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六代机2025年首飞?美媒:参数太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5日 6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59371 阅读
11 评论
军武次位面

美国媒体《NSJ》8月24日刊发评论文章,作者对俄罗斯的米格‑41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款被俄罗斯高调宣传的第六代高超音速截击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武器项目,而是一个展示给公众看的幻象工程。

俄罗斯声称米格‑41能够达到每小时五倍音速,具备近太空作战能力,未来还可以装备激光武器和反卫星导弹,甚至可能实现有人与无人之间的切换模式。

所有这些描述看起来令人震撼,仿佛一款彻底颠覆空战规则的未来战机即将问世。

文章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米格‑41的所有宣传,都是俄罗斯在信息战中的一环,而非工程现实的反映。

作者引用了苏‑57项目的现状来对比,指出俄罗斯连第五代战斗机的量产都没有完全解决,至今交付数量有限,发动机仍不成熟,隐身性能也被广泛质疑。

既然第五代机都没有完善,第六代机想要跨越到高超音速和近太空作战几乎没有可行性。

文章进一步指出,米格‑41是为了塑造俄罗斯在尖端科技领域与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形象,目前既没有原型机,也没有可行的发动机方案,更没有首飞的任何可能。

(美媒报道截图)

在俄罗斯方面叙事中,米格‑41被塑造成一款能够改变未来空战规则的终极武器。

按照俄方说法,它是米格‑31的继任者,将成为俄罗斯空天军在未来数十年的中坚力量。

俄方描绘的画面往往非常宏大,战机在接近太空边缘的高度巡航,装备最先进的激光武器和反卫星导弹,速度远超任何现役战机,甚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覆盖数千公里的作战范围。

俄方通过这种高度未来化的描述,把米格‑41塑造成国家科技与军事实力的象征。

似乎是为了让宣传更具说服力,之前还给了个时间表,说是这款战机将在2025年前后首飞,2030年形成初步战斗力。

现在2025年过了一半,这就要首飞了吗?

(米格-41想象图)

实际上,米格‑41的真实进度几乎停滞不前。

项目虽然早在几年前就被宣布启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公开的原型机存在。

所有关于米格‑41的宣传,都停留在概念渲染层面,没有任何一张实物照片,更没有地面测试、发动机点火试验或者气动布局验证的确凿信息。

这意味着,即便有相关研究在进行,也应该还停留在早期的纸面方案阶段。

因此,可以确定的说,2025年首飞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

从目前情况来看,连发动机验证样机都没有露面,更没有进行风洞试验、航电测试或者飞行模拟,整个项目缺乏任何实际工程进展的迹象,大概率还是个PPT。

(米格-41想象图)

毕竟按照俄方的说法,米格-41如果能够落地,将是无敌般的存在。

它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五倍音速,如此高速不仅让现有防空体系几乎失效,也使敌方雷达探测和拦截窗口缩短到极限。

在战术上,这种速度意味着对任何战区的快速反应能力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战高度的设定同样令人震惊。

宣传中称米格‑41能够在接近五十公里的高度飞行,几乎接近大气层边缘。

这种近太空作战能力会让现有的防空导弹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大多数防空系统的有效拦截高度远低于这个范围。

如果再配合高超音速飞行,几乎没有任何现役武器能够在有效距离内完成锁定和打击。

俄罗斯宣传中提到,米格‑41可能装备反卫星导弹和激光武器。

这意味着它不仅是一款截击机,还可能承担空天作战任务。

如果它能够摧毁美军的GPS卫星、通信卫星和预警卫星,就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指挥控制能力,带来战略层面的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它被设想拥有极长的航程和无人化作战能力,使得其作战模式更加灵活,能够在有人驾驶和自主作战之间自由切换。

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米格‑41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机,而是一种全新的空天作战平台,重新定义空中力量的平衡,将是无敌般的存在。

(米格-41想象图)

也正是因为吹得太大了,使得米格‑41的这些设想,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苏‑57项目至今的困境已经证明,俄罗斯在高性能战机的批量生产上存在严重短板。

航空复合材料和隐身涂层工艺受限,航电系统依赖进口,发动机生产能力长期不足,这些问题在米格‑41项目上会被放大。

再加上西方制裁切断了高端微电子、雷达组件和精密加工设备的供应,连现役机型的产能都受到影响,更不用说比苏‑57更复杂的第六代战机。

而且俄乌战争消耗了大量预算,国防资源被集中在无人机、导弹和现役战机的升级维护上。

米格‑41这种需要长期投入、风险极高、回报不确定的项目,注定难以获得足够支持。

即便米格设计局继续推进,大概率也是长期停留在PPT层面。

因此,米格‑41的宣传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就算未来几年出现原型机,也几乎不可能达到宣传中描绘的性能,更别提大规模生产了。

灯塔路
1 楼
参数太酸
s
skyfall
2 楼
学学墙国华为,直接放8代,不香吗? [1评]
D
DDT666
3 楼
高超音速战机的前提是高超音速风洞。目前就公开资料来说,只有中国有高超音速风洞。而俄罗斯先于美国成功造出来高超音速导弹,所以也有可能是有高超音速风洞的,或者因为导弹结构相对简单,所以靠计算和模拟就能凑合,而不用风洞了,类似的也适用于美国高超武器。光有PPT,没有高超音速风洞,俄美都是在蒙人。
基地老二
4 楼
F-47和米格41就是王八瞪绿豆
w
whatever2
5 楼
看来俄罗斯也是无法解决无垂尾飞行器高音速飞行产生的一些列涡流和稳定性还有可控问题,目前只有中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c
chtoto
6 楼
参数没法像美国捏造逼真。
p
push
7 楼
强国的华为已经破产5年了,你不知道吗???法广大纪元早就报道了😂😂😂😂😂😂😂
s
spacebound
8 楼
确定俄罗斯有这个能力学强国的华为 ??
C
Chapters
9 楼
俄乌战场上的灵感。乌克兰都不信。
五十而立
10 楼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拥有高超音速测试风洞的国家有: 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法国,德国,日本。 中国的JF-22风洞以能测试30马赫排第一最强。
千奇百怪党
11 楼
中国去造它出来。美俄只管出PP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