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英国“群体免疫”:没失控,大家心里都有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1日 7点4分 PT
  返回列表
72635 阅读
33 评论
中新经纬

“除了停工停学,一些娱乐场所关闭以外,整体感觉挺正常的,生活也没受什么影响。”身处英国疫情之中,谈及目前的生活状态,中新经纬记者访谈的两名英国华商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上述回答。

因“群体免疫”而频登中国社交媒体热搜榜的英国,近日又因王子、首相相继感染而被关注。不过,华商们表示,英国目前的社会并没有失控,民众也比较自觉。“可能也和‘群体免疫’的信号有关,这么说后,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以下为两名华商的自述分享(略有编辑):

旅英华人高新科技商业协会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张其军

坐标:曼彻斯特

“听起来恐怖,但该做的都在做”

“Stay Home, Save Lives! (隔离在家,拯救生命)”在英国高速公路的牌子上不时看到这样的提示。疫情发生后,英国政府宣布“群体免疫”策略,也说服民众采取“自觉隔离”的措施,尽量呆在家里不参加社交活动,但有效度则取决于人们是否遵守规则。而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民众在这期间都很自觉。

 好比我最近的一次购物经历,现在超市已经开始限制人数,出来一个人再进去另一个。人们排队也很主动,几乎间隔两米以上的距离。而且除了消毒液、厕纸等卫生用品以外,其余生活必需品储备齐全,没有出现抢购的情况。除出行受限外,我们的其他正常生活也没受到影响。

“群体免疫”很多人觉得听着很恐怖,其实这不代表(英国)政府什么都不做,而且不这么说民众没有警觉性。“群体免疫”的另一面是重点保护的措施,去救治一些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好比英国政府现在把全国大约150万的80岁以上老人统一管理起来,派专人给他们送食品和必需品,还有把一些流浪街头的人收进酒店里,来集中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疾病早期诊断产品研发的,生产新一代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盒,也正在针对这次疫情生产检测试剂,预计今年夏天就能推出。但由于疫情扩散,上周也正式停工了。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停工期间面临失业危机的人可以领取一定补贴,政府补贴工资的80%,企业再出20%。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不作裁员,因此也没有申请政府补助,依然支付员工全部薪酬。

除此之外,英国今年还取消了高考,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英国学生不参加高考直接上大学,这个力度其实是很大的。可以理解为现在英国社会已经是一个非战争的“战时状态”。

▲街头人流量已经减少

关于口罩,在观念上中西方差异非常大。在英国人看来,健康的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只有生病需要防护的人才戴。但如果你生病了,那为什么不好好在家休息,还要出门呢?街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人戴口罩,因此我们平时出门也不太好意思戴。

“儿子在一线,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不过,“群体免疫”的危机不能忽视。像现在英国政府高层包括首相在内,多名人员已被确诊为轻症。但是普通民众如患轻症可能早期很难觉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目前英国的实际发病人数至少比现在公布的多5~10倍。这就是这一项策略的争议性所在。

但是,这种时候恐慌没有用,该做的首先是保护好自己,然后再去想怎么帮助别人。我看到近期留学生扎堆回国,机票甚至被炒到数十万元一张,觉得很夸张,但又理解家长和留学生的心情。在这种时候,应该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但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不给他人和祖国带来麻烦。

我自己也有孩子。之前,我和儿子及未来的英国儿媳几乎每周都会见面,但疫情爆发后,我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了,因为儿子正在一线奋战。他是当地的一名外科医生,疫情爆发后被调去ICU病房,期间接诊了十余名新冠肺炎疫情病人。儿媳也是儿科医生,他们原计划今年6月份结婚,现在也只能推迟了。 疫情当前,作为医护工作者理应站出来,所以我很支持他。但我比较担心的是,英国当地医院医生的设备相对都比较简陋。像我儿子,即便是接诊疑似病人,也只是戴一个口罩,没有其余防护。我只能不时打电话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虽然,目前他们自己医院还没有出现医生被传染的消息,但英国其他医院已经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甚至死亡的情况。我们非常担心这些在英国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因得不到有效防护面临被感染威胁。

在和你(中新经纬记者)打电话的时候,我还一边不时要回复几个供应商的消息。我们正在寻找中国的捐赠和货源渠道,采购专业的医护物资,专门支援英国的华人医生。我们的力量有限,可能只能限于报名的前100名医生,但我们想通过这个来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医生健康的重要性,也希望更多社会力量能加入我们。

英国侨商总会会长兼主席、英国福建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创会会长林文盛坐标:伦敦

“很难去评价别人如何看待这次疫情”

英国政府推出的“群体免疫”确实引起了不少轰动,也有很多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朋友来询问我们近况。但其实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当前的局面没那么复杂。

一周前,英国政府宣布防疫新举措,要求所有人必须待在家里,将出门次数减到最低,关闭酒吧、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如果有人违反禁令,警察有权实施罚款、驱散聚会等行动。不过英国民众基本的出门活动还是在保持,比如出门锻炼、购物等,但已经很少出现扎堆的人群了。

▲英国民众户外场景

相对来说,华人接收中国的抗疫信息更多,也会更加警惕。我们现在不是非常必要的话几乎不出门。

不过,这种特殊时期,华人面孔确实会遇到一些被歧视的情况。像有些英国当地人看到我们,也会问我们最近有没有回中国,家人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再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如果有的话麻烦离得远一点。还有一些朋友反映,在他们戴口罩出门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异样的目光,甚至被直接嘲笑。但毕竟还是少数。

相对来说,由于英国人口少,医保体系比较健全,很多人不仅有医疗保障,而且有一定的文明程度,所以在应对需要靠“自觉”来维护抗疫现状时,都表现得没那么紧张。一是觉得管好自己就不会轻易感染,二是觉得即使感染了也可以救治。

这次的疫情很大几率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保持理智的心态其实很重要。你很难去评价别人如何看待这次疫情,只能说,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东西没有办法互相比较。

目前为止,这次疫情对我的影响确实不大。我所经营的公司,其中一个项目是投资医学科研和医疗器材方面,因此大家在专业方面有一定认识,也经常会商讨疫情相关话题。虽然没有去办公室,但是目前公司整体通过线上的方式还在维护着。我一天要开好几个视频会议。

此外,因为疫情减少了出门,我们一家人难得有时间聚在一起,坐下来聊天、好好陪伴对方。

事实上,我们反而一直关注中国国内的情况。中国已经走过一段很艰难的路,目前的疫情虽然平稳了许多,但是仍面临着许多压力。特别是现在面临的境外输入,还有复工复学后的一些防护措施。

从疫情爆发之初至今,我们英国侨商总会和英国福建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也一直在为中国国内提供相关信息、捐赠防护物资,按所需区域和物品供应到中国国内进行补给。 在这种特殊时候,海外的华人也变得更加团结。我们密切地互相分享最新的信息和中国国内的经验,同时都牵挂着祖国,希望能在这次战“疫”中,能够尽到我们自己的一份心意。

w
www123
1 楼
英美根本就是在私底下加速人口感染,因为大部分人被感染了,那么就不会有恐慌了。就是所有女人被强奸后,就不会有互相歧视和羞耻感了的理论。而且英美也其实在借这次机会去除它们里的退休人口和福利人口。现在六十五岁以上的那群就是交最少的税拿最多的退休金的一群,而那群福利不但有事没事就想闹事的尿性,还因长期装疯卖傻的不工作拿福利,基本养成或多或少的身体毛病,有些福利人每天要拿的药就至少一个普通工资了。英国政府的国库很大程度就是这样被损耗掉的。
t
terryisap68
2 楼
亲历英国“群体免疫”:没失控, 大家心里都有数---那我們就 呵呵啦! 祝你們繼續造孽,我們也無所謂!
I
Iam567
3 楼
难听,但是实话。欧美政府就故意让60岁以上的老人感染然后死掉,这样省了大笔的退休金。
w
www123
4 楼
现在英国不但呼吸机不够,连ICU病床都仅仅每十万人才五张半。而且医院也仅仅给你退烧吃,想要瑞德西伟?轮不到普通人。而且有些医院根本就不适合处理传染病,一个月估计厉害的时候得死一千人一天,到时候就看混乱咯。现在大马路上的车仅仅是平常的十几分之一。
T
Tbomb
5 楼
退休金不是遗产不发给子女吗?
恶人谷客栈
6 楼
为什么不去采访那些生活在养老院和福利院的人?
V
VBO
7 楼
群体免疫就是伪命题,这病毒就没有终身免疫
G
GDP股
8 楼
说的很对,借机除掉老年人卸掉包袱,然后把责任全部推给中国。
m
moonray
9 楼
英美不知道, 但意大利是故意的。
m
marshalchen
10 楼
在群体免疫的康庄大道上,大阴帝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祝贵国早日成功。 最多就是60%感染,其中死掉4%。 大阴帝国80M,也就是死掉1.92M, 还不到2嘛。 继续努力。成功在望。 PS: 为啥老查好的这么快,蹊跷的很。
天地无极3
11 楼
老龄化问题被解决了
w
www123
12 楼
注意英国首相要发的信喽,不要裸手捡起,不要打开。谁知道它会不会放病毒进去,让那些躲在家里的都染病,逼他们出来。
霍比特村
13 楼
英美是故意的
大师画拾苟奴
14 楼
如果不是对病毒终身免疫,那这个办法的结果可就太残酷了。
吃貨
15 楼
打掉牙得往肚子里咽。
u
urine
16 楼
英美这是假抗疫,真群染。 然后世界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群染幸存国联盟,欧美为主,很多恢复社会生机。 如果可二次感染,三次感染,就走严防死守之路。 如只会感染一次,则胜利。 一部分是严防死守国。
s
sixone111
17 楼
就在英国生活,秩序还在,上街买菜提心吊胆。所有大公司基本都要求在家办公,呆在家快三周了,好难熬。现在英国紧急建造方舱,但是伦敦也就不到5000床位,也不知的啥时候能建好。医院医生也就简单的手术口罩。感染人数在比较保守的检测政策下,每天新增1000+,确诊的死亡病例,这几天也是每天新增200+.刚出台的政策是全面统计在社区内未被计入的死亡人数,每周刷新一次,不知道会不会突然上涨一大截。我是感觉生活已经很压抑了。当宅男都在家快宅不下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真的宅啊。家里的孩子也在问,为什么不能去幼儿园,好想去博物馆,糟心的2020,开局很难,中局感觉也会不太容易。英国貌似真的在慢慢走群体感染的路线,有的时候也是在想,会不会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在上街买菜的过程中被感染?或者已经中招了?到时候真被NHS要求在家多喝热水又该怎么办?
k
kukuxuan520
18 楼
大英帝国平均一天检测7000人、操你妈去..
英国流氓
19 楼
完全同意 中共制造病毒就是这个目的。现在推广到全世界 让各国领导人都可以卸下包袱。中共伟大 正确 光明
英国流氓
20 楼
不要怕 伦敦才一个医院ICU刚到了饱和度。这个病毒对50岁一下年轻人伤害不大。我们这里ICU才住了20个 而且治好了一个有很多慢性病的老头。用抗生素和激素。很多人都不用去ICU。你个年轻人怕什么。4岁一下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案例。很奇怪的病毒 专杀老人。。。
S
SHJI026
21 楼
意大利65岁以上人口占22%.死掉一万多还不全是老人,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问题。经济还严重衰退了
s
sixone111
22 楼
家里是有老人的啊,关键是英国的政策注定了很多人会被强制呆在家里,这个病就看能不能及时得到救治,说不怕那还真不敢。可能是我心态有问题,奔四的人,感觉自己不太年轻了啊
你那随风飘扬的长发
23 楼
一个月之后再看英国社会,本来人少,流动性没那么大,疫情发展起来没有那么快,爆发的时候会摧毁整个英国。
清除五毛
24 楼
新诸葛亮 等待细节
w
www123
25 楼
以事实说话,根据基因图谱,没直接证明出自中国,倒是反间接证明来自美国。所有的事例太巧合了--美国生化基因武器实验室关闭,军运会,还有美国实验室关闭前的传染病演习及美国当时的一篇传染病国家指引,爆发后美国的拖延转移行为的可疑……等等,就等同一堆不同主义的恐怖分子同时带炸弹上同一架飞机,这几率不像是自然常数。而且你太小瞧美军生化实验室的规模和技术了,又太看得起中国的生化技术能力了。建议你先看看十几年前的记录片《食品公司》和《毒食难肥》,而且美军连被消灭的天花活体病毒都依旧保留在它们的生化武器实验室,要是它们的课题被爆出来,估计里面有不少灭绝人种计划。毕竟干掉债主是最快的免债方式。。。
清除五毛
26 楼
目前国人行为,照此 发展 NHS 可以应付 ,三周之后趋缓,呼吸机增加 我们还会坚持敞开国门,入境不强制隔离,不检测 胆小,体弱的不要来
清除五毛
27 楼
无药可医,靠自己免疫 我不知道英国是否用抗生素,科学家,NHS 电视问答中,好像没有提到这个方法 猜测,如果有也应是稀少,最后病人的要求,因为如此返阳的可能性-UP 12 个月内,对胆小的人都不安全
清除五毛
28 楼
拿出来世人公认的说法 就莫哈默德,赵立奸+五毛相信 就不要好意思,反刍啦
清除五毛
29 楼
意大利是欧洲腐败率最高的政权之一,葡萄牙? 所以一代一路痛到哪里 措手不及,应该是主因 一月底先翻倍对华航班数量,一周后又世界第一个宣布六个月对华禁航 应该是,温州人+武汉人的凶猛攻击力导致米兰蹦 不过,意大利死亡数这八天也差不多下降啦,如此,他们会思考,到底是走死守道路,还是改少放开英国的免疫道路-再看一个月-我想要看医护的承受力 因为此中共病毒,可控,不可防
b
bwolf
30 楼
英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已
c
checkup
31 楼
英国人阴啊。看吧,病毒不攻击英系人种啊
s
sixone111
32 楼
英国这边的应对是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或者抗生素加吸氧。我老婆她的一个朋友被拖去医院了,已经脱离危险,感觉只要资源够,拖去医院医院及时,机会还是有的
关注者
33 楼
中国说你失控你就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