得了哪些收益?

1、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美国的所有战略竞争对手。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英法德苏和亚洲的日本全部成为废墟,只有美国毫发无损。

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工业产能,全球最多的黄金储备,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英法德意日苏等往日的列强全部都要仰美国的鼻息,如果没有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甚至会被共产党取代。

战后美国和苏联共同促成了广大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联手摧毁了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地,彻底击垮了两个曾经的殖民帝国。

2、美国正式成为全球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成立了国联,但国联的主导国家仍然是英法,美国甚至都没有正式加入国联。

二战后战胜国签订的《雅尔塔协议》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体系的核心,而美国是联合国绝对的主导者。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除了苏联之外都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盟友。

图12:驱逐舰换海军基地

3、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包括英国移交给美国的全球海军战略要地

二战后美国取得了在欧洲和日本合法驻军的地位,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

英国为了换取美国的军事援助将西半球的多个海军基地移交给美国,60年代将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岛转交给美国。

至此,全球海洋的绝大多数战略要点都掌握在美国手上,美国在全球所有大洋上都拥有海军基地。

图13:1927年索尔维会议

 

4、美国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研中心

二战前欧洲是全球科学技术中心,近代物理和化学的奠基人物几乎都是欧洲科学家。

战争以及纳粹德国的大屠杀使得大量科学家逃亡到美国,包括鼎鼎有名的爱因斯坦。

美军占领德国后,专门组织从德国搜罗了大量的科学家带到美国,最著名的是美国航天工业的奠基人冯布劳恩。

二战后美国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研中心,英语取代法语、德语成为学术期刊和会议的主流语言。

战争是改变历史走向的最大意外事件。

正是因为战争,美国才能用几十艘老旧驱逐舰就换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军基地。

正是因为战争,美国才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从债务国变为欧洲列强的债权国。

正是因为战争,美国才能从欧洲收割顶级科学家并在二战后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研中心。

图14: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战争是美国登顶世界霸主的捷径。

美国登顶世界霸主的过程太幸运、太顺利了。

美国成为霸主不是像英国那样用一枪一炮,通过一次又一次海战那样打出来的,而是他的对手们自相残杀同归于尽了!

即使是90年代冷战的胜利,主要原因也是对手自爆。

美国的霸主地位来得太容易了,就像中了彩票那样。

由于来得太容易,美国的精英完全不懂得珍惜,不知道如何维护。

“美国例外论”、“历史的终结”等种种观点充分反映了美国精英的无知和自大。

美国甚至形成了路径依赖,总是寄望于其对手崩溃而来解决美国的问题。

三、美国国运的延续——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

以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延续了美国的国运。

为什么这么说?基于两个理由:

1、从半导体技术发明的时点看: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发明的时点在40~50年代,此时全球只有美国足够的人才、资金和需求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

2、从半导体技术的影响范围来看:半导体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底层技术,不仅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集成电路制成的电子产品,而且集成电路技术渗透到了所有产业之中。

图15:发明晶体管

 

晶体管是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发明的,1947年12月23日三人成功地在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是各种电器最关键的元件,组成集成电路(芯片)最重要、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晶体管。

1958年德州仪器的基尔比将不同的电子器件都放在一块晶片上制成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同期仙童半导体的诺伊斯发明了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平面工艺。

至此,信息技术革命的底层技术诞生,芯片(集成电路)时代正式到来。

半导体技术的发明诞生在美国,早期推动半导体技术持续向前发展的主要也是美国。

美国的军事需求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美国企业是至今仍然垄断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巨头。

集成电路诞生之后,最先应用的是军事领域(当时是冷战最敏感的时期)。

1961年,美国空军推出了第一台由集成电路驱动的计算机。

1962年,美国人又将集成电路用于民兵弹道导弹的制导系统。

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Apollo Project)更是采购了上百万片的集成电路,让德州仪器和仙童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图16:IBM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发明之后,立即被用于制造计算机。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时代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相当于石器时代的石器,青铜时代的青铜工具,铁器时代的铁制农具和铁制武器。

计算机的研制始于二战,主要用途是军事领域的弹道计算。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继电器计算机——哈佛Mark I(1943),电子管计算机——ENIAC(1945),晶体管计算机——TRADIC(1955),集成电路计算机(1961).

第一台试验性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由德克萨斯公司与美空军合作于1961年制成,到1966年美国生产的新型通用计算机大多数使用集成工艺。

集成电路的诞生才让计算机技术真正达到成熟,并迎来发展的高潮。

图17:计算机发展史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上,美国不仅仅是绝对的主角,而且几乎是舞台上唯一的演员,而IBM则是美国计算机的代表。

在早期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都是美国设计和制造的;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几乎全部来自美国。

为何全世界其他国家没能在计算机技术上与美国做出等量的贡献,为何计算机产业至今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

图18:IBM大型计算机

美国在计算机以及半导体技术上独有的垄断优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美国获得了独特的战略机遇期,在未来很难再有同样的机遇!

第一是技术机遇。

经过机械时代的发展,数字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利用电子技术制造计算机的基础已经建好。

第二是需求机遇。

二战时原子弹和雷达等先进武器的研制带来了庞大的计算需求,促使美国的科研机构研制计算机,计算机早期的雏形基本也是诞生在美国国防研究支持的机构中。

二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处理需求,这些都需要更好的信息处理工具。

第三是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机遇。

二战后,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是唯一有经济能力研发计算机的国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虽然在军事和政治上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针锋相对,但是在经济规模上完全无法与西方阵营相比。

在西方阵营内部,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毁于二战战火,此时尚仰仗美国支援恢复原有的产业,在新技术发展领域完全无力与美国竞争。

图19:摩尔定律

 

美国能够持续垄断半导体技术还有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摩尔定律。

但是从50年代至今,计算机技术一直在集成电路领域发展,而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遵循的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的生效在客观上有助于维持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领先优势,因为技术的快速迭代显著提高了后发者的追赶难度。

图20: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

 

美国至今在计算机产业以及相关的半导体工业上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在大型计算机时代,IBM是绝对的主导者,全球没有可以匹敌的竞争对手。

进入个人计算机(PC)时代,英特尔和微软是绝对的主导者,美国企业至今仍然垄断了PC的核心硬件和软件,仍然占据了全球PC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美国仍然牢牢掌握从半导体材料到半导体设备以及到最终的芯片等半导体产业的所有环节。

即使是三星电子、台积电、ASML这样的非美国企业,也是建立在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附庸。

在智能移动终端时代,苹果、高通、谷歌等美国企业仍然是市场的主导者,除了中国企业之外全球没有竞争对手。

图21: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企业

美国引领了信息技术革命,而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延长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延续了美国的国运。

美国至今仍然主导着全球半导体市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拥有绝对的霸权。

美国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美国及其盟友则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将近90%的市场份额。

美国国运始于两次世界大战,兴于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革命。

不过运气总会用完,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进入到后摩尔时代。

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和产业上的绝对领先不是必然的,随着摩尔定律的终结,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绝对领先必然遭到挑战。

如果美国失去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垄断优势,那么美国的国运就将到头了!

四、美国国运一百年

美国国运一百年,什么是美国的国运?

是美国在全球的的主要对手互相厮杀同归于尽,是美国几乎独占了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技术红利!

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一百年后欧洲同样发生了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美国同样吃到了战争红利,但这跟一战和二战一样吗?

完全不一样!

美国当前的战略竞争对手是中国,中国同样享受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红利,付出代价的是欧洲!

图22:中国的军事装备

有没有战争能够摧毁中国?

没有!

现在中国的周边没有能够与中国匹敌的国家,即使是印度、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中国。

要用战争摧毁中国必须美国亲自下场参战,但现在的美国有这个能力、意愿和胆量吗?

图23:华为Mate60

美国还能像集成电路时代那样垄断技术红利吗?

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再被美国垄断,中国在这些技术领域同样蓬勃发展,部分技术领域甚至领先美国。

技术是客观的,技术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美国能够垄断半导体技术和产业,运气是最大的因素。

现在美国没有这样的条件,虽然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迟缓,但美国的主要对手中国可没有这些麻烦。

图24:黄仁勋:中国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长期的竞争,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垄断一项技术。

美国在半导体产业技术上的垄断地位正在被中国逐步打断,未来美国和中国的技术竞争将转向人工智能(AI)、机器人、无人机等其它领域。

美国在新技术的发展上已经逐步落后于中国了,不仅是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在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领域同样落后于中国。

即使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也已经打破了英伟达对芯片的垄断,已经有能力自主发展。

图25: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美国国运一百年,但美国的国运也真的只有一百年!

一战是美国国运的起点,至今不过100多年。

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蓬勃向上生机勃勃的国家了,开始妖孽纵横。

美国失去向上的动力,根源还是内部矛盾。

美国的资本太幸福了,从二战后至今都可以收割全球市场,使得资本不愿意赚辛苦钱。

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不断被资本抛弃,甚至连波音这样的高技术产业都不能幸免。

虽然集成电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使得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了增长,但是美国的就业结构开始急剧恶化,蓝领工作岗位越来越少。

失去了这些基础制造业,美国还能够维持霸权吗?

中国在物质生产力上已经超过了美国!

中国将终结美国的霸权!

B
BostonUncle
1 楼
全篇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美国的伟大是美国人民创造的👍 [1评]
斯文的地主
2 楼
美国人民指的是什么?每年千万人进入美国稀释成的美国人民? 你是没出过国,像我们都是在美国在日本定居的海外华人,我们的话你要听的!几十年而已 老墨将主导美利坚! . 知识点:共和党极右翼代表川普为什么绝望?红脖子还剩多少只了 一您比一年少了! 哈哈哈 . 牢记:美国衰亡 中国的过瘾正在来! 中国的强大强盛那都是踩着美国畜生的脑袋上去的! 美国畜生为中国崛起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 我们这代华人都是看着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强盛! . . .
上等良民
3 楼
祖国他妈的一胎政策的副作用现在已经显现了。再过多几年,老人比年轻人还要多的时候,中国的国运就到头了! -到2030年,街上每五个人就有一个60岁是老头 -到2040年,街上每三个人就有一个60岁的老头 -到2050年,街上每两个人就有一个60岁的老头 我看中国的国运最多还有25年。 在骂人家的时候先撒泡尿看看自己! [1评]
活在裆下
4 楼
那下一百年的国运是谁呢?
S
Sinoroc
5 楼
美国人民包不包括印第安人,华人劳工,黑人农奴,拉丁美洲廉价劳力呢
D
DDT666
6 楼
作为全世界唯一留存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太有发言权了,任何强大的政权,都是300年左右的周期。前100年是洗牌和发展阶段,筚路蓝缕,幸苦建设,欣欣向荣。之后的100年是黄金期,国力强盛到顶点。最后100年,则是疾病缠身,积重难返,官僚腐化直至帝国崩溃。 不管美帝怎么恐慌,不管狗粮怎么舔肛,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全球第一的位置,不论经济、军事、科技还是民生,这个事实无可阻挡,别说在经济科技上层层设置障碍和打贸易战,哪怕美帝发动战争,也阻挡不了中国复兴,美国完蛋的必然下场。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历经百年苦难,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五千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 中华文明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文明,历史的实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让中华文明永远流传下去,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新中国建立70多年,前一百年的艰苦创业阶段即将过去,马上将迎来最辉煌的黄金年代,我们这一代华人,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这一时代,必将看到中国登上世界之巅,并强盛百年。
外交部
7 楼
60年前不也这样说了吗,赶美超英,腐朽的资本主义正在没落……
f
frastar
8 楼
自打北朝鲜政权建立就一直这么说过来的,美帝腐朽到连北朝鲜都比它幸福100倍,作者也就是“朝鲜通讯社”这种认知与写作的水平了!
开心小黄人
9 楼
是啊是啊。到时候你看美国全是印度人和拉丁人。
小白猪
10 楼
事实如此,只要中国不犯错误,大概率会一直强胜个百年,不过历史时间这个玩意是把照妖镜,人一旦富裕了,许多富贵病就不可避免,强汉如斯,盛唐如斯,大明如斯。
a
ak47a
11 楼
美国真正成为全球霸主,也就那30年左右时间。从90年代苏联崩溃开始,进入2020之后,美国已失去绝对霸主地位,被全球多极化冲垮了。
上等良民
12 楼
不是很好吗?都是些低等劳动力跑去美国。 只要有低等人,富人才能更富!这就是机会! 一个走向老年化的祖国的机遇在哪里? 去帮老人擦屁股?
s
slimane
13 楼
強國靠監獄畜就宇宙第一了,尤其那夾菊,讚
开心小黄人
14 楼
: 呵呵。富人他可以走啊。因为他们先不赢印度人和拉丁人。人家人头多
开心小黄人
15 楼
大罢免
w
whatever2
16 楼
晕,刚刚打的字没了,干脆发一条美国国运的帖子
专爆洋妞菊
17 楼
我不觉得美国在衰败。看看现在各个领域的主要创新者大多数都是美国企业;影视,音乐等文化领域独步全球;每年高水平学术论文还是美国最多。
天使长8663
18 楼
共匪又开始吹嘘搞共匪例外论了,是做梦。 美国有我们上帝本源无限真我家族的支持,有我们上帝本源无限真我家族教给的领先人类数千万年的飞碟技术,足够降维打击灭掉共匪了。这就是决定美国国运的关键。
捂毛
19 楼
中华民族是很好的,全是中共拖累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