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巴掌拍死那个讲话中英夹杂的朋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6日 20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78935 阅读
66 评论
北美留学生

最近一个留美归来的L同学在后台跟君君吐槽,说她自从毕业回国后,经常听到一些很刺耳的声音。比如身边的人会阴阳怪气的跟她说:“你讲话怎么奇奇怪怪的?不带英文单词会死吗?” L同学表示又气又好笑,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讲话方式被diss。

中英夹杂这种交流方式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对于留学生和华侨这类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群体而言,说话时不时蹦一两个英文单词出来已经形成了自然而然的语言习惯了。

但是一回国这种说话方式就免不了受人诟病,久而久之讲话中英夹杂的留学生被扣上了“装B”的帽子。

其实不仅是中国留学生,任何人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待久了,语言习惯多多少少都会受影响。

这位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小哥,表示自己汉语严重“中毒”,每次回美国都会闹出不少笑话。

妈妈问他:“Do you want some cake,or some pie?”

他想了一下回答道:“emmm......cake 吧!”

去麦当劳点餐时,服务员问他:“Do you want No.2 or No.3?”

他回答:“I‘d like a Big Mac combo 啦!”

问别人问题时,总是忍不住在后面加一个“吗”。

“Are you kidding me 吗?”

表示惊讶时也不用“really”了,而是用 “哦~?”

就像海归回国中英夹杂会被骂一样,在美国这样说话显然是会被打的,所以小哥的家人和朋友们警告他:你再这样讲话试试看。

相信所有留学生都会和这位美国小哥有强烈共鸣:

我又不是故意的啦!!

有留学生内味儿了

其实留学圈里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平时聚在一起讨论时,“paper”,“due”,“assignment”就经常挂在嘴边。

本来是挺正常的语言习惯问题,却常常被过度放大,再加上某些影视剧对海归形象的抹黑,因此这种刻板印象被长期烙印在留学生身上。

当初《欢乐颂》播出时,“澳洲海归”舒展点菜的片段被全网群嘲,节选一段给大家感受一下。

“我必须得先声明一下,今天必须我买单,因为是我邀请的小关。I should always pay the bill, all right?(我应该来买单,好吗?)”

 

“waiter!上次Chris说最近会有anchovies(凤尾鱼),到了吗?”

“那我们的前菜就要white anchovies(白凤尾鱼)、Roman hours(罗马时光)and crispy ham(脆皮火腿)。你一定要记住,Roman hours一定要fresh,我这个人对食材的要求很严格,食材必须fresh。”

 Wow,你的English真是very棒棒呢!

当初君君看到这段属实被逗笑了,虽然有戏剧化夸张的成分,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中国影视女演员、音乐创作人、歌手、作家、摄影爱好者、山区支教老师、建筑学大师——江一燕女士

在她2012年出版的散文随笔书中,内味儿就非常浓......

我真的有被Shock(震惊)到,这位sister(姐)真的好humorous(幽默)。

龙霄,ALTER概念店以及ALTER CUBE CAFÉ的创始人,毕业于意大利 Polimoda Firenze学院。

她在某综艺节目中,点评何穗及其设计师的作品时,在短短一分钟内,穿插了20多个英文单词:

bling的感觉,oversize的jacket,soft的元素,cool girl,有taste的中国女孩,sexy的dress……

来自韩国的两位设计师全程下面这个表情。

其实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到底哪些人是真的语言习惯,哪些人是在故意装逼。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明天有个presentation要due。”“这个课太难了,我感觉自己要drop了。”“上场比赛看了没,Patriot全线崩溃,各种fumble。”

这是习惯。

“请在明天之前把结果send给整个group”“我真的很confuse老师的想法诶”“这个timetable做的not so good”

这是装逼。

去年在马云的演讲上,一位女海归用用中文夹着英文问了马云一个问题:

“请问一下现在你最大的Challenge是什么,或者你是怎么Overcome你的Challenges。”

马云非常耿直的回怼了她:

“我一直觉得海归要淡水养殖,土鳖要海里放养。海归在海外没有机会,土鳖在国内也没有机会,必须要放养,基因变动变动。”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海归,中方和西方的文化都懂,但其实这根本是两码事。”

接下来马云用一句英文强有力的说道:“我是百分之百中国造”。

其实现实生活中如果真遇到这种人很好办,直接跟他全英文对话就行了。

毕竟越显摆什么就越说明这方面心虚,如果是真才实学的话,才不会屑于炫耀这些。

留学生讲话中英夹杂时

都在think些what?

孟非曾在节目上表达过他的不解,一些专业名词不懂表达就算了,特别普通的单词为什么要夹杂着说。

李开复也曾经这样调侃过讲话夹英文的人:

留学生表示:真不是我故意这样说,是它自己蹦出来的。

留过学的都知道,长期在英文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养成英语的思维方式,说话时往往是英语先行的。

而且有些特定的内容,比如英文现有的概念和定义等,真的很难用中文表达,如果硬生生翻译出来反而更诡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NBA,不说“美国国家职业篮球联盟”, 为什么说presentation,而不说“一个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的可能会有提问环节的个人演讲”,

为什么说choker,而不说“一种戴在脖子上与狗链相似的女性装饰物”,

因为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用英语确实比中文表达得更直观有效。

总体而言,除了真装逼的那种,双语夹杂的交流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语言需要,但是只在特定场合、特定范围内适用。

有人认为,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语码转换现象。

我们在讨论语言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语言是表达的一种工具。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抛开中文、英文这种区分方式,语言最重要的使命应该是准确的表达人的思维和思想。 所以,我们可以把“中文夹英文”的动机稍微改变一下:在用词简单的情况下,尽可能精确的表达。

这样一来,情况就会明朗很多,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高效的沟通。

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清场合很重要,说白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图源知乎,版权归答主所有

关键在于分清场合和受众,就像你可以和同事说“今天下班去shopping”,却不会和你完全不懂英文的爷爷奶奶说“hey 今天dinner吃啥呢?

总而言之,说话夹英文未必就是装逼,坚持用中文也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鼓励。

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相互沟通了解,尊重差异,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对方才是最重要的。

X
XXyourOO
1 楼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b
brucegao
2 楼
兔羊兔森剖
z
zaku2ass
3 楼
很说唱很饶舌
蘸墨水
4 楼
[23楼]评论人:akorda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19年12月06日 14:28:13 【回复】 加英语咋了?知道北京话带多少满语词么? 有本事你说古文啊 --------------------------------------- 不要说古文了,我们现在的对话中充斥着大量的日语词汇,什么公司、美学、美术、车间、主人、現象、原則、下水道、仲裁、抽象、代表、代理、代数、断交、談判、断定、電車、電信、動機、動員、交易、雇員、甲状腺、公開、根本的、拘留、交流、光線、公証人、肯定、組合、脚本、局限、供給、共産主義......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为了抗日,坚决不说这些从日本进口的词汇,那我们今天无法交谈了~~~
大柠檬
5 楼
OJBK,算装逼么
X
XXyourOO
6 楼
: niubility!!
英国流氓
7 楼
有钱的 牛逼的 随便怎么说都无所谓。装B的就算说一口标准普通话都被嘲笑
蘸墨水
8 楼
[11楼]评论人:元芳您说说看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19年12月06日 13:56:25 【回复】 回复9楼: 在北京经常听到外地人,装北京口音 真的很烦人 其实北京口音是一种习惯,装不出来的 ----------------------------------- 我也努力装过讲标准的普通话,最后还是失败了。后来一想何必呢,毛主席厉害了吧?他哪里care什么标准不标准,中气十足地喊道:“狰哇淫敏公嘿鬼,狰秧淫敏狰户,今天层粒啦!”谁敢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
西
西班牙火腿
9 楼
其实很多说话夹杂英文的人,你和他说全英文反而他说不顺溜,磕磕巴巴的,我遇到过好几个,出国久了有时候是觉得说英文顺溜,但是夹杂英文让我很难受,国内碰到几个飙英文的,我还很期待一起说英语聊的嗨一点,结果经常让我很失望,
蘸墨水
10 楼
[31楼]评论人:英国流氓 [★黑帮老大★]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19年12月06日 14:52:23 【回复】 有钱的 牛逼的 随便怎么说都无所谓。装B的就算说一口标准普通话都被嘲笑 -------------- 人家没钱没势,只剩下装B这一爱好了,还要被嘲笑,这还怎么活啊~~~
w
wass
11 楼
月经贴?小编又是没东西写了吗?
E
Enrica
12 楼
天朝就是個裝逼世界。你冷不丁去了,土了吧唧的,輪不到你裝逼
p
poipuy
13 楼
这是对的,不喜欢外地人讲北京话,很假,很装,讲的好还行,很多讲的真他妈别扭
蘸墨水
14 楼
有一次在网上跟人聊天,要买Toyota的零件,想来想去不知道这Toyota中文怎么叫的,只好冒着被骂装B的风险问他们,这Toyota在国内叫什么~~~
y
ypt
15 楼
我认为装13 的成分比较多,分明一个简单的词一定要用外语。
y
ypt
16 楼
由你老兄带头做起
y
ypt
17 楼
这是尼玛的屄,不是“B”。
y
ypt
18 楼
踩到了你的痛点。
y
ypt
19 楼
看来你就是日本人的后裔
y
ypt
20 楼
Toyota的中文是“本田”。
p
pickle
21 楼
大多是邯郸学步,其实就是个思维和语言方式的切换而已,做不到说明不够熟练。
p
poipuy
22 楼
丰田 本田是Honda
胡不语
23 楼
说出这类话往往是土得掉渣傻成13的屎壳郎,请问Python尼玛不说Python准备说蟒蛇吗?
章鱼脑袋
24 楼
在瑞士这都不叫事。绝大多数情况跟不用的语区的同事发邮件你发过去的是德语,回过来的的法语或者意大利语。开大的会做ppt,涉及面广的邮件都要德法意一式三份。
u
ukwlux
25 楼
直男的幽默感。。。
u
ukwlux
26 楼
觉得CPU简单,打算举例IBM,NBA...我操DDR4算你狠 ;-)
p
poipuy
27 楼
哈哈,因为我真的也才搞清楚
a
angelkilier
28 楼
DDR4本身还好,DDR4SDRAM全称比较麻烦。
j
joezhouh
29 楼
1 car come, 1 car go, 2 car pang pang, 1 car die.
c
coreychang
30 楼
个人感觉 有少部分内容确实是因为无法找到合适中文 相当大部分是因为习惯 可能也有个别人士 是出于炫耀心态 我想大多数人 说话的目的还是为了沟通 而不是为了显摆
三宝县长
31 楼
有智商的都能分清场合,对什么人怎么说。
若水且上善
32 楼
自嗨
33 楼
习猪对外尽显无骨章鱼,操!把中国男人的脸丢尽。一支腐败不敢打战的军队被世人看扁!!!!!!!!!!!!!!!!!!!!!!!!
尊王
34 楼
回复32楼,笑死我了,学老毛学得这么想。你他妈的也是湖南人吧。
S
Sarandon
35 楼
同时用两种语言的结果。这不是讲话有意“装逼”,而是讲话稍不注意就会“装逼”。
h
hyz000
36 楼
国内很多人本来自卑心理强烈
西
西安以东
37 楼
提问马云那个妹子凸点了
巴黎没有夏天
38 楼
也就英语有这问题,其他语言夹带了别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五虎
39 楼
一次回国朋请客看见一种酱说了一个单词朋友直接怼我。事后老婆怪我。可我出国前中国没这种酱我不知道中文怎么说。
阿帕奇13
40 楼
:语言本身就是模仿,这样说未免太小气了。
r
rally
41 楼
先拍自己吧,如果不爱听那样的说话,为什么要做"朋友".
q
qiaoba
42 楼
同样的,用中英文夹杂讲话的人也想一把掌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