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竞争持续升级 冷战已是事实 如何避免热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4日 15点7分 PT
  返回列表
94059 阅读
28 评论
RFA自由亚洲

“我们必须接受(冷战)这个事实,尽管我们不一定要用(冷战)这个名词。重点是,我们要如何维持‘冷战’,而不让美中冲突变成热战。”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研究兼职教授卡纳佩西(Ivan Kanapathy)说。https://t.co/Q4QUTna86G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February 13, 2023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在涉及贸易、台湾、香港、新疆及西藏等问题上的分歧明显,而近期的中国间谍气球侵犯美国领空事件更导致两国关系日趋恶化。那么,美中竞争持续升级,外交关系的恶化究竟是谁的责任呢?

2月4日,美国军方击落了飞至南卡罗莱纳州的中国间谍气球。美国政府指出,该气球上搭载着可定位、拦截通讯设备的侦查仪器。

而这并非是中国侦查气球首次飞入美国。《纽约时报》此前引述五角大楼的消息披露,间谍气球具有难以被雷达侦测的特性,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以及拜登政府时期,间谍气球都曾进入美国空域,因此将近年来的经验归纳,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正在推行全新的间谍气球计划,并以此收集通讯情报。

气球事件让外界意识到,美中竞争在近年来越发白热化。本周一,美国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举办的一场研讨会,聚焦近年来美中紧张关系。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实力项目主任林洋(Bonny Lin)在会上指出,尽管尚未到冲突引爆点,但是美中关系目前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经济合作已不再是调和剂

林洋指出,过往美、中关系因为有经济互赖的存在,所以在发生冲突时,能作为缓和紧绷氛围的调和剂。但如今,经济互赖已经无法再为两国的冲突踩煞车: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中国实施许多经济制裁,当时美国政府想改用军事互信作为冲突缓冲。但如今军事互信也不复存在,所以美国需要找到新的缓冲点。”

林洋认为,美中关系恶化也与美、中两国政府需要应对国内的压力有关,

“双方政府都在面对国内压力,两国民众期盼政府用更强硬的态度对待另一国。像是美国两党都希望以‘竞争’的态度对抗中国;中国官员则需要把美中关系恶化的所有责任都推到美国身上,而不能持有温和、政治正确的立场。”

美中关系进入冷战状态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美、中关系目前类似进入冷战状态。换言之,美国正在加强与盟友的经济与军事联系,以降低盟国对中国的依赖,同时也藉此遏止中国向世界扩张的野心。不过,中国却认为美国是在限缩其发展。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研究兼职教授卡纳佩西(Ivan Kanapathy)就此表示:

“我们必须接受(冷战)这个事实,尽管我们不一定要用(冷战)这个名词。重点是,我们要如何维持‘冷战’,而不让美中冲突变成热战。”

台海局势升温可能性增加

近年来,台湾问题正逐渐成为美中关系中的焦点。林洋在会上分析,尽管中国没有设定统一台湾的具体日期,但是自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后,中国军方便不断展现出以武力向台湾施加政治压力的意向,解放军在台海附近的军演也越来越频繁。

林洋表示:

“如果台、美两方在未来又有中国不喜欢的互动,像是新任众议院议长拜访台湾,或是更低阶一点的国会议员访台,都有可能促使中国有更进一步的军事回应。这个现象的问题在于,如果中国觉得它的军事吓阻无法有效阻止美、台互动,中国便可能会采取更进一步的军事举措,致使两岸冲突和美中冲突升温。”

对于台湾问题,卡纳佩西则抱持比林洋更悲观的看法。卡纳佩西认为,中国武力侵犯台湾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中国民众深信政府的宣传,也就是深信在统独问题上,台湾政府反对统一的态度没有代表台湾大多数人的意志,

“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论述。但只要有很多中国人这样相信,中国当局便会不断胁迫台湾。反观,过去几年中在香港、乌克兰等地发生的事件,都使台湾人更加不可能存在与中国和平统一的意愿。”

学者呼吁美中双方:保持官方互动畅通

面对日益恶化的美、中关系,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美、中两国政府应该要保持高阶官员间的互动,如此,双方才能更直接表达彼此疑虑,减少冲突升级的可能。

林洋便以近日的气球事件为例指出,间谍气球直接冲击美中关系,使两国关系进入“半危机”(semi-crisis)状态。卡纳佩西也表示,

美国国防部长奧斯汀(Lloyd James Austin)在气球事件刚发生时曾试图电话联系中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不过直至今日美国军方仍然没收到中国国防部的回复。这体现美、中两国在面对意外事件发生时缺乏直接沟通机制,而气球事件的后续影响不断升级,至今仍看不到化解两国紧张关系的途径。

D
Deepspace_01
1 楼
冷战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中美关系。建立70多年的北美防空体系终于打了第一枪,这是准热战。至少是超过和苏联冷战的更大的冷战。
川粉局局长
2 楼
美中不会出现冷战,更不可能出现热战。 1、俄国、朝鲜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中国上千亿美元的进贡(也叫援助),原子弹就砸到中南海。亚非拉得不到中国数千亿美元援助,马上就断交。而中国手上的美元80%以上来自美帝。 2、韩战结束70年以来,中国的炮弹和子弹只射向中国人民(8964)、中国盟国(苏联、越南、印度)。没有一颗子弹射向台湾、日本、美帝。2010年缅甸军机入侵,炸死中国军民无数,中国只是假装抗议一下,因为中缅没有结盟。 中国现在只攻打印度,原因是中印是双重结盟(上合组织同盟国、金砖组织同盟国)。中国现在不打俄国和朝鲜,是怕普京和金三的核弹扔向中国。普京死后,就是中国攻打俄爹之日,就象1969年。
令胡冲
3 楼
避免热战很容易。两个选项,要不投降自裁,要不核武现代化确保有武力抹去美国全球基地、美洲归还给印地安人。 只要中国核武足够强大,足以穿透美国反导系统,氢弹足以翻江倒海在美军核潜艇出手前煮沸大洋消灭核潜艇潜在威胁,巨浪摧毁太平洋沿岸基地,美国自然不会与你热战。
柳小波
4 楼
帮五毛说:走到今天,一切都是美方的错,美方要承担全部责任
柳小波
5 楼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8:55:40 避免热战很容易。两个选项,要不投降自裁,要不核武现代化确保有武力抹去美国全球基地、美洲归还给印地安人。 ==== 印第安人:共产主义你自己留着用吧,少多管闲事,也别想“领导”我们
D
Deepspace_01
6 楼
北美防空区建立70年,经历和苏联冷战40年,从未开张。现在终于打了第一枪,开张了。只是还没有流血而已。准热战了。
D
Deepspace_01
7 楼
北美防空区的第一声枪响,惊醒了加拿大人,惊醒了美国人。让他们了解了对共产党绥靖的代价。苏联瓦解了,但共产主义的幽灵还在世界徘徊,现在又附体在中共身上。只有战斗,没有选择了。
川粉局局长
8 楼
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全部: 1、驻美大使永远是中国内定的外长。中国只购买美债,不买俄债 2、中国元首期望和美帝总统见面:北京全民半夜扫雪让尼克松上长城、和卡特同坐一车、和小布什在农场烧烤、和奥巴马草地漫步、和川普在故宫+海湖庄园喝花酒看大戏...。习拜会也将在“两会”后,快速安排 3、中国假装和专制结盟,都是为了增加和美帝谈判的筹码 ... 所有专制国家都号召民众反美,所有专制国家都把孩子和财产送到美国或美国盟国。 所有专制国家对美的关系都是:责任全在美国、错误全在美国、子女全在美国、财产全在美国。
z
zhanglao9
9 楼
避免热战,还是老祖宗的办法,就是台湾向大陆称臣。别的办法,都不靠谱。
D
Deepspace_01
10 楼
川粉局局长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9:05:36 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全部: ================================================== 这是战略欺骗。以前还能忽悠人,现在没人信了。中共正在践行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誓言:“我们就是要埋葬你们,埋葬资本主义。” 那就只能奉陪了。
z
zhanglao9
11 楼
打热战,是美国打共党,共党打台湾,是一个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个办法非常好,也是共党能够夺取天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老雷
12 楼
先断交,后扔核弹。人类需要第三次世界大战。 人太多了,地球苦不堪负。减少50亿正好。
忍不住上来说两声
13 楼
汉族自疆土稳定以后,一直不是喜欢扩张的民族。很多地方是其他民族打下来的,比如蒙古,新疆,西藏,东北等等。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干掉几个老大老二后,象英帝国,前苏联,八九十年代的日元帝国,现在中国是实力最接近他的,这就难办了。作为中国领导人,应该努力发展国家,对敌对行为要显露实力,但不接招不对抗。做老二难,真的做了老大就会发现,老大也不容易啊。
g
gdx2015
14 楼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百家争鸣2012
15 楼
没有所谓的冷战。冷战是两大阵营的对抗,而中美之间只是两个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想拉小弟对抗中国,成效不大。很多对抗中国的美国小弟,在经济面前低头,那些顽固分子最后被选下去。他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和经济对抗,否则选民不满意。 中国是愿意和所有国家经济往来而不带任何政治成见的国家。是最好交往的对象。
c
chinesegod3
16 楼
问题的实质是中美两国实力越来越接近了,否则都不是个事。
川粉局局长
17 楼
专制国家不会首先扔核弹。如果他们扔核弹,也是向“友谊万古长青”的国家扔,就象1969年苏联要核平中国。 能爬到皇帝高位的人,最在乎权力。影响他们权力的因素全在皇宫里面,没有一个因素在美帝这边。 整天想着“普习金”每天扔3个原子弹给美帝、台湾、韩国,那是中国梦,永远不会发生。甚至连一颗炮弹都不会砸向这三个地方。 没有一个人花了很多钱买的学区房,结果看上校长家门外挂的两颗干玉米,就抱炸药包去炸校长家的。 俄乌战争再打10年,普京也不敢打一炮到北约同盟国,他只会把孩子、私生子、巨款砸向北约成员国。 再过500年,中国、朝鲜也不敢扔一颗炮弹到韩国和台湾。但中国会天天打印度,因为印度和中国结盟(上合同盟国、金砖同盟国)。俄国换上软弱领导人,就是中俄开战的时候。中俄信奉:结盟=宣战
川粉局局长
18 楼
中俄信奉:结盟=宣战 二战结束后,苏联只侵略华约匈牙利、捷克,和侵略同盟阿富汗,因为苏联的阿富汗傀儡政府被推翻。苏联还攻打“友好同盟互助”的中国。俄国只侵略过独联体国家。前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不加入独联体,就非常安全。现在加入北约了更安全。 韩战结束后,中国只攻打苏联、越南(自卫还击战、西沙海战)、印度(中印刚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墨迹未干就开战)。印度加入上合组织、金砖组织后,则天天和中国打仗。 70年来,苏俄、中国从未侵略过一个“非盟友”,更没有侵略过一个敌对国:北约、美帝、日本、台湾。他们全是攻打盟友,或杀死本国人。朝鲜,不敢打其它国家,就关门在家杀姑父张成泽、哥哥金正男
c
chinesegod3
19 楼
韩战,越战应该变相是和美军作战的,只是当时战争实力有限。
D
Deepspace_01
20 楼
chinesegod3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9:26:34 问题的实质是中美两国实力越来越接近了,否则都不是个事。 ================================================ 没错,这是资本用帮助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政治和平演变的巨大失败。现在CCP已经尾大不掉。没办法,对中共的斗争哲学只能应战了。
D
Deepspace_01
21 楼
chinesegod3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9:49:05韩战,越战应该变相是和美军作战的,只是当时战争实力有限。 ============================================================== 韩战越战是苏联的大棋。中国也是棋子。
r
roliepolieolie
22 楼
这种事情当以平常心看待,我们与中国的对抗并非意料之外。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中国自己也是不断地提到修昔底德陷阱。 美中竞争是好事情。从美国来讲,近代已经经历过多次被挑战,不管是日本,还是苏联,最后都是美国胜出。这一次被中国挑战的结果也不会不同。 欢迎冷战。中国派点儿间谍气球来探听探听,美国把它们打下。都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y
yaohua
23 楼
都别说话,静等老炮西岸发言!
a
aaoc
24 楼
中国有了钱必然要热战,台湾不过是第一步。所以欧美日和中国经济脱钩才是避免热战唯一途径。
s
scbean
25 楼
如何避免热战? 红粉五毛绝不答应!消灭帝修反就在今天!
旁观者XWY
26 楼
冷战没什么大不了,就是两种不同体制价值观之间的竞争,人类社会就是在竞争中进步。
_
___1984___
27 楼
红粉五毛真的一直就是这个架势。 估计中国政府的内部宣传就是这个方向。 ++++++++++++++++++ scbean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11:42:10 如何避免热战? 红粉五毛绝不答应!消灭帝修反就在今天!
r
roliepolieolie
28 楼
Cold War is the best and least disruptive way for countries to settle rivalries that used to require the sacrifice of millions of lives and countless property damages. The last Cold War between the US and USSR ended peacefully without a shot fired. The Soviets decided to throw in the towel after exhausting its resources on arms race that they couldn't win. The Cold War with China is even more peaceful but still follows the same pattern. Xi is sparing no effort to win the semiconductor race and beat the US to the punch in fighting COVID. In the end, Xi will also waste all the resources at his disposal and surrender. That we can see al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