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欢迎的模范生:华人在美国地位为何如此尴尬?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1日 12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87732 阅读
75 评论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本文作者: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 张洋

几周前,美国总统川普不断地在推特上称呼“新冠状病毒”为“中国病毒”,虽然他后来公开表示不再使用“中国病毒”这个称呼,但华人乃至整个亚裔群体依然因此正在面临比较严重的种族主义歧视。

种族主义歧视一直是美国争论的核心政治议题之一。但在美国,一提到种族主义,更多的是关于非裔和拉丁/西班牙裔美国人争取和白种人平等权益的讨论,亚裔相对较少地真正参与到种族主义的讨论中来。2010年,相比较于非裔美国人(约16%)和拉丁/西班牙裔美国人(约13%)在美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亚裔在美国大约占4.8%。单从总人口规模来看,亚裔是属于少数族裔的;但亚裔在教育、就业、收入、财富持有上一直高于或者接近白人的平均水平。虽然亚裔因为这些成就被认为是“少数族裔模范”,但为什么一直很少引起重视,不能真正参与到政治议题的讨论中来呢?这背后有很深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原因。我们今天来简单地聊一下,为什么华人或者亚裔在美国地位如此“尴尬”。

 被历史“遗忘”的一群人

我们都知道“奴隶制”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历史,也是非裔美国人付出汗水和生命参与建构的历史。美国人现也在不断地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争取非裔美国人和白人平等的权益。但华人用汗水和生命参与的一段历史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人参与铁路修建,每个历史课本都有这一段历史。但这也是美国人知道关于它的全部——这是我们应该努力改变的地方。”

华人主要通过19世纪几波“淘金”浪潮来到美国,集中居住在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州地区。华人真正参与到美国历史的建构要追溯到美国的洲际铁路建设。“大平洋铁路”是第一条贯穿北美大陆的铁路,也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七大工业奇迹。起初,华人被认为身材比较矮小,力气比较单薄,并不适合做建设铁路这样繁重的工作。但由于白人工人不愿意签订薪酬较低、工作负担重的合约,并发起频繁的联合罢工抗议。铁路项目负责人决定征用华人劳工,并以约白人工人10%到36%薪资和华人劳工签订了劳动合约 (Ong 1985)。

面对工作强度大、死亡风险高的铁路修建工作,华人表现出了卓越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品质,逐渐成为铁路修建的主力。但与此同时,华人却面临着薪资不平等待遇和排华情绪的影响。除了种族文化差异,华人在罢工过程中,愿意接受铁路公司提出的小幅度涨薪要求而重新开始工作,从而无法完全融入白人组成的联合罢工阵营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在这段历史中,在社会结构本身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下,华人通过压缩自身生存空间和消费成本而努力挣扎出一条生存在美国的路,确也因为没有更加坚持争取平等待遇的斗争而受到更多不平等的歧视。

 刻板印象:“成绩好”与“技术宅”

前段时间,美国民主党有一位亚裔总统候选人安德鲁·杨(Andrew Yang)。他也是第一位引起广泛关注的亚裔总统候选人。他提议给每一位美国人每个月发一千美金(也称自由红利),还提议推行全民医疗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等。美国政治评论新闻对于他的竞选,纷纷提出比较相似的质疑,例如“如何克服亚裔刻板印象(技术宅)”和“如何更好地利用少数族裔身份,争取更多族裔的支持”等等。“成绩好”和“技术宅”一直是亚裔美国人刻板印象的标签。但这两个“标签”的形成其实是亚裔文化和美国社会结构互动的产物。这些标签既成就着亚裔,也阻碍着亚裔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教育种族不平等的学者发现,亚裔学生遥遥领先白人和其他族裔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通常有两种机制来解释教育成就差异—家庭经济地位和家庭文化环境。家庭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因此家庭经济地位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 (Duncan et al.1972)。但在家庭经济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亚裔学生学习成绩依然远远高于白人学生 (图1)。学者柳皑然和谢宇(Liu and Xie 2016)发现,亚裔家庭文化可以有效地解释白人学生和亚裔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受孔子思想影响的东亚文化非常推崇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相信努力工作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就,亚洲父母们也对孩子有较高的教育期待。受益这种家庭文化,在“男性气概”备受推崇的美国高中文化下(其中一个表现是反叛,比如轻视教育成就),亚裔男生的学习成绩与亚裔女性学习成绩的差异也比其他族裔要小(Yavorsky and Buchmann 2019)。亚洲的家庭文化很好地适应了美国的教育结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图1. 家庭经济水平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种族差异

(Liu and Xie 2016)

除了“学习好”,亚裔的另一个标签“技术宅”是更难摆脱的。不用摆出统计数据,只要你走进一所大学科学或者工程学院的教室,就会发现亚裔是这里的主流群体。因为亚裔更倾向于选择科学和工程类的专业,他们也占据着相关工作的很大的比例。

亚裔集中在技术类专业和工作,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是美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导向的结果。美国自197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比如经济全球化、就业市场空心化、经济金融化等等。学者谢宇和凯里沃德(Xie and Killewald 2012)发现由于科学和技术相关工作相比较于医生、律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低很多,白人学生相对于亚裔学生更少选择科学专业及相关职业发展道路,因此亚裔既是“主动”也是“被动”地集中在了科学和工程等技术类专业和职业。如表1,2006-2008年,亚裔学生在各个科学专业的占比都高于15%。别忘记了,亚裔在总人口中只占4.8%。

表1. 亚裔在美国科学专业的占比1960-2008 

(Xie and Killewald 2012)

亚裔集中在科学和技术类相关专业和工作,一部分是家庭文化和经济资源的影响,另一部分也跟白人学生“主动离开” 科学和技术类相关专业和工作选择更高薪的专业和职业有关。由此可见,关于美国亚裔的刻板印象是亚洲文化和美国社会文化互动,也是个人选择和社会结构互动的结果。

“模范少数族裔 (model minority)”的悖论(paradox)

由于亚裔在就业市场、收入、财富占比上的突出表现,被认为是“少数族裔模范”。亚裔在大部分中等收入以上工作中占比远远高于亚裔在总人口的占比。2013年,亚裔在谷歌、雅虎、因特尔、领英等公司中总占比27%,但仅占13%的管理层职位 (别忘记,亚裔在总人口中只占4.8%)。此外,无论是家庭收入、家庭财富、还是房产拥有比例,亚裔都很接近或者高于美国白人的平均水平 (表2)。可以说亚裔是一个经济状况相对优渥的族裔。

表2.美国家庭财富、收入中位数和房产持有率

(U.S. Census Bureau,2014/2017)

亚裔无论在教育、就业、家庭收入、财富占比中都表现出了突破社会结构限制的优势。亚裔独特的家庭文化和拼搏向上突破局限的品质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学者表示亚裔的独特的“成功模式”既不断再生产了亚裔的成功,也让不符合亚裔成功模式/刻板印象的亚裔成为“失败者”和“奇异值”(Lee and Zhou 2015)。这种成功模式/刻板印象既成就着亚裔,也成为了限制亚裔进一步发展的枷锁。

尽管亚裔是“少数族裔模范”,他们却很容易在向上流动中遇到“玻璃天花板”,很难占有企业和政府管理层的工作,也很难在重要社会政治议题中发声。亚裔的独特家庭文化很好地适应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和设置,并在其中发展出独特的一条成功之路。但亚裔更多扮演着社会结构的模范适应者,而很少参与社会改变或者制定社会规则。

虽然太平洋铁路建设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华人也逐渐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获得了经济上的富足,但和19世纪中叶的华人一样,他们的地位仿佛依然尴尬,依然无法发出响亮的声音。铭记历史,突破刻板印象和发展瓶颈,仅仅靠取得个人教育和经济成就好像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Duncan, Otis D., David L. Featherman, and Beverly Dunca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achievement." Seminar Press, 1972.

2.Krivo, Lauren J., and Robert L. Kaufman. "Housing and wealth inequality: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home equ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y 41.3 (2004): 585-605.

3.Lee, Jennifer, and Min Zhou. 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15.

4.Liu, Airan, and Yu Xie. "Why do Asian Americans academically outperform Whites?–The cultural explanation revisit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8 (2016): 210-226.

5.Ong, Paul M.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and Exploitation of Chinese Labor." The Journal of Ethnic Studies 13.2 (1985): 119.

6. Xie, Yu and Alexandra A. Killewald. Is American Science in Declin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2.

7.Yavorsky, Jill E., and Claudia Buchmann. "Gender Typic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ological Science 6 (2019): 661-683.

8.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46587/silicon-valleys-forgotten-minority

本文作者:张洋 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

本文责编:赵梦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本文图编:熊英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本科生

t
terryisap68
1 楼
不受欢迎的模范生:华人在美国地位为何如此尴尬?---慕洋狗們的下場!
一条咸鱼
2 楼
因为人太少了,还掺进去不少轮子台巴子港狗
s
samsam
3 楼
无它,人太少
z
zxc333
4 楼
模范生??? 這是豬不知丑 有那一點配得上是模范生?? 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作弊,代考,當間諜偷東西
D
DogVs50Cents
5 楼
那你要伟大的祖国政府想想为什么中国会出这么多慕洋狗,为什么外国人不会出慕中狗?原因在哪?你一个那么尊党爱国的5毛,见解这么一针见血,请你说说你减少慕洋狗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天涯小乙
6 楼
那你全家为什么不去自焚?
z
zxc333
7 楼
: 沒少被洗腦 跟白癡差不多
i
itschannel
8 楼
因为一次无关本人的瘟疫就毁之一旦的地位,多脆弱,多虚假。有什么价值?
z
zxc333
9 楼
你全家都還在武漢嗎?? 應該全部成了骨灰了
o
ozgo99
10 楼
华人在哪个国家地位高过?华人的普遍"小刀会,阿Q,假善人及自私"文化,到地球上哪都不会有地位,自己人都不爱自己人,但他们都在嘴上和健盘上满天飞着爱国的星星,可大多数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的,让他干点爱国和爱国人的事的时候,他们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拿起线,骂了娘转身就走,这种人群怎么可能有地位哪?当然,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很高的地位呀,比如"五毛和愤青",他们就觉得很牛,可他们是"阿Q和小刀会"的传人,华人的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真实和残酷。还要地位? 怎么可能?
M
Mola6969
11 楼
说白了还是身体弱,加上美国跟中国,日本打的俩场仗,对黄种人的仇恨早就埋下了。
n
neenun
12 楼
如果华人比例是60%,即使什么都不变,结果完全不同。哪些理由可以忽略不计
x
xie1278
13 楼
说到底还是中国和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引发的隔阂,我个人认为受过中国教育的人很难完全接受认同西方价值观,只是因为住在海外大家比较克制罢了
沙发
14 楼
华人家庭要坚持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教育方针,千万别被扯蛋的leadership带到沟里去。美国世界领导做的太久,自己都忘了自己是怎么走上领导岗位的。
糖桔喝得
15 楼
其实这种心理很多人都有包括我自己,小时候我就对班里的好学生是羡慕嫉妒恨,走在他们的背后就恨不得一板砖下去,可毕竟在中国绝大多数是人是没这个胆的。在国外就不一样了,一个中国人在他们的国家里学习这么好不引发这些人的龌龊心理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普遍瞧不起有色人种的白人国度里。
多说无益
16 楼
人少还分成N派。。。而且文化里本来就有“不做出头鸟,各扫门前雪”这种厚黑小聪明,不够硬太媚,无论是被清朝小日本国民党共产党铁腕治下,血性不多了,在美利坚这种弱肉强食规则下,注定怂逼吃亏 现在和中国关系也微妙,搞不好就是毛时期的华侨了,海外华人自求多福吧
l
littlejeff22
17 楼
问题在于华裔的投票率和对美国的忠诚度
二四六八十
18 楼
能有什么地位,看看这里的评论,外宣带头在反美 老外是傻逼么 先让你打到,再把你供起来 换成老共,二话不说,所有五毛全限期离境
D
DarkChocolate
19 楼
本来美国文化就不喜欢/看不起成绩好的学生,叫他们Nerd。
文学少年
20 楼
模范生不受欢迎,那就不要做。干脆自己作老师。
陷疯稻谷
21 楼
老美不喜欢优秀努力nerd,喜欢会舔屁眼的能给他们优越感的猥琐舔狗式华人
l
liuyuan59fen
22 楼
: 过去是看不起,现在是害怕 类似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城里人突然发现一个乡下泥腿子变成了自己的老板的那种感受。
a
airswingman
23 楼
因为不团结 窝里斗 互相揭短
D
David哈咯咯
24 楼
中国人崇拜权威、财富、俊男俊女、社会地位和社会上吃得开,背后有权有势的,看不起穷人、混得差的、背后没有官位的中国人认为失败族群。中国人互相看轻、互相瞧不起、巴结领导、巴结比他(她)地位高的人、实力比他强,中国人立马认怂,并且还是表面认怂,背地里还咒几句!哈哈大家有食疗再加下去吧,欢迎
D
David哈咯咯
25 楼
中国人崇拜权威、财富、俊男俊女、社会地位和社会上吃得开,背后有权有势的,看不起穷人、混得差的、背后没有官位的中国人认为失败族群。中国人互相看轻、互相瞧不起、巴结领导、巴结比他(她)地位高的人、实力比他强,中国人立马认怂,并且还是表面认怂,背地里还咒几句!哈哈大家有食疗再加下去吧,欢迎
D
David哈咯咯
26 楼
中国人崇拜权威、财富、俊男俊女、社会地位和社会上吃得开,背后有权有势的,看不起穷人、混得差的、背后没有官位的中国人认为失败族群。中国人互相看轻、互相瞧不起、巴结领导、巴结比他(她)地位高的人、实力比他强,中国人立马认怂,并且还是表面认怂,背地里还咒几句!哈哈大家有食疗再加下去吧,欢迎
o
ozgo99
27 楼
再加说一句,要有地位,首先要在人群里会懂得如何用最良好表达方式来通过语言来阐述。可华人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战斗的直达,快速,不带感情色彩法来表达的,自己也许脑子里很清楚前后因果,可听得人,一半没听懂,一半觉得你是个好的工程师,但没有聚人和领导能力,没有拉近工作人员距离的能力。所以你最合适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干话,加班,早早的就有一头白头发。因为你老是在人群中以自己为中心地在表演人生,周围人跟不上,要么离你而去,要么找一个找你发挥长处的单间让你不停的加班解决大家等着的问题,有你在忙,别人坐着就安稳汗多了,只要对你客气俩词,你就又去加班了。多好呀,有加班费呀! 你什么时候说过和干过要地位的事?
黄不闲
28 楼
跪舔白皮黑皮不能给海外华人群体带来尊严和地位,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民族竞争中取得应有的地位。自强不息!
X
Xmaniac
29 楼
历史上的“华人”两百多年前开始到新大陆的,后来大量逃避共祸的从大陆来的加港台等又一些!在共祸国开放移民前就在美的是海外华人!跟这二三十年才来的那些大陆人格格不入! 现在这“海外华人”一词给同志们抢注了,变成是他们的了!真不要脸! 海外华人一直歧视海外陆人,理由大家都懂!有点自尊的别加入我们这群! 强大祖国?管我们海外华人屁事!我们都是美国人,我们也认同中国,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的不是‘华‘,是共祸国的‘共’!你们没资格称“华”!'共‘是外来的异族! 智障五毛别拿我说的“我们”来喷!我当然没资格代表海外华人,我跟全部朋友都有这同样的立场,所以只能用众数! 被美国白人歧视?被歧视会有选票?你们做国家的主人?有让你去选吗?
A
A司
30 楼
因为大多是拿了美国护照的二等美国人退无可退。
w
www123
31 楼
妒忌是欧美人特性。
卡城老温
32 楼
一点一点的说 1,美国是墨黑穆杂居国家,美国白人在其他大民族国家的白人里,美国有自卑感。 2,美国墨黑两大族裔占美国人口41%,在欧洲意识形态占领西方制高点的今天,美国黑人始终在制衡和挑战美国的白人,美国拉丁裔老墨与黑人在族群对立时,形成政治正确同盟。,这也是因为美国自己没有意识形态的定价权造成的。 3,华人400万,肤色面孔一目了然,美国华人人口只有美国墨黑人口的1/30,绝大多数美国华人是非母语的外来户。 4,美国是墨黑穆杂居的二三线发达国家,大陆香港新加坡台湾的官商富阶层的华人瞧不起美国,导致每年移民美国的华人里,7成是独轮运难偷的底层华人,2成中产背景华人,1成的过路精英华人,这种结构的美国华人族群想做白犹墨黑之后的第五族裔都很难。
z
zey886
33 楼
因为亚裔内斗不断,港台的狗总是充当打手欺负大陆的,中日韩互相看不清,别人看亚裔当然不起
燕超尘
34 楼
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基础上有问题,不要认为亚裔的表现好就能得到尊重,其实正是因为亚裔在各方面不差所以才更容易受到嫉恨。写文章的人肯定是亚裔,亚裔作为近代大多数时间不如白人的种族,没有体会过作为领先的白人看到别人超越时的心理。有部电视剧是董洁和韩栋主演的,叫金陵往事,里面有一位国民党元老陈先生,他对待不如自己的穷人一向都很好,甚至收养了韩栋演的高金榜。但是当高金榜在各方面体现出比他自己的两个孩子优秀的时候,他的妒忌心越来越厉害。 而且由于美国是很多利益基于种族分配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人一票的国家,选票总数少的少数民族肯定是吃亏的,这是制度决定的,没有领导人愿意为了少数人的选票失去多数人的选票。估计移民美国的亚裔在移民之前没有想过这么多,而且因为肤色的关系,这种劣势会一直延续给自己的后代
燕超尘
35 楼
所以移民最好是移民到肤色跟自己一样的国家比如日本新加坡,这样第三代人就可以完全成为当地人。如果一定要移民到一个大多数人的肤色跟自己不同的国家,那就应该移民到一个种族概念模糊(至少利益不跟种族挂钩)的国家或者中国人非常稀少的国家比如北欧,存在感低至少不会招来别人的敌意,虽然肯定也不可能在政治上有什么发展,但是至少可以安心度日,别人就把你当个客人其实也不错。
燕超尘
36 楼
如果你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城市,发现这个城市的百分之三十的名校名额被一个外来的少数民族占了,特别是这个少数民族在你的心目中根本不如自己,而你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关系只能去上一所普通学校,你会从心里钦佩他们是一个表现好的少数民族呢,还是更多地产生对他们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不想自断一臂,就只能等待接受反感,而且是来自多数民族的反感,这种反感如果在某些人的挑唆下爆发出来是很危险的。
w
wuming2kk
37 楼
买办创造了一种个人快速攀升模式,对外依附投靠一个强势国家或组织,出卖自己国家自己人的利益,是一条捷径。
移动硬盘
38 楼
单从人的大脑功能分析,要一个人能够逻辑性理性和工作记忆强大的处理学习和工作,他就不可能发展成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骗子。而你要在西方成为一个商人政治家社交达人,需要的是跳跃性思维大胆冒险精神和个人魅力,而这些即不能计算工业生产的研究,也不能缓解城市建设的压力。世界上有两头都占的人,但是不多。安培算一个科学家,后来竞选市长,贪污被判砍头。很好的例子
b
butubukuai818
39 楼
再说尼玛的少数族裔模范,老子干死你
只想一个人
40 楼
很多华人不好的习惯但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