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同一条大河,有时波涛汹涌,奔腾向前,有时舒缓宽广,有时漩涡遍布。数千年来中国一直陷在了不断重覆的历史的漩涡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些巨臂掀起的历史大潮使中国冲出了当时的漩涡,到中流击水,使中国得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高歌猛进的发展。中共二十大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二十大标志着中国又一次进入了另一个历史的漩涡, 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中国将再次在这个漩涡里混混屯屯的转上几十年。四十年前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得以脱离贫穷进入小康,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看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将止于小康, 进入小范围内转圈,甚至原地踏步的阶段, 看似每天都在动,甚至很费力,但是实际上是原地转圈迈不出几步. 中国的新的一代领导集团缺乏历史的洞察,全球的视野,这不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领导集团,不是一个从对未来的憧憬中吸取斗志, 激励精神的领导集团,而是一群背靠历史,需要在窑洞里去寻找力量和自我证明的人. 想当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如今,满朝重臣进窑子祭拜鬼神。当年是一群面对未来,憧憬着明天,朝气蓬勃,渴望自由的领导,而今是一群暮气沉沉,需要在历史里去寻找对其合法性的认可和信心,去搜寻如何处理现实问题的灵感和答案的朝廷。中国的发展不会嘎然而止,还会以缓速持续一段时间,但毕竟已经是强橹之末,看不出中国有任何后劲突破中产国家的怪圈. 早年曾经读过西方人写的世界通史,其中在讲到中国时提到中国在历史上总是 inward-looking。记得字典上说 inward-looking 就是 more interested in themselves than in other people or societies. 当时对其一直不得其解,不知道翻成中文应该怎样讲。现在觉得inward-looking就是内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毕竟体量庞大,一个中产的体量庞大的中国在许多世界事务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个人权力到国际政治,习近平带领新任常委访问延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十大后新一届中常委的集体出行目的地选在了延安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律身着蓝色外衣,在习近平的带领下进行了首次集体外出活动,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访。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带队访问延安——一个与毛泽东掌握权力密不可分的地方——是对他未来五年统治中国的方向一个重要的、刻意的暗示。
习近平的权力集中和个人崇拜程度超过了毛泽东以来的任何一位中国领导人,最终他在上周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后进入历史性的第三个任期。
周四(10月27日),他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前往广受欢迎的“红色旅游”地点延安。本届新常委成员全都是他的忠实跟随者。
习近平带领常委成员参观延安时期的朱德故居
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塔克萨希拉研究所的科瓦拉马尼(Manoj Kewalramani)写道:“访问延安的信号是庆祝(与毛泽东)平起平坐,并且不容许任何异议。”
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CCTV)关于这次访问的长达16分钟新闻报道中,多次出现毛泽东的画像;而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中,14次提到毛泽东的名字。
访问行程包括参观毛泽东的故居,以及1945年中共七大会址。在七大上,毛泽东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习近平对这段党史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在言论和政策上受其影响。
这也让人回想起中共依靠群众“斗争”赢得血腥内战的时代,观察家们认为这与中国政府对当前国际政治的看法有相似之处。
时事评论人利明璋(Bill Bishop)在其每日时事通讯《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写道:“习近平似乎发出了这样的信号……为未来的困难时期做好准备,并为斗争做好准备。”
2012年习近平带领新任政治局常委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2017年他又带领新任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
“每次全国党代会后的第一次出行似乎都是关于‘不忘初心’。”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宋文笛(Wen-Ti Sung)在推特上说。
据官媒报道,习近平周四要求,“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
延安在中共党史中被称为“革命圣地”、“红色摇篮”。它坐落在中国西北偏远、干旱的山区,是中共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进行的长达一年的徒步逃亡之后的藏身之地。
数以万计的人在这次逃亡中死去。幸存者到达延安时,是一支疲弱不堪的军队。
毛泽东和他的人马,其中包括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与当地农民一起住在窑洞里。
最终,中共在内战中战胜了国民党,延安时期就被描绘成党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光辉典范。
延安也与毛泽东确立地位和巩固权力密切相关。
延安整风是一场大规模的洗脑和清洗运动。在此期间,包括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在内的一万多人遭到杀害,由此确立了毛泽东无可争议的领袖地位。
但在官媒的报道中,习近平周四说,“党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实现了党的空前统一和团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每次全国党代会后的第一次出行似乎都是关于‘不忘初心’”
习近平当政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党内纪律,最显著的手段是长期的反腐运动。
批评者说,反腐运动是一个隐蔽的政治工具,习近平用它消灭了许多对手。
汉学家陈仲礼(Alfred L. Chan)说,习近平倾向于将自己视为“革命的接班人”。
在讲话中,习近平试图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划出一条直接的连线,将历史作为党和个人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例如,在周四的讲话中,他提到了自己多次到延安参观。
文革中,15岁的习近平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他住在窑洞里,对农民体力劳动的严酷性感到震惊。
他经常提到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称它给了自己勇气和决心,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的了解。
分析人士说,这是习近平试图仿效毛泽东塑造他的公众形象和成长故事的另一种方式。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问题学者吴木銮(Alfred Wu)说:“习近平希望像毛泽东一样位列中国共产主义的正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