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纵横数十年 为何被努尔哈赤全歼殉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16日 17点16分 PT
  返回列表
65776 阅读
43 评论
史海钩沉

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一手打造的铁血之师戚家军,曾在东南沿海让倭寇闻风丧胆。戚继光靠严明的军纪、艰苦的训练、科学的阵法、独特的武器,以及强悍的战力,南征北战三十余年,南平倭寇,北镇蒙古,战无不胜,鲜有败绩。

(戚继光剧照)

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中自述:“从军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据《明史》记载,戚家军最大的一次伤亡是林墩战役,戚家军阵亡90余人,但淹死和烧死倭寇3000多人,斩敌首级690颗。而在奇袭牛田等战斗中,戚家军更是无一伤亡。纵观戚家军的数十年战斗,歼敌超过15万人,而自身伤亡不过区区200人,这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是一个奇迹。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支常胜之军、虎狼之师,却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1588年,60岁的一代名将戚继光染病去世,将戚家军的旗帜交到了侄儿戚金的手里。这位跟随伯父浴血沙场十几年的后起之秀,完全继承了戚继光的血性和勇猛,在战场上一往无前,战功卓著,“练兵颇有父(指伯父)风”。

正是这位戚家后人,在戚家军的最后一战浑河血战中,纵然面临生死绝境,战至最后一人,仍然让从未倒下的戚家军旗帜猎猎生风,高高飘扬。

那是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八旗铁骑围攻沈阳。据守沈阳的主将派人向明廷求援。辽东经略袁应泰急调川浙精兵万余人,火速增援沈阳,并下令三万辽东明军作为后援赶赴前线。其中的浙军,就是戚金率领的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努尔哈赤剧照)

戚家军刚刚抵达浑河南岸,就听闻沈阳失守的消息。原来守城明将贸然出击,中了后金军的埋伏。在退回城内时,又被城内的蒙古人砍断了吊桥。固若金汤的沈阳城就这样在瞬间城门大开,被努尔哈赤轻易地攻破了。

这时的川浙援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但还是迅速达成了绝不后退的统一意见。

川军为了给戚家军争取布阵的时间,在将领周敦吉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地度过浑河,向北岸的后金军发起了猛攻。

这是一支手持白木杆长枪的军队,被人称作“白杆军”。他们作战勇猛,不惧生死,屡立战功,是明军中的精锐部队,“素为远近所惮”。

努尔哈赤不敢掉以轻心,首先派出正白旗迎战。但剽悍的八旗铁骑被手握长枪的“白杆军”杀得人仰马翻。连续几次冲锋都铩羽而归,在城下留下一推后金士兵的尸首。

恼羞成怒的努尔哈赤,随即派出精锐正黄旗。不过其遭遇,几乎和正白旗一样,灰头土脸地败退而回。两次交锋,8万八旗兵硬是没捞着一点便宜,反而“死于枪弩者数千人”。

降将李永芳见后金军屡战屡败,于是找来投降的明军炮手,重赏他们,炮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在猛烈炮火和后金军的夹击下,川军阵脚大乱,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退回了浑河南岸,和戚家军汇合。

(李永芳剧照)

戚金利用川军用生命争取来的宝贵时间,迅速在浑河南岸展开戚家军有名的车阵。后金军在打败川军后,趁势度过浑河掩杀过来,一场有明以来最为惨烈的决战,随即在浑河南岸打响。

戚家军首先用颇负盛名的“火铳三叠阵”给予八旗兵迎头痛击。当八旗兵冲到明军阵前300步时,戚家军的大口径佛郎机火炮万炮齐发,八旗兵随即倒下一大片。距离200步时,戚家军弓弩手万箭齐射,八旗兵攻势受阻,像潮水一般退去。但仍有个别强悍八旗兵,冲到了据戚家军100以内,戚金就下令所有火器、弓箭等火力全开。

到最后,即便有少数冲到阵前的八旗兵,也被戚家军的特制武器狼筅夺去了性命。

面对着十倍于己的八旗兵一轮又一轮的猛攻,戚家军毫无惧色,以命相搏,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车阵终于还是被八旗兵冲破了,戚家军就以著名的鸳鸯阵对付敌人,与敌人近身肉搏,杀的八旗兵尸横遍野,杀死敌军3000余人。

正在战事最为要紧的时刻,戚家军收到了一条噩耗,3万援军被努尔哈赤的几千兵马杀得狼狈逃窜,他们已陷入绝地无援之境地。

总兵陈策在力斩十数名八旗士兵后,力竭身亡。总兵童仲揆心生惧意,想撤离战场,被戚金一把拉住,断喝一声:“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童仲揆面呈羞色,翻身冲入战场,直杀得浑身是血,多处负伤。

终于,戚家军战至了最后一刻,只剩下戚金、童仲揆和十多名明军,被八旗兵团团围住。此时的八旗兵,已失去了近战的勇气,他们纷纷拉满了弓箭,箭如雨下,戚家军全体殉国。

《明史》中对戚家军最后一战极尽赞美之词:“力尽矢竭,挥刀杀17 人。大清兵万矢齐发,童仲揆与戚金、张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死焉。”

(参考资料:《明史》《纪效新书》等)

D
Dirge
1 楼
白死了 给狗皇帝殉国不值
珠漪慝
2 楼
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就是脓包。那些所谓的倭寇,其实都是中国的渔民和商人。他杀了几个,就是无穷无尽没脸没皮的瞎吹。到了关外,遇到正规军,戚家军就是一个武侠小说,没有什么实用的军事价值。
a
ari
3 楼
古今中外所谓的军事奇迹基本都是吹牛逼,因为军事没有奇迹。
鬼也不知道
4 楼
戚家军早就被明朝自己人屠过一遍了,浑河之战除了戚金是戚继光的族人外,其他的和戚家军关系不大了。
m
monkeyfan
5 楼
还不是因为当年的狗粮太监
没事儿就溜达
6 楼
小南蛮子到了东北就是找死呢,都不用武器几个大嘴巴子过去蛮子就断气了😀
o
oxxoxx
7 楼
还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 真特么能编 兵力对比都没有 专门编细节跟党八股一样
z
zxcdfz
8 楼
那些歌功颂德的太监阉狗,战时就是汉奸走狗 和现在也是一样的,指着皇帝鼻子骂,忠臣不得志,皇帝不接纳。 独裁体制造成的,一个皇帝决定一切,皇帝脑子清楚还行,皇帝稍微犯点糊涂国家好不了
错错错错错
9 楼
最大突破口在内部,没有带路党,明军的实力远胜八旗。
曾祖爷爷
10 楼
这简直当成武侠小说。打仗不是私斗,靠的是友军之间的配合。明朝的组织能力在中期和后期完全是天差地别,还谈什么配合。女真兵的机动能力和士气大大强于倭寇和侵朝日军。川军和浙兵千里迢迢跋涉到东北已经是疲劳之师,古人云,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 赵构对付金军和蒋介石对付日军的办法都是保存力量,用空间换取时间。看似窝囊,都末速亡,拖的也是敌方的士气。
曾祖爷爷
11 楼
明末那个形势应该主力军队南调,行政机构逐步撤往南直隶,以江淮为界,守住川陕。把农民军完全暴露于女真军正面。同时明朝要武力保障维新改革,全力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手工工场工业,完全放开禁海,主动引导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传播,只要南北对持再坚持下去,热兵器时代一旦铺开,骑射在枪炮面前就是活靶子。1840以后的历次战争已经给出了答案。
知名入土
12 楼
远强于你们这群为狗屎卖国的,呵呵。
N
NY4167
13 楼
太监是五毛吧。只会说皇帝爱听的.
y
youmyyou2016
14 楼
我去,原来是这样的故事 致敬!!戚家军!!
y
youmyyou2016
15 楼
派你穿越回去吧。。改写一下历史
t
the7thseal
16 楼
1621年厂公还没启用,否则局势断不会如此
憨厚熊
17 楼
戚家军核心才几千人,实际上相当于一支精锐部队,战斗力出色没什么了不起的。小部队的总体战力非常有限,不可能扭转大局。所以说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还是解放军,不仅总数庞大,而且每支部队的战斗力都很不错。老毛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建军能力。
知名入土
18 楼
哈哈哈哈哈哈,赵构三十几年的怂逼皇帝退位时,金朝还没被蒙古灭掉呢。蒋介石的窝囊抗日法被你舔成了“以空间换时间”,按这清奇的脑回路,是不是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就开始“以空间换时间”了?哈哈哈哈哈哈,终于明白“带路狗”的脑回路是什么样的了!
r
rry
19 楼
解放军百战百胜,但如果换了共产党的领导,也会不能打仗。
l
luting
20 楼
建议不现实,你以为大明朝廷是打游击战的土八路?中原王朝要它放弃首都,比杀头都难,而且当时清流当权,更不现实。如果权阉在位,他们受到礼仪伦理约束少,还有一线希望。其实老朱家祖宗还是有远见的,搞了个南直隶,一套现成的班子,可惜没有利用好,还不如临时凑起来的南宋小朝廷。
l
luting
21 楼
同意,除非能送几千美军海军陆战队带着武器过去
g
gxd
22 楼
这种文章基本都靠脑补,就别装作是历史了。还参考《明史》,《纪效新书》等资料。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写的兵书,文章里写的可都是戚继光死后的事儿。《明史》是清代修订的,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战力写的那么不堪? “两次交锋,8万八旗兵硬是没捞着一点便宜”。瞎编的初中历史都忘了。1牛录300丁,5牛录为1甲剌,5甲喇为一固山。每个固山为一旗。换句话说一旗约7500丁,八旗在齐装满员的情况下一共才6万人。和几千戚家军打仗居然出动了8万八旗兵。怪不得大明不是对手,原来建奴会撒豆成兵。
j
jolly11
23 楼
计算方法不同吧,一丁都是带好些个奴隶的,你说的数目不算这些奴兵,明朝这边当然不干了,明明奴兵也是兵啊,报的时候统统算上,力抗几万比力抗几千好听多了啊
j
jolly11
24 楼
蒙古军队就是牧民了,所以也被戚家军咔嚓掉了 就野猪皮的辫子军是正规军,对吧
j
jolly11
25 楼
不是被蹬眼瞪死的?
s
skywalker911
26 楼
戚家军和努尔哈赤??WTF, 都不是一个年代的。戚继光在才是戚家军。
k
kingsmill
27 楼
杀满清鞑子的民族英雄
m
mastGD
28 楼
倭寇不过是海盗,浪人,业余选手而已,缺乏多兵种配合。找到弱点就能打败。而八旗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战术也以骑射,重步兵为主。是职业的。 戚家军碰上职业的就比较尴尬了。
g
gxd
29 楼
太理想化了,明代后期士大夫阶层才是真正的尾大不掉国家蛀虫。就算是小冰期时代自然灾害频发,大明的整体经济实力依然远远超过满清。问题是政府被士大夫缙绅阶层架空,失去了从社会中吸收财富的能力。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好,开关海外贸易也好,增加的社会财富根本收不到国库。轻稅重费,商贾交给国家的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为了保护财产却要贿赂赠送给官员缙绅大笔金银。有时甚至要把全部身家投献以求自保,生生的把自己从董事长变成总经理。不提新税源,最基本的皇粮国税也收不上来。按照征收到的总数,辽饷的税基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几。土地各种瞒报,永佃,兼并,都让地方强力士绅节流了大量本应属于中央的资源。到了后期地方的土地黄册就是个笑话,收税只能和缙绅商量着来。而皇帝能收上来的那点钱却必然来自无依无靠的普通小农,堪称拔最少的鹅毛,听最多的鹅叫。 既然政府收不到钱,那不好意思当兵的只能苦一点了。如果你是个兵,发现士绅越来越富,自己的工资却越来越低,你会没抱怨?丘八们吃不饱饭,水太凉几千两白银买两本书。军官吞军饷也就很正常,军队战斗力差也就是必然的了。士兵的军纪越来越差,过兵如过匪。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明军在投降之前都是酒囊饭袋,投降满清之后却往往成了能战之师。不解决这些问题,引进了西方技术也没用。孙元化就是例子,以西方技术建立新军,红夷大炮不管是数量还是使用都可以说是当时东亚的最高水平,结果呢?手下一只小部队出征,地方上防兵甚过防贼,下雪天闭门罢市。士兵冻饿下四处掠夺,抢了有力缙绅的奴仆的一只鸡。这下事情大发了,最后干脆造反。登州一乱经年,叛军和官军打了一场火炮水平使用数量和水平都空前的战役。兵灾过后登莱糜烂到清朝才逐渐恢复,最后官军赢了,把叛军赶下了海投了满清。叛军的代表:孔友德,耿仲明。满清的重炮部队从此反超明朝。至于主动引进新教和天主教就更是虚无缥缈。更何况那时候欧洲因为宗教分歧30年战争打的如火如荼,把他们两个敌对势力引进来自乱阵脚干嘛? 大明这种经年累月的制度问题难说有什么办法。个人认为,既然问题出在皇权被士大夫架空后失去了基层掌控力而导致的财政危机,化解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万历商税的路子实际是对的,问题是钱不能白拿。你收商税的同时要给商人相应的政治权益。换句话说,你们把给士绅的保护费给我皇帝,我皇帝来直接做你们的保护伞,不要怕和士绅大夫们撕破脸。只有这样,皇帝才能在工商拿到持续的利益,同时松动士绅的政治经济基础。皇权也才会有兴趣支持工商,技术和工业的进步才有土壤。否则谈1840年以后的战争模式只是纯架空。
越狱
30 楼
那些倭寇就其实就是浙江沿海一带的渔民,应该说是海盗,在中国犯了罪逃到了日本
越狱
31 楼
南蛮子确实怕东北人,因为冷。记得朝鲜战争时,南方兵到了朝鲜,不是被美国打死而是被活活冻死的,带去的衣服太单薄,哎。
越狱
32 楼
浙江人算了吧,当个金融骗子可以打仗算了吧。四川兵比浙江人勇猛不少,毕竟四川偏北方,说的话也是比较接近北方话,有些可以听懂。
越狱
33 楼
蒋蛮子的空间换取时间,好一个舔逼法。所以蒋蛮子保存实力不打日本,不给张学良支援然后丢了东北,日本一个几万人的小部队,从东北之躯南下,到首都南京来了个,南京大屠杀!傻逼如你,还唱赞歌呢!要点b脸!
C
CBBU
34 楼
应该是,没有闯王,明军的实力远胜八旗。
曾祖爷爷
35 楼
明末清初蜀人早被张献忠杀绝了,连湖广填四川都不知道。你现在听到的四川活那是湖广音。戚家军浙兵起家的根源是义乌的矿工,你以为是少爷兵出身。为了对抗满蒙,戚继光曾领着他们蓟镇守了多年。 军队的表现在于训练和配合,做战的效果在于临阵的判断和士气。而不在于兵源的出处。固有的地域偏见只会误导你的判断。从1895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一大群中国大汉被身高不到1米6的小短腿撵着满中国跑?Why?
越狱
36 楼
你脑子进水了?西南地区包括四川方言是北方语言,有什么问题吗?傻逼?说四川比浙江人打仗厉害,你他妈得放屁什么?不是事实?
越狱
37 楼
所以呢?现在义乌该买廉价商品货物了,说你妈逼几百年前有个屁用!近代蒋蛮子拿着德国先进武器都打不过小日本,还让南京首都被屠,还说你妈逼呀
越狱
38 楼
这不和现在南蛮子土豪偷税漏税一个德行。自私自利,民国十大汉奸都是广东浙江人。
曾祖爷爷
39 楼
把你奶奶的生殖器挂嘴上不雅
越狱
40 楼
楼下傻逼,不敢让别人回复胆小如鼠。行了吧,卖你的破烂货去吧,傻逼
y
yoogyoog
41 楼
八旗是当时最强的军队,哈哈不好意思我笑了。我是知道当时的清军将领是把三国演义当战书来看的。
y
yoogyoog
42 楼
闯王并不是但是起义军里最强大的一只,我记得当时起义军经常被明军打的四处流窜,也经常被包围,被包围后就投降,出了包围圈又起义的事情情况。闯王只是运气好被他捡了个空而已.
m
mastGD
43 楼
不知道好笑在哪里。几百万人把一亿人的国家征服了。别人也许可以笑。
g
gxd
44 楼
八旗兵把三国演义当成兵书是清末汉族知识分子的杜撰,现在以讹传讹众人皆知要感谢金庸老人家对清朝的刻骨敌视。 打戚家军时候的八旗兵绝对不是世界最强的军队。1640年之后号称最强勉强也说得过去。当然是纸面上的空对空,不打一架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