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闹着要的不是暖气 而是想被捧在手心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8日 14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61950 阅读
22 评论
冰川思享号

在无数网络流行段子里,暖气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南北对立,但是谁也说不清楚采暖分区究竟是怎么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

南方什么时候能够实现集中供暖?成了近几年入冬前必炒的国民话题。

前几日有新闻报道指出,湖北武汉、安徽合肥以及湖南长沙等南方城市部分城区已经在冬季实行集中供暖,还有一些城市的供暖项目已经开始了规划建设。

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让“过冬靠一身正气”的南方人多了一丝期待。

认识暖气:隔着秦岭淮河线的文化震惊

身为“第一批90后”,我对“暖气”的第一印象来自电视剧《金婚》,其中有一集剧情发生在冬天,佟志的大女儿佟燕妮回到家,只见她进门后一边说话一边从容地脱下肥厚的棉袄,穿着毛衣走来走去……这一幕始终留在我心中难以忘记,无关演技和剧情,只有发自内心的一个疑问:她难道就不冷吗??

那是2007年,没有人争吵粽子是咸还是甜,过节该不该吃饺子。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南方初中生,根本不知道北方有集中供暖这件事,还以为全天下的冬天都是那么难捱,全国人民都和我一样,从小就具备能吃苦、能受冻的坚强意志品质。

北京一供热厂锅炉车间

直到社交网络发达了以后才知道,原来秦岭淮河一线不仅分开了南方与北方,还决定了你冬天能不能在家穿着短袖吃雪糕。

每个如我这样北上求学的南方人,在大学四年期间必然会经历无数的文化冲击事件,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来暖气”。银灰色的暖气管开始发热的那一天,几乎每个宿舍都会出现南方同学观察暖气片、北方同学观察南方同学的奇特景象。

贵阳的冷:把南迁的北方人给冻傻了

在无数网络流行段子里,暖气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南北对立,但是谁也说不清楚采暖分区究竟是怎么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

其实我国集中供暖的历史并不长,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开始慢慢普及。并且它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1972年起,国家花了两年时间,走访因“三线建设”从北方内迁至中西部省份的工人群体,试图解决采暖问题。风大雨大的贵州成为“吐槽”重点对象,一份当年的会议记录显示,“从东北、华北地区来到贵阳的人,也反映贵阳地区冬天冷得难受。”

南方一城市的火车候车棚附近,人们拿被子御寒

原来,从小睡惯火炕的北方人根本无力承受南方冬天的魔法攻击,半个世纪前他们就已经为南方人民争取过暖气了。

可惜当年的调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因此并未在1975年出台的《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公开我国的采暖区划分规范,直到1987年《规范》修订版才明确给出了集中采暖区和过渡区的划分指标,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大多数工厂不在了,暖气从大厂福利,变成物业和业主之间的一笔交易。

世界各地的供暖:为达到中国北方水平,拼了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英国留学,在这个冬季长达四个月的湿冷海岛上,徒劳地拧着学校宿舍里的暖气开关,好几个被冻醒的早上,我忍不住开始想念北京。与此同时,住在公共厨房隔壁的室友,因为时不时启动的炉子和烤箱,倒是过了一个暖冬。

英国是将“一分价钱一分货”贯彻到底的国家,连暖气也不例外。房企造来专供学生租住的社区,尽管租金费用相对高昂一些,供暖则相当给力,“可以达到中国北方集中供暖水平”。租金便宜的house,一般都是独立供暖,家里安装了燃烧天然气的壁挂炉,温度和供暖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了点,“一个月只开几小时,收费80镑起步”。

国外有些家庭会靠类似的挂壁炉取暖过冬

而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保加利亚,情况和英国差不多,学校宿舍提供暖气,但是私人住宅没有,还得自购电暖设备。

与英国同处欧洲,但是纬度高一些的丹麦集中供暖也多见于学校宿舍,至于暖气效果,用同学的话说是宿舍内“有一丝凉意但不到冻的地步”。

问了一圈下来,关于国外大学宿舍暖气还是吐槽的声音居多。这些动辄上百年历史的外国高校,锅炉年久失修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宿舍建筑的墙壁薄导致散热快更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外国民居都是怎么供暖的?

先看近邻日本,札幌等地的冬天气温常常突破零度,然而这个国家却很少提供集中供暖。日本人因此发明了很多电器家具来取暖。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电暖桌kotatsu,集电热器、桌子、被子三位一体,属于一旦躺下就再也不想爬起来的舒适程度。

日本电影《小森林》冬春篇里,女主家里就有一个kotatsu,画面右边那个白色的电器则是日本家庭常用的另一种取暖设备。

而美国早在1882年就已经出现了商业化的区域集中供暖能源系统。

在纽约城的地下,7家发电厂废热产生的蒸汽以每小时75英里的速度经过长达105英里的管道,蒸腾了整个曼哈顿。上至帝国大厦、联合国总部,下至街角不起眼的干洗店、杂货铺,2000余栋建筑的供暖制冷都仰仗着它,以至于《纽约时报》形容纽约是一座“蒸汽塑造的城市”。

能够形成如今这样规模巨大的地下供暖设施,全拜一场暴风雪所赐。1888年,一场罕见暴风雪袭击纽约,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积雪堆积到了三层楼之高,电线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电力通信全断,就连食物供给都成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天灾再次让城市瘫痪,纽约市决定将基础设施全部转入地下,其中就包括了正在建设中的蒸汽系统。

因此,走在曼哈顿的街头,时不时会看到一根黄白相间的“烟囱”突兀地立在马路中间,行色匆匆的纽约人早已对此见怪不怪,“烟囱”吐纳的白色烟雾是从地下升华逸出的水蒸气,也是地下蒸汽系统存在的证明。

纽约的冬天

再次把目光转向欧洲大陆,供暖一直是德国能源消耗的大头支出。据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的统计数据,以2016年为例,四千万德国家庭取暖和热水消耗的能源约等于500亿升原油,是该国航空行业能源消耗的六倍,与乌兹比克斯坦一年消耗的能源总量相当。与此同时,欧盟关于建筑能源性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规定,要求从2021年起欧盟新建筑必须达到“几乎零能耗”。

在国内经济与外部政策的双重压力之下,德国针对家庭供暖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2015年就花费了530亿欧元用于打造高效节能的建筑供暖系统。

不符合欧盟标准的旧房改造是改革的一大重点,政府与银行合作,出台低息贷款以及专项补助金,鼓励民众将旧房子里的取暖设备更新升级。更换了暖气的德国人惊喜地发现,平时的暖气费也减少了,2016年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德国人节约了500欧元暖气费。

在新建造的建筑里,燃油锅炉已经难觅踪影,天然气壁挂炉的使用概率也从2004年的七成跌至不到五成。热泵和区域集中供暖的使用概率越来越高,2004年德国只有3%的新建筑使用热泵,10年后这一数字跃升至19.3%。

热泵取暖会是未来大趋势吗?

热泵取暖的原理,是从空气或土地中吸收热能,转移到建筑内供暖,无污染,能效高。

根据中国经济网2016年的一篇报道,北京也已引进热泵技术作为燃煤供暖的清洁替代品之一。该报道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地热及热泵供暖面积累计达4600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的5%以上。一户安装了地能热泵环境系统的家庭,每平米的取暖费从30元下降到17元。

北京一些地区开始流行的空气源热泵

如今南方人取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空调、油汀、地暖、kotatsu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取暖不用靠抖,一身正气也可以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然而“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想要暖气”的心理还是在。说到底,不缺取暖设备的南方人要的其实不是暖气,是想和北方人一样被捧在手心。

g
greentee
1 楼
冬天开暖气确实很舒适。但是以前没用过暖气的人可能反而不适应,会流鼻血,皮肤干到裂开等等。
轰轰
2 楼
虽然我是北方人,但是真心觉得南方人应该得到特殊优待。 北方人一是不怕冻,而是气候干燥,三是生产力也低下。 少点暖气也是可以的。把好的东西给有能力的人。
m
mrweida
3 楼
2007年 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南方初中生,根本不知道北方有集中供暖这件事??? 要不是小编在撒谎,就是小编的地理老师该送去挖煤了
b
bubu1234
4 楼
南方人不安空调吗?暖气太热了 而且干燥
g
greentee
5 楼
没冬天去过北方旅行的,不知道北方有暖气很奇怪吗? 就算是2019年的现在,南方也要中高档楼盘才有中央供暖。中等楼盘仍然是没有。
b
bruceleejkd81
6 楼
南方人表示确实不太习惯一直开着暖气,而且更不能接受窗户全天紧闭。
K
Kathryn3000
7 楼
现在南方自己装修的时候就可以自己装地热 或者暖气系统 不需要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有点浪费资源
华伦久费
8 楼
爱国的五毛狗们连供暖不供暖都要档妈关心,内心是不是特别的幸福啊?
E
Enrica
9 楼
天朝都這麼發達了還在討論暖氣問題。這是不是說明溫飽問題還沒解決呀。南方集中供暖幹嘛,自己想讓家裡暖和點就開空調,還有各種加熱器。如果睡覺時蓋厚被子不開,上班時間不開,傍晚在家沒幾個小時
E
Enrica
10 楼
這種常識不需要親身到當地去了解。這個文章可能就是小編編的
顽童在线
11 楼
北方没暖气会冻死人的,南方不会,所以没有暖气也没什么
一分为二好
12 楼
在南部州时,大家有时会谈论的夏天空调全开,控制在25C,一月电费从冬天的80美元变成夏天的150-200。到了中部,才意识到取暖的费用高很多。煤气费一月从春夏秋的20美元,一下子飞到150-250。这还是控制温度在21C,在室内要穿长袖才行的情况下。 想想也是,夏天只需把最热时的温度从37-38度降到25,尽管是要通过压缩机来达到,但毕竟只有十二-十三度的差别。而冬天要调节的温差是最低时的零下10度到室内21度,温差30度以上,尽管是以煤气燃烧的直接热能交换方式,耗能还是要高很多。
一分为二好
13 楼
另外,冬天南部州取暖天然汽费在50美元左右。中部州冬天电费与夏天一样,90美元左右。所以,中部州的电气费明显比南部要高不少。
越狱
14 楼
傻逼你个南蛮子装你妈逼北方人,操你妈的死全家
越狱
15 楼
南蛮子就是矫情都他妈滴冻死才好。只会搞诈骗,污染环境做假货的废物,对待白人那个跪舔,一帮贱货。
g
givetome
16 楼
: yes
c
cbyyz
17 楼
的确不需要亲身到当地去理解,问题是如果不北上又何需去了解,闲的?
g
givetome
18 楼
costs$$$$$
b
bigbubu02
19 楼
你这样智商是蠢死的
轰轰
20 楼
: 民族大义你们这些喷子根本不懂。 你看各省GDP去。
h
ha123
21 楼
北方人自古统治南方小矮人.如今给你点优惠政策,你就不知道谁是爹了
轰轰
22 楼
: 民族大义你们这些喷子根本不懂。 你看各省GDP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