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清华毕业 却辞职回乡当保安 真相让人心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1日 19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68493 阅读
11 评论
简书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有一朝金榜题名。

记得初中班主任说:“只要你们考上市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只要你们考上了清华北大,这辈子就注定是穿鞋子的人了。”

那时候,我年纪还小,觉得班主任说的话粗却在理,便信以为真了。

长大后,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努力读书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例如,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的刘强东,家境贫寒,父母以驶船为生,从小就被放在外婆家。在1992年7月他高考总分680分,成绩名列全宿迁第一,考上了人民大学社会学。18岁的他背着被子、脸盆和76个茶鸡蛋,以及外婆给缝到内裤里的500块现金,兴冲冲到人大报道。毕业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京东CEO,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又如,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陆奇,毕业于复旦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学位,此后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的人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此之外,与我当年同窗的同学,许多人也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些同学当中,有当老师的、有当警察的、有当医生的、有当程序员的等等,虽然他们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人了。

总之,我一直笃定只要努力读书,命运就会发生改变。

然而,最近由于写文章的需要,我在网上查看了许多资料,突然被一篇标题为《清华张晓勇,哈工大刘汉清,人大伍继红,名校毕业却沦为低保户?》的文章吓到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在进一步了解之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原来,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并不是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譬如说,清华生张晓勇辞掉外企工作,回乡当保安,20年来从不参加同学聚会。

当年,张晓勇以长沙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可谓天之娇子。

1996年毕业,正赶上国家实行“双轨”制度,张晓勇选择去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做了一年培训生后,他被分配到了客服部,开始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相信许多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就业都会经历类似的问题,就是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不过,许多人都能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最终找到了相对理想的工作。

然而张晓勇并没能在初次工作中突围出来。

他只做了5年,就把这份外企的工作辞掉了。原因是他希望毕业后能进入到政府科研部门做学术研究,而如今事与愿违,一腔热情和抱负全如遇一盆冷水给浇灭了。最后,张晓勇因为要照顾家中病重的父亲,于是决定回长沙。他说:“父母在,不远游。在广州漂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

回到长沙,张晓勇在房产公司做了几年。2013年,他来到芙蓉区火星街道兴和社区成为一名保安,后考取了物业管理证,被聘为本地某物业管理公司的客服主任。

张晓勇坦言,这20多年来从未参加同学聚会。他害怕同学们问起什么来,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有过一次,他去北京看同学,被对方问起工作情况,他下意识地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产,混得还不错。

对自己的境遇,张晓勇极力辩解:“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说实话,我很同情张晓勇的遭遇,但细想之后,觉得他需要别人来同情吗?不需要。他已经习惯于这种平凡的生活,至少他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仅凭这一点,多少人做不到,包括我。

而我更担心的是,许多人看到类似张晓勇这样子的高材生毕业后找不好工作的新闻,会简单地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认为一切到头都成空,何必去吃那份苦。

我个人一直坚信读书是有用的,读书是一个人从底层社会爬上中高层社会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你努力了,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选择,如果不努力,也许就没有了机会,但可以肯定的是机会相对少得可怜,一夜暴富的机会就如同买彩票一样,让你很难中彩。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智者)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以如同梦幻和闪电一样虚幻和短暂的来看待。不要执着它实有而紧握不放,不要渴望它永远不会变动。要这样想才可以解脱,没有痛苦。

简单地说,我们努力过了,但结果不一定如自己所愿;佛教我们要坦然面对,并告诉我们努力的结果不会永远是这样不变的,它会随我们的努力而发生改变的。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教育都是只为应试而教育。我想说,有些现实我们凭一己之力很难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改变开始。比如我会让小孩从小养成爱读课外书的习惯,让小孩从小读一些有关国学的书。

如读了《孝经》之后,小孩知道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此他懂得了自爱。知道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为此他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了“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都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当孩子,成大些了,认识了更多的字后,父母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还可以引导孩子尝试读读《鬼谷子》。

《鬼谷子》是一部有独特价值而又极富神奇色彩的书,总结了纵横游说之术,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古人精彩的捭阖之术,掌握一些权衡利弊的方法。书中还告诉我们,作为一无所有的弱者,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运用谋略口才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鬼谷子》不适合给小孩读。我认为如果小孩上了初中之后,家长可以适当讲讲书中的道理给他听;到小孩上了高中之后,孩子已经有了自主判断的能力,家长大可放心让他读了。

总而言之,孩子读书要尽量读杂,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自如应对九九八十一难。

好了,说了这么多,作为一个父母看到张晓勇现在的状况,确实感到有些难过。但是作为一个父母坚持让孩子好好读书,并不全都是希望他以后能如何大富大贵,而是希望他明白更多的道理,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无常。

c
cnmxk
1 楼
进科研单位的都是有关系的饭桶。
文学少年
2 楼
"夢想與現實發生激烈碰撞時,選擇安於現狀", 一般不求上进的人都是这么说。自己选择的路开心就好。
现实中讲逻辑
3 楼
考进北大清华的都是百分之百的真有才真聪明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有漏网之鱼!
l
laolilili
4 楼
变态的社会 巨婴国只吹牛B的 这些看不到
戚继光将军
5 楼
平凡的工作岗位也需要有人去做。
j
jieuiuc
6 楼
这个“新闻”已经被翻出来很多次了,几乎每年都要讲一遍。作为他的同班同学,很气愤媒体从来都不提真实原因。张在大学里精神病发作,后来暂时治愈,去了宝洁,发展很好,也就是文章里说的“广州一家日化企业”。再后来工作压力大又复发,才最终回老家做保安工作。这是个有情可原的特例,原因却从来不被提起,隐瞒事实真相才能搏眼球!
s
searay
7 楼
这就是一鲁射.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是热门专业,多少人留学出入头地.当时都是奖学金
新右派
8 楼
当年生物系是招分最高的系,压力大是自然的,出国人多去了。精神病发作也不是他一个。唉,能进宝洁的很不错,当年就有海归了,95,96年哦。
c
caodibian
9 楼
假新闻到处都有,目的就是博眼球,挣发行量、挣点击量-挣钱!!!
无畏
10 楼
t
tfera
11 楼
谁叫你不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