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你娘的屁,这尼玛是什么?https://www.fda.gov/food/pesticides/pesticide-residue-monitoring-program-reports-and-data
In addition to samples collected for routine regulatory monitoring, FDA may conduct special focused sampling assignments to target food commodities for analysis. Focused sampling is generally used to follow up on suspected problem areas or to acquire residue data on selected foods not usually covered during regulatory monitoring
导读: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发现,这一表述属于民间歪曲解读,美国FDA并未对样品进行检测,而部分食品企业产品被拒绝进口,属于美国FDA预警管理机制所致。
作者 | 第一财经 栾立
近日网络炒作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下称“美国FDA”)拒绝部分中国食品进口,原因是其可能含有三聚氰胺,但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发现,这一表述属于民间歪曲解读,美国FDA并未对样品进行检测,而部分食品企业产品被拒绝进口,属于美国FDA预警管理机制所致。
网传的报告中称,美国FDA在2023年7-9月拒绝进口中国产品清单为361批次,其中食品有98批次,而部分食品被拒绝进口的原因是“三聚氰胺”,有部分网络大V甚至解读为“三聚氰胺又回来了”。
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这份翻译过的中文报告中,涉及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主要是糕饼、奶油、甜食、饼干、面包等。但在美国FDA官网上,记者并未找到这一报告的英文原文,而根据网传的中文报告中具体企业的名称,记者在FDA拒绝进口报告库中,查询到了部分企业的情况,但各企业报告显示,美国FDA并未对上述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测。
以江门市新会双盈糖业有限公司为例,其向美国出口的蛋糕、奶油冻或奶油馅在2023年8月21日被拒绝进口,拒绝进口的理由为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及类似物,但在报告中,FDA样品分析和FDA第三方检测分析均为“NO”,也就是没有检测。
江门市新会双盈糖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吕润荣今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被拒绝进口这一情况,称要去了解一下。
而其他被拒绝进口企业的情况也类似,10月25日,第一财经记者向美国FDA发送采访邮件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时,美国FDA方面还未回复。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国FDA拒绝进口的情况属于一种预警提示,并不意味着产品里就有三聚氰胺,外界不应作出歪曲解读。
国内一家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国FDA的管理方式是对于进口食品企业及其产品采取名单制管理,其中红色名单也是FDA自动扣留清单,即过去某一国家出现货物违规时,美国FDA会发出进口警报,不在绿色名单范围的某类产品就会被不经检查而自动扣留。
记者查阅美国FDA官网看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进口警报涉及三聚氰胺的共有三项,都是从2008年发布,在之后陆续进行过修订,但一直没有取消,警报显示,所有来自中国的奶制品和含有乳源成分的食品,比如饼干、蛋糕、软糖等,也都在进口警报范围中。
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美国FDA的绿色名单需要产品经过多次送检后,才会被通过认证,一般食品企业的主要出口品牌产品都会进入绿色名单。但目前一些国外的客户有OEM产品的需求或进口部分比较冷门的品类,这些一般不会在绿色名单之中,而且有的国外客户订货量较小,在被FDA拒绝进口后,也懒得跑流程送检样品,也就会出现拒绝进口报告一直挂网的情况。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乳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影响中国乳业发展逾十年之久,而事件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和乳制品生产企业都采取了最严格的检查措施。
今日,多家国内乳企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表示,三聚氰胺是企业内检+国家抽检相结合,内检的严格程度甚至高于国家检测,从原奶出牧场,到原奶入加工厂生产,到杀菌釜,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三聚氰胺检测,而国家监管部门也会批批抽检。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共抽检了2397批次生鲜乳样本,抽检合格率100%,连续第14年未检出三聚氰胺。
今日(10月26日),新加坡食品安全局发布最新公告,宣布从2023年11月1日起,将取消从中国进口乳、乳制品和含奶产品的三聚氰胺相关要求,而此前新加坡食品安全局要求从2008年12月18日起,从中国进口到新加坡的含乳制品需要企业和中国政府提供每一批产品原料及成品的三聚氰胺检测报告。