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能逃出武汉进京 背后释放一个重大信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8日 19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80995 阅读
38 评论
智谷趋势

 |  黄狮虎

武汉已经封城了。

而一个从湖北监狱刑满释放的女人,却能拖着发热的身躯,“穿越”重重封锁,回到了北京的家中。

这件事,引起了舆论轩然大波。中央政法委批准司法部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赴湖北调查。北京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核查进京过程是否有漏洞。湖北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立刻开展调查工作。

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窥见,当前武汉这场疫情阻击战,背后的指挥体系有多么复杂。

2月8日以来,中央调兵遣将,陈一新、王贺胜、应勇、王忠林四员大将先后赴任湖北。他们所掌舵的机关,共同组成了核心战场的立体化指挥系统。

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空前复杂的武汉局面。

就在前几天,一封落款“武汉市疫情指挥部”的17号通告发出,宣布武汉对外地人“解封”,一时引发舆情鼎沸。不到3个小时后,官方宣布撤回该公告。妥妥的半日游。

陶然笔记称,该公告系一位副市长签发,并未通过指挥部同意。如果属实,这在官场也算是极其罕见的一幕了,明显违反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战事瞬息万变,组织的一个“零部件”失灵,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四员大将奔赴武汉,既要激发队伍的斗志,又要查漏补缺,填补组织“黑洞”,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他们之中,除了陈一新曾任武汉市委书记,熟悉本地以外,其余三人都是异地调任。

时间紧,任务重,肩负全国人民的希望。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把他们称为:最强干部“四件套”。

“忠勇创新,不胜不休。”

用民间的话来说,人们无比期待这个新的“F4”组合,坚毅勇决,光芒四射。

陈一新,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他的角色是“督办大员”,坐镇湖北。

中央指导组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督战”,上情下达,协调各方,共同抗击疫情。

1月27日,大年初三,以孙春兰副总理为组长的中央指导组,抵达疫情的“风暴眼”武汉。

此时,正是武汉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时间就是生命。

“没有中央指导组的强力监督,地方的优柔寡断的毛病无法消除。”叶青说。

事实上,武汉在1月最重要的两大决策,都跟指导组的指示有关。

一是坚决封城,二是延长假期。

“没有指导组,武汉‘封城’肯定会延后,后果不堪设想”。

从全国调遣医疗队,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搭建方舱医院,做到应收尽收……

这些重大决策背后,都有中央指导组的身影。

陈一新,就是作为中央指导组副组长,奔赴武汉坐镇。

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此前长期在浙江省工作,2016年-2018年间担任武汉市委书记,那个时候,只要傍晚没有会议,他都会在长江汉江两岸考察,熟悉情况。

因此,陈一新既能站在中央立场指挥调度,又对武汉情况了如指掌。

2月8日,陈一新出现在武汉各区区委书记、区长组成的微信工作群里。他说,党中央决定做到“应收尽收”,是阻断疫情传播源、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招。

“水龙头不关,拖地板再起劲也是徒劳。”

指挥部每天都要召开一次“碰头会”,传达中央精神和部署,研究解决问题。

4天后,陈一新就召集会议,宣布武汉保卫战要发起总攻。

要“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确保“应收尽收”、“每日清零”。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作进展。

陈一新的到来,还直接激发了一项最重要的杀手锏:问责。

图说:陈一新(前排居中)和武汉领导干部。

他提出,打好武汉保卫战,要抓激励动真格、抓问责不手软。

优秀的火线提拔,不合格的火速问责。

赏罚分明,成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队伍管理的重要特点。

截至2月21日,武汉市火线提拔干部20名;问责处理620人,其中局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127人。

黄冈卫健委唐主任的问责,也和中央指导组有关。

除此之外,陈一新也亲自参加到“暗访”工作中,沉到社区了解情况。

作为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涉及政法系统、司法系统的工作,也在他协调的范围内。

比如,湖北监狱疫情爆发后,他就专程督导湖北监狱系统,打好防疫保卫战,通过视频方式听取汇报。

网友期待:“焕然一新”。

同时赴任武汉的王贺胜,是一名卫生系统的官员。

他承担的是专家型官员角色。

作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央指导组成员,直接空降湖北兼任省委常委后,这还不够,又再下沉了一级,兼任湖北省卫健委主任。

这种职务安排,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国唯一一个。

相当于打破了卫生系统的层级制约,从国家到省委、到省卫生系统,医疗专业的事儿都是王贺胜在担纲。

王贺胜学医出身,学的就是公共卫生专业,在天津医科大学工作近18年,才转入仕途。

他曾担任过天津市卫健委主任,熟悉省一级的卫生系统管理,还当过天津市宣传部长。

在2016年担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后,他还兼任过国务院医改办主任,是现任国家卫健委排名第一的副主任。

疫情期间,医疗系统任务极其繁重,也是战疫的最前线。

2月15日,国新办首次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是王贺胜来答记者问。

近1个小时,王贺胜除了看看数字以外,几乎全程脱稿。

全国各地医疗队的援助,方舱医院的建设,提高收治率、降低死亡率等问题,他都非常熟悉,回答问题信手拈来。

“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确保不出现第二个武汉。”

王贺胜还在会议上,恳请兄弟省份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

20天来,湖北已经连续更换3个卫健委主任,除了省卫健委主任由王贺胜亲自兼任,黄冈、鄂州也进行了换将,进一步强化专业力量。

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医疗系统责任重大。

网友寄语:预贺胜利。

2月13日,中央决定,湖北省换帅。

应勇从上海调任湖北,担任新的省委书记。他的角色,是湖北战区的主将,统筹全局。

就在13日的清早,人们掏出手机,习惯性寻找那个揪心的数字,发现确诊病例暴涨15153人。

这是临床诊断标准变化引起的,但是也说明局面真的严峻。

关键词有四个字:救治、阻隔。

——打蛇终于打到七寸。

应勇上任后,马上调整了湖北省防控指挥部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

他把上海的有效打法带到了湖北。

实行筛查甄别、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

全面救治、全面阻隔——武汉感受到了这位新任省委书记的霹雳手段。

他在常委会上的口气严厉,“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其实,他在上海布置落实防控工作,也是这么说的。

他还直接对市州干部们放话:疫情是一面镜子,也是把尺子,照出干部的作风状态,量出干部的业绩担当。

他狠抓落实。不少湖北人,注意到“落实”带来的新变化:

方舱医院数度扩容、增加检测能力,小区全封闭、居民不再出门、不再彼此接触,要吊着水桶隔空取菜了……

有网友感叹:这样的执行力,在从前的武汉太罕见了。

在抗击疫情中,应勇还是一个真性子的人。

长江日报报道,有传说,新书记因为常凯一家的悲惨故事,难受得夜不能寐。

叶青说,应勇看到李医生的事迹,流下了眼泪。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新媒体上看网民的留言。

后来,应勇又专门设置设立了综合专家组。

他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国专家们的意见。“请直言不讳”。

关于“封城期”离汉抵京的事件,他批示,彻查。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在应勇奔赴湖北时,上海网友用一副对联赠别:

掏心掏肺掏家底,捐钱捐物捐市长。

横批:应勇抗疫。

王忠林担任武汉市委书记的任命,是和应勇同一天宣布的。

武汉是疫情源头,抗疫中心,压力也是最大的。

王忠林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是位从警16年的老公安。个性鲜明、雷厉风行。

他的角色,无疑是急先锋,攻坚克难的第一大将。

王忠林,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官员。

他当聊城市长时,成功拿下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这是当时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任务。

他当滕州市委书记,去铁道部争取,在滕州修建高铁站,也啃下了硬骨头。“我们没有放弃,像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地努力争取,终于让高铁站落户滕州。”

他当济南市委书记,实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履新武汉市委书记后,王忠林也让人们眼前一亮。他先是组织了三天大排查后,又组织了三大战役,堪称“教科书式”的操作。

一是利用大数据,摸清确诊者轨迹,以更大力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二是落实“四个一律”:

隔离点确诊患者,一律送到医院救治;居家确诊患者,一律送到医院救治;非定点医院确诊患者,一律送到定点医院救治;治愈出院患者,一律到指定场所接受康复隔离和医学观察。

三是24小时封控措施必须严而又严,以更大力度加强封闭管理。

他还拿出了老公安的拿手本领——暗访。

这,也是王忠林到武汉后的这一周,干的最多的事情之一。

从报道上看,他至少暗访江岸、江汉、硚口等地五个社区,连最敏感的举办过万家宴的百步亭社区,王忠林都暗访过。

到这些地方,王忠林每次就带着司机、秘书两个人,谁也不告诉,谁也不知道,戴着一次性口罩,静悄悄地直接到现场察看。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有一次他到药店暗访,刚下车就听到市民议论,昨天到今天,早晨5点取号排队还买不上药的问题。

“今天马上解决。”王忠林立刻叫来武汉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严厉批评。

相关负责人答复明天可以解决。王忠林马上说,“不要明天,今天就要办。”

“我们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王忠林说,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王忠林的急,急得正是时候。1100万武汉人都盼望着,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网友给他鼓劲:林危受命。

争分夺秒。换将如换刀。

不到20天,四员大将赴任后的湖北战区,已经初步出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在特殊时期,湖北真的需要最强大的省市级领导班子,突出重围,打赢这场战疫。

全国人民还悬着一颗心,关注湖北,四面来援。

网友们期待新的F4最强组合,带领湖北,决胜沙场。

林危受命,应勇抗疫,焕然一新,预贺胜利!

祝愿湖北胜利的一天,早日到来。

l
logitea
1 楼
让包子受惊了
虎视眈眈4587
2 楼
所以到底是怎么出来的还是没说
r
rally
3 楼
武汉17号通告就是为王女士发的.
s
skyfall
4 楼
最好把在皇城里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共匪都感染了。
S
Sunstreaker
5 楼
信号个鸡八 一群没头苍蝇
网中静草
6 楼
百密一疏
X
XYZ1234
7 楼
抽丝剥茧的彻查,包管能扯出一大串!
c
carmensandiego
8 楼
百密一疏 不如说 冰山一角; “百密一疏”的说真是其心可诛
伦敦金融小兵
9 楼
周永康的儿媳妇,所以不难解释。
X
XXyourOO
10 楼
满篇的吹牛逼,歌功颂德!该死的党八股!!!!
k
killer0414
11 楼
做项目,有时候遇到各种问题,导致进度延后,出不了成果。这时候高层一点儿的,就会重视了,然后措施无外乎:换人,特批投入人力。而许多时候未必是第一任能力差,而是一开始要人没有,让你硬着头皮上。而到了要影响上头业绩了,这个时候着急了,换人,无限投入人力物力,已经不惜血本了。这个时候,第二任即使能力差一些,也相对于第一任更容易做好。 官场也一个鸟样。如果不是包子不允许地方官披露疫情,能到这个地步吗?现在换几个他的人,他的人能力就比别人高一头?
0
06xiadeshang
12 楼
的确看着这片文章,一字一句写的和封建王朝没两样,原来老百姓的性命保障是靠遇上个清官,是靠清官微服私访..
X
XXyourOO
13 楼
: 没错!难得遇见一个明达事理的,握手!
C
CDLH
14 楼
脑子是好东西可惜你没有,散步这种弱智谣言应该发笑口,这用求证吗?这个黄女士1959年人,康师傅1942年人,他就是上小学就把儿子生了也不会找个来女人当儿媳吧
s
szs11
15 楼
正常人一天8小时干一份工作,被记者询问几分钟的时候,都可以基本脱稿。民主体制下,就没有读稿的官员。在中国,脱稿答记者问,竟然算是能力出众的了。
剑指蠢货
16 楼
自从习主席在远离武汉肺炎病毒疫区几万公里的北京抗灾以后,北京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了! 那么武汉肺炎病毒为什么一定要去武汉爆发呢?!看到武汉毛主席依然招手,我仿佛明白了。
c
congconggk
17 楼
“没有中央指导组的强力监督,地方的优柔寡断的毛病无法消除” 叶青说。 这是想让地方自己做决定?但是全国一盘棋、一切听中央的,这也是你们说的。 一切听中央的,是这个体制的优势(集中办大事),也是这个体制的弱点(不够灵活)。
3
3278500
18 楼
信号你妈逼
s
sunny00
19 楼
傻逼
现实中讲逻辑
20 楼
17号大赦圣旨和皇姓宫女私逃出宫到底是哪位几品大员做为?静等真问责而不是剪除异己!
雪中奔牛
21 楼
钦差大臣万岁,习包包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你便吧
22 楼
党的信誉已经彻底破产了! 一尊的皇帝宝座蹲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
秦文
23 楼
是我的错觉么 现在看国内官媒的新闻像听说书一样,什么四员大将调兵遣將千里急赴,听个热闹,但回头一想相当于啥也没说
天使与恶魔
24 楼
歌舞升平谁都能做官,疫情来了,玩真的了,考量官员的时候到了,大浪淘沙,滥竽充数者原形了!
V
Vegastiger
25 楼
民主集中制度的伟大实践,真正的民主国家是肯定没办法实行的。
从容的狼狈
26 楼
: 民主没脱稿,因为可以卫生部长一问三不知,你问啥,我都不知道,之后给你数据吧。
N
NNRoss
27 楼
睡一堆没用的,查出来了吗?
挂羊头
28 楼
你说的是菜菜子吗?
y
yuanfangzhi
29 楼
: 不是中国人不敢讲真话?而是讲真话的都在文革中整死了。不溜须拍马在中国没法混。
t
tfera
30 楼
: 所以,前市长讲真话,没有上级命令,什么话都不能说!
l
lolzzz
31 楼
哦。 现在全世界在看外面牛逼政府们的五禽戏 没人会被你带节奏看这些无聊东西。
闲人老修
32 楼
文不对题,搞什么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